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年也看了不少电影,但多是一些商业大片,看的时候很过瘾,看完了也就那样,在心里什么也没留下。
当然这样的娱乐也是需要的,要不小心肝哪存得下这么多的东西。
倒是一些文艺片,没有宏大的场面,节奏缓慢甚至略感拖沓,却能摄人心魂。
我也是很久没看这样的片子了,直到同事推荐我看那部《我和妻子的1778个故事》。
是一个多月前看的电影了。
丈夫是个写科幻小说的,他不会洗衣,不会做饭,除了写作,除了幻想,他貌似什么都不会。
而且写的科幻小说也不及写爱情小说来得畅销。
一般的妻子,碰到这样的丈夫,绝对要抓狂了。
但他的妻子不是,她是他的倾慕者,她是他作品的第一读者,她对他的工作完全支持,所以电影中有了你以为要发飚而实际温馨和谐的画面。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起初不理解这1778个故事中的1778是什么意思,直到妻子疼得直不起腰蹲下来才顿然醒悟。
她一定是得了什么不好的毛病,这1778是她剩下的日子。
1778天,5年都不到。
而一开始医生说她是活不过一年的,生命掐好秒表,开始倒计时。
他能够为她做什么?
笑能够提高免疫力,然后傻傻的他就以为只要让她每天开心,她就会好起来。
于是他开始了他的每日一故事,她是这故事的唯一读者。
可是不管我们做什么,耗尽多少心力,世界上有些事情并不是我们所能改变,譬如死就是其中一件。
不管她有多么不想死,多么想和丈夫一起白头偕老。
有时候我们也并不是怕死,只是不想丢下心爱的人自己一个人离开。
丈夫的爱让她坚持了近五年。
她觉得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好起来,一定不能丢下丈夫离开。
可是再伟大的爱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那个时候,多么希望有鬼神存在,好帮助我们做那些我们自己做不了的事情。
丈夫在妻子病后为她写下的1778个故事纵然感人,可与妻子为他的那些默默付出相比,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这只是一个平凡的故事。
夫妻之间没有什么煽情告白,也没有在生命最后一刻的海誓山盟。
直到最后一刻,两个人都以一种旁人无法理解的亲密方式相互深爱着对方。
是啊,能够拥有一件热衷的事,还有一个无论何时都支持着自己,懂得自己的人,哪还需要浪漫的情调,鲜花或者甜言蜜语。
仅仅是支持与陪伴,两个人平平淡淡的分享着生活中有趣的事情,那就足够了。
没有什么比和你在一起更重要。
僕と妻の1778の物語-20111778个故事。
每天一个恋爱故事。
因为妻子患病了,丈夫放弃了科幻小说,改写恋爱故事。
妻子奇迹地活了五年,并且有好转的迹象。
于是他们一起去旅行。
结果当然是,旅行回来便不能了。
第1778个故事,要说什么呢?
朔太郎拿起笔,工工整整地在纸上写好题目,然后,凌空一笔一划地写这最后一个故事。
一边写,一边流泪。
这是一个只有他和妻子两个人能够看到的故事。
我们偷偷地窥看了他们的1777个故事,分享了他们之间的私密。
这最后一个故事,便留给他们两人。
就像记忆。
我们窃取了他们的记忆。
而他们,本来就应该有自己的私人记忆。
哪怕这个记忆跟随他们一起离开这个世界,即使这个记忆最终留不下。
我们依然替他们感动、替他们快乐、对么?
好不容易走你走过的楼梯玩你玩过的游戏做你没做完的事这条路我也觉得好熟悉所以我有理由怀疑你住过这里如果思念能随时间累积创造另一个天地风景一定好美丽我的回忆在哪里让你代我去忘记直到我忘了爱上过你我才拿出来温习你的回忆在哪里让我为你好好收集那已经成为我唯一活下去的动力有点可惜回到了你的过去找不到我的影子闻不到你的呼吸这些人有种暧昧的痕迹和你有过什么关系你认不认识如果思念能随时间累积创造另一个天地风景一定好美丽我的回忆在哪里让你代我去忘记直到我忘了爱上过你我才拿出来温习你的回忆在哪里让我为你好好收集那已经成为我唯一活下去的动力
1. 爱情:如果把人生比作直线轨迹,世上是不是有且只有那么一个人和我生活在同一空间,同一直线上,他/她能听懂我的呢喃,能抚平我皱起的眉宇,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她是那般的弥足珍贵,如若失去了我就只能独自踟蹰在我的直线上,再也不会有人能读懂我。
这就是爱情吧,爱情是让即使相隔天涯的恋人心灵相通的那根线,虽然脆弱,但却让人至死也无法松手舍弃。
2.童话:我相信小王子们的存在,不只是存在于童话书中的存在。
他们有着俗人无法理解的纯真,有着天马星空的恢弘想象力。
即使别人永远接收不到他们的电波频率,小王子们依然坚信着自己世界的存在。
3:奇迹:对于相信奇迹的人来说,奇迹的含义并不是“奇迹”,确是可以被理解为“可以实现的事实”“美好的事实”,只有对于不相信奇迹的人来说,奇迹才真的是“奇迹”,“一个泡影般得梦”“一个只存在思维空间的梦境”。
很多事情只要你相信了,你就真的可以触摸到它的质感,你的指尖真的能传递来它的温度,来驱赶现实周遭的寒冷,温暖你孤寂的梦语。
4感谢电影,能让我呛满灰尘的心灵得到抚慰和进化,能让我“相信”。
相信的力量有时就等同于信仰,人最应该做的就是时刻用信仰去维护有信仰的人生。
喜欢所有美好的爱情,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可是在这部电影里看到的是爱情的天堂。
恋爱17年结婚8年因为阿朔的害羞两人至今都没有一张合影(在书店用定时拍的也没有拍到脸,最后在一片草地前的合影拍的还可以)因为阿朔突如其来的灵感,结婚蜜月也没有去成可是这些,节子都说什么,阿朔的老板新美说阿朔娶了一个好妻子,节子听了只是捂起嘴巴,呵呵的笑着节子一直是阿朔的第一个读者,每一篇,甚至第一份出版作品,节子愿意一直支持阿朔,我相信是因为节子深爱着阿朔,而阿朔写给节子的每一个故事里都能看到阿朔对节子的爱,因为阿朔的目的就是希望节子看了之后能够开心。
就这样一天一天坚持啊坚持~节子也坚强的抵抗着病魔,因为不想让阿朔写他不喜欢的爱情小说,就把原本计划六十岁去旅行的积蓄拿了出来,节子害怕自己会离开,害怕阿朔会担心,在推门的时候因为双手发抖就背在身后,不让阿朔看见,为了能够和阿朔去完成他们的蜜月旅行,服用了较强的药,身体也越来越差五年后的一天,节子的母亲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节子,节子的手又失去知觉,掉了手中的针,节子对母亲说:“我想永远和阿朔在一起,想读他的书,想看他的书排在书店里,我喜欢他写书的样子,想和他一起老去,还有很多话想跟他说,也想为妈妈你添个孙子,但看来我已做不到”这是节子作为一个女人,妻子,女儿最普通的愿望,可是她做不到了,甚至之后手指痛的连阿朔的稿子也拿不起来了。
但是即使这样,节子也不愿意吃含有麻醉剂的止痛药,节子不想睡着了便听不到阿朔读的稿子,这里我想节子一定更害怕睡着之后便永远也听不到阿朔的声音了。
爱一个人不仅是占有而且让他幸福,节子做到了,本想拜托阿朔好友的事情,朋友只说,他只爱你。
阿朔的一日一话仍在继续,当数字越来越接近1778,(其实节子是在1777话离开了)我的心也越来越悲伤,我也害怕这个故事的结局,但是阿朔是幸福的,因为节子这么爱她,对于节子,亦是幸福的,因为阿朔一直不离不弃的在她身边。
当节子不能下床终日只能在医院的病房里的时候,即使不能和阿朔再去旅行,也已经够了,因为爱的人在身边,全世界也不算什么了。
也只有在身边,才会觉得安全,电影的结局最终还是在电子仪器嘟的一声后表示了节子的离开,阿朔没有痛哭,只是呆呆的站着,似乎对于他来说,节子仍旧只是昏迷,最后阿朔为每日一话唯一的读者用特殊的方式写了特殊的最终话,现在只想对我爱的人说,只要有你在我身边,不去旅行也没关系。
…………………………………………………………上周看的电影了,草剪刚和竹内结子的《我和妻子的1778个故事》。
丈夫是个童心未泯的科幻小说家。
笑容纯真,个性单纯,除了写科幻小说什么都不会。
家里堆放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机器人玩具,还有好多模样逗趣的小玩具。
坚持着科幻小说这一条路,即使销路欠佳。
同期出道的科幻小说家改行写爱情小说一年能出好多本书,而他,几年才一本...但是他还是坚定的坚持着这一条路。
走着走着会因为想到一个点子开怀大笑然后立即记下来,写小说的时候妻子招呼着吃饭什么的是绝对听不见的。
妻子和他是高中的同学,相遇,恋爱,结婚。
是太太也是恋人,像姐姐也像妈妈。
坚定的维持着丈夫的童心未泯和科幻小说的梦想。
温暖的包容,开怀的笑容,是丈夫最坚定的守护者,是第一个也是最忠诚的读者。
然后突然有一天,妻子被检查出,大肠癌晚期。
刚听到医生确诊消息的时候,我总觉得他没完全听懂病情,只听懂了一句:活过一年的可能性不大。
草剪刚的演技,是我觉得SMAP里最好的一个。
木村大神的个人特性太彪悍,太闪光,于是无论演什么都还是他自己的感觉,或者说出演的角色都和自己太像。
中居其实隐忍的很厉害,演起戏来还是有些衔接的不自然的地方。
稻垣的戏我看的不多,不过就《流星》中的表现看来,还是不错的。
慎吾的演技啊,有些时候还是有用力过猛的感觉。
但草剪刚不会,演什么是什么,尤其是这些不伟大的小人物。
《冬之樱》里的善良和隐忍,《我想做一只贝》里客串的恐惧和坚定,还有这个故事里的小说家,是最近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三个角色。
而这一个,虽然主角很天真,想象力丰富,经常活在自己的小说世界中而忘了周遭还在运行的世界,但是并不会让人觉得虚假和用力过猛,只会让人觉得角色的可爱和善良。
让人不由自主涌起一股想要保护他的感觉。
医生说:如果过得开心一点,会增强抵抗力,活得更久一些。
他懵懂的听懂了,也牢牢的记住了这一句话。
虽然他不怎么表示出来,但是他真的是很爱妻子的。
刚出院回到家,他就自告奋勇去洗衣服,但是,连晾衣服都不会的他把衣服直接扔出去了...当然更不用说做饭做到全部糊掉....于是,在妻子还可以行动自如的时间里,还是妻子在照顾着他。
于是他想:我能做什么?
后来他终于想到,他只是一个小说家,他只会写小说。
那就每天写一个好笑的故事让妻子笑笑吧虽然第一个故事兴致冲冲的写完,妻子看完后的评价是:这是随笔吧?
你也会写这样随笔的东西呀?
一直到第三天,妻子才笑出来。
他躲在妻子后面看,看见妻子笑,他笑得更为开心。
然后他每天除了写长篇,写专栏连载,还要给妻子写一个好笑的故事。
废寝忘食,屋漏雨也在所不惜。
甚至,妻子去医院化疗,他也会把小说传真到医生的办公室。
医生捧着长长的传真件跑去找妻子,妻子看完后也会这样传真回复。
然后,他继续开心的笑。
妻子的病情加重,需要用新的药,但保险不能赔付。
药很贵,他主动找到编辑说想要写恋爱小说,想多挣钱。
妻子知道后很难过,说“宁愿死也不要用你违背自己意愿挣的钱”。
他很生气,第一次冲妻子发火,然后把自己关起来。
后来他出来的时候发现妻子不见了,吓得不行。
原来妻子只是去买菜了,他冲上去把刚回家的妻子牢牢抱住。
他的想象力过于丰富,这是他幻想的收报费章鱼。
然后他再将这些想象记录下来。
他们在一起看小说,一起在有阳光的午后,这样依偎在一起,多么美丽的画面。
他们结婚10来年,竟然没有真正的合照。
唯一的合照是第一本小说出版的时候,妻子在书店要求一起拍张吧,他害羞,于是只是把相机放在一堆书上设置自动拍摄,拍出来的照片,没有脸...他们没有蜜月旅行。
蜜月旅行临出发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一个点子,就一定要留下来记录下来。
于是,就没去。
可是妻子还是好想和他一起出去旅游,默默的每个月存10000块,希望等退休后和他一起旅游。
但是,她生病了。
于是,妻子偷偷要求医生开了猛药,在还能走动的时候,邀他一起去旅行。
他们一起去了北海道。
没有人帮忙拍照,于是,他想到了这个办法。
这是他们唯一的一张合照。
旅行归来,妻子突然入院。
他才知道妻子隐瞒病情只是为了和他一起旅游一次。
妻子住院,他继续在医院里写着每日的故事。
妻子在睡梦中,如此深情的一吻。
他不会照顾自己,他拒绝睡觉,他害怕睡梦中妻子突然去了,于是他跌跌撞撞的在医院里买咖啡,然后继续写小说。
医院里的医生,护士,病人,甚至清洁工给他送来这么多食物,他也完全没注意到。
然后迷茫的吃下,自己说一声“谢谢”。
最后几天,妻子已经昏迷不醒了,他每日将小说念给她听。
但是她还是没醒过来。
妻子走的那一晚,他写下了最后一个故事。
但是已经不能念给他听了,于是,他用她能看到的方式写下这个故事。
这是只有妻子才能看到的故事。
最后的最后,他写下:“长久以来,谢谢你了。
”“来生,再相伴吧。
”这不是一个开心的故事。
甚至说,他写下的那些1778个故事,我们也不会觉得好笑,甚至他的故事都透着淡淡的悲哀。
但是,他用这样孩子般的坚持和爱意,守护了病中的妻子五年多。
若能持续像孩子一样爱着你,我们来生,再相伴吧...
我对爱情剧并不算有特别嗜好。
但这部我却十分欣赏。
因为它超越了一般生死题材。
在众多爱情生死片中,这部的出彩不是因为“由真实改编”,而是因为其深刻程度。
许多人也许还以为这部作品在情节上有亮点,而我看来,却是因为其独有的东方文化中最为深刻的体悟。
在异常安静的场景中,在淡淡的悲伤中,凸显了一种伟大的力量。
“这不是随笔么?
”当他怔怔的看着妻子安睡的样子,脑中闪过的是对自己深深的惭愧和内疚。
他这才发现自己能够一直这样写是因为妻子对他的爱为他创造了一切。
一直以来都是他的第一位读者,给予他莫大的鼓励和支持;那句“从你为我每天写一篇开始,我就知道我活不久”,把这男人深深的震撼了。
一年也好,五年也好;旅游,写作,那么开心的时光也都是妻子所给予的。
在他妻子的爱面前,自己写的那些故事仅仅也就是随笔罢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这个故事深沉了。
彻底超越了一般的生死爱情题材作品。
看懂最后的那一个第1778故事了吗?
那是一个领悟了爱的人,把最深沉的情感展露的最终话,那是超越言语的最终话。
因为这一话所写的,是他妻子对他的爱。
《我与妻子的1778个故事》(1778 Stories of Me and My Wife)是以日本科幻作家眉村卓(*)和他患癌太太悦子的故事作蓝本,讲述男主角朔太郎如何令太太开心地度过余生的电影。
遇到配偶患上绝症,大多数人都会愁眉不展,就算明白到自己是病患的精神支柱,都只能强颜欢笑,内心却在淌泪。
然而,戏中的朔太郎(草彅刚 饰)当知悉太太节子(竹内结子 饰)的生命快将终结时,他很快便收拾心情,继而思索究竟自己可以做甚么来令到妻子好起来。
朔太郎是一个冒失,对家事一晓不通的男人,他整天埋头写作至废寝忘餐,一直都是得到妻子的悉心照料。
现在妻子倒下了,他在家事上每每帮倒忙,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每天写一个逗妻子开心的故事,因为他深信医生的话:「笑可增强免疫力」。
到底大笑是否良药,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戏中那些小故事的确生动有趣,也展现了编者丰富的想象力。
好像白云化成水母和UFO,大厦组成机械人部队….编者透过朔太郎的角度,让观众看到世界每个细节的另一种面貌。
朔太郎每天遇到的人、事、物,成了他的灵感之泉,每日一篇,一千七百七十八篇,相等于四个多年头的时间,某程度上变成了另一种撰写日记的方式,因为他把每天的点滴,都转化成天马行空的创作。
患癌的剧情,加上电影的名字,已预知道是一个悲情的结局,不过编者把电影的气氛调度得很正面。
配乐跳脱、色彩斑斓、景色幽美不在话下,加上每个角色都是大好人,所以在大部份时间里,笔者都看得很愉悦。
朔太郎的角色可以说是信念的代表,他无时无刻都认为妻子会痊愈起来。
他坚持创作故事,原本是为了妻子,到后来变成了自己的精神慰藉。
此外,在朔太郎身上亦看到成年人少有的童真。
从他书房中摆放着大大小小的旧款机械人,以及那些与旧机械人息息相关的生活细节,可以想象得到编者对旧机械人的钟爱程度。
记得朔太郎的其中一篇小故事,讲述了新机械人攻击旧机械人,而旧机械人全程都是处于捱打状态。
旧机械人的叹息,彷佛也是编者的叹息。
节子的角色,简直是所有作家甚至所有男人梦寐以求的太太典范。
她全力支持丈夫的理想,明知道写科幻题材比不上写爱情题材赚钱,但因为丈夫的天份在科幻科学上,所以她鼓励丈夫不要为生活而折腰。
这段铺陈其实也道出了科幻作家的悲哀。
戏中的编辑和那名成功的爱情小说家不停游说朔太郎转型写比较赚钱的爱情小说,可想而知,生活和理想永远都难以并存。
这电影值得赞的地方有很多,好像电影中不时把小故事的内容变成画面,戏中戏丰富了剧情的层次。
另外,剪接亦花过心思。
其中一幕为表达夫妻二人想避开患病的话题,在处理夫妻各自的近镜时,特意加快了剪接率来展现他们的窘态。
还有镜头的运用也见出色,多角度的拍摄让每一场戏都很立体。
除此之外,戏中有很多新颖的表达手法,例如,朔太郎写最后一篇故事的形态。
笔者在这里不会详述,但很想说的是,看见他写这篇故事时嘴里含笑,这反而令笔者掉下眼泪。
在癌症题材的电影中,可以以煽情的桥段令观众泪线崩坏,但是,感觉也随着丢掉那几张沾满涕泪的纸巾而消逝。
《我与妻子的1778个故事》没有令笔者哭掉半张纸巾,但余韵犹存,感人至深,写到这里,回想起戏中的情节,更是心头一酸。
祁佳仕*注 : 眉村卓是日本少儿科幻读物的开山祖师,在四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曾发表过多篇名作。
他其中的一篇短篇作品《口袋里的XYZ》,亦曾被著名的动画大师大友克洋改篇成动画电影《迷宫物语》。
生活在幻想之中,写着小说。
虽然这是一部电影,但是,我喜欢男主角的生活方式。
有点怪怪怪,但是十分可爱。
我喜欢写作,但是,我以为写小说是很难的事情,不知哪辈子才能找到一个好题目,开始动笔。
但男主角每天都写一篇。
脑子里想到任何的事情,都可以写。
尽管很幼稚。
但是,也是写着。
我总是写日记。
我也想写小说。
我的脑子里出现故事的时候,我要把它写出来。
哪怕短短的,只有一页纸。
几百个字。
天,为什么是蓝的?
因为,天的后面有片海。
这是朔太郎为节子创作的1778个故事里我最喜欢的一个,当节子跟朔太郎在北海道的天空下仰望的时候,节子说:天真蓝,像海一样。
这是一部略显平淡的电影,照豆瓣上一位同志的话来说:拖沓、无趣,情节老套。
我不能否认虽然我还是比较喜欢这部电影,但是我还是认同这位同志说的。
即便如此我还是被感动了,因为那最真实的执着,最平淡的眷恋。
我不知道一个人在得知自己时日不多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虽然可以想象的到,但是那种真实的煎熬恐怕无法真正理解。
对于身患癌症的节子来说,虽然她依旧保持微笑,在看到丈夫为她写的故事的时候,还可以哈哈的笑,但是她跟母亲一块的时候,说:我真的不想死,我还有那么多的事情没有做,我还想陪着他,还想再给您生个孙子。
这个世界上有谁能够坦然的面对死亡,对着还很美好的世界,轻易地就说再见。
谁都不想死,但是真的必须要面对的时候,要以怎样的心情来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
同样备受煎熬的还有节子丈夫,剧中的他可以说除了外表看上去是个大人,但其实还只是个孩子。
有着天真的性格,能够写出奇幻美丽的故事,同样伴随他的还有生活上的无能。
其实我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对朔太郎的扮相是很不满的,那种本不该在成年人脸上出现的那种天真的傻笑,真的让人无语。
妻子得了癌症,照顾与被照顾的角色转换,让他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无用。
他只会写故事,所以他决定写故事,一天一个,写了五年。
妻子的身体也随着故事数量增加而每况愈下。
可毕竟,他们打破了医生的语言。
但是这也造成朔太郎欺骗自己说自己的故事是有用的,他用这种方法来逃避节子身体越来越差的现实,他觉得自己只要能都一直写下去,节子就会一直活下去。
他的执着几近疯狂,忘我的在任何场合之下都不忘记写作。
朋友提醒他:你这样,只会造成节子的负担。
他明白,节子每天都会问他要故事看,只是为了维护他心中的那点希望。
但是他不想承认,因为太爱节子,如果丢下了写作,他不知道要用怎样的方式去面对。
可这毕竟是癌症,这噩梦般的字眼从来没有一丝怜悯。
节子死了,还没来得及看丈夫今天为他写的故事。
朔太郎站在节子的病床前,怔怔的看着节子,手中的故事散落在地上。
他没有哭,就那么看着。
常常会想起这个场景,我一直想要寻找一种最深的悲伤,我想就是这个了吧。
以超乎寻常的执着,最最深沉的爱意,只为一个人,可到头来还是不可避免失去的时候,眼泪已经不足以表达你的悲伤。
你唯有沉默,以最平静的姿态压抑内心的苦楚,你要一点一点的释放,一直到死。
节子在死前的曾经拜托泷泽:照顾好朔太郎,有好的女孩就介绍给他吧!
节子真傻,我不相信,一个如此爱她的男人,在经历了这五年的一日更深一日的眷恋之后,这辈子还能再爱上别人。
最后一个故事,朔太郎在纸上写道:终于到了结局,可现在的你已不在,只能以你能看到的方式来写!
笔尖在纸上来来回回,伴随着眼泪的低落。
1778,一起去吧,还记得北海道湛蓝的天空下,节子跟朔太郎依偎在一起。
咔嚓,那是他们之间唯一也是最后一张合照。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原型是作家眉村卓和2002年因患大肠癌去世的妻子悦子。
我一直相信,这是世界是有爱的。
看到电驴上评价9.x分实在是吓了一跳。
看毕觉得很一般,感人完全不是因为电影本身,而是因为这个题材。
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也会为了很多电影而动容。
这部是抓住了人性中最柔软的部分来渲染,很露骨,很不喜欢。
我更喜欢自然些的,任何矫揉的造作实在是不喜欢。
剧情本身是很松散的。
男主角演技是比较烂的,男主角的类型也是不喜欢的。
作为科幻小说家是很失败的,就拿出版的连载的构思来判断也是很落俗的,文笔真的是很烂的,即便有极个别故事想法是很好的,写得也是不痛不痒的。
除了告诉我们一个感人的一件事,没有别的什么了。
我会感叹眉村卓的爱和毅力,但不会感叹这部电影。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慢电影。。。
好吧,我喜欢较为轰轰烈烈的
这片子是怎么能拍到140分钟的?!
突然就这么病了。。什么时候日剧也有韩国元素了啦。。 整部片子有点无厘头,但细节处理还是可以的。。。四五年的每日一个故事也不是谁都有这个毅力的
很简单的一个故事,丈夫陪妻子一起渡过癌症的感人故事,最后弟1778个故事是无字天书,因为她走了。虽然是感人的,但是太磨叽了,两个多小时啊,最后我不得不用快进帮我看了。所以细节还是没太注意。
真实的故事总是让人感动,真的很想看一看那1778个故事。
这种轻度脱线的温情片我还是喜欢的啦。狠多灵感来源于日常生活的欠抽外星人小故事不错。动不动就在风中乱扔原稿纸有点不环保啦!
我一看竹内结子哭我就想哭,看她笑我也就想笑
日式的温暖~~~
因为一篇影评,想看一部电影
铁皮机器人看得我心痒痒. geek神马的其实内心最温柔了, 虽然习惯了日本片的慢节奏 也还是觉得完全没有高潮的2小时20分钟长了点。
为啥电影里好妻子好丈夫总是命运多舛
真实故事的话实在很感人啊。耐力和恒心这样的man求之不得啊。一天只写一个故事伴你走过最后的人生。草剪刚天然呆形容的太恰当点只会写科幻小说生活白痴弱不禁风靠ta养连自己都管不好。CA还是积劳成疾的啊但妻在终末期夫还是很靠得住哒。
死别戏,科幻日记的情节设定还是很有意思的,不过也有各种矫情过度。另外总觉得草剪刚像嗑太多安眠药,他的表演能传达睡意!
一星给故事本身
尼玛啊
1778话,最终话,无言的空白。一切竟在不言中。为了你,我能够做任何事情,为了你,我可以永远的坚持下去,为了你,永远。。。永远。。。
印象中这是结子和刚继十年前的《黄泉归来》后的首次合作,十年间两人都改变了好多,结子虽仍为笑颜女王,温柔犹在,活力皆无,刚也成为了可攻可受的食草男一枚,故事细腻的让人动容,SF,日式火锅,北海道……第一回到最终回,有多少回忆可以与那个人分享,只和那个人……
你是我的第一个读者,我怎么能忘记
看到想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