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我是一个颇为迟钝的人。
《小戏骨白蛇传》最初在微博传播时,我就看了片花。
当时只是心中微微一笑:这群小孩子蛮认真的嘛。
之后便不再放心上。
直到昨天午饭时,在B站上闲逛,想给自己找一个下饭视频,忽又想起这部片子,于是点开了大小许仙对比视频。
不想,我大为惊艳,忙去企鹅观看全片。
反复看全片,看花絮,看剪辑,沉迷到现在,无法自拔,只好克服惰性,来写影评了。
腾讯视频的弹幕质量不高,而且不知道是不是不对应时间的缘故,很多弹幕看着颇为奇怪,不似弹幕似评论。
昨天我初看时,还能看到很多负面弹幕,今天再看就少了些。
就我自己而言,《小戏骨白蛇传》至少有以下优点。
1. 新小戏骨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新点。
平均9岁的小朋友演绎经典,事前想想都会激动,寻思他们能演成什么样子。
事后,则是喜出望外。
《新白》原作风格,配合小戏骨们流畅自然、自带萌萌哒的表演,别有一番风味。
有弹幕指责《小戏骨白蛇传》完全cos《新白》,没有创新。
我想说,成功的经典新阐释,这是成人都很难做到的事。
若人人都是徐老怪,《青蛇》何能成经典?
何苦为难小孩子。
2. 精服化道本不必说。
大到选景,小到适应小演员身高的桌椅,正可看出剧组是在认真地做这件事。
而小演员的认真,足以让“武戏找武替、文戏有文替、台词123”的一众流量汗颜。
有体验,有调教,一个月时间,小戏骨们完成拍摄,配唱群演也诚为惊喜。
导演组不易。
3. 简以新白原剧50集的大体量,指望小戏骨们全翻拍完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这80多分钟,不枝不蔓,正角必要,反派集中,完整讲完全剧主线。
删掉明显不适合儿童的戏份,将全剧重心稍移至亲情。
这确实是一次成功的精简改编。
那些喊着要小戏骨们拍完50集的人,见好就收啦!
说到小戏骨们在戏中的表演,综合戏份、配唱等而言,我还是喜欢小仙哥。
唱得极好,声音清亮又饱含情绪,地府RAP和辞别儿子的唱段百听不厌。
表演初时虽然生涩,却很好地把握住了许仙的神韵。
后期强赞,金山父子相见不见和雷锋夫妻重聚两段戏,我不禁拍案又拍案,反复循环。
我知道很多人喜欢小许仕林即钟奕儿的表演。
我承认奕儿哭戏很好,但是李正康唱得太好太好,给许仕林这个角色加分不少,相应地我就要给奕儿减分了。
而且我对演员表演有一个生熟的看法。
很多时候,演员的演技足以驾驭角色,驾轻就熟反倒不能讨我欢喜,因稍嫌匠气。
举重若轻,举轻若重,生熟参杂,方有张力。
奕儿的表演,只说一处缺憾:被王道士迷惑的仕林来到金山寺门前一段,咬牙切齿,质求法海,奕儿有些小女孩的跳脱,眉毛耸动,不期然我就跳到《刘三姐》。
最后再说几句吧。
那些喊着小孩子怎能演成年戏、会早恋的,我想说,大清已完;那些喊着小白超越新白,小戏骨超越老戏骨的,我想说,省省吧,何必捧杀?
更何况,不对比就不能欣赏了么?
水准自在人心。
正有这次机会,我又重新感受到了叶童的演技。
人常说,看过叶童演的许仙,再难直视她的女装。
我想说,看过小芷莹的大脑门,我再难直视她的齐刘海了。
哈哈,我果然已成“红豆粥”粉
她们只是一群九岁十岁的小孩,她们还是一群不懂人间悲欢离合的学生,她们更可能是初次接触荧幕的演员,但是为何她们能让人看着流眼泪?
整部剧也就一个多小时,所有剧情也是断断续续不是特别连贯,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们的表演依然让人感动,甚至顾不上对剧情连贯性的不满,这是为何?
其实不过真情二字。
或许她们的演技还非常稚嫩,或许她们在流泪表达感情时还不是非常懂那种不舍与怨恨,但是她们的表演依然让人动容。
或许特效看起来非常廉价,但是他们认真努力的精神却值得你的赞。
尤其是相对于现在的快餐影视剧而言,她们的经费或许有限,但是她们付出的努力却远超那些大投资。
整部剧挑选几个转折高潮的点,进行演绎。
许仙和白素贞初见时的萌生情愫,许仙被白素贞原形吓去两魄误入黄泉时的悲苦痛诉,白素贞水漫金山时的恨意无奈,许仕林期盼一家三口团圆的深情,还有姐姐姐夫小青,她们用她们虽然稚嫩但是真情实感的表演打动了我。
所以这部剧绝对值得一看!!!
其实这部剧评分这么高我是挺惊讶的。
小演员的演技并没有那么神乎其神,布景特效更是让我不忍直视,对不上口型的唱段着实有些尴尬,而仗着白蛇传家喻户晓而虎头蛇尾的剧情难道不是投机取巧?
但就是这么一部制作粗糙的电视剧,却让我掉了好几次眼泪。
值得一提的是,向我推荐这部剧的是一位正在准备考研的直男朋友,他说这些小娃娃不得了了,让他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身边其他朋友也都表示,被一群小娃娃给弄哭了。
可见现在的大部分电视剧啊,演员演技得有多差,才会让观众们对着一群走心的小演员们赞不绝口,即使制作粗糙,也甘愿做那自来水。
这是否也说明,现在的观众越来越不好糊弄了?
此剧仗着白蛇传的国民度(这真没得说,就算是拍个开头再拍个结局观众都能把中间部分全部脑补出来OTZ),在剧本上可谓不走心。
经典情节是齐备了,但是衔接敢不敢更生硬一点?
相比之下唱段上倒还是下了些功夫。
造型虽说廉价(现如今好些影楼的古装质感都比剧中服装好上一万倍,不知是不是制作经费太为短缺),但对经典的致敬加了不少好感分,每一位小演员的造型都与老版十分接近,mini size可爱极了!
而最打动人心的,当属小演员的表演了。
如标题所写,基本达到了四星标准。
(注明:演员再小,也是演员。
我并没有因为她们年纪小而降低评价标准。
)大家交口称赞的白娘子我反而觉得违和感不轻。
当然,陶奕希小小年纪,演成这样已经十分难得了。
且她身段轻盈,打戏尤其好看,五官清秀,某些角度颇有林妹妹的感觉,这些都为她加分不少(在我眼里,陶奕希作为一个十岁小女孩未免太成熟了一些,不过确实,这是个美人胚子)。
但是,毕竟是小孩子,某些表情总归浮夸了些,历尽千帆的感觉也不能在她的眼神里找到,奶声奶气的童音总会让人忘记这是白娘子。
许仙小演员周芷莹也是同样的问题。
10岁的陶奕希早已出落成美人
林妹妹啊有木有
会跳舞的打戏都好看不过她俩都有自己的巅峰表演。
陶奕希的是白娘子塔前与许仙重逢。
那一段可当作“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教科书级别表演了。
那一刻我完完全全忘了这是个小姑娘,她就是青城山下白素贞。
如弹幕所说,教科书级别表演周芷莹的是在金山寺前与许士林相遇。
她颤抖着问“可曾怪罪过你的父亲”时,脸上浮现出忐忑、愧疚、不舍、悔恨等等表情,有层次感有递进感,足以让“xx之耻”们汗颜啊。
许士林啊许士林。
我90%的眼泪都是被她给惹出来的。
钟奕儿这小妮子太会哭了,状元郎扮相真可谓俊俏世无双。
其实她的演技并不见得比陶奕希周芷莹高出多少,她胜在与角色契合度最高。
许士林,许仙和白素贞的儿子。
“儿子”这样的角色,让一位小孩来演,观众是永远不会有违和感的。
况且她的哭戏好,对姑姑、父母的感情在生活中又极容易找到参照,所以演起来那叫一个行云流水,哭起来那是一个催人泪下啊。
许士林金山寺认父
状元郎的扮相真是俊俏风流啊正是因为钟奕儿本身的表演基础、俊俏的扮相和过硬的哭戏,再加上“许士林”这个角色与她的高度契合,在此剧后半段,钟奕儿的许士林可谓风头无两,压过了白娘子与许仙,成为我心中排名第二的角色(or演员)。
钟奕儿与许士林的角色契合度是最高的那么No.1是谁?
李欣怡所扮演的许仙姐姐。
虽然出场不多,但是场场惊艳,她的表演可谓是浑然天成。
捏丈夫耳朵时那个神态,活脱脱就是一位悍妻。
我猜想这段表演应该来源于生活(或许是她父母的写照23333),能把生活场景运用于自己的表演中去,并且如此逼真,了不起。
白娘子托孤那一段,虽然催人泪下,但陶奕希周芷莹都带着一股孩子气,不像是夫妻诀别,倒像是好友分离。
而欣怡小姑娘,每一帧神态都仿佛一位长辈,如一位旁观者泪眼旁观,对弟弟弟媳的遭遇感同身受。
而与许士林摊牌那一段,更当之无愧是全剧演技巅峰。
两个演技最好、角色最契合的撞到一起,重磅催泪弹啊!
特别要提的是,当许士林追问自己身世时,欣怡脸上表情的变化。
前一秒还是柳眉倒竖怒容相对,后一秒立马变作眼神闪躲惊慌失措。
这样流畅递进的表演,作为小花(颜)粉的我必须承认,很难在当红小花中看到。
(恨铁不成钢地掀桌)
全剧演技No.1
10岁演出了40岁的感觉说实话,真正震惊到我的,就是李欣怡。
她明明不该适合这个角色(长辈),却把这个角色演得如此真实。
她的神态、动作、语气,统统都为角色的气质服务。
这位才是我心中真正的“小戏骨”。
====================================================================10.30补充说明各位豆友的评论我都认真看了,可能是我表达上的问题,在此做一些补充说明1. 我从来没有说过配乐啊啊啊。
相反我觉得唱段上很用心啊。
让我觉得有些尴尬的是嘴型没对上。
2.服装造型确实神还原啊。
但是服装质感不好,布景道具也确实粗糙,特效连五毛都没有。
不是批判也不是黑,就是陈述个事实。
这明显就是经费问题嘛,地方台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不能因为经费不足就说它制作精良啊。
【这里我要为新白站街(对,我当然看过新白)】二十几年前,中国特效大环境本来就差,无可厚非。
有豆友觉得小戏骨这是在致敬。
我倒觉得说白了就是经费短缺,正好两毛特效还可以唤起童年回忆,同理,不能因为观众对剧情滚瓜烂熟就否认小戏骨情节不流畅。
但就算是二十几年前的电视剧,新白在制作上也是十分精良的!
剧本、摄影、美术、音乐哪个方面拿不出手?
放到今天也依然有底气。
说回到小戏骨。
我觉得湖南电视剧一个地方台,有这样的想法创意与执行力,真的非常不错。
拿着可怜的经费拍出一部部口碑不错的mini电视剧,也十分令人钦佩。
而这些小演员们更是出色,从上文也能看出我的评价着实很高啊。
但还是那句话,既然拍的是电视剧,那看的就是电视剧本身,而不是电视剧背后的故事。
而一部电视剧是由剧情、表演、摄影、配乐、美术等等共同组成的。
最后,我真的是在安利这部剧,并不是黑 TUT
前些时候这个片子在网上很火,很多网友说会吊打即将翻拍的成年人版本,下载来看还真不是吹的,确实演的很好看,表情,动作都很到位,白素贞演的很好,最后一集许士林跪拜佛祖请求释放母亲那一段好催泪啊,差点就落泪了,女生普遍比男生演得好,不知道为什么,据说还要演西游记等等经典电视剧,小戏骨刘三姐已经出来了,也很精彩,湖南卫视总算出一系列清新的电视剧了
前几年真的是流行了好几年的小戏骨,上了好多热搜的那种感觉,这两年感觉风不是很大了的感觉,也不知道这些小戏骨都干什么去了,还在演戏吗。。。
当时他们火了之后看着真的是很灵的一帮小孩子,他们演的角色因为大家都比较的宽松,所以真的感觉比原著很多人都演的平分秋色或者甚至更好,希望他们长大之后能够继续演戏啊。。
小的时候是看成人版白蛇传,长大了是看儿童版白蛇传!
看了无数遍的赵雅芝版,以为翻版会是新版红楼,西游记一类败笔,但是错了……故事情节尊重原作,精缩的嫁到好处,处处衔接恰当。
十岁的小孩子可能连词意都不能完全理解 ,却能演义的淋漓尽致!
很多人说没有创意,只有模仿,但是能模仿至此,实属不易!
小白蛇清秀俊美,气质上一直想做到极致,小许仙呆呆的,或许这就是许仙的性格,姐姐不用多说,为人母的心酸让一个孩子表达的真实无比,许士林更是哭的肝肠寸断!
不是苦情剧,是一群孩子努力的良心剧,力挺!
看电视好久没落泪了,却被一群孩子几次带入情境戳中泪点,感谢,感谢最爱的电视被新鲜血液精彩重现!
中国电视未来有希望了~
已经很久没有去关注翻拍经典的片子了,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很多事情都变得浮躁,对于经典一些人总是拿着情怀让人无语买账,谈及投入都动辄以千万为计量,然而到最后很少能让人感觉进步或与之持平,多数都成了垃圾。
对于白蛇传这部经典电视剧我是看了很多遍的,那时候家里只能收到几个台,每到暑假必会放映这部片子,所以尽管有50集我还是看了多遍。
后来渐渐的播出的次数就少了,翻拍的就上映了,荧幕上魑魅魍魉,让人很无语,故事改过来改过去,看着那些做作的表演和浮夸的画风,真的让人有问候全剧组长辈的冲动。
印象中刘涛翻拍了一次,故事被重绘了一次,看着倒也不是很别扭。
其他的真的没有按下遥控器的欲望,要么是一股子邪气强调许仙与白素贞和法海之间的感情纠葛,要么就一边倒的让小青当剧情的神补充,到处挖坑。
还好,今天刷微博看到了这群孩子演的,然后去优酷看了,真的很好,演得很认真,或许是因为天真,所以一些情感就十分的自然,小许仕林的几场哭戏感情分外的真切,很让人感动。
许仙的姐姐演技很好,对于这样的年龄段来讲已经超越了。
在白素贞被收走的那一场戏中可以见其功力。
许仙也比较出彩,无论是唱腔与感情流露都是很自然地,详情见其与许士林在金山寺相遇不能相认的一场戏。
对于白素贞我觉得小演员尽力了,一颦一笑都有着气韵,尤其在她出塔的那一瞬间我竟然有一种错觉,那种久违的熟悉感涌上心间。
或许剪辑差了,但是当你看完后就会知道,原来感情还是纯的好。
我很有感触,不仅仅是这些孩子的演技,还有他们自己对角色赋予的自我意识。
我突然觉得也许感情是我们心里的种子,随着时光的流逝,选择唤醒了哪一颗就存有哪一种种情感。
又想起了以前的一幕幕,看了之后很想再去看一遍92版,真的触动到心底的记忆。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想想很多国产剧花巨资都未必有这个好,演员的认真,导演的追求都体现完美。
每一个场景,每一个镜头,演员的每一个表现都让我深深地折服,难得能看看到这么好的剧,我坚信中国的影视剧未来可期!
每一个演员包括群演,都是未来之星, ,,,,,,, ,,,,,,
许仙的扮演者:9岁的小姑娘周芷莹,这个擅长音乐的小朋友演起戏来却也如此出彩,她扮演的许仙,宛如从姑苏钱塘的梦中走来,带着一丝儒雅、一丝温婉、心地纯正善善而又款款深情。
周芷莹将许仙的各个性格特征通过角色扮演娓娓道来,将自己和许仙完美的糅合成了一个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在戏中,已经分不清楚:到底是周芷莹扮演了许仙,还是许仙将神形赋予了周芷莹,无论是初见的惊艳与惊喜、婚后的甜蜜和和谐,还是得知真相之后的震惊与担心、分离时肝肠寸断的痛苦,每一分都被诠释的那么贴切而又生动自然。
看过小芷莹版的许仙,禁不住感叹:这才是值得白娘子深爱的许仙。
而所有的戏份中,最出彩的莫过于她的哭戏。
先来解析一下许仙和许士林对戏的那一段:第四集开头:许仕林跪下哭着请求父亲出寺救出母亲,头发已经半白、满脸沧桑的许仙看到心痛神伤的儿子,压抑已久的情绪终于控制不住他心痛得难以呼吸,面容因为痛苦而扭曲,抓起胸前的衣衫,想要缓解自己的痛苦。
最激烈的情绪过后是无助:右手缓缓自下方扶住左手臂,因为自心底升起的无助,想要扶助自己,加上远镜头中见到他瘦弱的身躯,更加给人一种很单薄、很苍凉的感觉。
镜头切换,许仙巍巍颤颤的抬起左手臂,想要抚摸眼前的许士林,但儿子近在眼前,却又似远隔天边,想认而又不能认。
矛盾、伤心、绝望,所有的心情都集中爆发,又被理性拼命压制住,最后他还是决定暂时忍耐,终于慢慢放下想要抚摸儿子的手,强关寺门,关门时慢慢闭眼,想要平复相见复又离别的痛苦,而二十年的冤屈、等待、与爱侣的生离死别,和亲人骨肉分散让他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情感,忍不住泪如泉涌...将小许仙的另外一场哭戏解析如下:背景设置:白娘子被法海收伏,许仙遭逢大变,晕倒在姐姐怀中。
镜头切换回家里:午后有风空寂寂,人去靓影亦入梦。
在一个安静的午后,许仙静静的睡去,在梦中,白娘子对着妆台,安静的坐着,许仙手拿发梳,手抚青丝给爱妻梳头,一切那么安宁而又美好,仿佛关于法海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许仙凝望着爱妻,盼望此刻能成为永恒。
突然法海现身,金钵突现,白娘子痛苦的呼喊着,化为一道光芒被收入钵内,许仙心头大急,直呼娘子!
梦中惊醒,只见妆台不见人。
只见一缕爱人的头发被自己紧紧的攥在手中。
睹物思人,只见人去楼空,不由得肝肠寸断,泪珠纷纷!
襁褓中的娇儿饿了,啼哭不止,将沉浸在哀痛中的许仙拉回现实。
许仙走到摇篮前,一点一点的靠近,将爱妻的头发系到儿子的脖子上,让他每天都戴着娘的头发,就像娘在身边一样。
牵起儿子的手:爹娘去了,儿子保重!
你娘在塔下受苦受难,为父出家陪你娘一道受苦!
如若今生不能相见,我愿和你娘生死相随!
虽意已决,仍然忍不住回头,难舍娇儿,最后回转头,抛弃幼儿,向门外走去,伤心、离别、决绝而又不忍,这一切化成一块巨石,让人难以承受,泪水如潮水般涌来,掩盖了一切美好的记忆。
纵观小戏骨各位小演员,以小许仙周芷莹的哭戏最能打动人心,不禁好奇:这个小朋友的心是水做的吗?
如此空灵而又柔软,哪怕是9岁的小朋友,若没有伤心到极致的生活经历,又如何能爆发出这样自内而外震撼人心的哭泣。
(上一个哭戏打动我的是琅琊版中的靖王那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花式哭泣)看过小青的生日宴会,知道芷莹是一个心里很柔软的小朋友,容易感动,也容易哭泣,也许小芷莹的哭戏如此让人难以忘记就是这个原因吧!
因为那些痛苦难耐、生无可恋或心若死灰的神情,若自己没有相关的体会,如何能达到这种演技:每一个镜头动作表情都会有丰富的变化,生动的诉说着人物不同的心理活动,而周芷莹用心血和她的灵气诠释的许仙,必将成为又一个难以超越的经典。
心痛难抑
扶臂,很无助
伸出颤抖的手,想相认又不能认
太伤心,闭眼平复激烈的情绪,从微微张开的口可以看出还在哭泣
因伤心而摇晃的身躯强撑着关门,怕眼中的哀伤被识破。
午后有风空寂寂,人去靓影亦入梦
声切切,急唤娘子无人应,梦乍醒,形单影只对妆台。
发在人影渺,惨然伤我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锦囊系儿身,父亦将分离,仕林自保重,见发如双亲。
金山寺里,心如死灰伴青灯;雷峰塔下,红颜黯然为夫君。
不堪凡尘事纷纷,抛却爱恨为伊人
秋风吟,枉断肠,何日再相逢,空留鬓如霜。
一世情缘 半世恋, 千年情愫 叹难圆!
凤凰娱乐评论
虽然黄奕没有说她扮的谁,但大家一眼就看出来了,哈哈。
不得不承认这些孩子演的不错了,但是我不喜欢这种对于原版的模仿,新白是一部经典,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熟悉到看到某个画面我们就可以脑补出前后的剧情。
小戏骨版的白蛇传感觉照搬原版的程度挺大的,虽然孩子演的不错,我还是希望这样的模仿能够少点。
我也不希望这些孩子过早的接触这些要死要活的爱情。
希望不要有这么多的翻拍剧,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翻拍,但是你要不赋予它新的含义,要不还是不要拍了。
细节很重要。。。哈哈哈哈哈
无分级的乱评简直就是一个灾难
一般吧
前半部分还好,后半部分小演员们哭戏一绝,十分动情。去杭州路上看的。
8.7分,水军刷的吧!从头到尾,真没出有什么演技,演技就像小鲜肉似的。对比下日本儿童演员的演技就知道了,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不是我夸日本,日本大多演员确实比中国强百倍,只能说是制度问题。也难怪日本人越来越高,中国人越来越矮,越矮越不想看见自己的短处,愚人自娱罢了。
一直在跟着唱,又想看老版了
这帮孩子真的是前途无量呀,秒杀好多专业院校毕业的,看到了我国10后影视剧发展的希望呀👍
小孩子挺可爱的,觉得很萌但不会入戏
生不逢时啊!我从小把枕巾搭在头上就是要演白蛇传啊,我啊!我要演小青!!!许仙姐姐的演技简直可怕,哭戏一绝。这个小青也是浮夸,明明是青城山下(茂县)的,却自我介绍说是芙蓉城的人,骗谁呢。
这部片子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毛都没长齐就死去活来的
非常好的电视剧,小朋友们好棒👍👍看得我泪流满面的,特别是许仕林那段
其实这个故事已经拍过不少版本了,而这个版本算是基本照搬《新白娘子传奇》吧,不过抛开这点来说,这些孩子把这个故事还原得很好,把剧中人物也按照原剧人物还原了,只是说实话,也并没有网络上夸的那般好,与其说是演技好,不如说是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很好。
所有演员的演技都赞爆了!吊打一众流量明星!白素贞出塔与许仙重逢,堪称教科书级演技啊!
这个,有必要弄的一模一样么?虽然模仿的不错但是真的没有一点自己的见解呀
孩子们的表演很美好,给一分的原因是这种儿童审美成人化的导向。
小朋友好可爱
也就图个新鲜,见好就收吧!这种让小孩纯模仿的剧集完全没有追捧的意义和必要。据说还要拍《还珠格格》,想想都可怕。另外,说句良心话,小演员们都太稚嫩,模仿得有形无神,看得尴尬,挂个‘小戏骨’的名头不害臊么!?
看不出此片意义何在,如果要怀旧直接去看原版不就好了吗?让孩子演这个干啥呢?就是为了说他们的模仿多么惟妙惟肖吗?
一颗星给许仕林,一颗星给小许仙和他姐姐,另一颗,蜈蚣精和法海分了吧……
竟然这么多人打五星,你们看本来应该天真烂漫的小孩子演大人的爱恨情仇真的不会不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