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常见的宅门戏、家国戏不同的是,《故梦》里没有那么多剑拔弩张的戏剧冲突和光芒四射的强势人物,更多的是淡定、从容的情感积淀和端庄、儒雅的古典情怀,很罕见。
陈坤饰演的陆天恩是民国版的贾宝玉或者光源氏,五个性情各异的女子伴其一生。
然而此剧讲述的又断然不是风月,风月不过是一幅华丽清冷的屏风,遮蔽着天恩内心里的《天问》式的人生追索与探寻。
极度的耽美,极度的真诚,又极度的软弱,却极度的坚韧,天恩的性情,更像是一种象征,那种如水般随物赋形的看似妥协,也许正是一种民族气韵的绵延不绝。
心怀天下,大隐隐于市的陆老爷是天恩的底气,而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溥仪营造了一框混乱、沉郁的时代风景,天恩的路,注定多劫又多姿,却没有刀光剑影,只在五个如花美眷中徘徊,没有现世安稳,尚有岁月静好,哪怕只在瞬间。
金灵芝暗示家族负累,水漂萍唤醒纯真年代,秦燕笙彰显少年意气,小韵仙曝露男人本尊,汪莲君回归平淡生活,共同雕刻贵族遗少的世纪记忆。
百转千回间,天恩一步步靠近真实的自己,斟酌深酒陈醋里的人生。
这厚重的、沧海桑田式的人生,莫不是情感和历史的交响曲。
它是文化的,也是人性的,是家族的,也是民族的,是男人的,也是女人的。
既然要讲述的是情感而非情节,要营造的是意境而非传奇,本剧的画面、光影调配与节奏掌控就格外精心,像是一部行云流水似的文艺电影,平心静气地沁人心脾。
天恩与莲君睽违二十年后相对无言,唯有尺素千行的相濡以沫是故梦的梦醒时分,是剧情收束进而升华的关键处,处理得很精当,——当天恩在碧海蓝天中的远洋轮甲板上背着海风品读莲君那封酝酿了二十年的心声时,所有人都会禁不住在袅袅的画外音中潸然泪下。
剧本是改编自台湾作家林佩芬的同名家族寻根小说,难得有这份雅致和清静。
这是我第二次看《故梦》,第一次看是在两年前,或者,三年前。
当时是冲陈坤看的,几集之后,果断弃剧。
原因很肤浅,看不得坤哥演这样脆弱的角色。
但是,今天,我想看看这部剧,看看这部陈坤和李小冉各自很喜欢并推荐过的,有那么多老戏骨好演员参演的,却不为人熟知的电视剧究竟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四十二集,从陆天恩二十岁讲到他老去,死去,漫长而短暂的一生。
对于陆天恩的前半生,我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
他性格软弱,唯唯诺诺,在应该有一番作为的年龄却是终日的无所事事,游手好闲。
这当然不能却怪他,他生长在一个封建贵族家庭,却处于一个朝代更替的乱世之中。
总说“乱世出英雄”,可他尴尬的身份和处境似乎注定他永远成不了英雄。
而他的后半生,我又是心疼的,看着当年风光无限的堂堂陆家大少爷,本以为躲避战争,旅居台湾,可万没想到,这一短暂的旅居却是半生。
纵然有万贯家财,也被一湾海峡相隔万里,迫于生计,只能上船当苦力。
有一幕印象非常深刻,陆天恩差点掉进海里,被大伙儿救上来后,蹲在甲板上,因害怕无措而蜷缩着发抖,像个受惊的孩子。
坤哥啊,您演技怎么这么好啊!
陆天恩是多情的,多情而不滥情,对待每一段感情他比谁都真诚。
这让我想起徐志摩,徐志摩对待爱情是勇敢的,可陆天恩不是。
性格决定命运,陆天恩的性格也就使他造就了剧中一系列的悲剧。
陆天恩的一生有五个女人,水飘萍,金灵芝,秦燕笙,周素琴,汪莲君。
水飘萍是他的初恋,他们之间的情感像极宝黛恋,相爱不能相守,令人怜惜。
金灵芝是他的无奈,落花无意,流水无情,却因为陆老太太专制,一番“好意”酿悲剧,断送了金灵芝年轻的生命。
秦燕笙是他的人生导师,一个受新式教育的时代女性,一个在陆太太眼中离经叛道不懂规矩的儿媳,却是对陆天恩影响最大的人。
周素琴是他的尊严,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戏子,有谁对她好,那人便是她的全部,何况这个男人还风流倜傥,温柔俊美。
在她那里,陆天恩才觉得自己是有用的,是被需要的,这使得内心缺失的他感到一丝安慰。
汪莲君是他的人生伴侣,见证了他从一个男孩到一个男人的蜕变,与他携手走过风风雨雨,仍旧不离不弃,是真正陪他一起慢慢变老的女人。
这五个女人串联起他的一生,少了任何一个,他的人生都不完整。
接下来只是我的片段记忆,没有逻辑。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陆老爷在百日维新中曾经尝试兼济天下,但他失败了,历史的车轮迫使他无法成功。
于是,他选择独善其身,做一个隐士的儒者。
然而,作为前朝遗老,皇族后代,命运并没有让他安然死去,面对日本汉奸的威逼利诱,他毅然决然选择悲壮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死明志,令人钦佩。
再说陆夫人,她是一个要强的女人,一个能干的女人,然而,她心气太高,而心气太高的人,一旦受到打击,最容易精神崩溃。
所以,她的后半生,是在清醒与恍惚中度过的。
汪莲君是有精神洁癖的,在她与陆天恩第一次见面时,它就跟自己打赌,赌他会不会将掉在地上的手帕捡起来并清理干净。
对于汪莲君而言,这块手帕就好比她理想中的爱情,容不得半点污渍。
是的,陆天恩这样做了,汪莲君以为自己赌赢了,她以为他就是她的理想爱情,可她终究错了。
当她发现周素琴的存在,她便开始与陆天恩长达十多年的冷战,她在惩罚他,惩罚他的欺骗,惩罚他破坏她对美好爱情的愿望。
秦燕笙是爱陆天恩的,但是,他们对人生的追求却是天壤之别,秦燕笙的精神境界是陆天恩永远都追不上的。
一开始,她还能领着他跑,可是,当他跑不动了,她为了追求前方那个目标,只能把他留在原地,自己继续向前。
对此,我保留自己的看法,我也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
想起余光中的一首诗 ———————《乡愁》小时候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我在这头 ,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 我在这头 , 新娘在那头 。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
而现在 ,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 大陆在那头。
这是这部剧的结尾给我最深的感受。
陆天恩为了让姐夫跳船回到大陆与妻儿团聚,坐了六年的牢狱,换来的却是首次见面的女儿的一句“别人的爸爸是爸爸,为什么我的爸爸是爷爷,他的头发都白了”,这是何等的心酸。
这是一部集个人史,家族史,民族史,国家史于一身的电视剧,是一部意义深远值得一看的电视剧。
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替,环境的转换,人物的命运,都值得静下心来好好的寻味一番。
冲着陈坤、李小冉去看的这部电视剧,宣传里不是也说了,这剧“将”是陈坤最后一部电视剧嘛。
不管是不是炒作,但至少说明陈坤演的很用心。
自从《建国大业》之后,对陈坤的戏也期待起来,希望他有更好的表现。
民国戏最沉重不过,里面有太多家国恨,旧事物与新事物的交替,旧人旧事旧物的衰败破落,新人新事新物又生长得太过混乱,促成末世与乱世的浮华。
这部戏又是站在一个遗老遗少的角度,试图以个人的成长史来表现国家、社会的变更。
这无疑奠定了整部戏的悲剧调子。
最后电视剧的结局很难说是圆满,这只是它发展到最后,最好的结局了。
电视剧拍得很有诚意,布景、配饰、服饰不无精美,整个剧的氛围始终笼罩着淡淡的忧伤、压抑。
除了陆天恩在海上当海员时的场景,那特效做得实在有点假以外,其他的看上去都很合适。
北京老宅、上海府邸、基隆陆寓,各有特色,又恰当的将整个家族的败落、流离表现出来。
当然,在装扮上,还是有让人不适的地方。
例如在北京老宅时,那一些个前清贵妇、格格们的发型,每次看到我都担心,成天顶着个“发雕”走来走去,累不累啊。
即使是为了表现奢华高贵,也不必把头发梳成个包袱一样巨大吧。
再说演员。
陈坤没有辜负我的期待,年少时的天真、懦弱、压抑,人到中年的茫然、彷徨,老年后的成熟、担当,淡定都表现了出来,很有层次。
让人称赞的是老年时的表现,有些小细节的设计效果都出来了。
只是我还是不喜欢看他挑一边眉毛说话,那叫一个别捏。
胡可的戏,我只能说,不适合她,真的。
这样一个高贵,心气高傲的格格,以及之后被错误的婚姻打倒,抑郁难产而死的角色真不适合她。
她只演出了高傲,却没将那抑郁演得更打动人心。
至于熊乃瑾,导演无疑是偏爱她的,她演出的两个角色,一个是陆天恩的初恋水飘萍,一个是对陆天恩付出了最多爱,最依恋陆天恩的周素琴。
两个角色,不同个性,一个高雅,一个天真。
很容易出彩,可惜,熊妹妹并没有很好的把握住机会。
流于表面的演出,让人很难融入其中。
罗海琼的人物秦燕笙其实是个不讨喜的角色,她莽撞、爱说教,老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人,但她却是陆家的一股春风,给死气沉沉的陆家带来阳光和欢笑,也让陆天恩开拓了自己的眼界。
我甚至希望过,她当时不要那么毅然决然的离开,而用一种更迂回的方式来与陆天恩、陆家相处。
或许,这部剧的结局便是另外一种了。
罗海琼的表现很好,少女时代的活泼、烂漫,嫁入陆家后的隐忍,不甘。
如果要挑一下刺得话,她说话太拿腔拿调了,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一点都不亲民。
最后一个说李小冉,因为我实在喜欢她。
离《像雨像雾又像风》拍摄也有十年了,近四十岁的她竟一点也没有老去的痕迹。
拿剧中陆天恩对汪莲君的话来说,她是最经得起岁月摧残的人。
剧中我最爱的情节是她与陆天恩在病床相对,一个装病,一个察觉而暗笑不语。
那是剧中难得的明朗情节,让人仿佛也感觉到两人之间的暧昧。
可惜,汪莲君是个仙女,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这也导致了陆汪两人近二十年的别扭,让观者看着瞎着急。
李小冉依旧走的是她一贯的路线,无功无过,圆满完成任务。
此剧最精彩的其实是配角的出彩。
荣安、小顺、大顺、陆老爷、陆太太、陆老太太,一个个都很出彩,为此剧增分不少。
陆太太的戏点主要是在前半段北京老宅,陆老爷则是在上海,小顺实在太可爱了,哪里都有他可爱的身影,我很爱看他与少爷小小对上几句嘴的情节。
说句题外话,小顺和少爷也是很萌的一对啊。
最近因为武汉疫情,一句话特别流行: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我觉得这句话来形容《故梦》,再贴切不过了。
形容我们每个人,可能也都会如此。
我们都是每个时代的产物,我们都无法逃避时代的雕刻与禁锢。
大清如此,皇朝如此,陆家如此,天恩亦如此。
很多人看这部剧都会对天恩不断地批判、怒其不争,视为渣男。
可是我看完之后,只有深深的悲哀,无力和无奈的悲哀。
想必天恩对自己,也是一样吧。
他的性格中确实有太多不被我们当代人、甚至历代主流价值观所认同的特质:懦弱、心软、自私、左右摇摆、逃避等等,对比我们倾佩的英雄来说,他是一个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可是即使他再反面,他也是确实存在的,甚至是未来也会继续存在的一类人。
他们无力或者没有办法全力去左右自己的人生,有人会说为何不反抗、为何没有勇气?
可是你们以为勇气是如人的自然属性那样,自己就可以野蛮生长的吗?
你以为自我牺牲等这些被我们传颂并崇拜的精神是上天自然而然就赋予某些人的特质吗?
不是的,他们是需要习得、需要锻炼、需要激发的。
正因为它们不会像我们吃饭睡觉这种生物习性那样,随处可见,是生存本能,所以它们才会历来被我们反复歌颂。
人的性格可能大部分是基因决定的,但是人的品格绝对是后天塑造的。
但很时候,大家都会把性格等同于品质、品格,殊不知性格没有优劣之分,而可以一较高下的品格等,才是后天努力塑造的结果。
只是这种塑造的力量不能完全靠人自身来完成,而是在他幼小时期由自己的父母、家庭、社会大环境等多种力量合力完成的。
而幼年时期的这种力量的作用和影响,要远大于自己日后的改造。
当然不否认还是有很多人以自己的努力,摆脱以前的桎梏、完成自我进化的。
但是要知道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自我成长与突破,甚至是打碎、重塑,付出的代价不是外人口中几个无关痛痒的名词可以概括的。
所以我对天恩无比的同情,从一开始就是深深的同情。
他太不幸了。
富贵造成了他不必体会普通人间的疾苦,却也无法拥有正常人的喜乐;一切都是他不能决定和左右的,除了自己的真心。
可是真心无法成为化解现实的利器,反倒是再次禁锢他、伤害他的囚牢,当然,也伤害着别人。
你说,他不该爱、不配爱、不值得爱吗?
如果爱是可以衡量的,那么爱又怎会是千百年来、古今中外最永恒的主题呢?
爱就是爱了,无所谓值与不值、该与不该;爱是无法选择,但不爱可以选择。
所以燕笙选择了离开,莲君选择了坚守。
很多人也会争论天恩到底最爱谁。
我个人觉得爱没有办法比较,在某些时刻它们所带来的心里的震荡都是同样的震撼。
他肯定会爱燕笙的,因为她带来的是新的世界,人对异于自己的人总是有一种天然的冲动和向往,因为那是自己所不具有的东西,需要靠他人来完整自己;他必然是会爱莲君的,始于最初的相遇,也始于最后的和解。
我不认同他爱莲君的理由是“陪伴是最长久的告白”,我认同的是他自我的完整与对自己的和解。
他终于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他终于不再靠从他人身上寻找自己的补充之后,他才可能真正的去爱这个人。
这个人,可以是与自己相似的,可以是与自己不同的,这些都没有关系,唯一有关系的,就是他知道自己是自己,他也能知道自己的爱究竟在哪里。
原本是看过本片后太过压抑了,想写的东西很多,但最后还是落笔于个人命运与男女情爱之中。
因为这些才是这个厚重主题下,唯一可以轻松谈论的素材吧。
时代,真的是太沉重了。
我忽然想起陈坤在天盛长歌里对知微告别时说的话:过去已经过去了,我们无力改变什么,我们只有向前看。
但是你要记住,向前看和放弃,是有区别的。
我们告别了那个时代,我们唯有向前看,那些在时代洪流裹挟下逝去的人们,以他们无法左右的命运和悲情,提醒着我们不要忘却、不要停留、不要悔恨,更不要回头。
我不否认我是真的太偏爱坤儿了。
虽然很早就看过他的作品,但故梦和天盛长歌,让我对他真的是肃然起敬,并由衷地心疼。
好演员真的不少,演技炉火纯青的也比比皆是,但是,能让你有如此代入感、能有此揪心的,真的不多。
对于我来说,上一个这样的人,是哥哥。
看他们的作品,你不光是赞叹、感动,而是心疼,深深的心疼,心疼到不想他们在演这样的角色,虽然你知道这些作品很好、真的很好,但是你不忍再去看。
哥哥的电影如此,坤儿的两部电视剧,也是如此。
所以,我希望陈坤以后不要在演这种角色,甚至去演喜剧都好,就像哥哥那些年拍的那些喜剧,虽然算不上好作品,但是却只希望他们能够快乐。
至少,看起来是很快乐的。
希望我们看到的这些悲情,也只是我们看到的吧。
为了秦燕笙失眠了两天,后劲好大,忘不了她水汪汪的大眼睛。
秦燕笙对天恩来说是特别的挚爱,哪怕是后期,每每莲君提到燕笙,天恩都要故意嘴上说不在意,而天恩对燕笙究竟是什么,不知道,不重要,理想大于天。
感谢这么好的影像把罗小姐的青春都记录了下来,罗小姐的独特,需要慢慢品。
燕笙骂天恩: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儿女情长,这个怒其不争哦我:我们观众就喜欢看儿女情长,都要搞清男主到底最爱谁😂燕笙爱的其实是莲君😁
熬了好几个晚上才看完。
剧情虽然很慢,但我不想快进。
很久没有追剧的感觉了。
看的过程中,我也多次想过,天恩最爱的是谁,前面我一直觉得是燕笙,后面去了台湾之后,准确来说应该是他父母离世后,我觉得是莲君了。
室友吐槽说,这么一渣男,怎么这么多优秀女生喜欢他。
她看不进去。
我觉得天恩还不算太渣。
燕笙曾经评价他没有思想,我很认同。
作为养尊处优却无法自主的闲人,天恩渴望的是情感,关心的也尽是风月。
他对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及家族在所处时代该何去何从都欠缺思考,即便是得到他渴求的自由,他也是折翅的小鸟无法飞翔。
但良好的家风还是传承了他一些刻进骨子里的优秀品格。
他的儒雅善良,以及对女性的平等尊重,在当时已然贵重。
天恩生命中的五个女子诚然都是可喜可爱的。
灵芝尤为可怜。
我一开始无法理解她为什么婚后如此抑郁。
剧中都说她很像陆太太,在我看来她比天恩更抗拒这场婚姻。
结婚当天她灌醉自己与天恩同房,但天恩没醉,第二天起来她又非常厌恶做出这样顺从选择的自己。
她太矛盾了,一方面勉强自己要接受现实,一方面又很不甘心很不接受这样的自己这样的处境。
只要看到天恩,她厌恶的情绪就无法控制,以致他们根本没办法共处。
娘家的变故使她更加抑郁。
但婚后天恩其实没有那么讨厌她,他是感觉到她对他的强烈抗拒而产生的抗拒。
灵芝的惨剧其实不应该苛责天恩。
在水姑娘这件事情上,毕竟荣少给天恩制造了一个可被原谅的借口,加上水姑娘重病,天恩性格的缺陷还不至于一览无遗。
但如果水姑娘没病,想必她也不会再与天恩纠缠的了。
这便是水姑娘与周素琴的不同。
水姑娘是可敬可爱的,素琴就只有可怜了。
我更喜欢的是燕笙。
她也是五人之中最幸福的了。
她始终是清醒的,她不悔的选择,勇敢的前行。
在看清自己与天恩无法逾越的鸿沟后,毅然选择留学。
她在爱情与理想之间选择了理想,或者是说选择了自己更想过的生活,更适合自己的人生。
而同样面临离婚这个分岔口的莲君却妥协了。
她说这是命运,而这明明只是选择。
虽然他们处境不同,燕笙离开唯一的不舍是天恩,而莲君却不忍陆夫人受到伤害。
只是莲君虽妥协了但却不接受,其实跟灵芝一样。
好在是她可以寄情工作,加上兵荒马乱的抗战年代,个人情感显得并没那么重要。
我其实并不感动于他们最后相爱相守,也不感动于莲君的隐忍负重。
等待一个男人成长太不可思议了。
两段感情相比,燕笙是知晓天恩的感情经历的,她也知道天恩的性格缺陷,但她爱了,她爱的是真实的天恩。
莲君爱的是自己想象中的天恩,他对真实的天恩了解甚少,所幸天恩二十年后成长为她心悦之人,但她也赌上了自己一生。
最后移居台湾渴望回归渴望团聚的情感令人唏嘘。
全剧让我感触最深的其实是陆夫人,太不容易了,但她既不了解自己的丈夫儿子,也不明白时局。
其实人最受困的还是自己的潜意识,多走出自己的小世界看看更辽阔的天地,多给自己更多选择的可能性,生活就会很不一样。
“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 人处世上要八戒更需悟空”,从某个程度上囿于狭隘天地的人都是笼中鸟,但又有几个人能悟空。
总的来说,这个新旧时代更替大环境中一个没落皇族的挽歌与新生的故梦,无论是情节还是人物,或是那幻彩迷离的细节上,均有可圈可点的看点魅力。
陈坤、李小冉完美契合角色气质的一部精良剧。
一个贵族少爷、一个知性女子。
剧本台词温润细腻、文采斐然且掷地有声,从画面、人物到情节铺陈,很还原各个时代背景。
复古怀旧气韵浓厚。
大国兴衰转折与个体命运坎坷变化,相互映射。
一户官府的少爷,怎么从顽固娇贵的金丝雀,被打击到终日颓靡,又在一次次时局与家庭变故中重新面对生活真相。
从清末到民国再到解放,他不同阶段的变化,决定了他身边的人来人往;他的性格,又决定了他怎么安排自己的人生。
女教授不会爱上她,女主角注定为他所困,女戏子他无法放下。
终于,一个多情又优柔寡断的美男子,明白了责任为何物。
最喜欢的还是燕笙,她也揭示了,共同生活基于可以匹敌的见识眼界,而封闭象牙塔里的陆天恩,注定触碰不到她的高度。
还有汪莲君自己的独白。
她对于爱情有些盲目,以为自己设想的陆天恩,是理想对象,这是知性女人的主观。
性格、品行、外貌固然是重要的,精神世界更是一道关卡。
所以遇上终生所爱,只是好运者的福利罢了。
陆太太评陆姥爷“他不承认自己是遗老,他却是个遗老,他忠心于皇室,却不拥戴皇室,他是个四不像的怪物”。
秦燕笙评陆正波,他看似隐士,实际上是有大智慧、已看透时局的人,只是他选择无为,是一个地道的儒士。
秦燕笙和陆天恩的婚姻注定会不幸福,秦接受的是新式教育,脑子里都是反帝反封建的新思想,而陆府满满当当的都是规矩,陆太太和其父兄还想着复辟,天恩虽然温柔善良但是很没有主心骨,二人就是两条轨道的火车。
陆太太演的太好了!!!
能感受到她是一个心气很高、望子望夫成龙的女人,陆老爷不管事,整个陆家靠她撑着,但她错在逆势而上,一心想让天恩去已经没有希望的小朝廷当差。
她和陆正波的婚姻也是个悲剧。
看这部剧的最大感受就是绝对不要嫁一个没有担当、懦弱的男人。
“再见面我以为应该是陌生的,却原来是惨淡的,却是如此惨淡,也罢,我其实是想问候问候,久违的老友”“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了记忆,历史的记忆,情感的记忆,便堆积成了人的背负。
”陆天恩这样概括他的前半生:因闲而尴尬,因尴尬而闲。
富贵的出身,所处的乱世,造就了他尴尬的人生。
尴尬人遇尴尬事,也必陷亲人于尴尬。
幸好有海棠。
开头没什么感觉看久了觉得还不错每一位演员演得都很好,很久没看这种家族戏了,之前看过此剧没看多少,无意中翻到从头看到尾。
之中更多的是心疼,处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中,更多的是无奈和无力。
皇亲国戚到了家族没落,无力改变国家,想要无为而治,看到天恩的阿玛最后一跳,纵然是对旧王朝最后的告别,他也是期盼一种新的生存状态却没有盼到。
更多的是作为遗老遗少最终坚守的是家族信仰。
多数人都成了这个家族这个时代的牺牲品。
这部剧让我想到张爱玲小说里那些吱吱作响的阁楼以及沉闷的让人喘不过气的家,也许这也是张爱玲家族的写照。
到了台湾最终都没有回到故国家园,让人遗憾一生,只能眺望家国的方向盼望着。
值得一看。
为什么选取这样一个人来展现时代?
一则,客观形像上,此阶层的这个人物触及面比较广,以他为中心通过那些女人展现时代的不同现象和不同影响。
二则,一个本性软弱优柔纯洁的人在时代中就如舟处波中,他缺少主断和能力。
他在,他只是承受时代带给他的东西。
而如果是一个坚强决断有见识有能力的人,驾驭时代或不济而顺应潮流,展现的就更多是人,人的精神和价值。
而陆天恩在承受,在风雨中飘荡如萍,通过这个柔弱被动的人在传达时代。
他只是一个介质,对时代的表达是这个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自我认为,纯理论和艺术表达上,人物在服务于对时代的表达。
人物精神在我看是其次。
但他很普通且真实,让人可及,可以平等地去辨别,命运的波折里亦有人生的慰藉。
在人物的选择里以及种种细节可见平和表达出的人性。
在精神的力量上认知上,他是一个常人,普通人(但不可忽视的是,他是个真人,诚于己,未失赤心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最终找到自己把握自己),在时代中的被动者,展现出时代和人的逐渐的常人可及的成长。
莫名地突然痴迷陈坤,感觉曾去过的川渝一地现在想起来都是他给人的感觉,那种实在太舒适的妖美。然后好像自己整个人突然空了下来,又无比地想要逃回自己的空间,做梦和发呆的空间,开始失眠。开始怀念上海,破旧的出租房和所有含混未明的感受。
2009冬
陈坤的飞升之作
我要重温一遍……
陈坤演技巅峰
满眼的大嘴唇子~
水姑娘是黛玉,灵芝是宝钗
4.5 剧本和制作精良,原著作者的家族(没落贵族)故事,北平-上海-台湾;离开了温室荣国府的"贾宝玉"现实版,莲君是包容他、不离不弃的人生伴侣,燕笙是他的理想,水飘萍是让他怜惜的初恋,素琴是他性格缺陷的例证,灵芝是倒霉的原配;最可惜莲君,原本可能有更好的一辈子;
剧情不错,但是节奏过慢有点太闷了
剧情平淡,男主真的太太太烦人了,他所有的安生都是建立在女人的痛苦上。最后结局跟书里不一样,我呵呵了,是想说奉献就能得到回报嘛?清醒一点,他最爱的是他自己,不管最后陪着他的人是谁,他过得都挺好
如此矫情做作的男人一生,屁本事也无,还一堆优秀女人爱,够YY
前几集,水姑娘那几集,太难看了…… 难看到坚持不到李小冉出来。扑是有道理的
精品剧中的精品剧,难得。
服化道特别棒 剧情有点慢 整体氛围比较压抑 但仿佛有种魔力 恩 经典的民国剧 静下心来看看很不错
李小冉⭐⭐⭐
气氛压抑的民国风格。
剧本不错,演技都很好,李小冉真的挺漂亮,但不喜欢她的女主人设,整部剧看着太纠结了
其實還是挺不錯的,不單單是演員陣容,每個演員都挺到位的,而且也比較唯美,雖然天恩的前半生很是讓我搓火,不過可憐之人啊必有可恨之處.這裡面的那個金靈芝有點範冰冰的感覺,但是還不如讓她來演會更到位呢.每天晚上和我媽媽一起看下來.還不錯的電視劇
寂静 泛着旧时日子的微光
看的人一直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