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科学家Trevor做了一个梦,哥哥兼探险伙伴Max被暴龙追杀,葬身熔浆中。
Trevor过着百无聊赖的单身生活,在大学里面任教地质学,主持一个濒临倒闭的实验室。
和10年前失踪的Max,在全世界建立了29个观测地质变化的机器。
年久失修,只有3个正常工作。
Max失踪之后,计划面临破产。
又到了每年Max的儿子Sean到Trevor家过寒假的时候。
两人话不投机半句多。
Trevor建议去打棒球,Sean一点都不感兴趣。
Trevor在随Sean一起到来的一个盒子当中找到了很多Max的遗物,有棒球接球手套,还有一本叫《地心历险记》的科幻小说,上面布满了Max的笔记。
Trevor赫然发现其中的一些数据和早前的计划有关。
两人到实验室,Sean发现了3个正常工作的地质观测器之外的另一个在冰岛的观测器仍然在工作。
在飞往冰岛的飞机上,Trevor试图破译一组在小说里面Max留下的密码。
Sean看了一眼就说其实那些只是打竖写的一个名字。
在Sean的PSP上Google后发现原来一个冰岛科学家的名字。
两人驾车在误打误撞来到了这个科学家的简陋破烂的研究所,发现科学家三星期前死了,只留下他的金发美女女儿Henna。
原来这个科学家和Max曾经合作,想要根据《地心历险记》这本书的内容进行探险,到达地心世界。
Trevor劝动了半信半疑的Henna,由Henna当登山指导,寻找那个还在工作的观测器。
他们找到了观测器,却遇到了天气骤变,他们被迫躲进了一个山洞里面,闪电劈碎岩石挡住了出路。
他们往山洞里面走。
Trevor走在前头,多亏Henna手快,Trevor险些掉进一个看似无底的深渊。
此为Henna救了Trevor一命。
Trevor尝试扔下照明弹测算深渊的高度,碰巧发现洞劈上布满了可燃的硫磺。
他们用荧光棒测算了距离,决定通过绳索探身下去。
到达底部,他们发现了一个矿工厂。
Henna说这是一个因事故而停用的古老的矿工厂。
他们乘坐惊险的矿车,期间Henna又救了Trevor一命。
矿车的终点是一个钻石矿洞。
Sean顺了几个。
然而他们脚下却是非常薄的一层岩石。
三人掉了一个无底深渊,越来越深,后来掉进了水里。
Henna的背包太重,无法游泳,Trevor救起了Henna,救命比分为2:1. 他们上岸后,发现了一群已经绝种几千年的会发光的鸟类。
鸟群引导他们来到了地心的世界。
事实证明Max是正确的,Henna的爸爸科学家也是正确的。
书中所写的东西都是真实的。
他们发现了Max再次生活过的地方,那里有Max的笔记。
Henna发现了Max的尸体。
他们把Max埋葬在“海边”。
Trevor读Max的日记给Trevor听,原来Max虽然不能在儿子身边,但心里时刻想着Sean。
他们决定根据Max的计划离开这个地方。
地心在不断升温,如果达到200度,人就会被热死。
他们要跨过海洋,一路向北,找到一条河流,河流将会引导他们到一个火山口,通过火山喷发,回到地面。
《地心历险记》启发他们制造一支木筏。
Trevor送给Sean一个以前Max用过的指南针。
旅途中,他们遭遇飞鱼袭击。
三人用木棒,发挥棒球技术,将飞鱼统统打飞,逃离了海洋的食物链战场。
恶劣的天气使木筏的帆摇摇欲坠。
Sean试图固定船帆,大风却把他连人带帆吹走了。
Trevor和Henna从此和Sean分散。
Sean醒来后,一只发光小鸟引他找到了淡水解渴。
Henna和Trevor这边来到了从林中,Trevor打败了食人花,又救了Henna一命。
Sean来到了一个充满磁场的峡谷,几经惊险,才靠踩着漂浮不定的岩石,通过了峡谷。
Henna和Trevor来到了河流处,却看不见Sean。
Trevor决定走另一条路去找Sean,希望Henna自身保命。
Henna吻别Trevor。
Sean来到一片沙漠空地,遭到暴龙追击,被逼到岩壁之处。
Trevor恰好在岩壁另一边,砸碎岩壁和Sean会和,一起逃命。
Trevor引暴龙到薄岩石处,暴龙踏破岩石掉进深渊。
两人回到河流,发现由于温度骤增,河流已经变成沸水。
此时Henna划着一艘恐龙头盖骨船,前来迎接两人。
三人划船来到了火山口的喷颈处,需要河流的水和熔浆接触所产生的蒸汽喷发而出。
但是温度太高,根本没有水。
他们找到了一面岩壁又湿又滑,断定岩壁另一边就是水。
Trevor屡次用照明弹尝试点燃岩壁的硫磺欲爆破使水流出,终于在使用最后一根照明弹时爆破成功。
水一涌而出,产生大量蒸汽,三人连同恐龙头盖骨被喷出,沿着山坡之下,三人安然无恙。
回到美国。
因为那些顺来的钻石,Trevor保住了自己的实验室,并且计划扩大。
Sean买了心仪的卡迪拉克。
还把发光小鸟当宠物。
有过了30秒电影终于开始了,起先他们找了一个向导。
结果发生了意外掉进了火山,他们一直往下掉,到了一个废弃的矿区,他们坐着矿车来到了地心,他们看见了巨大的菌类植物,再往前走,走到了一个有恐龙的地方,那人看见恐龙拔腿就跑,可是人怎么跑也跑不过恐龙的,结果被他爸爸看见了引开了恐龙,把恐龙引到了一个大峡谷。
在这时我紧张极了,说:“人你一定要逃出去啊。
”我的话灵验了经过他们父子俩互帮互助摆脱了恐龙的魔爪。
到了最后胜利的逃出了地心。
看了这部电影我知道了,我们只要团结互助一定能取得成功的。
在网络发达,盗版猖獗,正版盘的价格也就是电影院里2杯水价格的今天,什么样的片子非得进电影院看?
答案是象《地心历险记》这样的!
非常感谢某同学请客,不然我都不知道现在在上演《地心历险记》。
特小的时候看过老版本的《地心历险记》,现在已经记不清楚情节了。
看见海报上的3D字样还没觉得啥,一听说可以领眼镜,高兴!
使劲绷了绷,才没有跳起来 有多久没看3D电影啦?
小时候好象看过一次,记得当时的眼镜是个红纸片儿似的东西,现在做的已经很象样了,就是太大,往脸上一挂镜框下沿就压在鼻翼两侧,时间长了影响呼吸 不过瑕不掩瑜,3D的逼真效果果然非常WOW,有一次演到好多小球掉到地上满地乱弹,我甚至忍不住伸手抓了抓,以为能捞个乒乓球啥的 当然恐怖镜头那也是相当的逼真,当海里的大鱼张着大嘴飞到木筏子上要吃人的时候,旁边的朋友忽然说:小声点儿 令我真是十分滴汗啊 三个我很喜欢的演员。
ANITA是个清新独立的个性美女,JOSH我一看就觉得面熟,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见过,回来一查才发现他是《Bridge to Terabithia》(寻找梦奇地)里的主人公。
那是另一部不可错失的好片,令人回到青涩的少年时代:相信奇迹的童年行将消逝,残酷乏味的成人世界即将到来,难怪少年的日子反而更显灰暗。
专门说下Brendan Fraser,真没想到这次又是他。
每次在木乃伊里都少不了他,居然这次他又来了一遍。
能文(学者型大学教授),能武(一身肌肉赛过兰博),关键时刻甚至放弃自己逃生的机会也要救侄子。
简直完人啊 就是不知道完人啥时候转型``再八八3D。
看电影的时候我时常把眼镜摘下再戴上,有了眼镜的效果是立体的,没有眼镜的效果是重影的,好玩 今天跟同事说起来,同事说在大连看过一个更逼真的3D电影,演什么就体验什么,比如片子里播坐车颠簸,自己的椅子就跟着震啊震;片子里爬过来大毛毛虫,就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在自己小腿上抓挠;片子里演过瀑布,脖子后面就真的滋水。。。。
CO0L。。。。
不过这样的片子一般就播20分钟。
不知道没3D电影播的时候他们家怎么开张捏?
我又开始操心这家影院准赔钱 怕坚持不到我去探望它滴时候鸟``八完鸟 诚意推荐大家不忙的时候去看下 认真值得!
如题,下午看了这部期待已久的片,价格不说了.个人观影史上最贵的一笔,还好有折扣.为了体验眼镜的技术含量.我不停的在看片的过程中摘下一部分又戴上.观察电影中3D和屏幕的结合.3D减光后,相对比较暗.但层次更饱满且立体切分的效果会带来更强烈的刺激.不过落座比较靠前.所以感觉有些花眼.受千元约束力保护的眼镜在摆弄过程中处处小心.对比较大头的人体验来说戴久了比较吃力,耳朵两侧会觉得比较紧.暗部比较多的场景,看起来光亮度明显稍弱.自然也会让人比较疲乏.不过色域比较饱满,特别在云烟和光影以及动作捕捉细节上有很大的提升.凡尔纳的老版地心游记过去有看.一直是心中的经典.不过记忆略陈旧.而新篇却找来木乃伊的头牌弗雷泽做票房保证,不过感觉倒是演技稍减.演员和过场都有一定折扣.成功翻盘一部实力片.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也许,导演看来是醉心于一些特效细节的表达了.不知是不是3D眼镜的视觉域的局限的原因还是咋的.大场景记忆还是少了些,演员去适应节奏的发挥是连贯了,但还不够.特效方面有一定关注点.磁力\口水\光影动效追踪这些看点还是挺劲的.冲着3D这个噱头,掏钱比看碟更妥一些.总片长觉得还不太够.续集如还做地心也可以啊.
在想看这个电影之前,是因为我意外地看到了UFO,虽然至今我不能确定那就是UFO,但我几个朋友都被我叫来同时证实了那两个奇怪的东西,它们闪着光芒,向远方飞去,然后消失。
再然后,我又开始地球空洞说的研究,当然,跟科学家和推断学说的学者来说,我仅仅是停留着探讨的层面。
对,我还只是个读者和观众。
就像现在看这部电影一样,我是将其当作一部电影来看的,一部科幻电影。
电影的进程非常符合好莱坞的习惯模式,他们生活在一个先进的城市,有着优越的生活,但对一些神奇的领域充满了向往,迟早有一天他们会行动的。
特别是当其中一人曾经因为这个领域而捐躯或者失踪,那么,这个谜迟早要解开。
于是,我们年轻的自然科学教授特雷弗要出发了。
说实话,我是看的碟,我对地心游那段更感兴趣,所以前面一整段都被我像看A片一样过滤掉了,直接切换到了高潮阶段。
于是,我看到了三个超乎寻常的人物,在看到三分之二的时候,我不能不惊叹,这三个人真的太聪明了,他们代表了人类最高级的基因,他们充满了智慧和勇气,是美国乃至现代年轻人的标杆和榜样。
特雷弗总是能用他学过的看过的东西,解释那些疑惑;美女汉娜总是能在最危急的时候,想到办法,比如竟然在偌大的湖里找到一艘巨兽化石牙床来作船;更妙的是那个特雷弗的小侄子肖恩,这小子简直太天才了,太勇敢了,他让我想起小时候医院里一个医生对一个婴儿说的话:你要勇敢哦。
肖恩不需要人提醒他,他仿佛怀揣着更神圣的任务来的,不错,电影表现得很完美,他是来找他的父亲,也就是第二段我说的那个失踪的家伙。
他们三个在初入地心的时候,在那个超级过山车上,他们总是有惊无险,就连肖恩也能知道及时刹车,看看人家美国的小朋友,那份坚毅让我们成年人都汗颜。
在进入地心以后,温度逐渐上升,他们想尽办法要离开这个鬼地方,哦,不,这个神奇的地方。
于是,他们遇到了美丽的史前飞鸟,肖恩父亲留下的笔迹,食肉植物,还有巨型恐龙。
他们在其中与它们和睦共处,要么斗智斗勇。
当我看到肖恩在那些漂浮的石头上行走,着实为他捏了一把汗,真佩服这个美国小朋友,憋得我都快有娈童癖了,他竟然在万万米高空中终于抵达了终点;最后,他们落入了熔岩洞,看着下面的熊熊火焰,就好像一切都要结束了,那是高潮的高潮,但我们的自然学家特雷弗还是有本事的,他竟然想到用蒸汽来推动那个牙床船,于是,他们看到了蓝天。
是的,他们就这样融化在蓝天里了。
这时候,真正的高潮出现了,他们落在了意大利的一片庄园里,那些葡萄打在他们脸上,就像甜蜜的回忆。
好莱坞模式又一次应验了,特雷弗和汉娜患难见真情,他们接吻,肖恩回眸一笑,那个意大利庄园的老家伙得到了此生以来最大的一笔意外之财:一颗来自地心的几百克拉的钻石。
他一定觉得自己遇到了神仙,其实这一切来得正是时候。
故事很简单,大家一起去地心冒险。
过程很惊险刺激啊,1个多小时无了点,感觉自己就像坐着云霄飞车一样,很过瘾,唯一的不足,就是故事太短了,没有看过瘾。
那个矿车的片段很不错,《生化危机4》里面有一模一样的场景,不知道谁借鉴的谁。
今天突然有一种索然寡味的感觉,做啥都没劲。
中午吃饭一点没胃口,吃了两口竟然感觉恶心,扔了。
好好上班写程序吧,平时熟悉的程序都变成一堆奇怪的符号,尤其编译器的报错,那么扎眼,一气下叉掉了IDE工具。
好吧,上上网,看看豆瓣吧,所有的文字好像只是字符的组合,看不出一点味道。
打开播放器听听音乐吧,都变成噪音了。
干点啥好呢?
下午时分,我终于忍受不住了,我要逃。
从公司的办公楼逃出来,跑到大街上,到处是行人,到处是车辆,烦。
在这个喧嚣的城市里,找不到一个清静的地方躲起来。
突然怀念上学时候,那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就躲到学校后面那座荒山上,躺在乱草堆里晒太阳。
可在这地方能去哪儿呢?不经意间,就到了万达电影广场那儿,没地方躲了,进去找个电影看吧。
于是买了这张电影票。
看这个电影的人很少,偌大一个放映厅,就稀稀拉拉几个人,恩,不错,可以躲在这里了。
突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想要怎么样的生活,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
小时候放羊的时候,面对无际的沙漠,沉默的羊群,仿佛一个世纪一样长的一天的时间,那时候就想,无论干啥,别放羊就行。
心里老记着那个放羊娃的笑话:记者:为什么要放羊?
放羊娃:“放羊为了赚钱”记者:为什么要赚钱?
放羊娃:“赚钱为了娶媳妇”记者:为什么要娶媳妇?
放羊娃:“娶媳妇为了生孩子”记者:为什么要生孩子?
放羊娃:“生孩子是为了放羊”当时就暗下决心,要摆脱这个死循环。
于是我羡慕城里人的生活,于是上大学,于是找工作,于是来到了这个城市。
于是我每天匆匆忙忙,想赶上城市人的脚步,于是开始想赚钱,买房子娶媳妇生孩子。
生孩子为啥?
突然又问自己。
于是悲哀的发现还是进入了这个死循环,虽然我不放羊了。
胡思乱想中,电影开始了。
这是第一次看3D电影,刚开始就被迎面飞来的东西吓得往旁边躲。
精神一紧张,别的都忘记了。
随着主人公在地心的历险场面,似乎自己也进入了电影里,享受了一次历险经历。
曾几何时,我觉得自己是那样的特别,总觉得自己会有特殊的经历,自己的生活不会掉进死循环。
即便是没有这个电影上演的那么惊险刺激,也总不会用几句话就概括了。
现在突然悲哀的发现,生活有其既定的轨道,我没有超世的才华,没有敌国的财产,更没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的勇气,于是不可避免的进入了这种死循环。
可能的区别就是放羊的时候只能靠自己的daydream(心理学上的词汇,翻译做白日梦,不过语义上不太贴切,特指出神状态时候的遐想,似乎和流行语“yy”的意思相近。
)来调节一下自己的心理,而现在可以买张100元的电影票来帮助自己完成daydream。
电影其实是成年人的daydream.虽然现在的小孩也喜欢看电影,不过我小时候没看过。
我只记得那时候的daydream比电影精彩多了。
王小波说,生活就是一个慢慢挨锤的过程。
今天可能是突然发现自己在挨锤后的神经痉挛吧。
从电影院出来,看了一下时间,下班时间了,daydream结束。
回去加班吧。
工作还没弄完呢。
地底下的景色是美丽而又梦幻的,但是需要生命的代价……地底下有食人花也就算了,居然还有连皮带肉的恐龙,我也是惊震了......一边火山熔岩喷发,一边用Mg炸开地下水也是惊悚一会哐地掉下去,一会儿噌地飞上来,有时180度大翻转,逆时针不够顺时针再来一遍,还有跳车各种碰碰车,还有在空中跳岩石......我感觉我把游乐园的过山车、跳楼机、海盗船、碰碰车还有综艺节目里的水上项目都玩了一遍......云母很薄、有矿石的地方有火山、Mg极易点燃、地心南北颠倒从冰岛掉进去,从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口跑出来,厉害!
UME的3D票很紧俏啊,都提前一晚买好才觉得放心。
但是,屏幕还是不够大,虽然戴上眼镜后画面很凹凸很立体,但是我想象的话还是应该有更大的屏幕看起来会比较身临其境。
直到看到他们坐完过山车到了地心,我才想起原来很久很久以前确实看过那本书的嘛,包括《地心游记》、《海底两万里》、《环游地球八十天》。。。
儒勒凡尔纳,原来是老熟人了嘛。。。
还记得小时候我第一次从地心游记看到“地中海”这个词,还真的以为地中海就是地心那片海,还纠结了很久凡尔纳和凡尔赛之间是什么关系==故事嘛,其实也就那样了。
电影院里小孩子比较激动,成年人多抱怨情节陈旧。
爱油,拜托,凡尔纳时代的桥段当然早就被这么多年的这么多商业片偷师借鉴得差不多了,现在看起来当然够古董。
但是如果,你小时候曾经相信过地心里另有一个世界,曾经相信过海底真的那么一位××船长,那还是值得买票一看。
如果你要带着现代人的资讯优势去嘲笑100年前的科学幻想,那还是省省吧。
当影院的灯亮起,有什么能被带入光明世界?
我发现每一个电影都能撕裂我生命中的一个谎言。
——当电影撕裂灵魂的谎地心历险记:反思成功冒险家凤凰腾达的起头永远别抱怨上帝没有给你机会出名。
看完地心历险记之后,我深刻了解到:对冒险家而言,上帝给他们的最好机遇,就是要命的困境。
没有危险就没有成功的冒险家。
我发现冒险家出名,起初只是出于情非得已。
就像电影的主人公那样,一不小心掉入了一个危机重重的无底洞。
逃出来的是英雄,逃不出来连当狗熊机会都没有。
当然,成功逃生也不容易,需要勇气、知识、智慧、毅力,体力……没有勇气,他们仨只能在当初被埋的洞里等死。
若非特雷弗丰富的地质和物理学识,他们无从晓得怎样逃脱——乘着蒸汽上升?!
这可不是灵光一现的广告创意。
若不是智慧的汉娜,总能最需要的时候找到逃生工具,他们无法应付一次又一次的险境。
缺乏毅力,被霸王龙追赶的时候,真的很想说:要不就算了?
没有体力,免谈。
直接变肉串。
我看,人人都有做成功冒险家的机会。
我们不是常常一不小心掉进无底洞吗?
只是咱的洞底没有梦幻离奇的地心世界,倒是爱情,事业,家庭……处处都有坑。
兄弟们成功脱险了没?
我发现许多人,宁愿在起初被困处等死——软弱地逃避问题!
“没事儿,大家不都这样过吗?
” 还有些人因为没知识,找不到脱险的路。
用不得法的脱险方案自掘坟墓。
毅力也很重要,脱险的过程可能也有曲折。
放弃的话,前面的苦就白吃了。
至于体力,身体永远是革命的本钱。
我相信Bill Gates,Steven Jobs的身子骨都挺棒。
我们总觉得,我们应该一帆风顺。
我们不成功,因为我们没有一帆风顺。
事实恰恰相反。
上帝的生命册上没有一帆风顺的命运。
别相信这世界真有那么多“差点撞上的”千载难逢的良机,英雄们的起头只是些情非得已的困境而已。
困境大大小小,每一样都胜过的是神,不是人。
胜过大部分就能算得上是超人了,那时想不出名恐怕很难。
准英雄们,看清自己的无底洞了吗?
勇气、知识、智慧、毅力,体力呢?
快逃啊!
---当影院的灯亮起,有什么能被带入光明世界?
我发现每一个电影都能撕裂我生命中的一个谎言。
——当电影撕裂灵魂的谎
想象力很枯竭
故事虚构的部分有写可笑
鉴于夸张的特技,给个2分
游戏一样的场景
烂片
前期剧情有点跳太快,后期历险时的效果的确很不赖!
不错,震撼
我不得不说,从小到大我都喜欢这类冒险电影。Jules Verne也是我一小就喜欢的作家,配乐不错。3D适合在影院看了。
地底风光,一般般吧。。
还可以的电影
其实我觉得挺好看的,3D效果会更好吧
万达影院的走廊里,这部影片的海报摆放了好多年。可以看出好多为了3D效果设计的镜头,在影院看应该是很适合的。不过剧情真的好白痴啊。
忽略情节。只看奇幻场景。
一个儿童向冒险片,别太较劲了
这片子肿么这么欢乐_(:3」∠)_
没什么营养
我觉得很好看哟!
几年前看的一直没评分,当时看完觉得还挺好的,其他不记得了
感觉一般
下载看的,没了3D就完蛋了,呵呵。爆米花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