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恶心死这个角色了,前面村斗圣母,一次一次放了石彩凤,害了莲花,害了那么多次石泉寨。
到了国难当头的地步,居然还出一个用枣生换余定邦走的馊主意?
还是人吗,怎么的,你觉得要尊重老八的遗愿,就用老八另一个儿子的命威胁??
那个汉奸还有个狗屁人性,杀了枣生对他来说不跟呼吸一样简单??
这个蠢货,这个恶心的人设,善没善明白,害死那么多人,这个时候你怎么不善良了?
你那个汉奸儿子余定邦是人,那么多被他害死的你这时候不拿人当人看了,死一百次我都不解气,看的人快心梗了,真想让他替那好人死了,余定邦那么大个人了她居然还三番五次说的出来“他还是个孩子”这种话,孩子拿杀人当游戏么,拿卖国当做任性?
葛大妮就这种行为,和叛国无异!
剧很长,没老老实实的看完,就说说对我触动最深的一点。
——每个人都是有底线的。
在看42集的时候,石泉寨受到攻击,西莲池为了自保挂白旗。
不管葛大妮怎么劝说就是不肯出兵。
日本人来了,占了他们的地方,他们忍气吞声;奸了他们的女人,老七忍不下去了,出去和日本人拼命——这是老七的底线。
老七死了,潘老大后悔莫及嚷嚷着要去把日本人杀了,彻底觉得抗日——这接近潘老大的底线。
近代史,中国是一个英杰竟出的时代,人们都怀着一种报国的思想,”为中国崛起而读书“的人比比皆是。
而在现在,我们听到这句话一般都是一笑而过。
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会这样,现在的人就比以前的差吗?
答案是否定的,在极限的情况下人的潜力是无能的。
现在的社会很安逸,我们还没有被触碰到底线。
也许我们不努力也许不能舒适的生活,但却不会活不下去。
不怎么会作评论,扯的太远了。
最想说的就是,不要对你的敌人抱有希望,你退一尺,别人会进一丈。
我爸最近在家看这部剧。
这个剧情全是老套俗气的套路不说,还充满了封建糟粕。
每一秒剧情对于一个思想正常的人来说,都如坐针毡。
太恶心了色诱,栽赃,封建。
不尊重女性。
这部剧给人的感观真的太差太差。
除了佟丽娅那张好看的脸,我找不出任何一个可以拿出来说的点。
刀客家族的女人,呸!
余老三把他抢过来给自己吃喝嫖赌的弟弟当弟媳妇,后来又在她要出狱的时候娶她。。。
今天吃的晚饭都要全部吐出来!!
这部剧很令我震撼,因为有太多我看不懂的东西,有太多应该理解却又理解不了的东西。
比如说九奶奶的规矩,有时候是死板的,是不近人情的,但也正是这样的规矩,造就了民族气节。
再就是人性教育。
是她(大妮)的愚昧无知为石彩凤和余定邦的恶推波助燃吗?
但未经过任何教化的她(大妮)却誓死不做卖国贼的娘。
而黑化的石彩凤最后也为了她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明白的民族大义而大义灭亲,壮烈牺牲,她坚守的是余家女人的规矩。
相反,受过良好教育的余定邦却因一己私怨,甘为卖国贼。
最后潘老大的结局也令人深思,我想,像潘老大一般想要自保的人不在少数,但绥靖的泡沫终将会破,再懦弱自私自保的人都将绝地反击。
那个男主弄死了女主的二哥,女主不跟男主结婚了,然后男主气不过,把女主抢回他家,给男主弟弟当老婆。
然后有个人把男主搞到牢里了,罪名是抢亲,然后女主为了让男主出来,就去说是她自己诬告,然后男主就出狱了。
女主进监狱6个月。
男主出狱之后找女主她爹提亲了,然后在她爹跟前说了几句话,她爹就感动的不行,就把女主二哥死了这事儿给忘了,就同意男主娶女主这事儿了。
关键这男主已经娶了俩老婆了啊女主在她二哥坟前说,男主知道错了,为这把自己的腿扎伤了,让二哥原谅她。
这女主大哥是党员,男主以前是国民党,男主杀了很多人,女主大哥要杀男主,女主不同意。
说男主已经知道错了。
然后跟她大哥说男主已经知错了,然后男主道个歉,就获得原谅了?
不是这男主杀了好多人呐
回家快一个月了,渐渐的把《刀客家族的女人》给看完了。
石泉寨,余老三,葛大妮,九奶奶,石彩凤,余定邦。
每个人物,每个角色,都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讨的。
烂片看多了,自然对好片格外珍惜。
当看完《刀客家族的女人》,内心说不出的感受,太喜欢这部电视剧了。
葛大妮:一个集天下所有女性优点于一身的奇女子,却也成为了世间最愚蠢的女人。
当一个人把她的优点做到极致时,那就是愚蠢。
葛大妮,善良,勇敢,可爱可恨,为了让儿子余定邦认可她这个继母,她把她所有的一切美好全给了他。
为了能跟自己爱的人(余老三)近一点,她委屈求全嫁给了余老八这种混蛋(集好赌、懦弱、愚蠢于一生的人),自然也注定了她悲惨的一生。
有时候你很难想象为何会有如此固执,执拗之人。
为何她能为了所谓的理由去触犯石泉寨寨规。
为何能把自己的亲生女儿说成是(余老三妻子)莲花嫂的女儿。
为何能为了救余定邦这样的败类把自己的儿子枣生送给余定邦当人质。
为何能在毅然决然选择离开石泉寨,离开余老八之时,为了照顾余老八,为了家庭!
她又选择留下。
很多人不解,为何要活的如此纠结!
很多人不明白,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但大家似乎又懂得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没有原因,那只是爱--出于对孩子的爱、出于对内心善良的理解。
她其实离我们不远,只是我们不曾去做而已。
我们内心的有个声音在呼喊,呼喊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
那声音正是葛大妮该做的事,只是葛大妮是活在梦里的自己,而现实的我们在变成石彩凤之前,我们成了七婶子。
石泉寨:刀客家族建立起来的家族根据地。
老一辈用鲜血,汗水打造起来的。
石泉寨象征着石泉人的信仰,石泉人:丢命可以,绝对不可以丢脸。
有什么比命还重要!!!
现代人很难理解当初的江湖气息。
活着容易,有尊严的活着难。
在我看来,这就是气节。
一个名族该有的信仰,该有的下限,该有的气节。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信仰,那将是活着的死尸。
余老三:如果说葛大妮是很多女人梦里的主角。
那余老三就是那个梦里的神话创造者。
他有能耐,石泉寨的顶梁柱。
他帅却带着些痞子气息(简称坏坏的帅)。
他孝顺,他坚强,他勇敢,他充满智慧。
——这个男人太好,故事太多,道不尽的美好。
九奶奶:如果说余老三是石泉寨攻艰克敌的顶梁柱,那九奶奶绝对是石泉寨精神支柱。
石泉寨能够有如此的气节,有如此的辉煌,有如此的威望。
九奶奶功不可没,石泉寨至死不降,宁死不屈。
坚守底线,进了节女堂,上了香,就是石泉寨的女人。
石泉寨的女人全死了,死在自己的手里(这就是尊严,活着的尊严,死着的尊严)余定邦:余老八和石彩凤的儿子。
继母葛大妮。
小时候聪明伶俐,虽说经历了太多,但纯属孩子,年纪轻。
教育教育就好。
懂得些是非观念。
没曾想越长大却把做人的道理原则全忘了。
人这辈子活着干嘛?
难道是为了让你不择手段争名夺利吗。
为了欺师灭祖吗。
其实活着很简单,开心。
自己开心,父母开心,家人开心。
如果余定邦能懂得活着的意义,也许结局还是美好的。
石彩凤:余老八他前妻。
一个可怜的女人,女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女人没心。
因为愚蠢,混账的余老八把自己给输了出去,又因为家族争端被砸了明火。
就这样简单朴实的女人离开了石泉寨,失去了自己的信仰,失去了自己的家,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从应有尽有到一无所有却只是因为一个规矩。
石泉寨的女人——可以丢命,不能丢面子。
就这样,石彩凤堕落了自己,毁掉了自己。
只为不该属于自己的命运宣战,走错了不该走的路,做了不该做的事。
还有太多太多鲜明的人物。
风吹两边倒的上官开基,愚蠢胆小善良的余老八,沉稳精明的潘老大,冲动实在的潘老七,坚强勇敢的明月,可靠踏实的白先生,年轻努力的葛云霞(蛇娃)。
太多太多,他们都很独立,却把每个人都塑造的栩栩如生。
主要这部电视剧吸引我的不仅仅只是剧情本身,电影细节的的编排也是一大亮点。
剧情衔接井然有序从开始的两大家族争斗演变成两女人之间与规矩的抗争。
再到后来国民两党引发系列误会与争端,到最后中日抗争(加上家族内部矛盾之争,荣耀之争,伦理之争)。
最最主要的是要感谢这些演员和制做这部电视剧的影视工作人员。
因为这部电视剧让人看到的是真实存在的人物,而非刻意刻画出来的人物。
一部成功的影片其实很简单,让人欣赏的剧情加上让人钦佩的演技。
一部电视剧的完结,说明需要寻找另外的好作品来替代。
期待2015的大制作~2014再见,2015在见。
杨文军导演的电视剧《刀客家族的女人》播完了,此剧从播出第一天起收视率便节节攀升,网络播出总量更是达到了20多亿,创了杨导本人的新纪录,豆瓣评分也在国产电视剧中达到了很高的7.1分。
我将此剧推荐给朋友的时候,有人问,这个剧讲什么的,我想了想说,它讲的是忠孝节义。
开篇就要拜堂,不过不是拜堂成亲,是拜“节女堂”。
要嫁进刀客家族,就得拜那些全节而死的贞女烈妇,并以她们为榜样。
“余家的女人丢命不丢人”是这个家族最重要的家训之一。
供桌上密密麻麻的牌位有着巨大的震慑力,压得人透不过气来;而节女堂中挂满的幡、铺满的蒲团、余家女人后颈的烙印,无一不是贞洁的符号,处处明示暗示,营造了一个“贞洁”的氛围,神圣、窒息。
如同《苍穹之下》中那个无形罩子,无法逾越无可突破,在内部形成自己的小环境,罩子下的人们有光明却没有前途——石泉寨的女人有名声却没有幸福。
在这个罩子下,最高权威是九奶奶老格格。
这个人物的身份值得深究,她不是一个普通的富家老太太,甚至也不是一个典型的道德典范和代表。
事实上,她是一个符号,是这个家族的道德守则的形象代表。
首先,她的出身很特殊,她是“格格”,也就是说她源出于王府,王府可以引申为朝廷——国家,是道德体系的上层建筑,是礼义廉耻忠孝节义的推广者和维护者。
其次,她不是贾母,却是佘太君,整个石泉寨的建立,她是奠基人之一。
也就是说,家族是她建立、节女堂是她建立、道德规范是她建立。
从这两层关系来看,她就如同节女堂一样,本身就是一个代表符号。
在那样的年代里,老格格这种身份地位的女人,是应该三从四德,默默度过相夫教子的一生的,但她却是从王府反叛出来,私奔嫁个侍从而来到石泉寨的。
她本身的叛逆并不完全符合那些年对于“贞洁”的定义,由她来建立并代表石泉寨的道德体系,其实本身是一件矛盾的事情。
所以当葛大妮闯入这个体系的时候,老格格表现出了许多宽容。
葛大妮随心所欲地过她的日子:把丈夫赶去柴房、把握家中经济大权、支持明月这个“窑子里的女人”等等。
她的并不“三从四德”得到了老格格的意外认同,原因是,像老格格年轻时。
她的像,不仅仅是风风火火胆大包天的性格,更多的是执着——对爱情的执着。
老格格当年为爱出走,不惜离经叛道,就是因着对爱情的执着;葛大妮接受老三的报复性抢亲又拒绝与丈夫同室而居,也是对爱情的执着。
葛大妮的心里从来只有余老三,不论是否在一起。
所以,尽管她成了情人的弟媳,尽管她未婚生子,尽管她为老三和老八各生育一个孩子,尽管从外表看她无论怎么都不是贞洁烈女,但她在心中守着对爱的“节”,她就符合老格格对“节”的定义。
作为老格格,她可以包容葛大妮,作为九奶奶,她却有严格的底线。
石彩凤可怜可叹,被赌徒丈夫输给潘家后失贞,照石泉寨的规矩,她应当自尽全节,但她舍不得孩子。
因此她无法进节女堂,无法回到丈夫身边,她被抛弃、被驱逐,与孩子分离。
九奶奶没有为她的身不由己网开一面。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了莲花的身上,莲花被绑架后失贞,她选择了自尽,在节女堂中九奶奶为她而跪。
同样的遭遇和不同的结局,鲜明地表达了九奶奶的立场。
这种严格的贞洁划分遭到了质疑:石泉寨忠孝节义的要求正确吗,如果正确,为什么要牺牲好人的生命,为什么不能宽容可怜的被伤害者?
法理之外为什么没有人情?
如果不能保护弱者,不能保护家族成员,那忠孝节义还有意义吗?
石泉寨的人们开始思考。
包括九奶奶,内心都在悄悄发生改变。
从这里看,其实石泉寨是社会的一个缩影,那些年,正是各种观念相互激荡的时候,既有九奶奶所代表的传统道德观,也有葛大妮和明月所代表的新风气新观念。
到底是保留传统还是更新观念,成为人们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石泉寨是一个半封闭的小环境,不与外界,尤其是更广阔的世界发生联系,随着葛大妮和明月的嫁入,外界的思潮开始悄悄影响这个小环境。
在抗日战争之前,外在因素的影响并不很明显,但从自身发生的自内而外的改变却如同暗潮汹涌,不断撞击着节女堂的基石。
明月身世的暴露是一个契机,引发了石泉寨关于忠孝节义的思考,生硬的原则最终让位于宽容的人性,这是石泉寨旧道德体系的瓦解的开端。
石泉寨这个小环境,是那些年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五四之后的新观念与旧传统的激烈碰撞正如剧中这样引起人们的思考,正是这些思考,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气质,新的逐渐取代旧的,新的被推崇,旧的被抛弃。
而随着外部冲击的大规模到来,新观念中的不足与矫枉过正开始让人们回归忠孝节义的旧观念。
传统再次被提起,再次被讨论,究竟要不要忠孝节义已经不再是一个疑问。
中国的传统文化延续千年,忠孝节义是刻在每个人骨子里的精神,这不仅是烙在石泉寨女人身上的烙印,更是烙在每个男男女女灵魂上的印记。
日本入侵,是剧中的外部冲击的高潮。
余定邦这个人物代表了在旧传统伤害下成长的新一代,他对于旧的道德体系没有任何留恋,也并不遵守,他对于家族的背叛、对于国家的背叛,在他自己看来,不过是要追逐最大利益和保护自身,他的身上没有忠孝节义的烙印。
但他的举动违背了石泉寨的精神,违背了从旧传统中走出来,并思考过的人们的原则。
事实上,他违背了中国传统道德中最基本的观念:他对国家不忠,对尊长不孝;于节有亏,于义有损。
余定邦的举动的后果是石泉寨的灭亡,这意味着对传统的彻底抛弃将会影响民族存亡。
在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放下他们的恩怨情仇,回归到民族大义之下。
此时他们重新将忠孝节义拾起,忠孝节义对于他们的意义,也不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道德,而是更加升华、更加高尚的道德。
最终,明月率石泉寨众女自尽,完成自己的“节”。
石彩凤与葛大妮携手大义灭亲,与余定邦同归于尽,完成国家的“节”。
蛇娃在红军队伍前行的路上,一处僻静破屋里,见到了石彩凤和葛大妮生前为自己和众亡寨贞烈女子立的牌位。
石彩凤兜兜转转纷纷扰扰,最终回到了心之念之的节女堂,回到了余家。
而余家的忠孝节义,也兜兜转转纷纷扰扰,最终回到了忠孝节义的本身。
那些年,那些忠孝节义的往事,那些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为我们讲述了民族的性格。
这是近年来少见的有底气、有内涵、故事动人、情节合理、人物丰满的好剧。
白玉兰最佳导演杨文军的功力可见一斑。
剧中那些意象符号的运用、场面的转换和控制力、文化的底蕴,都带着鲜明导演个人特色,而相比之前的《青盲》、《风和日丽》等剧,又有气势上的长足进步。
《刀客家族的女人》虽然是一部年代剧,但她带着史诗般壮阔气势;她有着浓烈的生活气息,却也不同于《老马家的幸福往事》的沉重。
她引起很多网友的关注,观众们津津乐道的是她在塑造人物上的丰满和真实,她表现社会文化的厚重。
当然,最重要的是她好看。
要为这部电视剧写个影评还真心犯不着,只是150字又实在是少了一点,还是有不少想要说一下的东西。
基本这种民国抗日剧再加上农村人的我是不感冒的,佟丽娅这个大美女在里面演个智商情商都不高的女人也不容易。
终于摆脱了她在我心目中赵飞燕的妖艳形象。
剧情漏洞无数,特别是到结局处,你说余定邦一个好好的人能活生生的被逼成大BOSS?这个基本算不上合理。
但是,这部主打女人的戏,女人着实出彩。
九奶奶算第一个,坚毅,刚强,保守却也能与时俱进。
亲王府的格格气度确实不一样,要不然当年也没有私奔当刀客拼杀的勇气。
特别是最后对六举白旗,老祖宗当机立断的一箭穿心,确实是一种魄力!
在这些方面,女主大妮,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很多时候分不清楚轻重缓急,只一股不服输的劲,反抗落后的制度。
但是大妮确实是个可怜的人,一生无法与自己爱的人在一起,守着不成器的老公,养子当了汉奸,亲女儿差点不认她。
不过唯一一点,她从来没有悲观过,即使是单亲妈妈的时候,这大概是传统中国农村妇女的一种天性,天不怕地不怕,有饭吃有衣穿,日子总要过,也没那么多仇或者恨。
相比之下,石彩凤确实要悲剧很多,她的悲剧不仅仅是因为不成器的老公,而是无法放下的那份执着,那份恨。
可是到后来,这两个女人都发现,根本没什么事情是过不去的,国快亡了,家也没了,还有什么放不下呢?
中国人传统的落叶归根,终究是想有个去处,终究需要有个脸面。
再是什么都可以不顾,这点根总是放不下。
另外两个出彩的女人就是两个三嫂子。
莲花是传统的小家碧玉型,贤惠,隐忍,对自己老公带回家的妾侍虽有不开心,但从未表露,最后因为砸明火二自杀虽然遗憾也在情理之中。
在关于贞洁这点上,中国男人虽然看得很重,但是中国女人保卫贞洁的勇气上男人是无法比的。
也就是说,男的虽然看重这个,但遇到美女,其实是只从下半身出发的。
但是女人却有惊人的意志和勇气来抗争。
最后小三嫂子带领余家女人从节女堂出来,自杀在日本人面前也可以看出。
到底是命重要还是脸重要??
虽然现代社会已经开放了很多,可是有些气节或许保留下来能更好吧。
小三嫂子是个见过世面的人,对于他能跑到山上去做妾我觉得真心很有勇气。
从头到尾,她应该是头脑最清晰的人,可惜不是主角。
最后的死让人觉得难过,真的,比大妮和采凤抱着儿子同归于尽还难过。
男人就不想评价了,余老三完全是笼罩了主角光环的。
但是这里面一些什么政委什么队长司令的气度和勇气,真心比不少女人。
倒是老八是个有意思的人。
虽然挫,但是贵在知道自己挫,死的时候也死的有个样子,也有些赎罪的意思。
电视剧太长,浪费好多时间,骗了不少眼泪。
不过,还算是值得一看吧。
一部电视剧的品质主要取决于编剧和演员。
编剧决定整个剧情的发展,赋予整个故事以生命。
演员则塑造人物的形象,是剧本鲜活生动的灵魂。
两者结合在一起,才使一个故事被放到银幕上有可看性。
《甄嬛传》则是我看过的古装剧中的精典。
编剧和演员自不必说,在细节的体现上也相当严谨和考究,播出后口碑和收视率在同期粗制滥造的古装剧中节节高升。
《刀客家族的女人》是我看过的最震撼人心的年代抗战电视剧,所谓刀客实际是以劫富济贫讨生活的土匪,从剧名上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女人,可知女人是这个剧要体现的主体。
那么这是一群什么样的女人呢,她们身上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这些女人身上有哪些气节和品质值得一看呢。
大概有很多观众都为“狗儿”没有娶“猴儿”感到遗憾吧。
遗憾是有好多,如果没有那些误会,这两只早在一起了,那该多好。
如果余老三不是脑袋被驴踢了,就算把葛大妮卖到山沟沟里去,那也比抢来当弟媳妇强呀,只要不是弟媳妇,他们的可能性不知又多了多少。
当葛大妮从监狱里被放出来,余老三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迎娶她的时候,她答应了,那该多好。
可是这一切并没有如我们所希望的轨道行进。
余老三就是把她抢来了当弟媳妇儿。
他们就是这么天天十分有爱万分犯贱地互虐着。
而他们的生活轨迹似乎也只能如一般人家的大伯子弟媳妇一样,平行延伸着。
在他们心里苦着,我们看着也为他们感到累着。
说了多少绝情话,我们都当是他俩打情骂俏了。
可是当余老三替明月挡一顿板子的时候,多少人心里流血了。
既心疼老三,又心疼明月,可心疼最多的,还是为葛大妮吧。
是不是顿时有种累觉不爱的感觉了?
第一次听到余老三当时一番表白,瞬间感到葛大妮像深秋枝头的一片落叶,在寒风中颤颤巍巍,好像就要孤单单飘零,是的,凄苦而无助。
瞬间觉得,这段感情,是走到头了吧。
之前已经有了那么多磨难,我却是头一回为大妮感到,凄凉。
不忍再看。
咋咋呼呼那么些日子的大妮难道终于沦落到此了吗?
带着不甘心继续看下去。
直到他们在祠堂里对峙,余老三质问葛大妮心里是不是有了别的男人,直到那一鞭子抡圆了生生落在葛大妮身上打的皮开肉绽,我竟然不觉得虐。
相爱相杀算得了什么,有情人恰为此甘之如饴。
真正噬人心肺的,是好端端一段爱,就此妥协给了平淡如水乏善可陈的生活,在命运不负责任阴差阳错的碾压下,慢慢消磨殆尽。
也许,对于能够潇洒抽身的人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最疼的,永远都是留下的那个。
当其中一个转身离去,流连忘返的那一个将承受双倍的反噬。
葛大妮恨余老三那一鞭子,可我这个局外人,却为这一鞭子活了过来。
原来,爱,始终在的。
汹涌的暗流只是被平静的水面掩盖了。
好聚好散到底不是虎娘们和他男人的菜,相爱相杀才是一而贯之的刀客style。
当余老三抱着失而复得的虎娘们哭得像个孩子,他说,我再也不放你出石泉寨了。
就算之前,他们有一千个理由不在一起,那么,从这个时候起,还能有一个理由将他们生生分开吗?
此时方敢回过头去,再看一遍余老三在祠堂挨板子的场景。
恍然发觉,他说这番深情的表白的时候,眼神注视的方向,始终是葛大妮。
尽管搂在怀里的是明月,尽管对明月也是真心守护。
可是没有烈火烹油的爱,如何能有亮烈如鲜花着锦的表白。
如果这段表白真是单单对着明月说的,未免也过于突兀空洞了些。
只有经历了那么多的山阻水隔,一段爱才担得起如此霸气的承诺。
这不正对应了余老三和天上的葛正理的“生死对话”吗?
犹记得,当时余老三拿刀子狠狠地扎自己的腿给葛老二赎罪,却不无“耍赖”地说,我这条命不能给你,这条命还得留着,好好保护你妹子一辈子呢。
回首间,不觉已千山万水,一路行来始终是风雪多明媚少,所幸是山河依旧,此情不改。
很多人遗憾他们一生都没有在一起。
可我倒觉得他们始终都在一起了啊。
他们因为自己心底的坚持,因为同时给他们带来不幸的那一种倔强,因为那种敢想敢为敢做敢当的性格,比起其他被命运作弄而生离死别的有情人,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其实,他们只是以另一种方式相守了一生——遗憾是有的,犯傻是有的,犯贱也是有的,但爱有减淡一分吗?
没有吧;孩子有了吗?
有了。
天天都能看到对方在自己视线范围内活的好好的吧?
那还缺啥啊?
总比天各一方强。
没事还能斗斗嘴,有事就生死与共,不是好得很吗?
宁同万死碎绮翼,不思云间两分张。
没读过多少书的糙老爷们和大字不识半个的虎妞儿不懂风花雪月,可他们用一生的相爱相守,演绎了一种别样的“终身所约,永结为好”。
石泉寨余家女人们(20140610)
不错
余老三好帅
佟很漂亮,剧情很狗血
愚蠢的善良最不可取?
人物特点很鲜明,典型的中国妇女的一些特点淋漓尽致的展现,可以一看,封建礼教传统文化到底对人影响有多深
佟丽娅的美颜也没办法改变男主是个超级大渣男,这个剧三观不正的事实
也没看全,不过佟丽娅演得挺出彩的,刮目相看。
佟丽娅选这部转型转的真不错,没想到她还能演这个题材,棒棒哒。
电视上老是在放
宏大又悲壮,豪迈又隐忍。为情而服务的剧情,以演义始,以传奇终。
前两集挺好看 不知道会不会烂尾
塑造了一个愚蠢的女猪脚,棒槌一个,其他人物还凑合。
陪着爸妈看,第一集烂到翻白眼
和爸妈看抗日剧时看的
女的长得蛮养眼的,狗血剧情,站不住脚的义正言辞歇斯底里,老掉牙的抗日剧情和妇女解放,渣渣
国产剧中,最喜欢的一部电影
无力吐槽
因为这部剧喜欢了杨烁的硬汉形象,尤其是他的沙哑磁性嗓音。
你家有这么多女人因为被人qj而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