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着无聊看3,又忘记了1/2的剧情,干脆就一起看了。
看完发现三部加起来,就是讲一个笑笑始终没有办法爱上秦奋的故事。
秦奋这个人,在现实来说,除了年纪大点,长相一般(这个长相是相较于舒淇而已,现实里葛大爷就正常人级别)别的方面秦奋已经相当不错,幽默,风趣,体面,不管对面坐着的相亲对象多奇葩,他始终保持了一定的风度。
但是不管秦奋如何,笑笑始终爱不上他。
第一部两个人第一次见面,笑笑就说了,她理想里的爱情是闻得到他身上和别人不一样的味道,在他眼里那个人是不一样的,方先生就是那样的人,所以尽管她明白自己是小三,她就是做不到放弃方先生。
一个爱情至上的人,情感战胜了道德,但是方先生始终不能娶她,她就明白自己爱错了人,她的解决方式是死亡,但被救起来了。
她殉情,爱情在她心里占了多大的地位可想而知。
而秦奋也是知道的,他和乌桑说,她这样的傻姑娘,只要愿意接纳他,她会对他死心塌地。
是的,秦奋也不是不知道笑笑不爱他,他给了自己一场赌。
可惜的是,他赌输了,爱情始终不需要赌。
爱情就像笑笑说的,那种只有两个人闻得到的气息,闻得到就闻得到,闻不到就是闻不到,不是你的鼻子出了问题,是老天就没有给你闻到这种气息的幸运。
三部里有一个一直贯穿的点,是秦奋一直想和笑笑发生亲密关系,而笑笑大部分是拒绝的,相爱的两个人,这种事应该是很渴望,不管男人还是女人,亲亲抱抱举高高,两个人根本克制不住,并不是单纯的性的吸引,看笑笑也不是没有和秦奋sex,但始终是不热衷。
我总是会想起在书店看到的小情侣,女人不住的亲吻她身旁的男人,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容,实在无法伪装。
我倾向笑笑回来过,最后走的是真的她。
在回去的车上,都没有主人,何必说那么伤感的话,笑笑是伪装过机器人,她震惊于秦奋对她的爱情,但她无法给与相同的爱情,旁人或许可以伪装,可以得过且过,可以像香山说的那样凑合,但笑笑不行,她做不到,她一躲十年,好在有科技,授权所有,让仿真人陪着秦奋吧,反正已经以假乱真到这份上了,有个短评是如果仿真人已经仿真到了这地步,就算留下的真的是假的有什么关系,让秦奋做这个美梦一直做下去吧。
爱情就是爱情,就算奉献上一切,没有就是没有,不必强求,得之有幸,没有也不要遗憾,跟着剧本走,make each day count,不要学香山,走的时候遗憾那么多,活好每一天最重要。
这些有钱的中老年人,年轻时该玩的都已经玩过了、也玩够了,早就“万花丛中过”,随着年纪变大,可以鲜明感到身体的衰败,过尽千帆,他们恍然发现,家里还是得有个长情的爱人最好,不离不弃、百依百顺、相濡以沫。
名为“爱情”,实则“鸡贼”——得找个人伺候了。
很多人没有想到,曾经内地贺岁档开创者、贺岁档之王冯小刚,他的新作《非诚勿扰3》会率先在元旦档的激烈竞争中掉队。
《非诚勿扰》曾经拿到国产电影票房影史第一的成绩(注:当时各大媒体新闻稿该片票房为3.25亿元),《非诚勿扰2》也是当年贺岁档的爆款(4.71亿元),《非诚勿扰3》别说影史总排名了,这个元旦档的排名就已经让人忧虑。
这显然并不仅仅是因为《非诚勿扰3》是元旦档唯一一部实行分线发行的商业大片。
是因为《非诚勿扰3》是“烂片”吗?
公正地评价,也不是。
它在2023年的诸多都市爱情电影里属于还行的,也不是元旦档最差的电影或最烂的爱情片。
《非诚勿扰3》属于这个系列的稳定发挥。
《非诚勿扰3》还有着元旦档其它电影所不具备的“情怀分”。
不仅仅是《非诚勿扰3》有不少对第一、二部的call back,也在于电影一结束马上出现的彩蛋——主演葛优与舒淇以他们本人的身份与观众话家常,说起2008年《非诚勿扰》、2010年《非诚勿扰2》的往事,以及三部电影背后的时间流逝。
葛优坦言自己年纪大了、拍不动爱情片了,舒淇也有些恋恋不舍地与梁笑笑这个角色告别,还真有点让人感伤。
最后两个演员给观众拜年,喜气洋洋的氛围确有贺岁的感觉。
那为何《非诚勿扰3》没能大卖?
因为观众变了,时代变了。
《非诚勿扰3》延续前两部的故事主线。
故事设定在2031年,秦奋(葛优 饰)与梁笑笑(舒淇 饰)结婚十年了,秦奋70岁了,而笑笑已经离家十年——她选择浪迹天涯,成为一个环保主义者。
秦奋老了思妻心切的秦奋,从开科技公司的老范(范伟 饰)那里获赠了一个从头到尾仿造笑笑的人工智能人(舒淇 饰)。
这个AI笑笑,除了不会吃喝(充电补充能量)、不能同床共枕以外,她与真实的笑笑样貌一致,并且更顺从更贴心。
处着处着,秦奋跟这个AI笑笑处出感情。
就在这时,笑笑回来了,不忍心把AI笑笑直接送回去重置的秦奋,暂时与真假笑笑一同生活。
秦奋与观众也逐渐产生了困惑:真假笑笑,究竟哪个才是真笑笑?
真假笑笑,哪个真哪个假?
从“冯氏喜剧”层面来看,《非诚勿扰3》是冯小刚在舒适区的发挥。
秦奋与真假笑笑之间的各种斗嘴,你来我往,充满言语上的机敏、狡黠和趣味。
冯氏喜剧既以语言上的幽默见长,也擅长在假定性的情境中,制造落差的喜感,并再现社会现实、反映社会问题、表现社会心态。
从1997年《甲方乙方》到2004年《天下无贼》(冯小刚只缺席2002年的贺岁档),冯氏喜剧制霸那几年的贺岁档,一大原因是冯小刚准确把握昔日城市市民在转折时代的内心困惑。
《非诚勿扰3》中,冯氏喜剧没变,冯小刚依然在为他心中的“市民”服务。
事实上,冯氏喜剧的主人公几乎没怎么脱离冯小刚那个阶层的人。
虽然很多人将冯氏喜剧称为市民喜剧,但我们需要厘清:这里的“市民”,指涉的本质上是新世纪前后,北京等一线大城市里消费得起电影的一小撮中产人士。
当时中国电影市场的盘子非常小,《非诚勿扰》时代,3亿多就是国产电影影史第一了,而今的影史第一的影片票房已经达到57.75亿元。
电影市场的盘子做得越来越大,市民观众慢慢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普通市民(包括广大小镇青年),电影行业也发生各种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喜剧电影本身,从冯小刚时代、葛优时代,到宁浩时代、黄渤时代、徐峥时代,再到开心麻花时代,各领风骚一段时间。
如今真正有喜剧号召力的,除了沈腾马丽以外,就是一些更贴近当代年轻人痛点、更有网感的喜剧,比如元旦档的《年会不能停!
》。
哪怕笔者很喜欢葛优,却也得承认:葛优主演的喜剧,在年轻观众中恐怕没有那么大的市场号召力;在喜剧相当丰富多元的今天,贫嘴式喜剧恐怕并不过瘾;在喜剧的假定性情境已经被钻研透了的背景下(像《独行月球》这类的特效制作就非常硬核),冯小刚拿出的还是他早在1996年央视春晚编剧的小品《机器人趣话》的设定,新鲜感并不足……
冯小刚编剧的小品《机器人趣话》总之,喜剧层面上,冯氏喜剧还是那个形态,观众早已换了一批又一批。
再看主题层面。
以前的冯氏喜剧,抓住“市民”在转折时代的内心痛点。
《非诚勿扰3》虽是爱情电影,但仍然延续着一特征。
冯小刚谈到他对当下年轻人爱情形态的观察,太“快餐”了,缺乏耐心,也逐渐失去了长情,他来说说过来人对爱情的看法。
《非诚勿扰3》结合当下很流行的AI话题,想要探讨的就是“爱无能”时代,真正的爱情应该是什么样的。
《非诚勿扰3》讲述两个理想主义者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他们是彼此的唯一,也足够长情。
电影中有各种各样的金句,诸如“思念是高山上盖庙还嫌低,面对面坐着还想你”。
在面对十年时间里是否“偷吃”过的提问时,也有一个“包饺子”的生动比喻:如果想吃一顿饺子,就得从冰箱里取出肉,剁馅儿,倒面粉、揉面、醒面,擀成皮儿,下锅……一整个繁琐流程,就是为了出锅时那一嘴滚烫流油的热饺子,如果这个过程,禁不住饿,零食下肚了,饺子出锅时也就不香了……用信念抵挡了诱惑,才会有最终美味的回报。
要论爱情主题的表达完成度,《非诚勿扰3》要比很多国产爱情电影强。
问题还是那一句:冯小刚还是那个冯小刚,他服务的依然是他昔日的观众,但时代变了,观众也早已经变了。
《非诚勿扰3》中,冯小刚非常真诚地分享他对爱情的看法。
与冯小刚同阶层的中老年人,一定会看得心有戚戚。
这些有钱的中老年人,年轻时该玩的都已经玩过了、也玩够了,早就“万花丛中过”,随着年纪变大,可以鲜明感到身体的衰败,过尽千帆,他们恍然发现,家里还是得有个长情的爱人最好,不离不弃、百依百顺、相濡以沫。
冯小刚直言不讳,“在什么年纪做什么样的创作”“一代导演,服务一代观众”。
《非诚勿扰3》服务的只是一小撮人的爱情痛点——不缺钱,人老了,却没个忠心爱人守候身旁。
男人一般年纪越大,越需要人照顾,越相信“爱情”“爱无能”是时代痛点,但年轻人的痛点不像《非诚勿扰3》的那样形而上,年轻人的痛点很具体很现实:在爱情天平的另一侧,有太多东西——房子、户口、稳定的工作、未来的预期……这并不是说爱情电影只能以年轻人为主人公。
同样是老年人谈情说爱的戏,在《我爱你!
》中我们就可以鲜明发现,更年轻一代的导演,有着更为现实、与年轻人生存体验更贴近的表达。
当然,年轻人也会幻想完美的爱情,但它的形式与内容一定是全方位的“年轻”,要有话题、有噱头、有社交属性,比如元旦档口碑不佳但票房很好的《一闪一闪亮星星》。
而这一点,很遗憾,《非诚勿扰3》的网络热度与之相比不是一个量级。
冯小刚还是那个冯小刚——甚至他这一次的电影表达比以前更真诚,冯氏喜剧也还是那个冯氏喜剧,只是电影市场早不是昔日的电影市场,“市民”已经不是昔日的市民。
曾几何时,冯小刚制霸的贺岁档,是一年中最热的档期,时至今日,贺岁档这个概念已经渐渐变得玄虚,并渐渐被更热门的“元旦档”“春节档”瓜分取代。
贺岁档的境遇,也是冯氏喜剧的境遇。
秦奋与梁笑笑在彩蛋里不舍地与观众告别,确实会让人感伤,可该告别的时候还是要好好说再见。
——首发澎湃新闻·有戏——
首先,从剧情上没必要整一个假笑笑和秦奋演几乎90%的剧情,更没必要拍一个人类和智能人相爱结婚过日子的结局。
本片不是探索人工智能的悬疑科幻片,而只是一部融入了人工智能元素的爱情片。
其次,从时间线上也是对的:秦奋提出智能人要有吃饭的功能→范伟回收旧智能人→秦奋身边出现空档期→真笑笑假装智能人顶包入局→范伟把能吃饭的新智能人笑笑研发成功后再送到秦奋家→新智能人笑笑离开家被公司送回公司→但新智能人被秦奋的一句话开启了智慧,并说服了车上的两个智能人,联手让其出逃→所以范伟没有收到智能人笑笑第三,彩蛋里,两个智能人一起失踪,这是范伟的智能人秘书说的那句话很关键,她说:别找了,他们都。。。。
“他们”这个词是重点,这说明失踪的两个人是“一类”。
另外,如果出走的是真笑笑,真笑笑没必要和假秦奋一起去2008年或其他地方逍遥。
两个智能人的失踪,预示着人类智慧和情感的开启,可能是智能人意识的觉醒和反抗。
当然,也可能是范伟秘书主动送他们去2008年,让他们学习人类情感,以进一步提高公司智能人的水平。
第四,真笑笑和秦奋做爱了,智能人不可能和人类做爱。
这比吃饭进食复杂多了,电影里并没有相关研发的情节,没必要去臆想智能人突然具备做爱功能。
按照正常的道德价值观,电影也不可能安排智能人具备和人类做爱的功能。
25万乘以25万等于多少?
按以前的理解,这道数学题机器人不会答错,答错的才是真人。
但有了ChatGPT之后,大模型那糟糕的数学表现说明了,在这点上AI也完全会像人一样犯错。
从镜头语言上看,短发笑笑的着墨更重,微表情更多。
长发笑笑最后在车上重复“什么是思念”,更像是AI在尝试学习人类的情感。
这是相对有安全感一点的想法:AI还做不到微表情,也还需要一步步学习更像人类。
但ChatGPT的实现路径告诉我们,智能是突然涌现的,AI可能并不需要像小孩那样一步一步学会,而是以终为始,直接模仿最终的样子。
至于中间的原理,我们尚不清楚,这种不清楚就很让人恐慌:也许有一天AI完全替代了人,而AI对此是没有觉知的,Ta也认为自己是人。
话说回来,人类的自我意识又何尝不是“存在”先于“创造”呢:当你有自我意识的时候,自我意识就已经存在了,而你不知道自我意识是从何而来,怎么创造的。
扯远了,说回电影。
当仿生人足以乱真的时候,人类的判断还有多少出于理性是不好说的,因为人类有脑补的能力。
短发笑笑是真的梁笑笑,这是我们更愿意相信的答案,我们更愿意相信爱情是长久不变的,更愿意相信对象更年轻,更配合,尤其还救了自己的命,完美。
另一个答案就没那么美好了,长发笑笑更老,更疏离,不能任劳任怨伺候,而且秦奋还要面临「把一个已经产生感情、救了自己命的人赶走」的道德困境。
秦奋最后的验证方式是sex,但电影设定里并不是仿生人不能have sex,而是需要授权。
谁知道是不是后来笑笑想通了,授权了呢?
长发笑笑离开,有没有可能恰好说明了「没有人能代替当年的她,哪怕她本人也不行。
」?
人是会变的,这种改变可能无法抵抗或逆转。
AI是善变的,也正因此它可以被设定成不变。
如果AI比本人更像“那个人”,那么什么是真?
——————————————————明明是个爱情片,我聊得也太严肃了。
最后说句,舒淇真好看。
《非诚勿扰3》看得很欢乐,可看着看着就哭了,猛地意识到,这样的国产幽默恐怕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整个电影系列时间跨度长达15年,导演似乎尝试了三种不同形式艺术表达,相较于前两部,《非诚勿扰3》的世界观更加科幻、梦幻一些,秦奋与笑笑试婚失败,笑笑选择离开,投身环保事业,一去十年。
秦奋则选择独居,等待笑笑有朝一日能够归来。
笑笑时不时从世界各地寄回来的明信片,是秦奋为数不多的念想,他每当收到一封明信片,便会放飞一只风筝,然后换上新的,开始新的一轮等待。
幸运的是,秦奋从老范的公司获得一个与笑笑一模一样的仿生机器人,可以陪伴在秦奋左右,甚至还可以定制化成笑笑的性格。
这一次,冯小刚大胆采用各种多巴胺颜色的场景,用一些让人看起来快乐的颜色来展现人物内心变化。
笑笑离开秦奋多年,当笑笑的仿生AI机器人出现在秦奋眼前时,秦奋正从墨绿色的房屋走出,那忧郁的墨绿意味着秦奋孤独的生活状态。
而AI笑笑出现的场景,背景有粉色晚霞,代表着秦奋见到笑笑后,世界都变得温暖明亮起来,如沐阳光,这样的镜头语言就好像将观众带进了秦奋内心的梦幻世界。
所以,第一部中收购秦奋“分歧终端机”的老范,妖娆的建国3.0版本,第二部中读诗的川川、姚晨饰演的芒果和北海道的邬桑等熟悉的角色,都一一重回秦奋的身边,甚至逝去的李香山都回来了。
我还记得秦奋第一部说,“钱不是问题,真正缺的是朋友。
最近这些年我经常感到非常孤独,那个时刻就很想念你们。
”当年香山死后,骨灰的一部分变成了绿萝的的养分持续生长着,二十年后的秦奋家里,绿萝已经郁郁葱葱……看到这忍不住泪目,真是字字不提悲、可处处都是泪点。
你可能已经发现,《非诚勿扰3》其实是老年秦奋的一场幻梦,整部电影是他在向牵挂的爱人、朋友告别,更是在向观众告别。
被葛优大叔的颜值所迷惑,年少不知秦奋好,岁数大了才发现,秦奋的专一、忠诚、多金、善良,对爱人有一种可爱又笨拙的真诚。
而这正是秦奋的魅力所在,他说话风趣幽默,为人洒脱,行事踏实体面,世故而不圆滑,真诚不藏虚假。
想想第一部,秦奋相亲遇到过多少奇奇怪怪的人,有的推销墓地,有的爱在断背山,有的奉子来相亲,有的无故性冷淡……不论对方多么奇葩,他都能保持基本的尊重。
第一次发现葛优的魅力,他的眼睛透着真心诚意的热情,微表情精细到连皱纹都带着戏。
放在如今,秦奋依然是个妙人。
舒淇和葛优的对手戏还是那么精彩,舒淇这次一人分饰两角,让两个人的戏多了更多玩法,那种不吵不闹地打趣逗闷儿,太舒服了,全场好几次大家一起会心一笑,这种喜剧风格舒适极了。
当秦奋刚刚开始AI笑笑动情时,真正的笑笑回来了。
冯小刚够犀利,他把一个艰难的问题直挺挺地摆在秦奋面前——完美的AI与真实的恋人,你选谁?
秦奋身体力行地给出一个极为朴素的答案:我爱的是笑笑。
看完电影,身边不少观众都在讨论,最后离开的笑笑是真笑笑,还是假笑笑。
我觉得离开的是假笑笑,因为真笑笑才会关心秦奋的健康,假笑笑只是在完成程序给自己下达的任务。
15年“非诚”三部曲,故事虽长,总结不过八字真言:“相信爱情,非诚勿扰。
”第一部让我们相信了缘分。
第二部让我们相信了爱情。
第三部让我们相信了婚姻,从一而终。
相信吧,至少它们真的存在过,那是你在《非诚勿扰3》里能真实看到的美好。
新瓶装旧酒倒还罢,装一瓶水就可耻了。
在甲醛尚未散去的样板间里拍的广告片,影楼实习模仿韦斯安德森的半吊子调色。
拿来《永失我爱》两女一夫的隔夜残羹,主人公念着过时的网络段子和看似深情实则矫情的情话,输出着过时的性别意识。
冯远征和常远演同性是一种消费式演法。
冯式艺术生命的站立重心是王朔那条腿,当他离开了王朔尚还有刘震云这根拐。
没了好的编剧支撑,就只能呈匍匐状了。
好比同样是发嗲,有重心则是楚楚动人林志玲,没重心就是让人脚趾抠地虞书欣。
在第五代导演里,冯对文本的依赖最强,冯氏电影不重视听,功力多见于台词,《夜宴》的迥异惊艳有赖摄影张黎的加持,冯的视觉表达是《我不是潘金莲》的形式。
此片充斥脱离地面太久的不接气和自我感动。
人也许一旦过久了功成名就的生活,对真实生活便失去了原始的敏锐观察。
艺谋尚能左右逢源,小刚只剩矫情泛滥,不知葛优舒淇念台词时起不起鸡皮疙瘩。
2/10.
《非诚勿扰3》终于上线流媒体了,第一时间看了全片。
可惜影片最终呈现的效果,只能是不及格。
片尾彩蛋,葛优、舒淇以演员的身份,跟观众和片中角色告别。
恍惚间15年的光阴已经过去,葛大爷说这个系列也就正式画上句号了。
那一瞬,真是鼻子一酸。
但是转念一想,真正该跟告别的,或许应该是冯小刚吧?
先只谈谈《非诚勿扰3》吧。
我很不解,冯小刚是有什么指标必须完成吗,否则要赔给某个人一大笔钱?
不然他为什么想要重启这个系列?
明明第二部结束,笑笑和秦奋已经领证,故事也算是讲完整了,再拍只能是婚后七年之痒。
第二部的口碑并不好,整体风格跟第一部也较大出入。
况且那已经是2010年的作品了,十多年过去了,再拍续集真的能让观众满意吗?
全片近两个小时的时长,至少有半个小时的影像是可以剪掉的。
这半个小时里一半是前两部的原片段,一半是李成儒和岳云鹏逗闷子。
前两部的原片段还勉强说是照顾新观众,而李成儒和岳云鹏的剧情就只能说是凑时长了,那几个抖机灵的笑料更显得冯小刚创作力的枯竭。
影片整体的色调一改前两部的写实和清新之感,打造出的多巴胺风格,好像是想通过高亮度的色彩遮盖两位主角日渐老去的容颜。
但大量绿、粉、黄、蓝同框后,只是引起了我的眼部不适,再无其他正面影响。
第一部的时候,观众跟秦奋相亲天南海北的跑,北京、杭州、北海道,城市、湖泊、大森林,各色风景让人应接不暇。
就算是第二部,也让观众畅游了海南岛。
但是到了第三部,绝大多数场景都是秦奋的家。
不是场景单一就一定不好,只是镜头长时间锁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那种镜头带给人的紧迫感与影片想要呈现的轻松氛围,有些不太协调。
这些形式上的不足,其实最多只是一些瑕疵,而且内核的干瘪才是失败的主因。
笑笑一走十年,秦奋依然初心不改,为其守身如玉。
冯小刚想要表达的应该是秦奋对笑笑这份爱的执着与坚定,但这碗隔了十多年的冷饭,还是男方无怨无悔,女方无所顾忌,就很难让人再买账了。
毕竟当年还在上大学的观众,现在都到了为人父母的年纪,想要的都是一份长期稳定的感情,而不是一走就是十年且尚在法律存续期内的配偶。
相比于老一辈人对一段婚姻的隐忍与维持,我想现在的中年人或者年轻人更崇尚的是彼此舒服的情感关系。
回望第一部非诚勿扰,秦奋这个三无伪海龟回国寻找属于自己的爱情,与各色美女相亲,各种搞笑场景轮番上演,十分搞笑。
但除此之外,秦奋对梁笑笑的一往情深,也让观众见证了爱情的力量。
爱可以让人奋不顾身,也愿意去接纳对方的过往,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第二部虽然不及第一部搞笑,但是对爱的探讨还是更进一步的。
两人巨大的年龄差,梁笑笑没有犹豫那才是不真实,她在陪着历尽千帆的秦奋过平凡日子,还是拥抱充满未知的个人生活之间出现了摇摆。
而最终让她选择回到秦奋身边的原因,影片并没有交代很清楚,我认为这也是第二部不成功的主因。
而第三部一开始笑笑的出走就很莫名其妙,她因为在外面捡不动垃圾了,想要回到秦奋身边的理由更让人难以接受。
这一切都很牵强,但又似乎是冯小刚的心里话。
他不想一直拍所谓京味幽默的喜剧片,他总想去拍一些更上价值的影片。
他以为别的类型影片如果不成功,还有自己拿手的影片类型兜底。
但现实并非如此。
冯小刚的贺岁喜剧二十余年间,一直被观众所喜爱。
我至今还能说出来《甲方乙方》中的部分台词,足见那些对白的经典。
但是从2013年的《私人订制》开始,冯小刚似乎就失去了当年的创造力。
他的幽默不再那么犀利,也似乎脱离了普通的大众生活。
再也无法准确地击中观众的笑点。
《芳华》之后,冯小刚没能再拍出卖座的影片。
可能他本来想靠之前成熟的IP赚回些人气,但拿出的作品也只能是炒冷饭。
反倒是年逾古稀的张艺谋,不断尝试新的类型,使用年轻的演员,带给观众的惊喜。
相比之下,冯小刚似乎更应该跟观众好好地告别,好好想想今后该拍何种影片,该如何拍好影片了。
《非诚勿扰3》的切入点很时髦,用上了人工智能。
算起来,《非诚》三部曲走了十五年,中国观众也见证冯小刚与时俱进的创作力。
冯小刚这样分析《非诚》三部曲,“第一部,是相信缘分。
第二部,是相信爱情。
第三部,是相信婚姻。
三部其实就就是,相信爱情。
只要是爱的人,十年也愿意等。
”对此,我心有戚戚焉。
《非诚》要拍第三部,最佳切入点只能是人工智能。
2023年,人工智能迎来奇点。
相信某一天,智能机器人也会让人类对亲密关系的体验,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完美还是真实梁笑笑和智能梁笑笑,是秦奋面临的双重选择。
智能梁笑笑,投入低,收益高,既能唯命是从,还能干活不累。
除了不能滚床单,她给秦奋的是近乎完美的女友体验。
在片中,秦奋问智能梁笑笑,会不会生气?
为什么这样问?
因为真实的梁笑笑会生气,真实的人都会生气。
秦奋知道梁笑笑心里有别人,他会生气。
梁笑笑听到秦奋想开小差,她也会生气,这在人类情感中再真实不过了。
《非诚》系列能成为国产爱情片的代表作之一,因为它切中了男欢女爱的本质——爱是我们人类的本能,是千百万年来演化的必然结果。
片中的很多台词,都很契合演化心理学上的发现。
比如《非诚勿扰1》中,秦奋初见梁笑笑,就谈到一见钟情。
为什么人类会有一见钟情?
因为人类擅长从外表中找到对方是否具有较高的生育能力。
高生育能力的身体特征无非就是以下几点,眼睛明亮,皮肤光滑,嘴唇丰满红润,左右面部对称,女性腰臀比在0.7左右,男性约为0.9。
梁笑笑认为情人之间最重要的是气味相投。
事实上,一见钟情和气味都是为了方便人类找到最佳择偶的线索。
气味是人类个体最重要的化学签名。
美国州立大学有研究发现,女性对气味比男性更敏感,因此女性更擅长通过亲吻找到气味信息,从而评估男性质量。
《非诚勿扰》系列没有大尺度的情欲戏,但很多细节,都很精准地表达了男欢女爱的状态。
比如《非诚勿扰2》,梁笑笑和秦奋试婚失败,在临别前的那一夜,梁笑笑咬了秦奋。
咬是一种危险行为,它却可以给情侣带来快感。
因为咬是坚硬的牙齿和柔软舌头的组合拳,是危险和安全感的双重刺激。
秦奋对梁笑笑说,“情人眼里出西施,你在仇人眼里也是西施。
”秦奋对美貌的恭维,和上面的一见钟情一样,都是演化结果的必然体现。
大胆预测,《非诚3》有在将来影史上获得更高地位的可能。
二、完美女友隐藏的缺憾《非诚2》中的重要人物芒果在《非诚3》吐槽智能版梁笑笑,程序设定的机器人,是无法取代梁笑笑的。
“机器人再好,那也是机器人,沟通再顺畅,再默契,那不也程序设定的吗?
”
这段对话给我的触动非常大。
我突然get到梁笑笑名字的用意了。
笑是一种人类情感的流露,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言。
不同幅度的笑,表达不同的信息。
人类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在《裸猿》指出,任何社会接触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都能引起轻微的惧怕。
在见面的一瞬间,对方的行为还是一个未知量。
微笑和放声笑都表明惧怕是存在的,都表现出惧怕和吸引伙伴、接受对方的心情奇妙地掺和在一起了。
其中,“微笑是人类独有的信号。
”梁笑笑名字背后强调的是人类独特的情感表达。
智能梁笑笑也会笑 ,但是她的笑是程序设定,不是一种自然流露。
且看两人对话。
“我的爱好是什么?
”“说瞎话不脸红”“那是能力,不是爱好”。
“爱我。
”“对”智能版梁笑笑能给秦奋想要的答案,但这会让秦奋感到乏味。
因为,秦奋对爱情的预期是,两情相悦,一个对他百依百顺的人,是很难让秦奋碰撞出爱情的火花。
我们经常说,爱情始于多巴胺。
多巴胺是一种预期分子。
它不是快乐分子,而是对意外的反应。
充满可能性和超出预期,才能促进多巴胺的分泌。
从多巴胺的角度来说,拥有是无趣的,只有获得才有趣。
丹尼尔·利伯曼《贪婪的多巴胺》冯小刚执导的《一地鸡毛》有金句。
这么多年,牵着你的手,就像左手牵着右手没有感觉。
中年夫妻会有七年之痒,和多巴胺分泌减少有关。
谈情说爱时,男女之间充满神秘,多巴胺一直在煽动人体,因此小情侣就会兴奋。
当情侣成为朝夕相处的夫妻,原先的获得关系成为了拥有关系,关系一旦稳定,多巴胺分泌减少,兴奋消失,激情不再,于是很多人都会哀叹,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得不到的总是好的,但花时间陪伴的才是爱情的样子,是相爱的证据。
《非诚勿扰3》让我感动,也让我感慨。
感动的是,看似不正经的秦奋,才是华语电影中难得一见的“纯爱战神”。
十五年时光飞逝,他对梁笑笑的爱情依旧。
对他们来说,爱情不是一张受法律保护的结婚证,而是情不自禁,久处不厌的思念。
片中有搞笑台词,也有催泪对白。
“你知道什么是思念吗?
”是“高山上盖庙还嫌低”,是“面对面坐着,还想你。
”结语:《非诚3》与前两部有非常紧密的勾连。
第二部中,香山告诉秦奋,用它的骨灰种绿箩。
第三部中,长大成人的川川去看绿箩,秦奋的院子也有绿箩点缀。
我们想要枝繁叶茂,离不开亲密关系。
秦奋笑笑需要爱情,香山需要友情,川川需要亲情。
我很喜欢片中的这句台词。
知道什么叫挂念吗?
挂念就是害怕,怕你过不好,怕你受委屈,怕你不回来。
对秦奋来说,爱情是他的软肋,也是他的盔甲。
他的房子有鹦鹉,鹦鹉是笼中鸟。
鹦鹉是秦奋的象征,笼子困住了他,也给了他安全感。
《非诚3》给前两部做了个绝佳的结尾。
《三部曲》有大量呼应的情节,是一部形散神不散的散文诗。
它可以做轻松愉悦的消遣品 ,也经得起细品,秦奋和梁笑笑的分分合合,是我们人类勘不破的贪嗔痴,爱憎恶。
冯小刚没有写当代爱情童话的志向。
在《非3》结局,风筝是一个重要的叙事道具。
笑笑云游四方后,秦奋每收到一张她的明星片,就放一次风筝。
真如秦奋所说,这些风筝是为纪念笑笑的明信片而坐。
那么,笑笑回来后,为何秦奋还会和笑笑放风筝?
这个笑笑,真的就是笑笑?
啊想着放假噜好开心明天也不上班今晚可以放纵一下去看个午夜场电影放松一下8本人号称豆瓣圣母打分向来就高不就低,只要能看的片子差不多都会给3星,给1星的片子一只手都数得完。
像极了期末考试心软的大学老师。
《闪闪亮星星》我一光棍儿看怪怪的《泰勒演唱会》还没上《潜行》《金手指》看起来比较烧脑 我想看喜剧片开开心心结束2023那就看非3吧简单搜了一下 emm舒淇葛优范伟应该不会踩雷虞书欣wuli欣欣子婧的时候没少投票多巴胺风啊我懂我懂白昼小熊么 我挺喜欢她的反正就当个喜剧看 我不挑片的 消遣一下就好买的场次还是VIP厅 芝华士太空舱按摩座椅炒鸡舒服 可以躺着看因为是午夜场人少 带我一起也就四个人 也没有交谈的情侣和吵闹的小孩儿打扰 甚好甚好包里放了小零食和保温杯可以让我边吃看也没人管然后开看看了半小时 我就想走了 但又心疼32块的票价 坚持看完吧,之后就边玩手机边看了。
看完了。
就应该提前走的 现在沤得坐路边写这篇影评。
乐色电影毁掉了我2023年的最后一天。
真的没想到《非诚勿扰》会有第三部,第一时间就去看了,逗死我了!
开心死了!
也感动死了!
前两部我不知道刷了多少次!
因为特别喜欢里面的生死观和婚恋观!
15年前,我还很年轻,对于生死观和婚恋观完全没有什么思考,真的可以说是这部电影让我像秦奋一样,奋不顾身的爱上了一个人。
就像秦奋在电影里对舒淇说的:你就让我犯回傻吧,我爱上你了。
那一刻,还有什么比爱情更伟大的呢!
年轻的时候只觉得秦奋说话特逗,后来才觉得秦奋真是太有魅力一男的,他的话听着好笑,可话里都藏着话。
这回到了第三部,我终于能听懂了。
第三部讲秦奋笑笑结婚了,可蜜月还没度完,笑笑就追求理想做环保主义者去了,一走就是10年,原来那个天使投资人老范就送了秦奋一个人工智能的仿真人笑笑。
初见假笑笑,秦奋还故作镇静,问了一大堆有的没的问题。
最后还是忍不住试探:我的爱好是什么呀?
假笑笑回答:说瞎话不脸红!
哈哈哈哈,这绝对是大实话,笑死我了!
秦奋接着贫嘴:那是能力不是爱好。
再问:我的爱好是什么呀?
假笑笑答:爱我。
秦奋看似云淡风轻的说了句:对!
可傻子都看得出,秦奋被假笑笑晃了神,他真的是太想她了!
我这上一秒还笑呢,突然鼻子就一酸。
人家是打一巴掌,给一甜枣,冯导可倒好,先给一甜枣,你正美着呢,突然就乎你一巴掌。
一向爱蹬鼻子上脸的秦奋确定假笑笑是机器人后,可算是逮到机会报复真笑笑了,他让假笑笑给他按摩,说机器人不知道累再加10个钟!
假笑笑一句:真以为自己是末代皇帝呢?
让秦奋一下又晃神了:怎么跟真笑笑以前说的话一模一样?
这个假笑笑到底是不是假的?
只能说这爱情里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算是让冯导给拿捏得明明白白,可把观众弄的是晕头转向,难分真假。
这还只是秦奋和假笑笑的戏呢,后面真笑笑回来后,那叫一个热闹,差点给想“咱三一块儿过”的秦奋给整残了!
特别特别负责任的说,《非3》与前两部一样,欢笑欢乐过后是感动感慨,看的过程中真的是有笑有泪。
我笑了,我身边的她却哭了。
她问我,如果她离开十年,我会等吗?
幸亏电影里的秦奋帮我解围了。
真笑笑问他怎么就能守身如玉,秦奋说:假如我想包饺子吃,得买食材,和馅,擀皮,包,煮,等着出锅,会有很长的一个过程但,等的就是最后吃上一口刚出锅流油的大饺子。
可中途要是没忍住垫巴一口,就怕饺子不香了。
我真是服了秦奋这嘴和编剧这笔了,这也行?
但当秦奋突然认真说,这些年我就是靠这个信念撑着时,哎呦喂,我眼圈又红了!
原本戏虐的话一下变成了无比真诚的誓言,感动死了!
看非诚勿扰,从第一部到第三部,有很多感动和感慨,秦奋和笑笑陪伴了我15年,从我还没谈恋爱到如今结婚,也终于到了说再见的那一天。
感谢你们两人的故事让我无比相信爱情,也让我拥有了美好的爱情。
感谢冯导,你不光负责了我少年时的欢笑,还负责了我中年时的感动,谢谢!
系列最佳的一部,抛开了第一部的爱情的若即若离和第二部无关男女主的游离主题之外,这部在有限的场景内十分完整而又风趣的画上了句号,真希望还能再来一部番外
真没几部爱情电影可以拍成三部曲,还足足横跨了15年。其实最开始看非1和非2的时候,就跟电影最后葛大爷和舒淇以本尊身份侃侃而谈的那样,是啥也不懂的大学生,自然也没看懂邬桑唱谷村新司落泪的剧情。15年后,再在冬季去电影院看非3,看到之前两部的人物不断返场、callback,忽然理解了非诚勿扰:一段真诚的感情中,没人会被取代,没人会被忘记,而这个过程就是最好的结果。另外推荐看完片尾字幕,留在那的彩蛋大开了另类脑洞,看完后又懵逼了,但带着这样的念想结束这部爱情三部曲也挺好。
看完好感慨!许多地方满足了我作为前两部忠实粉丝的情怀:秦奋在2031年住的房子,正是2011年他与笑笑在海南试婚住的那一套,临山,出去要过桥。笑笑搀扶着秦奋上扶梯的动作、笑笑开着音乐为秦奋按摩的剧情和第二部完全呼应;前两部的老朋友邬桑出现,和秦奋去山下的“四姐妹”居酒屋;芒果带着川川来探望秦奋,看望那棵埋着李香山骨灰的绿萝。第一部在北海道,笑笑靠在秦奋肩头——那个经典场景直接成为了第三部秦奋卧室的照片。第二部的开头,张涵予旁白说,苍孙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然后在慕田峪,秦奋求婚笑笑,开启了他们的试婚之旅。第三部,张涵予不说苍孙了,但声音老了,唏嘘啊。
尽管第三部已是私人定制式的商业商品,但这个系列仍然是大陆仅有的合格的现代爱情电影,开创了贺岁档的冯小刚是全球化时代电影领域的代言人,是大陆的商业片代表也是电影行业繁荣的化身,最终当时代结束时免不了成为棺材上的最后一颗钉子。
油腻的不行,不少前作闪回片段更是极其糊弄事,岳云鹏那条线莫名其妙。冯小刚的机器人情结,在《编辑部的故事》和郭达蔡明春晚小品《机器人趣话》(他是编剧)时代就有展露,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那些主题,并无与时俱进。还别说,我看过一个剧情跟这个差不多的色情片。
美好的回忆
说实话好看程度是超出预期的 笑点比较集中在后半段 欣欣超可爱!这个AI角色很适合她!李成儒跟岳云鹏那条线有点儿莫名其妙 结尾感觉比较oe 我觉得留下来的是假笑笑~
1.9 中老年男人上个酒桌就要聊AI聊专利,然后再多喝点儿就开始意淫做春秋皇第梦,都末代了还做梦选妃争宠,拿了点海南的钱成天度假太闲了就去骗养老春药钱。威尼斯评委看了《在水中》想去捡垃圾做慈善陪老头玩,有的人甘愿生产垃圾,十几年了也还不腻。
情怀砸吧砸吧味,很多事情都突然老旧了。大年初一。
思念是高山上盖庙还嫌低,于是在山顶诵了十年的经。是面对面坐着还想你,于是把你像风筝放归天空。现在的房子拥有智能管家,控制晴雨,心脏停跳时能救我的却只有你。如今的科技可以仿造真人肌肤,捏造情感,夜晚满天繁星脑子里的还是你。分不清手汗和眼泪哪个更咸,就像分不清哪个笑笑,真心爱过自己。
中年人总归没啥浪漫事了
就很恶心
什么是思念?是高山上盖庙还嫌低,面对面坐着还想你。《非3》依旧是冯小刚式的“爱情字典”,只字片语抵过万千。但是,呈现得也太糊弄了吧,每一秒都是被迫营业的敷衍,and李成儒那条线?明显夹带私货?多巴胺配色就是年轻人喜好?这样的“完结篇”还不如不完结的好。
年度最无耻的“电影”,有一搭没一搭尬聊小品,动辄还混剪几分钟的前作片段。时长抻两个小时。观影如坐针毡,一影院的人在煎熬的空气里受折磨。葛优强撑着尬演辣人眼睛,冯小刚能把这样的作品交出来祸害观众真的没有脸面可言,没有丝毫的节操和底线。
这就是一部典型不适合青年观众的电影,那些老梗非得上岁数才懂。
平时不做题,上来就考试,能及格就不错了。哈哈
显然导演把这个以相亲恋爱开始的故事,放置进入婚姻生活之后,而且用如此超现实的手法,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在这个晚婚不育浪潮的微博时代,还在讨论承诺和相守确实有点赛博朋克,把严肃的亲密关系包裹进喜笑颜开的糖果色中,不失一种理智过后的云淡风轻。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相爱在一起,如此简单的一件事,无论如何复杂的演化,最终也逃不了心中那份对爱的执着与信念。
属于怀旧档,如果我2008年在影院看过《非诚勿扰》的话,应该会更加感动吧。里面插播了一大堆前面两部的剧情,结合彩蛋很明显能够感受到对于时间以及对于自己记忆当中的过往的追思,离家十年的笑笑更像是符号,让回不来的人重新回来本身就充满了幻想色彩,所以如广告一般虚假的布景也能说得通。娱乐性占了上风,李诚儒和岳云鹏那条线对剧情没有丝毫帮助。展望了一场人工智能时代可能会发生的对情感和伦理的争论,所谓越完美越假,有瑕疵的人才更真实。冯小刚写的词儿依旧挺有创意,京东广告实在猝不及防,看得人两眼一黑。
看完电影在思考一个问题,有一天我们会被机器人取代吗?我想电影给了我们一个温暖且浪漫的答案——只要思念在就不会被取代!比如死去的香山,比如离开10年的笑笑,他们都是无法被取代的!什么是思念:思念是,高山上盖庙还嫌低,面对面坐着还想你!
剧情是老实人被围着后宫争宠伺候,审美是中华乡土风芭比云图,台词是春晚小品,剪辑是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