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前三季是在为各种话题做展开性叙事的话,那么第四季就是在野心勃勃地进行收束和升华了,个人事业,家庭,女性主义,爱情,男人和女人,生和死,所有的话题都得到了更深层次的研讨和诠释,这一季让我好感度进一步上升了。
1.女性主义不用女权这个词,是因为的确在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女权这个名词恐怕还没像现在这样被安上各种帽子,还没被各种偏颇的观点稀释掉原有的意义。
但确实,这部剧就是一部大女主剧,它肯定是在研讨女权,女性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但我觉得难得可贵的是,《麦》并没有为了尖锐而尖锐,为了温和而温和,它用喜剧的角度呈现出了那个年代女性很多真实的想法,让男人和女人都能体会到女性的处境,地位和发展状况,所以麦瑟尔夫人的表演才能显得真诚,自然,发人深思,观察很敏锐但有不失客观,观点犀利却又保持着普世的价值观,你不能说这样一部剧是zzzq,这部剧本身就是在尝试结构所有被人们习以为常的价值观。
2.男人和女人和爱情我一直很讨厌Joey,也可能是前两季把他塑造得过于脸谱,而我也很讨厌Maisel一直放不下他,但慢慢的,在两个家庭交织的故事线中,我发现这不就是《One Day》里面说的“I still love you, I just don't like you anymore”.当时我觉得这句话很矫情很文艺,但莫名其妙记了很久,现在看来,Maisel和Joey其实就是这种关系,因为他们俩,他们的爸妈彼此关系也很好,所以在Moishe濒死的时候,Abe的讣告才显得那么感人,看似刻薄的Abe夫妇也显得非常和蔼可亲了起来,这大概就是习惯性的Love,它不是亲情,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不求索取的纯粹的爱。
3.事业线第四季主线当然是Maisel的事业,以及爸妈的事业线。
看似笑话的Stripper club里Maisel体现出了超凡的管理才能,但也慢慢在自己一直向往的喜剧行业渐行渐远,她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确实被一些执念所阻挡了前进的脚步,她崇拜Lenny,而Lenny也向往的是辉煌的音乐厅而不是局子,她引以为荣的“畅所欲言”不做暖场秀,而摆在她面前的就是一个绝佳的暖场秀机会。
那我们是否都要问问自己,当你事业的机会要求你妥协,改变你所谓的初心和原则的时候,你该做出怎样的抉择?
是一如既往的坚守,还是毫不犹豫的going forward?
还要太多太多的话题值得探讨,希望我可以在看完第五季之后再好好地捋一捋这部剧给我带来的启发思考和感动。
再次证明了,一部好剧不管你什么时候遇到,什么时候弃剧,什么时候继续追,它都会给你带来惊喜,并且会让你毫不犹豫地爱上它的!
无缝衔接上一季的时间和空间,用整整一季讲述“一夜回到解放前”后身、心以及周遭所有的人与物受到的影响、冲击以及做出的或正确或错误或无所谓正确错误的反应和应对。
从第1集“Be me”的踌躇满志到第2集“To art!
”的心酸自嘲,再到最后一集的“Ninety percent of this game is how they see you.”的醍醐灌顶,第4季用整季的篇幅极其详尽又极其真实地描绘出当之前的所有努力被一夕归零时,一个人该用怎样的心态和面貌收拾残局并继续人生,这里讲的心态和面貌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一蹶不振破罐破摔或慷慨激昂打满狗血,而是不以简单的摈弃主流认可认为是作自己为名逃避接下来会遇到的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也不以粗暴的放弃自我迎合主流来祈求获得普世意义上的成功的垂青。
极其现实的理想主义和极其理想的现实主义用夸张的舞台剧呈现方式、快速的台词对白和美仑美奂的锦衣华服包裹,表面上就是一个小女生的成长小故事,内里却早已超越了女性剧的范畴,折射出一个行业的生存面貌。
虽然在视野、高度、广度、深度、力度上与《广告狂人》这种用几个人物得以一窥整个行业乃至整个时代的佳作有不小的差距,但女性的视角、轻喜的风格、脱口秀本身的幽默和喜乐都让这部剧更喜闻乐见,也让追剧的我们更轻松自在些(想我当年还是个美剧小白时居然用《狂人》来入门,真是胆儿肥得很)。
但,乐着乐着,我们也看懂了在脱衣舞剧场里说男人女人世界的悖论的无奈、在陌生人的追悼会上送自己从来没有意识到的最亲近朋友的最后一程的遗憾、在社区集会上为了捍卫说真话的权利抖一下不存在的披风不惜与整个族人为敌的孤独、在金碧辉煌的卡耐基音乐厅里道行业乃至人生的真相的执着与哀伤。
这些充满戏谑甚至是看似非常滑稽、荒谬的场景,是独属于这部剧、这一季的高光。
无法抑制住内心的澎湃,我宣布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四季第八集封神。
前六集铺陈的平庸无聊在看到这周新更的两集后可以得到全部的原谅。
首先吹爆Lenny Bruce,我亲爱的Lenny,他真的是天使之光,我真的服了这位演员选的好到想让人说一百遍我操。
当他熄掉最后一口烟,忽然准备登上卡耐基音乐厅的那个仰头,毫不夸张我大概看了得有十遍。
非常优雅且极具个人魅力,演员本身设计的小动作真的超级多,可以反复看好多遍都觉得又破碎又迷人。
包括在酒店想要看Midge紧身裤的Lenny,乖巧的像一只松鼠索要榛果,底气好像没那么足,又好像也有那么点足,我从来欣赏不来弱势男或花美男,一直觉得强势有攻击性的男人才是最性感的,可Lenny的松鼠性感却能做到如此有侵略性,完全让人先折服下来,来不及思考别的。
他为Midge争取机会,他希望看到Midge发光,Lenny如此如此珍贵。
这第八集真的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一集,有两家人散买卖不散交情浓浓的爱。
从不肯承认Moishe解救15个犹太人的papa,没有捶胸顿足的伤心,只有Abe式荒诞的焦急,为他写讣告,哽咽地感谢他们的收留,感谢对Midge的呵护,这份感激到底还是说出口,谢谢编剧让papa有机会表达出来(即使是以写讣告这种不吉利的方式)
我第一次感觉到Shirley的演技爆发也是这集,moishe住进医院,Shirley在亲家的公寓里嗓音再也无法那么洪亮,她拿起电话又无措地放下,即使夏天也要中气十足穿着皮草的犹太暴发贵妇,她的沉默更使人心碎
再次看到Papa和Rose的亲吻,我简直也要流下眼泪来,比起年轻人的吻如此常见,中年的亲近更显得如珍珠般温柔。
多好的皮包骨头的rose啊,多么可爱的在街道里钻来钻去弄破衣裳的Abe啊
让我最最最感同身受的是Midge看到Joely和Mei下意识的亲密之后的那种难过。
我真的好理解好理解啊,Midge的好教养优雅淑女面孔之下的内心一定是骄傲有优越感的,这可是跟她在一起生了两个宝宝并且向她求和被拒绝、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无条件来帮助她的Joel啊,在他最难过无助的时候他想要拥吻拥抱的人却不再是Midge了,曾经心贴心的两个人,他们的心从现在开始真的真的要分开了。
Mei怀孕了,他们会组成家庭,他们会有新的生活,也许会很幸福,是Midge不能再参与的幸福。
是啊,只要他能过得好,凭咱们多年的感情,我发自内心真心为他高兴,能找到合适的人多么不容易,哪怕生生不见又如何,只要都岁岁平安。
他是我最好的朋友,他是我最好的爱人,也许注定无法一起漂洋过海,于是就各自留在了海的两岸。
最后集末,Lenny对Midge的话再次戳到我He said,Don‘t plan.Work.Just work and keep working
是的,不要停下,我也对自己这样讲。
好多小伙伴支持啊,谢谢大家!
那我就厚颜无耻给自己的公众号打个广告 在去看夜樱的路上欢迎关注
严格来说,女主为牛奶哭的时候穿得是睡裙。
但她后面为苏西找酒吧的时候和路人说“我穿的是迪奥”。
所以女主哭的时候那条迪奥裙子就在她的某个衣橱里。
我在这里就串起来了。
我的问题是:周转有问题与其舔着脸去赊账为什么不做计划卖一些衣服呢?
这可能是像我们这种穷人一些人看这部剧最别扭的地方。
我们实在不能和穿名牌的妇人产生什么“穷”的共鸣。
退一万步说,她的债主是他前公公,她孩子的爷爷。
甚至他们一家人没地方住了还给他们提供住的地方……她们家自己总有一条后路,一边天天说入不敷出一边天天还请着女佣伺候他们。
恕我直言,实在离真正的山穷水尽离得很远。
但这里,我并不想用“何不食肉糜”的态度来批评这部剧。
因为在女生因为牛奶和苏西哭诉时,苏西说了句:“我这有一杯放了一个礼拜的牛奶应该是能喝,你要么?
”这让我觉得编剧并不是不知道真正的穷苦是什么样。
只是那可能太苦逼了——就是道理我都懂,但人都是视觉动物,这部剧的色调就是复古明快的,注定要用这种“中产阶级穷到穿着迪奥哭诉喝不起牛奶”的情节来表现主角的崩溃😡讲真,都是苏西那种小蜗居和灰灰的衣服咱们愿意看么?
但放松下来纯欣赏服化道(以及情节啦)反而感受到女主的内在力量1.她被夏尔甩了,受到很大打击,但哪怕睡在煤气灯酒吧她也把头发盘起来,她的美衣、美妆、发型可能真的就是她的战袍。
就像《潜伏》里的情节——翠屏说:“(那些富太太)饿她们几顿,看她们还讲不讲究了…”余则成说:“但是她们不饿,所以就要讲究…”翠平又是不屑又是小心翼翼的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说:“是比粗布耐看。
”
视频链接:【【潜伏】余则成夸穿旗袍的翠平,像林黛玉,翠平:哪认识的野女人?
-哔哩哔哩】 https://b23.tv/hzOUAU0对于一些还觉得“生存最大,吃饭最大”的太过实用太过朴素的女孩男孩来说,可能可以适当的花一些精力,让自己每天过得精致。
为什么要化妆?
反正晚上都要卸。
为什么要花时间卷发?
在时不时就要加班到半夜的日子里。
为什么要打扮?
反正只是见同事。
可能因为这代表对生活的热情吧。
当早上找不到理由爬出被窝,就想着要画个美美妆吧!
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女性独立,不代表就不可以喜欢粉色,不代表不能喜欢女性特质,不代表不可以追求美。
2.女主看剧碰见熟人,熟人马上说你是不是被开除了,女主(在我看来)坦然面对。
包括爸爸妈妈说你当着那么多人面被开除了好丢人啊;前公公说你从来都不搞笑;爸爸妈妈成了她死敌苏菲列侬的忠实观众;医生本杰明不再来找她;前夫的新女友怀孕了;相亲对象爱显摆;中意男人上床后发现是个已婚骗子;主持的时候Lenny Bruse给台上的Mitch扔东西;二流俱乐部禁止她进入;———世界仿佛不再围着她转了。
但在我看来似乎每次她一换衣服,就变得微笑自信。
这可能就是富养女孩的好处吧(是真正的富养而不是物质富养),从小自信到大的女孩,没那么容易窘迫,没那么容易觉得低人一等。
3.以为女主穿的漂漂亮亮可能是个脱口秀的玛丽苏,但实际上她在餐厅说的那些话真的让我大为改观。
她说:“如果我要错过我孩子今后的生日或者学校表演,那我就不能讲那些口水段子!
我讲我要讲的东西!
”
这个问题很犀利,女主她想得很明白啊!
就像现在大火的《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有多少脱口秀演员在天天讲“口红段子”,生硬的插广告,讲一些无伤痛痒的话题,好似用一根痒痒挠直戳胳肢窝的方法拙劣的逗我们笑?
天天拿路易斯CK自比,其实自己就是个《读者》笑话栏集锦。
Mitch没有那种“天天讲笑话很开心,忽然一天幡然醒悟自己做的这些事平庸无意义的”这种剧情——她其实在镜头外想明白了这一点,并马上做出了选择——我要做兰尼布鲁斯。
对于夏尔,她是愧疚的,但她也确确实实被伤到了。
夏尔团队确实是毫不留情的甩掉了她,完全没有考虑要不要再给一次机会;忘记了女主曾经像朋友一样去关心夏尔;完全忘记女主在夏尔养伤的时候对他的秘密㊙️守口如瓶;没有考虑如果女主真的是小人,被激怒后说不定会直接找媒体曝光报复;他们甚至早早的就雇佣了别人,故意让女主开开心心驮着两大车行李来到机场后再故作悲愤状将其开除,然后飞机起飞扬长而去,仿佛一个耳光打在女主脸上。
她意识到作为朋友她不该讲那些段子欠考虑,但是作为单口喜剧演员,她就是因为想要有所表达,当初才会一再站在麦克风🎤前。
作为朋友的一部分是愧疚的;作为喜剧演员的一部分是愤怒的。
她太想讨好当时的黑人观众群体,以至于迷失了自己,犯下致命错误。
如果不能说我想要说的,那我做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正如西方看到金发女孩就觉得胸大无脑,我们看到一个女孩盛装打扮就觉得一定是脑袋空空的网红名媛,但这个片段让我感觉女主并不是脑袋空空仿佛开挂的玛丽苏。
她的选择:拒绝《命题作文》🙅其实Mitch的这个决定,说她是“做自己”当借口呆在舒适圈我觉得倒也不全是。
因为我眼睁睁看着《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一些还挺犀利挺有态度的喜剧人在一年又一年节目的命题作文中逐渐消磨,最后在一团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派祥和中靠讲内部梗来吃老本 。
但是,如果不来这种影响力数一数二的节目,就是会没有人认识你,这就是事实。
也算是理想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永恒的矛盾吧。
4.金手指兰尼布鲁斯是Mitch的金手指。
而且S108就已经当过一次了。
对于更加社会更加底层的苏西,出卖色相帮她拿钱的姐姐,包括那两个黑社会朋友就是金手指。
我不讨厌金手指。
因为大家可能也不是那么想看主角们奋力努力却总是交不到好运的故事吧……不会吧不会吧
这个故事,发生在Jackie身上就够让人难过的了……这段台词写得是真的好!
表演也表演得很好👍👍👍
PS:苏菲列侬的戈登秀采访那几句话也很戳我:你有没有离你梦想的东西太近,近到你忍不住要毁了它?
”
说的太贴切了!!!
一部剧,有一两个戳人的地方,其他都在中上且赏心悦目——足矣
Episode5 stands out from the season! Oh, New York City is like a giant trash bucket full of trash but with roses growing. It's danger, mess, tears and poem, body fluids and hair, like a highly concentrated diamond shining temptingly at night. Everybody is shoting for it, crying for it, getting lost to it.God damn! 我被苏菲吸引了,她是真的有能力达成自己欲求的人,所以苏西会拉她一把,因为她相信她可以做到,她能走到曾经的咖位说明她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她知道如何在保持自我的同时与逆境对抗,相对而言米琪还是太小女人了,还是缩在自己的小壳子里自怨自艾,控诉世界不理解我,世界永远不会理解你,你要理解世界,当你真正的理解世界你就不会把自己看得那么重了。
苏西看中了她的天赋,但如果她不能突破自我,她的天赋将被现实磋磨得最终流于平庸。
一个人如果无法和现实对抗,那他标榜的自己无论多么伟岸高尚都只不过是虚幻的楼阁,人不能只活在自我里,在世界与我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才是真正的强者,因为他懂得包容世界。
世界毫无保留的接纳了你,你要学着包容它,一切事物都是相互的,对立面的存在是为和解的目标提供支持,而不是无止尽的创伤和针锋相对,当你学会包容你才能真正获取改变和颠覆的能力。
第5集和第6集,目前为止是我最喜欢的两季了,当maisel和rose一个打进了男权的领地,一个不依靠男权,最后却又都同时遭遇了来自女性的打压,这两集虽然看着血压很高,但同时又很真实同时在这两集之间的兰尼,醉倒在街边,被maisel接回家。
此时醒过来的兰尼,更多想的只是逃跑,更是会让人不免心疼起来,他曾经也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再来说说,maisel和susie,她们的友谊真的不免让人动容,在maisel不得不接受苏菲给的帮助(因为生活债务),susie依然选择帮助maisel,她们两个真的缺一不可
不明所以,看她在出租车又脱衣又砸车的表现,我以为她是有野心的。
结果第四季一次次拒绝机会,lanny介绍工作那次拒绝的真是毫无理由,没看完我就关了。
why?
why?
why?
矫情又做作,剧情安排强行让lanny帮一把。
女主对工作的野心和上进在出租车那里就体现过了,这又不是拍1000多集的日日剧,一个问题翻来覆去嚼,还是那种最基础的,最幼稚的问题。
不喜欢这季,就像得了阿兹海默的老奶奶,一个问题翻来覆去的说。
有时候觉得人这一生都在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操控。
每当生活变得比较有序,所有事都向着美好的方向前进时,那只可恶的手就会调皮地创造出一堆新麻烦。
只有像麦瑟尔夫人这般不把困难当回事,把所有不幸转化为一个个笑话时,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积极些。
当女主Miriam经历了爱人出轨、离婚、家庭财务危机、事业危机后,我们依然能看见她身上充满着积极的能量,把所有不快都写成脱口秀的段子。
在Miriam能云淡风轻的在台上说出这些由痛苦转化成的幽默段子时,她心里才真正和那些不快做了了结。
就像在十几岁听王乃恩的《慢慢》,深深被他那仿佛能溢出屏幕的伤感所吸引。
等到十几年后才发觉伤感和其他负面情绪都是自然而然就能产生的,是一种相对简单的表达形式。
但在被很多困难捶打过,却依然能保持着平静和理性的心态才是修为更高的体现,就像原唱张学友版的《慢慢》。
甚至有时候感觉当歌手们轻轻柔柔哼唱出忧伤时,我反而会更加心疼他们。
看完这季,我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标题这句话:生活原本可笑,当我们能把它转变成玩笑,我们才算真正战胜了它。
这是独属于苏西的高光时刻,一气呵成,全无表演痕迹,有的只是一个刚刚意识到自己身边原来一直有一个如此好的好人而自己对他几乎是一无所知的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最亲近的朋友”这样一个自己的人生字典里从来没有想过、从来没有见过的称谓,比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死亡还要震惊、恐慌、措手不及,继而愧疚、懊悔、愤怒,最终悲悯的复杂又细腻、真实又贴切的情绪和情感表达。
这段一口气说完的满篇充斥着fuck、每句话都有shitty的悼词是我听到的最自然、最真实、最深情的悼词,它就是这个浑身男装从头到脚看不出一点女人样、抽烟喝酒赌博吹牛的混不吝苏西在那一时那一刻最“苏西”的表达。
当从来都不屑于友谊的人发现友谊就在身边,当从来都不认为有真情存在的人醒悟真情一直都在时,我们才发现我们和苏西一样,4季下来完全无视了杰基以及很多如他一般微不足道的小角色,“有他没他,别人都一样的过”。
我们不仅无视了剧中的这些不重要的人,我们还无视着身边那些我们一直觉得理所应当的“不重要”的人,无视着一直就在身边的nice guy. 我们惊觉、我们后悔、我们愧疚、我们愤怒,为那些我们忽略掉的知名和不知名的朋友,也为我们自己。
于是,此刻,穿越屏幕,在陌生人的灵堂里,我们与剧中人同频。
我们在台下,听着这世间对普通人、对小人物最动容的告白;我们也在台上,与几欲落泪的苏西一起表达我们对人世间最简单却也最难得的情感最深的遗憾。
这也是我喜欢美剧的原因,因为在这里,你永远不会看到那模式化的拥抱和解,永远不会看到那粉饰太平的大团圆,永远不会听到虚假甜腻的告白、慷慨激昂的口号,永远不会遭遇拍屁股才会想到的奋斗、挫折、奋发、走上人生巅峰的套路狗血。
这里只有真实,就是人生的真实,没有背景音,没有光环,没有上帝视角,失败之后还是失败。
也因此,一个不是自己国家不是自己时代不是自己人种的人的故事可以跨越时空跨越千山万水在一个大半夜里窝在一个小角落里对着屏幕傻傻的哭和笑的你的心里产生深沉的共鸣,因为,那是一个关于人的故事。
这个标题,有点对不起女主,所以开头还是要说,那个带给人欢笑的女人回来了。
整个第四季剧情上没有太多大起大落,女主角米琪·麦瑟尔依然沿着她的规划向伟大的喜剧人迈进。
要说亮点,大概就是把脱衣舞俱乐部变成了脱口秀俱乐部。
但这一点又很奇怪,脱衣女郎们的戏份太多了点,米琪能让人记得的表演就是那场“女人比上帝还重要”的演说了吧。
米琪(瑞秋·布罗斯纳安)的表演没有太多变化,相比起来,配角们太让人惊喜了。
米琪妈妈Rose的媒婆事业越做越大,甚至更期待她让那些大龄女孩枯木逢春的片段再多一些。
爸爸Abe去了报社,因为不会说谎,写了好多尖锐的评论文章,不过第一次发工资的时候,老教授还是emo了。
前夫的新女友May也很可爱,害怕跟乔见家长,闹出了诸多笑话。
当然还有女主的闺蜜Imogene,妥妥的搞笑担当,女主爸妈永远叫不对她的名字(这一点好真实,像极了我爸妈,好朋友的名字永远对不上号)。
闺蜜大概是个家庭主妇,给米琪爸爸当兼职助理,因为她打字神速。
其余还有前夫Joel的爸妈,也始终搞笑。
米琪的经纪人苏西,以及她开公司新招揽的魔术师(这个奇奇怪怪野路子演艺公司完全可以出个衍生剧)。
苏西也很强,虽然看起来落破,但从她每次推销自己的艺人还是能看出其实力不凡。
总而言之,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在做的事。
语言像机关枪一样密集地输出,每个人都话痨,不给你留一点思考的时间,或是让人低落一会儿,不允许。
好了,如果《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可以出衍生剧,我首推烂泥布鲁斯,开个玩笑,兰尼布鲁斯。
啊,这个该死的如此有魅力的男人啊,他怎么能这么迷人呢?
兰尼布鲁斯是那种人,幽默、机智、帅气、有趣,在这一季他和米琪的短暂交手中,还能看出他的认真以及深情。
我就说吧,兰尼和米琪一定有戏。
但是,米琪从第一段婚姻中走出,就注定未来是为事业而生。
这可真是个矛盾点,最终季怎么收场,可别把兰尼给写死了。
最后,给大家看看这两个喜剧人的表演吧,要开怀大笑啊!
https://mp.weixin.qq.com/s/hd6YdxRCbO08T5MDDZaapg
这季很难看,女主忽然成了个只会吵架的疯批。自恋爆棚、歇斯底里、为女拳而女拳、对谁都不依不饶、到哪都剑拔弩张。每个角色都像在随时比语速的机器,完全没有了前几季人物本身张弛有度的魅力。以及前夫哥的那个华裔女友,不就是亚洲版的另一个麦瑟尔夫人吗?所以是编剧只会写这种还是要表达前夫哥旧情难忘就hào这一口。还有非要带经纪人去gay bar真是讨厌透了。任何时候分寸都是个好东西,这一季编剧忘了给女主写分寸,失控导致面目可憎。可惜了前几季那么好的底子。
一般般
完全靠速看完Lenny剪辑。没🎃会员后根本不知道哪里找得到这季....
说实话…似乎一部神剧总会有迷失方向的一天,可能如果一直追求高能的表演和语言输出总有一天会让观众很累。到了第四季我已经不知道这部剧到底想说什么。
go forward!
摩天轮对话和葬礼致辞都还蛮亮点的 但是不知道这季把情景设定stripper club是否为了夺人眼球 有点儿倦了厌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也只想听听带着文化差异的段子 并不喜欢太多副线把每个角色都拎出来晾一晾的叙事。
无福消受这些中产阶级抓马
话痨剧无疑了。。但这一季每个人都在新旧生活的迭代中挣扎额。但哪季不是这样?有点腻歪了
三颗星里两星给最后一集,无语,前大半季编剧水平断崖式下降,感觉就是看一家子神经病绕圈圈的水平,女主的脱口秀水平三季看起来没有任何长进,这一季还多加了狂妄自大略显油腻,每当我以为她变成大女主的时候她又告诉我她有病,最后一集编剧找回了理智。rose和abe像是两个只有彼此懂对方的神经病,还挺可爱。这一季苏西像唯一的正常的理智的人,专注事业专注搞钱,get到她的可爱了!最后!lanny!lanny!lanny!他好好我真的疯狂心动😭😭😭dont plan,just do!这也会是我2023给自己的忠告
这一季整体把女主的感情线弱化了很多,事业线在脱衣舞俱乐部的风生水起其实也不错,虽然lenny在给女主加油打气,但也看你想怎么定义自己的“成功”吧,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众人皆知的成名的。脱衣舞俱乐部里的表演都好棒啊~
结尾算是兰尼一棒子把女主敲醒了吧 米琪认真搞事业!! 无所畏惧!!!
好吵
上个月就看完了 挺失望的 比前几季差很多
第一集太无聊了差点打三星,还好快结束时候开始上价值,言论是有力量的,它能照亮躲藏在黑暗中的事物,可以改变人的思维进而改变人的行为。但如果你闭口不言,它就毫无用处。前七集都很无聊,有点感慨成为职业女性要么相亲要么找同行,能够改变工作场所真的很厉害,但是想想女主带动身边那么多女性开始工作也就不意外了。最后一集的演讲很好,想象我们自己是主人,我们很重要。看到医生,也看到护士,是后疫情时代的感受。
Bruce最后的一段话直接拉满五星
苏西搞钱!!!兰尼加戏!!!
这一季依然看不下去;看到第一集32分钟弃剧。
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带着些许的着急忙慌;这前夫哥怎么一看到女主就苦大仇深跟吃枪药似的,给他惯的;太爱这种细腻又轻松流畅地描写女性角色的剧了。
快进补完
终于把兰尼睡了谢天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