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找工作难成为当今的社会问题。
既然找工作这么难,换一个思路,自己创业,自己当老板不就可以了吗?
《亿万少年的顶级机密》这部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影片中的男主在19岁的时候,通过卖海苔成为亿万富翁。
通过这部影片,年轻的创业家可以从中学到什么,以便自己将来更好地创业?
以下6点建议给大家做参考。
1. 如果你觉得可以致富,你就一定可以致富;如果你自信可以成功,你就绝对能够成功。
如果把社会上的人分类,大致可以分为这三类:商人,公务员,工薪阶层。
这三类人有着很明显的性格差异,比如说挣钱,商人第一想法是看看现在市场上还有没有空缺可以填补,如果有,就根据市场需求创办公司。
公务员大多是进入国企,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然后再在体制内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反正不会离开公司。
工薪阶层就更简单了,大学毕业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就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工作,整体收入也普遍是最低的。
这么多年与商人打交道的经验来看,商人哪怕是在最穷的时候,也相信自己将来一定会变成富人,就是这股毅力,让商人在社会中不断地受挫,不断地进化,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想起爸爸小时候卖水果时,有一个老外拿着美金买水果,由于水果摊的老板们都不认识美金,都不愿接受,我爸就接受了,并且一美金当作一块钱结账。
你看,哪怕财富就摆在你面前,你不认识他,财富最后也会选择离开。
2. 永不放弃(Never Give Up)这个世界上的有钱人永远是少数,是因为很多事情不是你努力了,你就会获得成功,但是,不努力,你就肯定不会成功。
每当我陷入低谷的时候,我总是拿麦当劳的故事来激励自己,告诉自己坚持下去。
麦当劳的创始人雷· 克洛克在52岁的时候发现当时麦当劳兄弟的运营模式能大获成功,在1961年,克洛克最终说服麦当劳兄弟以270万美金的价格将餐馆转让给自己,从此开启了麦当劳全美甚至全球开店的浪潮。
克洛克去世之后,人们从他麦当劳总部办公室的座右铭里,发现了这样几句话:"才华"不能:才华横溢却一事无成的人并不少见。
"天才"不能:是天才却得不到赏识者屡见不鲜。
"教育"不能:受过教育而没有饭碗的人并不难找。
只有恒心加决心才是万能的。
3. 如果想太多,就走不到这一步了。
这世上有两种人代表着两种极端,一种是莽夫,他们做事很积极,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从未考虑过自己能否承担失败之后的后果,俗称“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另一种就是懦夫,他们做什么事情之前都会深思熟虑,要把每一步都想清楚明白,没做好准备之前绝不轻易行动,这种人不会犯什么大错,但也很难取得很大的成就,因为在你还在思考的时候,别人已经开始行动并走在你前面了。
之前上亚马逊课程的时候,老师常说这么一句话:“朦胧的正确要比精准的错误好。
”在亚马逊上卖产品,最重要的是选品,选品选好了,就成功了一半。
随着亚马逊的不断发展,亚马逊卖家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大部分想要在亚马逊上做事业的人,都会选择FBA模式——也就是先把货送到亚马逊仓储,然后再在亚马逊上销售。
这就有一个隐患,一旦产品销售不出去,卖家将要承担巨额损失。
为了将损失降到最低,许多卖家在选品上精挑细选,尽量避免任何错误或疏忽。
但如果一个人小心翼翼过头了,就容易犯一个毛病,总是想太多,并且越想越恐怖,最后就卡在选品上面,迟迟不敢走下一步。
所有创业者无一例外都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如果你连一点抗风险的能力都没有,那你还是乖乖回去上班吧。
4. 把所有的挑战都当作“机会”。
人在什么时候成长得最快?
逆境还是顺境?
我觉得是逆境的时候。
当一个人处在顺境的时候,他往往会有一种幻觉,总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做什么都是对的,别人都是傻逼,做什么都是错的。
当一个人处在逆境的时候,他开始学会反思,总结自己以前过往的经验,哪些行为是不好的,哪些行为有待优化。
这个时候的他开始怀疑自己,小心翼翼地在现实中验证自己的想法,虽没有了当初的冲动,但多了一份成熟稳重。
创业是一条铺满荆棘的道路,前行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但成功之后就是天堂乐园。
大多数平凡人不愿承担过多的风险,总想着安安稳稳,平平淡淡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虽然羡慕有钱人的生活,但也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得其乐。
我国的高考严格按照高考成绩来排名,以前觉得这样做太片面,现在觉得这么做有一定的道理。
我相信每一个优秀的学生,总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学科,面对自己不擅长的学科,学霸们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努力提高自己的弱势学科,最后整体成绩还是名列前茅。
工作中也一样,我们不可能喜欢职场上的所有事情,但如果你一遇到挫折就放弃,那你就不会成功,最后成为平庸之辈。
5. 保持一种正确的心态。
很多人在读书期间,有这么一个毛病,就是平时考试都考得很好,一遇到重要的考试,总是考得比平时差。
这就是心态问题,人在紧张的时候,总爱出错。
在平时的生活中培养一种积极正确的心态很重要,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的犯错成本有限,或许一次失败就让我们的人生走向衰落。
这在创业领域更加明显,我们从零创办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5-10年时间,但是一个企业从遇到危机到最后破产,往往只用1-3年。
以前我就一直好奇,为啥将军比士兵重要?
那些冲锋陷阵,走在第一线的都是士兵,他们随时随地冒着生命危险,可是他们的地位不如坐在后面的将军。
直到长大后才明白,一个士兵可以短时间内培养,而一个优秀的将军则需要长期的教育和实战经历。
而一个国家的稳定,一个企业的发展,最终依靠的都是背后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是他们保证了整个国家和企业的基本运营。
6. 做生意就像打电玩,要一关一关打上去,想成为最高等级的赢家,就必须持续玩下去。
凡事都离不开坚持,小时候我们就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小兔子最开始跑在前面,总觉得乌龟跟不上自己,就跑到一边睡觉,结果乌龟慢慢地跑上来,最终超越兔子并赢得了比赛。
爱迪生也说:“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虽然那1%的灵感至关重要,但你光有灵感,什么都不做,就坐在那里干想,你也做不出什么事业。
我会中日英法四门语言,知道的人都说我厉害,但这其中的坚持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日语N1(最高等级)考了5次,前四次都失败,最后一次才成功。
如果我在前三次就放弃了,那我也就不可能成为一名日语老师。
很多中小企业的老板之所以越到后面越难,我想是因为他们满足了,在创业初期,因为穷,想要挣钱,所以逼迫自己努力上进,后来挣到钱了,特别是有房有车之后,就想过安稳日子,享受生活,但因为中小企业原本抗风险能力就不够,所以一遇到什么金融危机,中小企业也最先被淘汰出局。
《泰国,扎克伯格》泰国一少年!
与Facebook的扎克伯格同年(1984年),两人也同时在2004年开创事业。
但这个华侨少年的过程更艰辛和曲折!
---16岁,他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17岁,辍学;---18岁,父亲生意失败、家庭破产,不得不欠债跑路。
为还债、为生存,少年自力更生,做过不少买卖。
尽管每次都以失败告终,但从未放弃过;卖过劣质DVD,摆摊卖板栗。
他也因此在艰辛曲折的求生存道路上体会到了家长做生意赚钱的不容易。
---19岁,和家里老人(唐叔,应该是管家)共同努力,做海苔生意。
功夫不负有心人。
最终成为了一名靠海苔发家致富的青少年亿万富翁。
---年仅28岁,成为国际知名海苔品牌“小老板”创办人,旗下员工超过2500人,产品行销27个国家、6000多家“7-ELEVEn”商店均有贩售!
囊括全泰国85%以上的海苔消费市场,一年赚进8亿泰铢(1泰铢=0.2人民币元)。
他就是伊提帕·柯彭温奇(Aitthipat Kulapongvanich)。
你可能没听过,但你八成认得带着瓜皮帽的红衣小人偶、吃过来自泰国的“小老板海苔”。
现在,您可以观看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亿万少年的顶级机密》,更直面了解!
该片由泰国GTH电影公司摄制并出品,男主角扮演者Peach Pachon Jiratiwat 凭借着上一部电影作品《音为爱》在泰国影坛迅速崛起,人气爆棚。
在影片中扮演他女友的Mukmai Walanlak Dumsuwan 则是新人(美女吧)。
GTH电影公司每年都能拍出多部票房过亿口碑上佳的影片。
像今年已经推出的《音为爱》和《怨鬼之家》,票房都轻松过亿。
这家电影公司秉承着质优量少的传统(每年才拍四部片,真的掌握了价值投资方法了),在泰国影坛和市场已经树立了品牌效应。
只要是GTH出品,必属佳片。
不过,“小老板”可不需要靠电影来宣传,因为本身已经是奋斗奇迹!
20岁时(2004年),伊提帕从泰国传统小店和中国引进炸厚片海苔,将它变身为泰国零食中的新面孔,售价比进口的日韩海苔便宜,所以在泰国的“7-ELEVEn”连锁店一上架便广受欢迎!
来年甚至开始外销至新加坡。
目前除了在泰国同类型产品中市占率高达80%,海外市场也增加至20几个国家。
电影在台上映前,真实的“小老板”伊提帕独家接受《Cheers》杂志越洋专访,谈起品牌雄心:“近期目标,是5年内让亚洲人知道‘小老板’是第一名的海苔;长远且最大的目标,则是让全世界都认识‘小老板’!
”2010、2011年,小老板海苔的总营业额都超过10亿泰铢,2010年至今,成长率更高达30%。
请注意,影片与现实只有70%的还原!
而且被我诟病的是,编剧没有交代清楚一点:---“小老板”为了赢得“7-11”合同,要开办加工厂。
向银行贷款1000万泰铢,被拒绝。
卖车后,不久便成事!
但是,工厂光装修就100万泰铢,这笔重金,何来?
让我们来看看新加坡媒体采访的文字: 在接受时,“小老板”回忆人生中最难受的一天,是回家看到妈妈因债主追上门来而痛哭,他忍不住自问:“我该做什么,才能让妈妈不再掉眼泪?
” 当时18岁的伊提帕有天走在曼谷中国城,观察到自己和不少华裔泰国人喜欢吃的“糖炒栗子”,竟只有在中国城才买得到。
身为泰国华侨第二代的他寻思,如果将糖炒栗子引进大家常去的量贩店,要买就方便多了,这让他有了第一次创业的点子。
伊提帕决定针对华裔泰国人营销,果然一炮而红。
一年半之内,他的糖炒栗子商店在泰国最大几间量贩店,如TESCO Lotus和Big C,开了30间连锁店,除了现炒糖炒栗子,还兼卖其他零嘴。
只是好景不长,2003年,TESCO Lotus(英国乐购控股,泰国领先连锁折扣商店。
目前有店铺660家)的新执行长勒令伊提帕不得在卖场炒栗子,让气味影响环境。
迫于无奈,他只好请人先在外面炒好后,再送进卖场。
但不是现炒的栗子,滋味不好,营业额因此瞬间减半。
被迫另寻出路的伊提帕,转而注意到店里有种“炸厚片海苔”卖得特别好,于是决定再接再厉,瞄准泰国刚起步的海苔消费市场。
一个20岁的大男孩,面对接二连三的变故,努力站起,却又不断摔倒,伊提帕没有失志投降。
他告诉自己以正面的态度看待:“这些挑战对我来说都是‘机会’,让我开发自己的能力、学会长大。
” 从糖炒栗子转到海苔,伊提帕的商人眼光再次淋漓尽致地发挥。
为扩大客群,他决定另创品牌,并锁定泰国便利商店龙头7-ELEVEn作为通路首选。
“小老板”(Tao Kae Noi)之名,则来自爸爸当时的取笑:“我们儿子要当小老板啦!
”伊提帕解释。
这下就解释通了,“小老板”原本不想放弃已经运营成熟的“糖炒栗子”生意。
可是面对资金挤压和环境约束,不得不出售再创业!
而不是影片中的卖车筹资!
(车顶几个钱)当时,他向“7-ELEVEn”提案带去的海苔“只用塑料袋装、外面贴上贴纸,就像菜市场卖的一样”,当然不得青睐。
花了2个月彻头彻尾修改后,再次叩关才传来捷报,“7-ELEVEn说他们很感兴趣,问我愿不愿意在他们的3,000家超商中贩卖?
”拿到7-ELEVEn这个超大通路的订单,伊提帕却没能松一口气,因为产品“量产”的考验立刻接踵而至。
完全没有食品生产线管理经验的他,必须在2个月内筹钱、设立工厂,并设法让产品通过7-ELEVEn要求的GMP认证。
他写好营运企划书提出贷款申请,银行却以他太年轻为由拒绝,他只好卖掉糖炒栗子的事业来筹资。
而在工厂营运与食品认证这两门课上,伊提帕完全是靠自学、发问、不断打听,才一步一步过关,让小老板海苔在3,000家7-ELEVEn成功上架。
好了,这位就是泰国的扎克伯格,宛如“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考验的不仅是伊提帕的经营智慧,更是胆识与坚持。
“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心态。
你必须相信自己办得到,并愿意为它挣扎。
假如等钱都到位才创业,也许我根本不会再有如此大好的机会,”伊提帕说,这也是他留给泰国年轻、有意创业者最衷心的建议。
从电玩小子到海苔亿万富翁,伊提帕再次改写一般人对创业之路的既定想象,“小老板”正一步一步迈向他的“大老板”之路。
目前,小老板海苔在泰国曼谷已拥有18间品牌旗舰店,为了打响国际知名度,还找韩国团体BEAST代言广告。
并且已准备在泰国股票上市!
最后,我们一起体会华人“小老板”曾经的心路!
在没人认同他从大学休学、或是糖炒栗子事业受阻时,伊提帕都一度想过放弃,但他对事业的热情和家人的支持,让他最后终于没有退缩。
“做生意就像打电玩一样,要一关一关打上去,想成为最高等级的赢家,就必须持续玩下去,”伊提帕说。
难道这不是正在创业的您需要的心境?
难道这不是正在拓展的您需要的心境?
难道这不是正在坚守的您需要的心境?
这更是,身处“爹妈不疼、姥姥不爱”之中国市场现实的价值投资者们需要的心境啊!
影片根据泰国海苔第一品牌“小老板海苔”创始人伊提帕·柯彭温奇的真实事迹改编,尽管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创业故事,但最引人瞩目算是创业者的年纪,16岁玩网游卖宝物月赚40W,17岁逃学卖糖炒栗子,18岁全家破产举债4000万,19岁他创立了小老板海苔,如今27岁,旗下员工超过2500人,产品销往27个国家、6000多家7-11据点贩售他的海苔产品,一年赚进8亿泰铢。
如此一个神奇的创业过程,足够令人膛目结舌自叹不如。
不过,片中最令国人意外,还要属少年父亲破产后,举家迁移中国投奔子女的桥段。
之前就一直教育这个不务正业的儿子,要好好学习,以后才能在中国找到好工作。
真想不到,泰国对中国亲近到如此程度。
之前看过一部泰国片,忘记名字,里面两人吵架互骂祖宗,旁人拉架问他们的祖宗是谁,两人同时说是中国人,然后就都闭嘴了。
看到这里,还小小思考一下。
当年天朝周边遗留下来这么多的藩属国,只有泰国算是最正面的看待中国的吧。
这里面一定有一段渊源的历史,很值得国人们去挖掘去细思。
男主可以说是聪明毕竟玩游戏卖装备就能赚到车和学费,说蠢也可以佛牌被骗都不算是事而是卖炒栗子好不容易赚到钱立马就希望开分店,但他成功感觉也有一定蠢的原因。
炒栗子失败无望了无意中看到炒海苔,就立刻行动去做失败了不要紧继续不断试验终于成功赚钱了他不止于赚一点钱,他又希望要扩大生产壮大事业。
亿万少年的顶级机密是靠他不断地坚持和不断地前进。
故事其实真是一般,但万万没想到这居然是真人改编故事。
“做生意就像打电玩一样,要一关一关打上去,想成为最高等级的赢家,就必须持续玩下去。
“ 这是电影主人公的原型”小老板海苔“创始人伊提帕‧柯彭温奇说的。
从《社交网络》到《中国合伙人》,总有太多的成功人士的故事被搬上荧幕,它们是励志鸡血正能量的代名词,但看到最后怎么都觉得是时势造英雄或者是太多的天时地利人和在里面,可是这部电影不是这样。
它那么接地气,主人不是出自哈佛北大这样的名校,也没有一群智商超群为他出谋划策的朋友,甚至他的事业都是传统到不行的零售业。
他不是凭借创新一鸣惊人,他也没有什么想改变世界的宏大愿望,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才会让你觉得这个故事是真实的,让你相信坚持的力量,相信努力就会成功。
也许我们都曾经有过颠覆传统的想法,都曾经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但是最后我们都输给了社会固定的模式,或者说输给了自己的脆弱更贴切。
我常常会想,自己不相信自己是不是才是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
可在困难面前,谁敢孤注一掷?
从5岁开始学钢琴,曾经我以为就这么一直弹下去也许终有一天就弹到卡耐基音乐大厅了,可是啊这个梦想在9年后因为中考就戛然而止了。
因为父母说艺术这个东西太不靠谱还是好好读书考个好学校,以后才能有个好出路。
那个14岁的我甚至连反抗都没想过,就放弃了。
从此钢琴成了家里的摆设,直到高考结束,都没在碰过。
是的,父母说的没错,好好读书考上不错的学校然后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很靠谱也很稳妥的生活。
可是我却总在想,如果当初能勇敢一点,会不会有一个不同的人生呢?
但是看完电影后,我知道就算时光倒流,还是会选现在的路。
因为我抗不过,当所有人都不认同的时候我扛不住孤独,当可以预见和不能预见的困难纷至沓来的时候我扛不住失败。
当命运可以让我选择的时候,我会选择最保险的路,所以,我只能羡慕,羡慕像主人公一样的敢于孤注一掷的人。
他们受得住被世界拒绝,就配得上被世界尊敬。
You're going to fall down,but the world doesn't care how many times you fall down,as long as it's one fewer than the number of times you get back up.
不太懂一个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商业励志题材的电影,明明可以燃一些,为什么导演Yong要拍的跟文艺片一样,时长131分钟,叙事那叫一个沉静缓慢,很多地方连配乐都不用,看着想打瞌睡的绝不是我一个。
豆瓣打分7.4,感觉换成《天才枪手》的导演拍,会成为冲上9分的神作不过Yong还是巨有才,又当编剧又当导演都有神作,拍的《小情人》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鬼宿舍》是我唯一完整看完的鬼片也许他的风格就是这种细水长流娓娓道来吧,但是我感觉跟这个题材不太兼容尽管如此,看到后来还是情不自禁为主角打气,看到最后还是眼睛湿润了,(看同类型影片《当幸福来敲门》时我就没有这种感觉)里面有一句我很喜欢的台词(照理说都往走心里拍了这种内蕴深刻的台词应该比比皆是,然而并没有):“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想清楚。
”“那是好事,如果你想太多,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了。
”
看了几遍,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
1、轻易得到的,也会轻易散去。
2、自己核心能力绝对不能外包,否则你可能随时嗝屁。
3、谈判时,一定要让对方先报价,并对对方的报价感到惊讶。
自己的报价一定要远高于自己期望值。
4、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销售亦然。
5、初创业时,一定要严格控制成本,仔细考察市场后,再做定夺。
6、认准了目标,全力以赴。
6、收集经济数据时,以市场为准。
7、家人的支持、内心的信仰,都是你前进的动力。
逆境的存在,是为了新的突破。
8、好的产品,加上新奇的营销手段,才有市场。
9、生意就是生意,创造价值,获取利润。
永远不做没有回报的投入。
10、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不要拿你自己的去评判别人的,这是尊重11、金钱是好东西,但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活着的唯一目的。
12、付出一定会有回报,有时候你只是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摔了一跤。
13、失意的时候通常都会有连锁效应。
好生养着,事情总会有转机。
13、推销你的理念时,要尽量得到对方的肯定。
14、激励并照顾好你的员工,永远不要让他们看到你的落寞。
15、坚信、坚定、坚持,永不放弃,你一定是最后的胜利者。
绝望的尽头就是希望。
你希望什么,你就会看到什么。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君君电影院],ID:TVwanda之前君君看到过一条新闻:卖皮肤一天赚1.5亿。
这不免让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那得扒多少皮啊?!
看来向金钱低头的人,并不只我一个啊。
结果我点进去一看,才知道那个人卖的是王者荣耀的皮肤……
好吧,这也并不奇怪(卖人的皮肤才奇怪好伐)——毕竟越来越多的人,都靠网络游戏来消遣时间了。
君君今天要推荐的这部电影,主人公也是在游戏中发家的;只不过,他把游戏戒了以后,成为了亿万富翁:《亿万少年的顶级机密》| 2011豆瓣7.4
不要以为这部电影只是一碗励志鸡汤——它是由真人真事改编的,讲述了穷屌丝伊提帕·柯彭温奇,在创业路上摸爬滚打,最终成为亿万富翁的故事。
(伊提帕·柯彭温奇本人照片)影片一开场,男主就展现出了他“坏学生”的一面:上课打网游,
课本直接用来垫鼠标,
(相信很多人都有拿课本垫电脑的经历吧,就算没有垫电脑,也一定压过泡面!
)而男主,马上就靠着打网游卖装备,月入40万,发家致富,还买起了豪车。
就连犯了错被学校老师请去“喝茶”,都面不改色心不跳;甚至犯了错还想贿赂的老师,逃避学校追究责任。
(你这么叼,你家里人知道吗)不过常言道“秀死快”,果然好景不长,男主的游戏账号因为倒卖装备,很快就被封了。
断了发财之路后,男主就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屌丝:高中就辍学,没有文化,更没有任何过人之处,甚至三天两头被人骗。
他想倒买倒卖DVD机,却拿到了500台山寨货,黑心的商家不仅不提供售后服务,还扇了男主一耳光。
他想卖炒栗子,不仅用自己剩余的钱,租了一台炒栗子的机器,
还跑了各个店,一家家地学习如何炒出好吃的栗子。
一切都筹备完善,他的炒栗子摊位终于开了起来,生意也相当不错。
当我们都以为这次男主就要成功的时候——因为炒栗子时产生的烟雾,影响到了商场的天花板,男主的摊位被商场强行关了……
祸不单行,父亲的生意也在这时候失败,家里破产了。
父母因为欠下巨款,不得已要逃到我们大天朝来了……
或许放在以前,男主还可以仗着家里有钱,不在乎投资失败;但是这次之后,他不会再有任何退路了。
但他也不会因此退缩——他想帮父母还债,想把父母从国外接回家,这一切,都需要靠他自己来实现了。
于是他又寻找了另一个商机——海苔零食。
他拿出了所有的积蓄,甚至卖掉了用来打游戏的电脑,不断尝试炸出好吃的海苔……直到手臂上全是油水烫伤的包。
在数万次的失败之后,他终于炸出了又好吃又不油腻的海苔,克服了海苔保鲜的问题,取得了与便利店7-eleven的合作……
当便利店那边决定考察他的海苔加工工厂时,他临时利用父亲的工厂(已经被银行查封、没收),进行了简单的装修。
甚至在检查人来的时候,油漆都还没有干……
当最后工厂被检查方通过,男主连夜把海苔产品做出来,在凌晨送往便利店仓库后,他留着鼻血,面对着朝阳,给父亲拨通了电话:你和妈妈可以回家了!
是的,他有能力偿还父母的巨额债务,父母再也不用躲在国外了。
也许你会觉得不可思议——但确确实实是由真人真事改编而成。
男主的原型就是“小老板海苔”的创始人,伊提帕。
和影片剧情一样,他17岁沉迷网游辍学在家,18岁家里破产,19岁开始自己创业,到了23岁,他还清了家里几千万的债务。
并在26岁,就成为了亿万富翁,成为了全泰国最年轻的老板。
但这一切,并不是因为他天赋异禀或有才能,也不是靠天时地利人和就能做到的,而是他的坚韧和忍耐。
正如影片中所说的:我才不会因为这点苦就轻言放弃。
也正是这份不放弃,让他能在一次次失败后,立马找办法解决问题,没有一丝抱怨。
比如便利店指出他工厂存在的问题时,他也当场解决这些问题;比如便利店说他的产品包装太大之后,他连夜找人改,第二天就将改良的包装送到合作商面前。
因此,伊提帕今天的一切,都是通过不断的失败、学习和改进得来的。
也许你在看电影前半段的时候,会觉得伊提帕很傻很天真,总是被人骗,什么事都做不好;但当你看到后面,你会被他感动;到影片结束,你会思考,思考自己这么多年来,又做了些什么呢?
我们不需要伊提帕主一样拼命创业,也并不是每一个拼命的人,都能取得成功。
但我们至少要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否则,我们永远都只会在原地踏步。
#马特焕新#之钱钱狗计划第二周的任务,先看完《富爸爸财务自由》,再回头看这部电影,颇有感触。
小塔应该算是B象限的人,他开办了自己的海苔加工厂,并借助7-11的网点把它卖到泰国各地。
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初步了解B象限的人有哪些特点。
说实话,在现今的教育体制下,小塔是典型的学困生。
对于学习没有丝毫的兴趣,没有大学录取,最后只能进入昂贵的私立学校。
即便如此,他真正在教室里听课的日子也是屈指可数。
按照传统的观念,我还特别希望他能在创业挫折之时,安下心来,认真地听听教授们的课,再把它用于自己的实践,这样也能皆大欢喜。
不过,我错了,正如富爸爸所言,学校知识并没有那么重要!
虽然小塔没有在教室里学习,他在外面所做的,却是切切实实的实践版。
比如:老师教导学生要进行市场调查,小塔所做的则是亲身去到市场里,看别人是如何叫卖的,如何招揽顾客。
这其实就是书本知识的升级版。
小塔身上值得我学习的个性特征有:1. 善于发现并敢于尝试。
小塔的几次创业,如DVD播放机、栗子、海苔,都是因为机缘巧合。
他想贩卖DVD播放机,因为他自己购买PSP的经验;栗子机,是因为他女朋友爱吃栗子;海苔,也是他女朋友从外地带来与他分享的。
只不过,我们对一次次机会漠视的时候,小塔想的是如何从中赚钱。
2. 不轻言放弃。
初入生意圈的小塔碰了好几次壁,比如DVD播放机全是坏的,栗子机把商场的天花板熏黑了、价值三四百万的佛牌只当了10万、海苔的保鲜时间不长……但是,面对所有的挫折,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重振旗鼓,从头再来。
反观现在的自己,总是太在意得失,太害怕失败。
其实,本没有什么资本,也就没有什么值得害怕的了!
3. 虚心接受意见。
还在卖栗子的时候,小塔就走街串巷,向卖栗子的小贩学习,如何区分栗子的好坏,选用什么样的石子,添加什么配料……因为细心的观察和亲身的实践,他最终做出了可口的栗子。
而在海苔的保鲜问题上,他更是请教了农业大学的教授,跟他八杆子打不着边的人。
他诚恳的态度感动了对方,硬是不吝赐教。
对于7-11的普女士提出的意见,他也照单全收。
没有辩驳,没有解释,有的只是实际行动。
最终,7-11的大门向他敞开,他也能自豪地告诉父母:“你们可以回家了!
”与小塔对比明显的是他身边的人。
1. 小塔的父母:典型的老鼠赛跑。
本来家境殷实的他们不得不向银行抵押了自己了房子,最后沦落到投靠远在中国的儿女。
2. 唐叔。
感觉像是小塔家里的管家,无条件地帮助着小塔实现他的梦想。
虽有异议,但碍于身份,没有太多的抗议。
唐叔可以算是忠心耿耿的员工。
3. 女朋友。
也是典型的E象限中的人,总是劝小塔去上学、去学点知识、拿个文凭、找份工作。
我知道这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也就是说,这个故事是真实存在的,也真的有人靠着卖海苔成为亿万富翁,但是,125分钟的电影看下来,除了小塔的坚持以外,我只是感慨,这厮命真好啊。
不想读书想做生意,OK,父母不管;不想跟父母出国想留在国内,OK,老爸支持;想做好吃的海苔,下了一场雨;不知道怎样包装,给教授讲个故事;想出售商品没有预约就去找人家负责人还嫌弃人家负责人一天都没有见他怒气冲冲的走掉,人家负责人意外看到你的产品还回头找你;没有工厂生产,银行扣掉的先拿来用用也没人管;一个月来检查你的工厂,没问题肯定全部手续都能跑下来(我到现在都不知道他有没有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
或许两国要求不同?
)无灯罩无清洁无专业人员,没关系检查通过;送货晚了一个小时,好说通融你;然后,你就可以去那个之前耐心听你讲故事的银行贷款四个亿然后在韩国弄个海藻场地然后你就亿万富翁了。
我当然相信这个故事,我也很是敬佩人家白手起家的本事和毅力。
创业这种事,一不小心就完蛋了。
就跟感情似的,你努力,不代表你能结婚。
你结婚,不代表你能长久。
你长久,不代表你能幸福。
创业嘛,是除了感情和生命外,最不可捉摸的东西。
我佩服他,但是电影不行。
可能是时间的限制或者其他各种原因,这部电影,我只感觉,这厮命真好。
其余全部有关创业的,真的没有任何感触。
其实我想给一星来着,但是如果单纯作为电影来讲,又没有那么差。
所以,两星好了。
这电影让我很失望。
不要太认真的看,一边玩游戏一边看,或者一边聊天一边看,你会觉得还可以。
本来只想打一星的,多打一星是因为片尾曲很好听,在这个歌荒的年代让我找到了一首好听的歌是多么不容易!!
一开始还以为是搞笑片(因为男主),,,镜头好多好美;故事讲得看哭了;片快结束时那首歌真好听;喜欢唐叔
看多了负能量的电影,真的需要一些正能量来打打鸡血啊~据说是真人真事,很服
3.5 吧 泰片的节奏感真叫人一个抓狂 ... 取精华去弃粕呗 还能咋个地~ 话说看完第二天糖炒栗子海苔都吃了 = =
长得倒是可爱
当你放弃的时候 之前的失败才是真正的失败,否则失败只是胜利的前奏
紫荆影展错过的片子,看来需要勇气、运气、坚持、亲人、贵人。
很流水账,很难找到激动人心或者感同身受的点。这个海苔真的挺好吃。
比奇迹笨小孩好点儿有限 但是这里面演员演技都太差了吧 演技还是中国演员卷点儿
主角演技的不给力、剧情起承转合的不流畅让电影的可观性降低了不少,但影片的题材在中国这种浮躁社会下的年轻人多多少少会有些励志作用,在有足够运气的前提下,毕竟坚持一直都是成事的重要因素,这个国度也有很多励志,只是被浮躁掩盖了而已。
得到一些,失去一些
高成本纪录片
感觉演的一般,而且很多设置也一笔带过,拍得很粗糙,缺乏让人真实可信的细节,不过整体而言还看得过去。
不知怎么的就看到了结尾,听到那句“你是怎么撑过来的”。顿泪满面。片尾曲好听
评分太高了
好看,很励志
这个剧情让我感觉真的有点扯,男主做什么事都像是过家家。合同没仔细看就签了,老爸给了钱不拿,非要偷摸摸拿他爸的古董佛牌去当,不是,再不济你说你有志气你拿你自己的电脑去卖啊。不了解清楚dvd,连一个都没用过,就大批量买入dvd。看得我真的难受.... 还好现实中的“小老板”不是这么过家家的人,人家办海苔厂是卖掉了之前赚了好多钱的炒栗子商店(当时炒栗子已经赚了好多钱了),不是在什么冻结将要被拍卖的仓库搞得小工厂... 电影里的剧情真的很bug啊,之前十万泰铢的海苔原材料都要卖家里的东西了,现在工厂装修,50万的订金是哪里来的... 而且现实中他的父亲从头到尾都很支持他.. 对事业的热爱和家人们的支持才让他坚持了下去
挺不错的啊,又看了一部泰国片囧。看到结尾哭了一下~
故事是好故事 就是节奏太慢了 男主演技也是业余到醉了 看了三次才看完……最好评的就是唐叔 一直默默无闻不离不弃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