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 这个世界上全都是黑暗与人性的扭曲,人们日复一日的在辛苦着,却不一定能得到回报。
也有人说,这个世界很美好,我们都拥有过 或者正在体验着幸福,即使有时候 幸福转瞬即逝。
如果上天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你会选择放弃自己的视力,放弃那些感知器官吗?
2013/9/19 再一次翻出这部经典到不行的鬼片出来欣赏,发现好像更加懂了什么。
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 都不是容易的。
影片里面的 因找不到考试卷跳楼的小男孩,仿佛让我看见了那个曾经的自己。
或许小时候没有拥有什么,所以学习与成绩便成了唯一衡量自己能力的东西,考砸了一次便觉得 天塌了(现在觉得那时候的自己真是搞笑),就连那个似乎没有烦恼的 童年 也难免有这种如墨点般的痛苦。
后来慢慢发现,自己喜欢男生,于是自己发现和那些直男朋友越来越聊不来,家人,朋友,一切的一切都不似从前。
父母不下一次发现我的秘密,父亲的那种绝望的眼神,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父亲觉得这是一种病,他带我去看心理医生,告诉我gay的 世界里面一片灰暗,我一辈子只能做老鼠。
亲情开始渐渐的变味,腐烂,我到现在都没有再敢跟他说过一次 我喜欢男生的事情。
不懂事的时候一直在想,自己一定不能让自己身边的人讨厌我,一定要让每个人都开心 快乐。
这个世界,会有恒定不变的东西。
后来 的后来 才明白 那是不可能的。
我们身边的亲人终将会慢慢离我们远去,总是会有人讨厌我们,即使你什么错都没有。
这个世界,每一秒都在变化,每一秒都有人带着遗憾 痛苦死去。
就如 李心洁饰演的 嘉汶,最后她只能亲眼看着那场可怕的爆炸的发生,即使她疯狂的去告诉周围的所有人,也没有人相信她。
又如 孙悟空,最终难逃被压五指山。
有些事情真的就是那么悲伤。
可是我从来没有因此而放弃生活。
电影里面说:自杀的人是很惨的,每一天都要重复着自己死去的场景。
直到他们的心愿得以实现。
这个世界虽然每天都在离别,但是每一天也有生命的诞生,我们为某个人犯贱,也有一个人爱着你,但是你不爱他的人为你在犯贱。
虽然同性间真爱难找,但是庆幸相遇每一天都在发生,有人总是愿意等你。
我们有一天也会长大。
所以,我出来没有对生活失望过,出来没有,我只需过好自己的生活,大胆去爱,去见那些美好的,即使转瞬即逝。
我从来没有失望过 因为见过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
“我看见痛苦,也看见美丽” 比起血腥的美国恐怖大片我还是更喜欢亚洲惊悚片有点吊诡和时不时揪人小心心的调调~李心洁有点神似Angelababy,不过演技可不是一个重量级的→_→通常鬼片播到4分之3处总会给人一种冤魂被解救主角们皆大欢喜然后就happy ending的错觉,然鹅接下来的4分之1,😳编剧才会告诉你 “你们对灵异的力量一无所知”~
算起来,今年香港恐怖片真正的代表人物应该是以《见鬼》系列声名鹊起的彭氏兄弟了。
其实,无论《见鬼》、《见鬼2》还是《见鬼10》,共同之处都在于讲述的都是“见鬼”这一故事母题。
按照影片编导的解释,原来“见鬼”亦需特定条件,《见鬼》中的盲女李心洁由于换上了自杀而死的泰国少女“阴阳眼角膜”才频频见鬼;《见鬼2》里的舒淇则因为自杀和怀孕变成可以“见鬼”的阴阳眼。
至于《见鬼10》,则一口气讲了10种可以见鬼的方法,但这部频有游戏风格和幽默元素的“鬼片”,显然不及前两部纯以恐怖取胜的《见鬼》来的讨巧受欢迎。
谈到香港的恐怖片,发展到2000年之后,还能有什么变化心意?
或许罗志良的《异度空间》和郑保瑞的《热血青年》还能给观众带来些希望。
这两位在当时的新锐导演中,都以惊悚片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青年导演奖的提名,结果罗志良凭借《异度空间》得奖。
然而到了最近两年,罗志良和郑保瑞开始辗转风格,基本也脱离开来以鬼怪取巧的帽子。
曾有一段时间,彭氏兄弟打算暂时分开,暂时远离鬼片。
于是,彭顺拍了《死亡写真》,彭发拍了《阿孖有难》,可惜反响不尽人意,而且恐怖片《死亡写真》明显又比喜剧片《阿孖有难》的口碑要好一些。
正因如此,虽然彭氏兄弟相当不满别人评价“还是拍恐怖片有前途”的忠告,却依旧回到老路,又合拍了一部《鬼蜮》,虽然涉及元素更加多元,又有现实社会惨状的展现,但是和之间相比,确实从故事层面上比不上前作了。
有这样一个现状,就是到了2008年之后,香港出产的恐怖片愈来愈少。
所坚持的人仅仅邱礼涛和彭氏兄弟几人,寥寥几部。
彭氏兄弟紧张完成了《风云2》,然后就转战悬疑片《C+侦探》和《B+侦探》,重回恐怖片阵营怕是尚需时日。
现在彭氏兄弟可以算是拍鬼片自有一套体系,并且也得心应手,但是相较之近几年港片市场来看,尽管有彭氏兄弟的“鬼气”,但是当下市场已经没有这方面的人气了。
电影类型多元化发展是电影产业振兴的一个标志,仅仅靠彭氏兄弟来维系恐怖片市场,是很难得到长足发展的,这个片种也急需新鲜血液的补充……
《见鬼》是彭氏兄弟的恐怖片成名作,也是李心洁饰演恐怖片主人公的最成功作品。
香港的恐怖电影比起国内大陆的徒有其表的恐怖片不知道要高出来多少档次,李心洁的演技很好,而《见鬼》中,李心洁和其男医生乘坐地铁时,窗外突兀的出现一个人脸,也经常有人讨论此为“灵异事件”。
不过这个镜头后经笔者采访彭氏兄弟证实,这只是后期导演添加的小彩蛋。
电影后半部的火灾和车祸事件,拍摄的角度宏大而充满了人性美。
最后李心洁恢复了以往的样子,虽可见光明,却满眼黑暗,这样的眼角膜,不要也罢。
别人的东西总该是别人的,有了一双见鬼的眼睛,就会有诸多的责任(莫名想到蜘蛛侠……)。
有时候也可以把这部片子当作指喻一些其他东西的电影,如“97回归如同换眼”(大雾)。
不过,大部分人可能不会想那么多,大家看《见鬼》,只是为了鬼。
在恐怖这一层面,彭氏兄弟要故事有故事,要角色有角色,有里有面,足够称霸华语鬼片界几十年了。
applause picture12' 并没有是 恐怖片 的迹象; 如果不提前了解 并不知道是恐怖片; 非常生活化见鬼 -- 双瞳 “眼睛” 做文章 基于中国文化“阴阳眼” “双瞳” 帮派 宗教 。。。
蛮复杂16‘ 视力模糊 “主观”视角25’ 幻象33‘ 眼角膜主人 生前记忆?
轮回眼37’ 幻象 所以不会有真正的危险。。。
39‘ 阴阳眼的不是女主一个逻辑: 人死了会以 鬼魂 的方式活在世界上47' 电梯桥段与日本恐怖片的区别: 明知女主不会有危险 为何还会如此恐怖???
镜头语言 色调纯视觉上的生 与 死 的沟通59’ 死亡标志: 黑衣人 英英去世: 伤感 压过 恐惧63‘ 似乎已经与鬼魂 还有自己阴阳眼的能力达成和解的时候-- 新的危机 自己看到的模样与 真实的模样 不一样64’ “鬼魂意识”65‘ 泰国曼谷 transnational filmmaking (新加坡)71’ 阿玲: 善良 可怜 却因天生的诅咒体质(并非, 而是预见死亡的能力。。。
)遭村民欺负 82‘ 阿玲的痛苦在于: 母亲没有救她时间线的 混乱 历史,记忆,现实。。。。
87’ 女孩的怨念 已经 解脱 -- 不会再做噩梦 新的危机 -- 阴阳眼 不再是恐怖的源头 -- 预见死亡的能力 (和阿玲一样)92‘ 场面 特效 -- 已然接近好莱坞标准结尾: 已经不再像恐怖片重新失明 片尾: film on location in hongkong and thailandapplause pictures; raintree pictures
1.好电影。
没有一惊一乍,没有为了恐怖而恐怖。
一切恐怖都合理落在一个够好的故事里,这在恐怖片里是非常可贵的。
2.亮点有不少:1.第一视角代入女主见鬼,临场感很强。
尤其是开头的近视见鬼,非常有意思2.观众的感受和女主同步变化,由开始见到鬼的恐怖,到最后的习惯。
3.几次见鬼的场景都拍的不错,我尤其喜欢在面馆和电梯那段,当然还有开头的婆婆。
4.在列车上看到自己的照片却认不出来,很惊喜。
5.列车玻璃上映出的鬼影,很喜欢。
3.之所以会觉得到后面就不恐怖了,是因为我们感觉一直和女主同步,发现鬼虽然看着吓人,但是他们不害人,甚至自身还受着痛苦,还有心事未了。
但这不代表这部电影到后面就不好看了,谁说恐怖片要全程恐怖或者结尾不再恐怖就是拍的不好呢?
因此,结尾拍的非常不错。
4.不过可能也不是所有的鬼都不害人,书法房和电梯里的鬼可能就想害人。
5.我发现多看电影,能够激发我的想法,昨天晚上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噩梦。
这是一场由于眼角膜移植带来的时空错乱的恐怖片,李心洁饰演的角色因此能够看到刚刚死去的人,虽然逻辑上略有瑕疵,但是我觉得仍然在可以解释的范畴。
恐怖元素和惊悚氛围的设置都相当精彩,李心洁的表情管理也太到位了,那一颦一笑都让人心惊肉跳,剧情上最精彩的应该就是女主发现镜子中的自己居然不是自己,随后引来后面去泰国的剧情,这一段的设置虽然有点差强人意,这个泰国华侨女子的遗愿居然是想让母亲救自己,有点解释不通,当然了最后的大爆炸让人不寒而栗,结局得之眼角膜,失之眼角膜也在意料之中!
港式恐怖片的余晖!
话说看鬼片也有一定年头了。。
终于被它吓到了。。
那是初二的事啦。。
真正的晚上十二点。。
熄了灯。。
独自一人。。
半惊半恐地把它给看完。。
没想到。。
竟然害怕得无法入睡。。
第一部。。
第一部。。
让我开灯睡觉的鬼片--现在看好像没那么恐怖了。。
莫非是看太多遍。
没新鲜感了?
见鬼影评:这世界美丽到让人灼伤眼睛在看见鬼之前,我从来不看国产片,但是这部片子改变了我对国产片的偏见,也让我爱上了香港KB片。
故事的剧情一开始很老套,就是一个女生换了眼角膜复明以后不断见鬼的故事,不过凭借灯光和音效把恐怖场面刻画的恰到好处,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由一开始的恐惧到慢慢接受,甚至感谢自己的阴阳眼。
我总是想起女主角说的一句话【这样也挺好的,至少可以看见自己想见的人。
】在别的片子里我从未见过这种观点,这让我觉得很新奇,也很感动,这也算的上是比较新颖的恐怖元素了。
如果说前面一部分是恐怖的登峰造极的话,那么后面就是故事性的强大了。
当时女主角照镜子看到不是自己的脸的那一幕让我记忆犹新,见鬼总是有因,在中国香港KB片里,总是会有为了寻找“因”而来到某个破旧的小山村的场景,这部片子也不例外,不同的是导演把场景选在了泰国,那里一样的落后,一样的蔽塞,一样有歧视,一样有压迫,其愚昧的本质是一样的。
当我越来越靠近事实的真相,我只能感到难过和哀伤。
如果说知道了却不被人相信,那是不是还不如当个傻子?
出乎我意料的,女鬼冤魂不散的原因不是因为那场大火,而是因为得不到母亲的原谅,当最后母亲将孩子从吊绳上抱下来的时候,她们的灵魂同时得到救赎。
故事至此告一段落,此刻我们的心情和女主一样变得平和无比,车窗外一幕幕鲜活的生活场景,让我们和女主都感觉到世界的美丽。
然而我们都没有预料到,故事剧情会在最后五分钟峰回路转,当女主看着一个个黑衣人从车窗飘过时,当女主绝望的拍着别人的车窗时,她感受到了和小丽一样的痛苦,那种明知道结局却无法改变结局撕心裂肺的痛。
所以女主最后双目失明,实属必然,她已经没有办法再承受第二次这样的痛了。
故事的结局无比美好,当有情人终成眷属,我却只是想落泪,我时常想起茵茵说过的话“姐姐,这世界真的好美啊!
”这世界很美,美到灼伤人的眼睛,所以女主双目失明也许是最好的结局,因为她看见了这世界的美好,也看见了这世界的丑陋,她曾经得到过整个世界。
看不见也没关系,我们可以用心去感受,去爱。
当年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就把它奉为经典,这一奉,就是十几年。
期间偶有重温,前天又再仔细看了一遍。
我仍然觉得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鬼片,无论是从视觉还是听觉效果上,都很符合我们亚洲人对鬼的想象。
故事的完整性很高,以至于好多看过的网友都说后面多余,可是我觉得它是女主人格完善的关键,她由一个害怕鬼甚至逃避的状态,转而去探索求知,乃至帮助别人的状态,这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医院阿婆、电梯老头、饭店女鬼,几段有鬼的桥段都很经典,还有被别的电影借鉴过的丢成绩单的小孩。
无论是从编剧还是演技,以及后来的爆炸效果经费燃烧,各角度来看都是很不错的。
我承认它是有缺点,比如一些人物对话环节很尬,偶有不同分镜之间的衔接略有生硬,但瑕不掩瑜。
在当时我认为它是经典,时至今日我仍然把它作为一个香港鬼片的代表作来推荐。
一个实至名归的巅峰。
有网友说它抄袭《第六感》,恕我眼拙,我根本没看出哪里有什么抄袭。
主角以及故事的走向、反转都不一样好吗。
《第六感》的评分比这里要高很多,我弱弱的质疑一下打分的网友是有一部分“对欧美作品崇尚、对自家作品不够自信”的因素的。
这是一部被低评分埋没的电影。
特别是有些一句话都没说完整的水1星评分,看的心痛。
总之,看它!
它值得。
十几年后,看了很多恐怖片的我,仍然觉得它是一部很经典的作品。
尤其是在当时那个年代。
放在现在来看更是无法复刻了,是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了。
以前华语恐怖片还能指望香港台湾,现在香港也不行了,只能看湾湾的了。
心理惊悚鬼片的经典,彭氏兄弟见鬼系列的盛名之作,更是成就了影史上首个双金鬼后李心洁。见鬼的迷人之处就在于那种朦胧,模糊,若即若离的惊悚,虽然后面依然躲不开宿命和轮回,几场恐怖场景绝对是恐怖经典。李心洁的演绎自然张力,演出了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最深的恐惧,见鬼,是个很神奇的现象,没有人能确定,所以,见或未见,是眼睛还是心,是恐惧还是思念还是执念,也只能介于乐观与悲观。
李心洁绝美的双眸和棱角,还有那浑然天成灵异气质
好无聊...配合懒洋洋的下午...好容易犯困的电影...
好平庸啊!不喜欢
彭氏兄弟最好看的一部片子~
因为移植眼角膜重见光明,因为捐赠者而有了阴阳眼,经典的鬼故事底稿,如果用心做还是可以讲一个好故事的。然而!本片前60分钟节奏拖沓,特色的港式恐怖桥段因为节奏缓慢变成了故弄玄虚!居然最后源头一杆子支到了泰国…而且捐赠者身份居然是机密?!男主突然爱上女主?!完全是为了推进故事而设定。最后集体死亡多好的结局,特么的居然没炸死男女主?!那么高浓度的天然气泄漏,下水道的老鼠都没跑成,您二位活了?!这不扯淡吗?强行和捐赠者村庄火灾拉到一起…人家是火灾,您这是爆炸,能一样吗?!越往后看越觉得浪费时间!听说还是一个系列影片的第一部?!真可怕…
电影《见鬼》的创新之处在于,用重见光明的盲人术后恢复期的模糊视觉,来重现“见鬼”时的昏暗、不真切和影影倬倬;因此,女主角初见老妇鬼魂时的拍摄效果堪称恐怖片经典案例,这种模糊中带着阴沉的鬼气森森反而能够更好的激发观众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无助。电影如同宿命论一般以前世和今生的两场噬人大火作为结尾,并让女主角再次失明从而再也不用担心看见死灵,这说明“见鬼”这个能力明显就是一种诅咒,而并不是馈赠。
有点无语,一开始能看到鬼魂,后来变成能预见死亡。。。最后竟然又瞎了。。。哎。。。没什么惊喜的片子。。。期望过高了。。。
李心洁演技再好也弥补不了烂片的事实。
结局很不错。
就是阴阳眼题材的片子,很一般啊。故事没什么悬疑性,直来直去的。说是恐怖片也没什么恐怖的,恐怖桥段基本都是套路,只是稍微有点温情吧。总之没什么意思,6.0/10分。国人包括港澳台,真的不会拍恐怖片。
这种片竟然能封后,金马的评审脑子都坏掉了
李心洁惊恐的大眼睛。。其实这个片子很人性化。。。也感人
心理暗示还差那么点点点点点点~~很接近了~~
有预感,这将是一个关不掉的闸口。 PS:欣赏李心洁,干净,有英气。
女主和医生在诊所对话那段镜头语言感真差,前版部分的惊悚也确实不错,搁在小时候还能吓着好几晚,后面的泰国行就落了俗套,有阴阳眼,看到的鬼魂也基本人畜无害,你怕什么?大不了见面了你问上一句:qu'est-ce que tu fait la?
当年看的时候对李心洁的双料影后非常不以为然,当然是站Sammi的左眼和迅哥的好莱坞。这次看到中部已经看不下去了,李心洁的独角戏就好像美术摄影差的长镜头,硬抻。烧味店女鬼舔烧腊怕不是香港恶搞的都市传说,其实有某种破坏力。这片子和《异度空间》一样,对男医生和女病人的爱情关系默许,华语电影的“专业”就是西装加身,骨子里还是郎情妾意
李心洁有恐怖片潜质
很弱的片子,中途我睡着鸟。。。
还好吧 女主角确实很美演技很棒 影后殊荣实至名归 整体故事虽然完整但还是见过太多类似的了 比如《绿里奇迹》《午夜凶铃》等等 拍得也不够刺激 虽然只有一个半小时但我还是觉得有点长了 泰国那一part删掉会好点~PS心理学人士真的很讨厌“心理医生爱上病人”的这种设定 这是有悖伦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