1968的故事。
两个警察关系好,是搭档,结果相爱了,他们的boss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当时同性恋也很不被接受,然后两个哥们,勇敢的那个就被杀了。
1.我一直想,这剧促进了老年演员发就业。
因为都是很多年前的案子,而当事人势必变老,所以有大量老年角色。
2.小,这一集白胖叔又塑造很好,和护士挺搭的。
见护士之前,他问自己的同事自己现在状态怎么样,同事说crap。
哈哈哈哈。
以及别人说到他以前一个同事现在退休了和男人住一起,他说,以前这个同事请他去看球。
哈哈哈。
3.总是胆小的人活了下来。
活下来的那个人说I MISS HIM。
21世纪的牛仔被杀。
昨晚看的,这会儿记不得了。
1.哈哈哈我应该是那种会喜欢country。
music的人。
很顺滑的感觉。
2.里面的牛仔姑娘很漂亮,就是那种杂志都会拍的漂亮。
3.想到里面Scott和Lily出差那一段。
不知道是导演让这么演,还是这个演员本身的特质。
他看起来不是那种超级滥情的人,因为他本身带着一点腼腆,那种有点开不起玩笑的正经。
他说他好久没这么棒了,然后告诉Lily姐,好警察都是单身的。
Lily姐因为已经独了一段时间,若有所思。
That's fate的感觉。
我真的很吃那种描写大家互相关爱和谐相处的剧情!
那种内部一致的感觉。
我爱那些片段。
1996年,一个妈妈被自己的女儿杀死了。
这个妈妈年轻时候巨漂亮,嫁了个有钱人,生下一儿一女,但是丈夫cheat出轨。
妈妈就变得超级心理不健康,毒蛇。
1.女儿杀死她,是因为她试图色诱自己的外孙,是的,13岁的外孙(女儿的儿子)。
这个死者终其一生想不明白为什么丈夫出轨,她一直要证明自己有power of beauty,所以在自己儿子13岁时色诱了自己的儿子,女儿知道了但是没有勇敢站出来。
现在又想对下一代动手,女儿忍无可忍。
主要是这死者真的超级毒蛇,专挑要害,本来可以不死,非得挑起别人的怒火。
2.想到,恋童癖的儿女的问题。
可以去看看相关的论文。
恋童癖的儿女被性侵的话,就像这一集里面,死者的儿子对她的感情是很复杂的,一方面恨,一方面爱她,爱她是自己的妈妈,或许也爱她的美丽与魅力,毕竟是她开启了他的很多第一次。
这种畸形复杂的感情在暗无天日无人诉说之中,在被性侵者长大成人之后,才能明辨一点是非,才能主动远离,但是终其一生,还是要躲在洗照片的暗室里。
3.说到死者,永远想通过get年轻男性的迷恋来证明自己的魅力,永远的可悲。
也或许是因为太漂亮了,这个优点遮盖了其他优点,找不到自己的其他方面。
就像她的女儿评价她:她是我见过的最悲惨的女人,只能通过把别人变悲惨才能好受一点。
我就不懂,为什么这样依附。
但是终究是得过选美大赛冠军的骄傲人类,在丈夫出轨之前那么自信,所以才那么受打击。
这一集有点水。
讲的还是老生常谈,退伍军人。
我真的是震惊,老美真爱打仗,21世纪了还要不断派人去打仗。
怪不得爱发展壮大心理学,实在是用的到啊!
天天都要解决各种退伍军人社会问题!
1.退伍军人再适应,夫妻,邻居,孩子。
那些肢体残破or心理问题的退伍军人的再生活,如何展开。
2.患过难的军人们,返回之后的,因此产生的亲密情感处理问题,类似于吊桥效应但是不全是,也真有感情。
3.军人之间的矛盾比如你断了腿但是我断了俩腿。
比如你活着回来了但是我家去的人没回来,迁怒于。
4.笑,突然想到,退伍军人的孩子也会被影响,也要治疗,搞不好孩子的孩子也收到了影响,无穷尽也,老美的心理治疗达到了毫无意义地炉火纯青(因为我觉得本来治疗就有点虚妄,这样看更是鸡与蛋互生)。
我是那种觉得心理学没什么用的人,反对那种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逻辑。
反而是最脱离实证的,我可能会倾心一下然后也不认同。
5.我最大的问题就是做事情需要找到一个意义,符合自己的价值观。
这个是1989年。
疯狂的杀人事件。
1.喜欢那个白人胖哥被导演安排反差的镜头。
之前是让他模仿女生写字,这一集是让他读言情小说研究死者心理哈哈哈。
他读女死者生前爱看的小说--一个挤奶女工发现自己是公主,看得挺入迷,案子都办完了还在看,笑死,人物一下子就丰满了。
还有一些关于男人的调侃比如所有男人第一次约会都是说假话的之类的;调侃男性审美。
而且导演特别爱丰满那些镜头不到两分钟的小角色,比如目击证人姐,描绘的超级棒。
2.我还注意到,一个英文表达,他们表达某个事情非常顶级的时候,也是透过自己的身体去表达,比如my top five,说是我的最##的,来代替一种客观体系。
以及他们会把i hear you 当作口头禅呢,表达一种认可或者是什么,意义丰富。
3.笑。
剧里骗子骗人的时候我就想,真正的爱情只有这个时候才会出现,骗子为了骗你会去迎合你心中的理想恋人的模样,哈哈哈,仿佛那就是真正爱情的样子呢。
1919年的故事,cold case组又要破纪录了。
讲的是那时候的女性追求男女平等,要求女性有投票权,一个女孩也加入了这样的女性组织,她妈不愿意感觉这是自讨苦吃,争执的时候不小心给女生干下楼摔死。
里面很多漂亮姑娘,死者和死者的朋友都超级美,有气质的那种美。
1.哈哈哈我看到傲骨贤妻里面演大卫李的那个演员了,感到万分亲切仿佛是自家亲戚上电视。
哇他的嗓音还是那么具有标志性,独特沙哑好听,脸上的小松鼠肉嘟嘟的。
一直等他再次出场,人家跑个龙套我比当事人还激动。
2.这一集第一次介绍了lily的酒鬼妈妈,无法自控地饮酒。
lily说我给你收拾烂摊子收拾多少年了。
买好东西,给妈妈把冰箱塞满,收拾妈妈混乱的房间,警告她赶紧戒酒,去参加戒酒会。
她妈说好,我这次一定要去找个真命天子。
虽然动机怪异但是能做到也可以,然而还是喝上了酒。
无力自拔不是错,生活困顿都没什么,自己的生活嘛,别弄出人命来就行(生出孩子)。
故事是1975年。
讲的是肤色差异,种族歧视。
一个白人社区进来了一家黑色肤色家庭,一个黑色女生和白色女生变成了朋友,俩人一起看萤火虫一起玩,但是惹怒了别的白人。
白人女孩失踪了,大概率死了。
31年后,阴差阳错又开启了调查,就是一个有种族偏见的送信人不给黑人送信,他死后在他家里发现了很多没被送出去的信,里面就有这个案子的。
1.这个导演真的超级文艺,整个回忆31年前,都是让两个女孩子身上带着一点点类似于萤火虫的光明,拍的那么美好。
导演真的很会,这一集最后那个失踪的女孩没死,活着,所以她的谋杀案不成立,就不需要放在档案室里存档了,然后一个镜头就是把装这个案子的箱子拆了,两秒镜头意味深长。
真牛。
2.我这个恶魔,会感觉,哈哈哈您们美国心理学家真是有了个好话题,永恒的种族问题,能写多少论文啊。
3.里面说,丢了孩子的父母不搬家,怕孩子回来找不到家。
ps豆瓣写字太舒服啦。
导演们偶尔设定一些用来骗人眼泪的哈哈哈。
简单的主题但是好哭。
1964年,堕胎违法,不结婚没有避孕套,没有性教育,没有单亲妈妈,但是又有点开放,大家谈性朋友蛮早。
又是一集控诉社会大环境杀人的,迎合于我的专业。
故事里面女高中生做了一次爱,因为她男朋友告诉她,第一次不会怀孕。
然后怀孕不敢告诉家里人,是乖乖女,肚子啊太大藏不住,被家长发现,送去修道院。
这个女孩她妈虽然心疼,还是劝女坏生下孩子送养,然后继续过好自己的一生,上大学,工作,有家庭。
因为她年轻的时候就是怀了这个女生,从医学大学退学生孩子,之后丈夫不让继续工作,只能居家做饭洗衣,她后悔,不想女主重蹈覆辙。
女主太爱孩子了,生下来想带着孩子跑,被修道院里另一个生完孩子有点情绪过于激动的女孩杀死。
1.里面这个修道院专门收这些社会拒绝接受的女孩,未成年但是怀孕。
里面的修女给她们一人发一个戒指,让她们假装自己已婚。
肖,这种ridiculous的剧情。
里面也说了,未成年唯一能够签订的合法的文件就是自愿弃养送养的。
crazy girl kill another mother girl,又能怪谁呢。
2.一个社会里,丈夫欺压妻子,父母欺压孩子。
让我想到之前看的一个剧,里面的哥哥欺负弟弟,多年后他道歉,说,对不起,如果我不和爸爸一起欺压你,爸爸就会把矛头对准我。
这种家庭内部的欺压,在家庭这种私密的单位中,无法察觉又影响力大。
3.或许我们的社会没有这种问题,倒也不是像之前看李银河的书里讲的那样---我们做得真好,同性恋在我们这里没有违法过。
不,不是的,我们只是没顾得上,是落后的不是进步。
我们没有这种问题,是文化因素还是什么因素,但是能量是守恒的,我们有另外的问题。
4.里面那个女孩妈妈的演技真好,她一哭我也想哭。
而且很多演员都很漂亮,而且有特色。
而且这一集的主配乐的you are my sunshine,哈哈哈骗人眼泪。
故事发生于2005年,讲被拐卖贩卖的女儿童,一般都是年纪小的十几岁,偷来或者骗来,满足一些性癖好的人,一天接客无数个,长大了就不吸引客人了。
1.其实这个故事我不太喜欢,太圣母了。
35岁美国居民,一位壮硕的码头工人,用十年时间装点自己的床,钱全花上面了,自己也住在里面,那个船巨漂亮。
有一天偶然发现一集装箱的女孩子,里面有一个发烧了,他就忍不住把发烧的女孩带走。
在这里我就不明白,这种事情不应该报警或者置之不理吗,你救走一个有什么用,什么也改变不了,被你救走的人,你真的有能力保护吗?
我是那种喜欢彻底的人,只救一个也太让人难受了。
最后这位工人哥打算卖了船,赎出这个发烧女孩,当她的hero,正好俩人也能互为家人。
被另一个女孩嫉妒,为什么得到救赎的不是她,然后就把工人哥杀了。
嫉妒姐对工人哥说,我什么都能满足你,当你的妹妹、女儿,什么都行,你救我吧,工人哥说不,我只要那一个。
真是来的早不如来得巧,谁让你没发烧呢(不是),偏偏你不是被选中的。
我不喜欢这么天真的故事,我喜欢看自私自利互相利益冲突但是又是人之常情的人们互相残杀 (不是) 。
2.这一集和下一集都讲到了lily和她妈妈,都在强调家庭。
这一集里面就是因为都是孤儿,所以工人哥才共情发烧女孩。
这一集lily妈确诊癌症晚期。
lily妈每次都让我想到,如果有两个变量,一个是想不想生孩子,一个是有没有能力养育孩子(包括物质和精神要求,后者比如是不是情绪稳定、有没有良好的育儿观、有没有酒瘾毒瘾等问题),两个变量,一个X轴一个Y轴,没能力不想生和有能力想生,都是挺好的,有能力不想生也很好,恰好是人类独特性的体现,所谓的“文明”。
最要命的是没能力但是搞出来个孩子,谁来弄这个事情?
家长和孩子都互为拖后腿,社会也没有源源不断的资源去帮扶。
lily妈已经做到她能做到的最好了,但是在养育孩子资格考试里面没有及格。
有没有这种test量表什么的,评估你的养育孩子的精神能力。
我觉得现在年轻人不生孩子,是因为他们知道,一个孩子长大需要什么,而且那也正是自己没有、无法提供的,自己受过亏欠,仁慈就是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3.剧里面,悲惨女孩都在逃,是因为她们知道还有比自己的处境更好的去处。
我不禁想,如果没有了呢。
如果没有更好的去处,人们还会抗争?不会了,因为有比较,所以才反抗,没有更好就没有希望,就没有主观想法。
better---人类行为的发动机。
只看了《铁证悬案》第四季第10集“We Are Lucky Ones”茫茫人海中,能遇见让你心动的那一个,真的只能用运气来解释了结尾伴随着The Byrds的《My Back Pages》,那种滋味真是难以言明。。。
虽然弹幕一直有人希望Lily和Scotty在一起他们也真的太默契但是我大概还是希望他们一直是好搭档好同事吧这样才能长久啊
410爆哭!!!!!!!!
补美剧就是常常能发现过去,之前补《豪斯医生》看到特别小的范宁,这一次又看到了异常青涩的大表姐~第21集讲妇女参政论者那个case最后死亡的方式和镜头与《名姝》里的太像了,不知道《名姝》是不是学了这个,哈哈哈~想卖船拯救失足少女的男人太惨了~
原来是这个剧,早就看了
编剧表示:一时虐莉莉一时爽,一直虐莉莉一直爽。两周时间看完了最后三集,很喜欢23集,如果我得了绝症我也想像他一样死去。
白妹妹是越来越忧郁了 小老乱的哥哥是迷失的眼线男哈哈 还有SWAT的队长 钱德勒的爱拍屁股的老板 婴儿肥的大表姐!
一部製作很精良的辦案劇,每一集都像迷你電影,美國七、八零年代的氛圍令人迷醉。
S04E19开头的日期是我生日
虽然很多剧集都有白左那味儿 但我就是damn喜欢这剧
E07
很喜欢看到这些陈年旧案居然还能被解密。1975年一个白人小女孩失踪,所有人都以为她已经死了,除了母亲。层层推理,找到凶手,居然发现女孩没死,黑人女孩在她面临谋杀的时候舍她而去而且回去之后居然不告诉她父母实情,实在不配做女孩的朋友,品质低下。
终于看完最后两集。很感人,要珍惜所有值得珍惜的人。
因为日剧的改编而搜索了一下原版,不同于以往的fbi神探,她告诉你,绝大部分案子是破不掉的,在档案室里一箱又一箱,那种时隔很多年后展现的人性,唏嘘不已。
mark ep10,ep13,bitchy parents太多。
无能没有任何借口。
破案全靠走访
里边那个男主角太帅了。像是混血
當年超愛的一部,又是大女主,聽說被日本翻拍了,期待
非同一般的充满关怀的破案剧 不知道是因为这季看的特别认真还是真的质量高 觉得这季有好多精彩的故事 plus小团体越来越关系亲密
一些很喜欢的案子。第八集,白人小女孩和黑人小女孩的友情。第十五集,修道院的未婚少女妈妈。第十六集坚持跳舞梦想的少年。第十七集,丧夫后以车为家带着两个女儿艰难生活的母亲。第二十一集争取女性投票权益的女性们。第二十二集拯救被贩卖少女的码头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