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许多不如意、虚假甚至弱智的地方,但是国产儿童片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大家就不要再苛责什么了,还是宽容一些吧。
少点苛责,多点宽容,这样有利于国产电影的发展繁荣。
片子配音、美术、音乐都是大师级的人物,摄影也非常漂亮,尤其是竹林中的镜头,美轮美奂。
小演员相貌英俊漂亮,成人演员有GIGI、何晴和郭凯敏(《庐山恋》的早期帅哥男主角),虽然演技一般,但是起码还养眼,所以片子已经非常尽力了,大家还是多鼓励少拍砖吧。
带孩子看看,孩子肯定会喜欢,不要只用成年人的眼光来看问题。
片头的情节太打肿脸充胖子了,有自恋的嫌疑。
中国太空拯救队拯救美国宇航员?
也太夸张了吧。
现在适合儿童看的影片太少了,所以我向家长推荐此片,陪孩子看看吧,不要只盯着《忍者神龟》和《变形金刚》之类的虚幻的东西。
我看了一部令我难以忘怀的电影《宝葫芦的秘密》。
电影里有个叫王葆的小男孩,很爱做梦。
一天回家,他做着作业便伏在桌上沉沉地睡去,梦见了……。
王葆推着单车去钓鱼。
当他走入一片竹林时,很神奇的,有小鸟为他指路,青蛙把他引到湖边。
放下钓竿、水桶,想起数学没有预习,上课又会回答不出问题,同学们又会笑他,不由得对着湖面大喊起来:“我要比他们优秀,最好不要费劲”。
话音刚落,王葆居然钓到了一个万能的宝葫芦,从此,王葆便成了宝葫芦的主人。
宝葫芦帮了王葆很多忙,特别是很多“倒忙”。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象棋对弈”。
王葆边下棋边说:“我要吃掉你的马。
”“我要吃掉你的炮。
”……躲在树上助阵的宝葫芦听见了,赶紧念起“咒语”,使一颗颗棋子直飞进王葆的嘴里,还纳闷的问:“主人,这东西好吃吗?
”王葆边吐着棋子边难受的说:“这棋子不能吃。
”这短短的几分钟,我一直都在哈哈大笑。
王葆在玩具店看到许多玩具,十分喜欢。
宝葫芦便满足了主人的愿望,将玩具店里的所有玩具都浩浩荡荡地送到王葆家里,王葆不但没有高兴,反而生气地将宝葫芦骂了一顿。
王葆的爸爸回家了,送给了王葆一辆山地车,王葆兴奋得手舞足蹈。
宝葫芦看在眼里,失落极了。
数学考试了,王葆不想费劲,却想考全班第一,只有找宝葫芦帮忙。
宝葫芦使用魔法,将考得最好的苏鸣凤的答案全部移到王葆的试卷上,可是连同苏鸣凤的名字也一同移了过去,让王葆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更加出丑了。
在这一次“倒忙”之后,王葆狠心地离开了宝葫芦,决心要依靠自己的努力。
告别了宝葫芦,依靠自己的勤奋练习,王葆终于在游泳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看了《宝葫芦的秘密》,我明白了: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
只有一点一滴地不懈努力,才能收获最美最甜的果实。
正如刘老师所说的“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凡事都需要努力。
”我也想做一个梦,能和宝葫芦坐着飞机在天空翱翔,能坐着飞船游向太空,那是多么畅快的事啊!
不过,还是得自己努力哦
这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作品。
陈佩斯老师的配音很有喜感,很容易把人带入故事情节,给人的印象很深刻。
整个故事生动有趣,没有为了表现故事冲突而硬添加坏人,每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都很贴近生活。
小宝这孩子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表现,也是未来可期了。
这部电影告诉孩子不能为了一时的成绩和荣耀而投机取巧,那样最终势必会原型必露的。
这部电影推荐给孩子们。
画面清新,外景秀丽。
有些诧异中国动画能弄得这么好,原来有迪思尼在里面,有趣,孩子一看就懂,适合与家长一起看,到了最后,爷儿俩还掉了泪。
梁咏琪的老师形象还满清纯。
我并不是这部片子的目标观众---既不是小孩家里也没有小孩,所以同场的小孩子"咯咯咯"乐不可支的时候我却如坐针毡,数次想找东西砸编剧(如果此人在我面前的话)--至于演员,因为基本上都是未成年人,打小孩是太恶劣的行为,我就忍了。
对,电影的情节是根据著名的童书改编的,但原著小说故事背景不像《纳尼亚年代纪》是指定了真实历史时期外加奇幻架空,成书于半个世纪前的《宝葫芦的秘密》的时空背景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当代",理论上这给了拍摄者便利,因为至少减轻了拍历史题材时道具、服饰方面预算的压力,而且更容易拉近与该时该地的"当代"观众的距离,增加亲近感。
可惜事与愿违,本片中"与时俱进"的只有先涛的CG技术,在人物性格塑造与细节的合理性以及对白编排上,所有真人演员出现的段落简直是全军覆没,惨不忍睹,造作且白烂得一塌糊涂。
也许半个世纪前的小学生就是那样纯朴,看到个会说话的宝葫芦想到的就是要点吃吃喝喝。
可是既然主人公现在是给安排了一个"当代"的生活背景,那么编剧能不能给点敬业精神至少去了解一下现在各种资讯包围并且物质条件丰裕的小学生见面互相打招呼是什么样?
开玩笑是什么样?
他们自己不能解决而期望有个百宝葫芦帮忙解决真正堪称难题的又会是些什么?
如果没空,哪怕去看看《哆拉A梦》也好,看看人家藤子不二雄是怎么在捕捉孩子们内心那些微小又真实的欲望的。
一个手捧着新款PSP玩得不亦乐乎的小学生会和同学为自己在河里能不能钓上金鱼这种弱智到极点的问题一本正经讨论半天,童话也没有这么编的!
我打赌把这段放给任何一个受正常小学教育的城市小学生去看,他们一定会怀疑男主角王葆和他那帮同学都是原始人。
所有关于孩子的行为与语言的内容,台词都公式化且生硬得可以,每一个表情都在努力地想告诉观众"我在表演惊讶哦""我在表演伤心哦",完全集上个世纪国产片里儿童表演俗套之大成,小演员背书一样操着生硬的普通话往外嘣台词,话都说不利落还能指望情感表达?
生活在当代的真实感,不是吃着麦当劳穿着日式水手装款的校服这种形式上搞搞新意思就能具有的。
《宝葫芦的秘密》里的主人公们,虽然有着赞助商提供的时鲜包装妆点,可惜一开口一举手一投足,从思想到行为方式,统统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
《宝葫芦的秘密》的优点也是有的,那就是先涛借这部作品显示出他们在CG制作方面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过去为港产动作片辅助制作卡通风格的场景渲染到实实在在塑造有表情有动作的CG人物,本次交出的成绩单令人惊喜。
CG生成的宝葫芦的动作设计与表情都极为可爱,而明显是纯为活跃气氛加入的那只CG青蛙角色无疑比王葆及其同学可爱百倍,这两个角色,包括玩具兵团进驻王葆家的那一段,场景设计和表现方式都流畅且充满童趣,尤其片尾仿皮克斯风格的NG场景,和真人表演段落的拖沓陈腐形成鲜明对比,让人忍不住感叹,如果这部电影把那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真人演员都拿掉,拿做葫芦和青蛙的这种童心来重新理一遍剧本,然后直接做成一部全CG的动画电影,也许就不会是今天这种穿着新鞋走老路别别扭扭的局面了。
我没读过原著,但影片的一些情节上的细节,实有待商榷的地方。
听人说原作“宝葫芦”有些“恶”的意味,也许是吧。
可是对真心帮助自己的人,即使对方的方法有误,也不该对其全盘否定而那样对待他吧。
影片后半部分,我一直等待主人公对“宝葫芦”的那句“对不起”,可是最终也没等到。
也许主人公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知道自己“也可以做到”,但他身上的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傲慢”却始终不见消除。
作为儿童题材的影片,这点实在不该。
我不得不说,编剧少了点人情味;只重视让主人公凸显自我价值,却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互谅与友善。
一个人若只有能力而缺乏宽容与自省,那他也不过是希特勒一般骄妄过度的狂人,抑或汪精卫一般迷失自我的走狗;仅仅值得同情。
如果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已为人父人母,且孩子已经上了幼儿园,那么请找个周末带你的孩子进电影院,看看这部影片吧,因为对于孩子来说,这部影片确实是一部很好很好的影片。
*一部儿童的电影这部影片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那些儿童片的欢乐时光。
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虽然当时电影院不会有现在这么多的大片,但是每年我们总能看到几部属于我们自己的影片。
然而自从我们中国“历史性”的创造了“十大巨片”这个概念之后,影院里留给孩子们的位置已经越来越少,虽然我们这个时代有从好莱坞来的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但影迷上中国孩子的面孔却越来越少,我们的孩子们在荧幕上的欢笑更多的是来自于那一辆辆会说话的小车、满天飞的小魔法师等。
毫无疑问,《宝葫芦的秘密》是一部拍给小孩子看的电影,当我看到大荧幕上出现的小演员时,我感到无比亲切,虽然孩子们的演技不如那些好莱坞童星来得“成熟”,却难以抵挡影院里的孩子们的眼睛死死的咬住屏幕,毕竟,有着相同头发相同皮肤的小演员,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一部有想象力的电影已经许久没有在国产电影中看到如此天马行空的想象了,虽然有着一个优秀的原著打底,但影片中的画面仍然让人惊叹。
这种无所顾忌的如孩子般想象,以前只有在《小铃铛》中见过,很有意思的是,《宝葫芦的秘密》和《小铃铛》中的想象都是源自于小主人公的梦。
满天飞的鱼、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满屋子的玩具、在班上比其他的小朋友更好……孩子们可爱的“虚荣”和“贪心”都在这部影片中被具体化,但满大街的玩具骑车以及满天飞的玩具直升飞机出现时候,影院里爆发的是孩子们的感叹,我便明白,这部影片抓住了孩子们的心。
*一部制作精良的电影先涛数码这次交上了一份让孩子们满意的答卷,虽然影片中的宝葫芦以及那只活宝青蛙依然无法做得如好莱坞的顶级特效团队那般真假难辨,但反而是这种略带卡通的效果使得这部影片看起来更像一部现代童话片。
影片中充斥着大量的CG镜头,这可能在中国儿童影片的历史上是首次的。
我多次观察宝葫芦的眼睛,居然都从其眼珠中看到了周围环境的影子,这比单纯地黑白眼珠来说显然显得有诚意的多,虽然眼睛里的影子鲜有人去注意,孩子们更注意不上,但这种精神值得表扬。
除此之外,影片中的那只大恐龙也做得相当逼真,如果大家看过最近的那部记录片《史前公园》,那你会发现,这部影片的中的霸王龙比《史前公园》中的更加真实,而影片开头的那个太空桥段,甚至让我看到了好莱坞大片的影子。
制作精良,这不是绝对,如果你愿意挑刺,那么这部影片的CG仍然有这样那样的不是,但是对于以前某些号称3.5亿的国产大片来说,《宝葫芦的秘密》无疑显得更为精良,也更有诚意的多。
但难得是这部影片并没有成为为CG而存在的影片,CG始终为剧情服务,没有出现喧宾夺主的感觉,在不到90分钟的时间里,孩子们为CG镜头欢笑和惊叹,却始终被剧情所吸引,而几个角色也没有被CG得风采完全盖住,小主人公的表演很精彩。
而同时影片很好的把握了节奏(儿童片的关键就是不能让孩子感到冷场),同时也准备了若干煽情点,这完全是一部成熟电影的制作。
*一部有益的电影这是一部很简单的电影,简单到你不要脑袋思考,都知道后来会发生什么以及最后会发生什么。
用批评家的话来说,这便是剧情薄弱、俗套。
但这不是一部拍给大人们看的电影,是一部拍给孩子们的电影。
孩子们不是为了所谓曲折的剧情而来,对于他们来说,电影主要是好看,而对于父母来说,更多的想这部影片是否对孩子有益。
电影是否好看,这点已经无须置疑,倘若你进入影院,仔细听听孩子们的笑声便知道这部电影是吸引孩子们的,那电影是否有益?
电影讲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得到才有意义,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
这个道理简单到大家都知道,却简单到大家会忽视。
我们不仅在耗费了大量胶片后忘记了孩子们,还忘记了这个最最简单的道理。
我相信,看到《宝葫芦的秘密》的秘密,所有的孩子都会梦想得到一个宝葫芦,但他们同时也明白了,许多东西是需要自己努力得来的才有意义。
这是一部没有色情、没有暴力、没有任何任何会引起孩子不良感觉的镜头在美国绝对是大众级别的电影,这是一部真正的给孩子的电影,一部有益电影。
说教总是让人厌烦,但我们所厌烦的其实不是说教,而是说教的方式,倘若我们都会如这部影片般说教,那“说教”也会显得悦耳的多。
这里不得不说说影片最后的“NG”镜头,这种“恶搞”自己电影的方式颇具皮克斯作风,那段不到几分钟的“NG”镜头,让孩子们在影院中爆发了最后一次欢笑——谁说中国电影只会板着脸说话?
*有一点遗憾的电影影片最让我遗憾的便是影片的投资方之一——华特迪斯尼公司。
这个公司的介入,使得这部影片不是标准意义上的国产片,我不知道在影片的制作中,迪斯尼公司那群深知孩子们需要什么的家伙给这部电影出了多少点子,虽然迪斯尼公司可能使得这部电影更加好看,但我自己仍然希望,能有一部这样纯国人制作的电影出现,中国曾经制作出《小铃铛》这样孩子们喜欢的电影,相信日后也会制作出第二部《宝葫芦的秘密》。
《宝葫芦的秘密》:带孩子们去看看吧!
当初决定看这部电影,是因为想了解一下与迪斯尼合作拍出的国产儿童影片会有多少不同、究竟能迸发出怎样的效果。
事实上本片确实有大量的西化味道,略微有些刻意强调的主人公的奢华生活、优美的中式竹林以及湖光山色、镜头的运用感以及西式配乐——多少让人感到是以西方人的角度在一窥究竟。
但说真的,那个年代的老童话的味道依然显露无遗,这很像我们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没头脑与不高兴》的格调,或者是一些非常简单的童话寓言(例如令我记忆犹新的《奇怪的病号》),而我认为本片只不过是在形式以及表现力上更加丰富了一些,对于原作的基调依然拿捏得相当稳固。
除此外,片尾的NG场面也相当有意思,但我个人对于宝葫芦的配音,还是有些不太适应。
相当黑暗,肯定能把孩子吓哭--也许蒂姆波顿才适合拍 大林和小林。
大林和小林的内容非常适合于映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发生的一切。
我爱大林和小林,我恨宝葫芦的秘密--中心思想:孩子们,不劳而获是很痛苦的。
对于成年人来说,影片太过奇幻,配音形象等方面和细节或许并不如何,这对于成年人来说确实有点不能接受吧……但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部充满色彩的电影,让他们看到了好多不一样的东西,学会了好多,孩子的世界比较纯洁单一,他们不会有太多要求,会有自己的独特的奇幻的世界,他们会想象如果自己也有一个宝葫芦会是怎样,这会让孩子的世界更加丰富,所以这部电影还是适合孩子观看的!
和迪士尼合作的影片,3d动效不错,挺适合青少年的
小时候看过印象挺深刻的
顶级声优陈佩斯,印象里宝葫芦不是黑化了吗,原来是HE啊
一颗星懒的解释。
尼玛,为毛豆瓣猜我喜欢这玩意儿啊!还宝葫芦的秘密,我看就是一坨会说话的便便!
算了,看在特技做得还可以的份上给个三星,题材就不说了
童年回忆
小学时候学校组织看的,那时候看的电影感觉都很好看,5星给逝去的童年。
难看
原来小的时候真的真的很幸福~(*^__^*) ~
小孩子看的
挺好看,恐龙段落和玩具总动员段落都很燃。只是宝葫芦正面太丑了,侧面看又像只猴子,反正乖不到哪里去。看完片尾字幕,没发现迪士尼在视觉和剧情方面的存在,外国工作人员都集中在音效方面?
太弱智了。。。
NC啊~哎- -
陈佩斯配音的。。。囧~~~
如果把开头和临近结尾那段掐掉,作为儿童片来看还是很不错的。宝葫芦的这种“好心办坏事”的设定其实是很绝妙的。可惜开篇的航天救人以及临近结尾的参赛这种自大情节是彻底毁了这部电影,这些内容放在全片还不易被忽略,使之成为抹不去的污点。演员方面就不用说了,近年来的儿童片也就这样了。
。。。。。碉堡 居然可以这么难看
虽然在说教性上弱化了不少,但却沦为了迪士尼式儿童喜剧的滥俗,或许面对某些陋习恶俗,就应该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批判,否则就是首鼠两端的鸡汤了。
= =浪费我的钱
小学五年级看的,全场一千人开心的不行。不知道给一颗星的是哪种角度,可是我们那群小孩当时看的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