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篇叫观后感的影评钟钟绿因为他好像挺喜欢这个电影的,所以在搜狐搜电影就看了这部。
有一次我们视频,他刚好在放这首歌,因为他很喜欢陈升。
里面唱“我要飞翔在你每个彩色的梦中 对你说我爱你。
”然后小美听到了,特别傻特别狡猾的说,你快听人家和你说我爱你呢。
我很喜欢舒淇,因为她很美。
许多女人长相非常标致,身材也玲珑。
可是她们一说话,一眨眼,你会觉得很乏味。
她们一点都不美。
舒淇从来就不是标准意义的美女,因为美女没有定义。
她是真正的美女,每个动作都让人沉醉。
她的阔腿裤,她的高跟鞋,她的大嘴巴,她的笑容。
她的气质与态度。
我觉得她应该去演康敏,从前有个人写了几千字来论证康敏是天龙里第一美女。
因为流水般的媚态。
我从来不想当妈妈,是爱上了你爸,我才觉得当妈妈是很骄傲的。
我原来一点儿也不喜欢刘烨,看了爱出色后我更反感他。
他淳朴的农民工气质一点也不适合演不羁的艺术家,这个角色很适合他,因为他就是傻傻的,生活的贫瘠又快乐的小警察。
我真心觉得他不会包饺子,没有包饺子的人剁馅剁的满厨房都是然后往盘里只抓一点点的,你不知道物价很贵吗?
我还发现八零后早结婚的现在都离婚了。
所以不要早结婚哦亲!
田亮演的很好,很多人都说这是本色出演。
他就适合演这种角色!
我发现在所谓正常人眼里的傻子都有一个无与伦比的特长,比如海洋天堂的文章,他游泳特别厉害。
其实这个世界上我们才是傻子,他们才是天才。
傻子很多很多,天才很少很少。
小宛第一次看很惊艳,但是她只是个木头美女。
幸亏她没有讲话,导演真聪明。
后来越看她越普通,好像有点胖。
小宛妈妈和黄秋生是打酱油的。
剧情离奇扯淡毫无逻辑。
但是两个细节我很喜欢,一个是刘烨包饺子的时候就把手机放在面板上,吹吹手机上的面。
一个是舒淇在店里和人吵架,外面围观了好多群众。
十分符合国情,中国人最爱起哄看热闹了!
昨天我在医院陪着姥姥,突然医生办公室有患者家属去吵架,我看到一个老爷爷自己端着输液瓶一晃一晃的去围观。
影片太长了,九十分钟就够了。
这个电影和单身男女也有点像。
一个是港女来大陆,一个是大陆妹闯香港。
背景音乐类似。
而且我觉得女主角的手机都会红。
最后一句,人民警察真威武!
人民警察真正义!
人民警察为人民!
该文已刊载于钟钟绿日报(QUEEN DAILY)创刊号。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作者(比如给稿费)请豆邮。
随便说说。
确实有种类型化的爱情片,在这样一个模式内:拜金女遇上火星男,被火星男的一系列举动感动之后,从此改变了价值观与爱情观。
本片便可归于此类,因此在剧情并无新意的前提下,想要拍得精彩,是很考验导演功力的。
本片大致以李佩如从香港回北京作为临界点,这之前的剧情在两位主演的支撑下,算得上中规中矩的爱情轻喜剧,虽说惊喜欠奉,但舒淇驾轻就熟的表演,还是将这个拜金、俏皮而内心孤单的港女表达出自己的风格,算是全片为数不多的一抹亮色,刘烨则奉献了水准内演出,受角色所限,没有缺陷也没有亮点。
临界点之后,片子的走向就是灾难了,这一部分导演希望通过对拜金女与火星男如何为了爱情而付出完整的刻画,来与前半部分的诙谐形成情绪反差,从而感动观众,但这部分的苦情与前半部分的诙谐从整体性上很不匹配,而且过于详尽的叙述,剥夺了观众对主角们的以后生活的想象空间,没有了剧情的张力,只会让片子显得更加乏味。
其实在剧情略显平淡的时候,导演也可以用张弛有度的叙事方式来吸引观众,就像写作文一样,详略得当才能突出重点。
刘伟强希望将各个方面都能带到,全面而完整地展示主角们的生活,并期望与主题建立一种关系,但过分详实而意义不大的描述对节奏失去了控制,从头到尾都闷闷的,这样其实让观众失去了观影的重点,多少有些吃力不讨好。
本片主打感情牌,希望以感人的爱情来感动观众。
事实上,片子的主题曲《不再让你孤单》完全可以达到煽情的效果,但实在缺乏一个能让人感动的点。
以刘烨被炒鱿鱼这一段为例,主角被扣上以公家车载送女友的理由被炒,最后上演一出所有同事敬礼泪别的戏码,甚至为了配合这段场景,放完了完整的一首歌。
这一情节刘烨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可这样的设置除了能总结出主角人缘好、工作认真外并无其他意义,或许导演认为这样能达到煽情的效果,事实上这样一个感情专一、工作认真、照顾家人无微不至、乐于助人、不贪色不贪财的完美男人,让观众从心底对这个完美的角色不相信不认同,因此过多的溢美之词只能让观众审美疲劳,心生厌倦,更别说感动了。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了男主角大闹派出所这一段,演员们的表现再用力再出彩,也只能说力气用错了方向。
这样的问题情节还有多处,狗血的结尾便是一例,不再累述。
舒淇是一直很喜欢的,所以今天影院一上映就赶了最早的一个时段去看,以至于差不多一个人独享了整个放映厅。
片子拍得很一般,属于平平的爱情片,不算糟糕得让人抓狂,但更算不上心生喜悦。
剧情很简单,一个独自从香港来北京闯荡的女孩儿,喝醉时遇到了当警察的方镇东(刘烨饰),几经波折,萌生爱情,后相守一生。
实在找不出新意,且人物的塑造不够彻底和完满,看到一半就无尽地郁闷,总让人觉得导演不够给力,真是浪费了舒淇。
片子里舒淇饰演的李佩如,且不说角色性格,单就名字,就让人很有意见。
舒淇这般骨子里凶悍劲儿的姑娘,竟然你取了一个软妹加保守派的名字,我是真吃不消。
就影片的角色塑造来说,佩如原先是一个野心十足好强但心里又寂寞得很的姑娘,她有一些看似无法摆脱的包袱与压力,每一天都活在光鲜亮丽的面具之下。
她的冰箱没有水,只有化妆品,一袋一袋的胭脂,一罐一罐的乳液和水,对于她来说,外表的光彩夺目是资本,是留住男人心的资本,是拉生意的手段。
她活得太刻意了,永远的高跟鞋,不会喝酒却每次大杯大杯被灌,然后在酒醉十分期待一个男人的怀抱,与温暖。
与方镇东的相遇情节,也真是够狗血的,什么酒醉走错厕所,什么乱吐一身,要不是舒淇,我真觉得我会直接喷屏幕。
虽然,我很没骨气地刷刷抹鼻子,但烂归烂,这片子原是可以做得更好的。
看完之后只觉得,还是侯孝贤懂舒淇的美啊。
一个女人,真是非要遇到一个懂的人,才可以熠熠闪光的。
《最好的时光》里,舒淇骨子里的坚硬与柔软都一展无余,她是可以纯净地如雪莲般美好,亦可静默坚忍如那无名艺妓,也有伤痛阴郁桀骜不屈的一面。
一直觉得,那是舒淇最美的片子。
舒淇也坦言,自己拍《最好的时光》时异常艰难,整个人在三个角色里整整十个月,拍摄结束,是花了三四个月仍走不出那种阴霾的。
这才是真正的电影,你在人物的血液里,在那个故事里,你只是在过着,过着人物的生活,走着她曾走过的路。
而,此片导演对人物的塑造是如此地粗糙。
佩如早先的虚掩着的孤独,恐惧,寒冷与逞强,导演意图通过她不断的醉酒,失恋,家的状态来呈现,思路并没有问题,但是总觉得似乎缺了些什么,是不是可以再在细节上处理地更好些。
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刘导像侯导这般严谨而苛刻。
侯孝贤是可以将一个上下楼梯的镜头,都拍上一个月的,舒淇说,他是要听你踩楼梯的声音的,会连这样的一个小小的镜头的声音都如此计较的导演那真是是屈指可数。
我们不能用艺术家的层次来要求以为商业片导演。
但,影片后半段的处理,还是让人不得不说。
一个女子若真是爱了,再傲再好强,都是可以甘愿的。
爱情,足矣让她们低到尘埃里。
一如,佩如怀孕时写下的日记,“我从来就不想当妈妈,是因为遇到了你爸爸,我才觉得当妈妈会是很骄傲的事”。
最美的男子,是一个女人甘愿为他生儿育女,将自己归于尘土,开出花来。
导演估计是有这样的一个意思在的,却展现得并不够淋漓尽致。
片子里高跟鞋一直是一个拍摄的着重点之一,从最初的男友送的五厘米红色高跟鞋,佩如逃回香港时也是将它带走了的。
此外佩如喝醉时,在胡同里说自己其实不贪钱。
只是现实的很多东西是包袱,她的畏惧感,孤独感和无力感使其活得疲惫与卑微。
这两点都暗示了,她对前男友实际是有情意在的,不论是真情感还是内心的需索。
我更愿意相信,这仅是需索。
一个外表自信魅力四射的女子,她原是孤独与怯弱的。
至少,在她真正确认了有爱时,导演应当将情节更多地让给细节,譬如那双红色高跟鞋后来何去何从,譬如她的化妆品如何处置,譬如前后的衣着对比,而这样的对比在此片中显得格外微少。
也许,是个人对于爱情观有别。
我认为,既然是爱情片,那么你应当展现在有爱和无爱的状态里的差异。
爱一个人自然是有变化的,不论你的内心还是外在。
不然,世人又何必苦苦寻觅一个伴侣,一个爱人?
被爱包裹的女子,会不经意流露孩子般的纯净美好,柔软与善。
男人则更多的是保护的欲望,想为之担当,想要给予更多的力量与安全。
而,这样的一部片子,总让人觉得不够给劲儿。
想着舒淇拍此片时,当是轻易地很吧,刘烨么,演技和塑造也都还好,但还是觉得张震和舒淇搭更美,倒是田亮的演出让我惊讶了,原来丫也是可以演戏的,眼神不错。
最后说一下黄秋生,黄在这里演盲人,片子开头有一小段的吉他弹唱,黄秋生早年其实出过两张摇滚性质的专辑,这个很多人也许不知道,但确实人家当年是一个非常有性格的小伙子。
当过流氓,出过专辑,演过戏,人生经历那是相当的丰富。
这般的有味儿之人才会认了陈冠希做干儿子,都是桀骜不驯潇洒之人。
唱的那两句歌,不过是小试牛刀罢了。
《千禧曼波》拍完后,舒淇在坎城看完后,回到饭店换衣服——因为一会儿在海边有个party,对着镜子就啪啦啪啦地哭,因为“那是她第一次开始自觉到表演是怎么回事,角色是可以演到什么程度”。
想着念着,那个看到了舒淇的美的男人,再发掘一首诗吧。
早年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说,最好的女子,不必会写诗,因,她本身就是一首诗。
作为结尾,期待《聂隐娘》。
进影院之前以为这是一部比较伤感的爱情片,在整个观影过程中,这种初步印象被不断被修正,伦理片?
现实主义题材?
魔幻电影?
以至于整个电影结束,我有点一头雾水的感觉。
而整个电影从几位主角的表演到剧情设置,都让人觉得用力过于猛烈,让人很不舒服,这并未使影片增加艺术气息,反而显得相当刻意。
尤其刘烨与舒淇在白塔寺旁醉酒倾诉的那个长镜头(前半段舒淇好像就没清醒过),我承认拍着是不容易,但是,不好看,让人很抓狂。
且不说印象吧,先说说几个再明显不过的逻辑硬伤,这绝对不是故意挑错,因为整个电影就是在这种逻辑硬伤强行制造的悲惨状态下,一步一步演进的。
1,刘烨的病。
以中国现有不太健全的保障体系,这种由于工作(特别是警察执行任务)造成的伤害及其后遗症,国家基本上是会给予比较全面的保障和赔偿的。
当然,你可以说刘烨是先被开除、也可以说因为本人未争取赔偿所以没得到什么,但是,那帮同事都在干什么?
可以负责任的说,只要去争取,国家不可能一点都不管。
再不厚道的说一句,这分明是污蔑我国的社保制度……2,舒淇那悲催的生意。
好不容易从刘烨那里借的30万开的店就因为装修瑕疵就不开了?
哪位业内人士进来说说这个合理吗?
大姐,这是您仅有的一点资本了,说不开就不开了?
哪怕是不开了退租也能挽回不少损失好吧?
居然就这么血本无归了,而且非常甘心……3,以电影情节的判断,舒淇在前男友那里损失了10几万,工作也丢了,这就瞬间导致她信用卡爆单、两处房子中的一处也没法住了。
且慢且慢,稍有点理财知识或者哪怕只是糊里糊涂生活在北京的同学发现问题了吧?
如果这两处房子是租的,那一个一点余钱(请注意,那10几万只是债权而不是现金)都没有的独身女人为啥要租两处房?
好吧,如果这两处房子哪怕其中有一处不是租的而是买的,那就更不至于了吧?
以片中设置年份大概是08年或10年,卖了房子还有啥发愁的?
4,小问题,年份硬伤。
在饭馆刘烨和同事喝酒的时候提到了94年世界杯(还怕观众记不清楚特意说是决赛巴西-意大利),说那次xx(也就是前妻)因为他看世界杯走了(我们且不论这个走了是什么意义),后面又跟舒淇聊天时说,和前妻在96年认识,99年结婚。
…………无语。
5,后来搬到了门头沟,大家可以查一查门头沟离东三环有多远,但是舒淇每天去东三环上班……我觉得除非她不睡觉,不然基本没戏。
6,byd!!!
再无耻点的植入广告。
不说硬伤问题了。
我们来从整体上来说一说这个片子的走向,不是说苦情戏不可以,但是苦情或悲情通常必须建立在一种极度的无法辩驳的说服力的基础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俗套苦情片通常伴有绝症和车祸以及各种意外伤害和变故等等的原因。
因为这些是不可扭转的。
如果有些同学还没明白为什么,那我再讲讲。
通常人在遭遇不利于自己的事情的时候,会有强烈的自救心理,这种心理表现在首先要尽力维持住自己现有的状态、同时尽可能想办法弥补损失。
所以我们说,有钱人很难一下子就变成穷人。
而哪怕穷人,也应该会抗争的吧?
已经很难受了当然是尽量寻找解决办法。
所以你很难认同一个至少是外表光鲜的香港女人,突然怎么就那么坦然的接受这种自由下落的状态,不再追究前男友我可以理解,放弃家里的财产也可以理解,但是生意也放弃了显然无法理解,放弃了生意以后就甘心做个房地产中介,好吧,我也凑合理解了吧。
至少在生活中,我未见过这种人。
也许是我孤陋了。
刘伟强,您再扯点。
所以在最后我就跟旁边的女友说,刘烨要是没死,这就是一魔幻片,结果,还真的就魔幻了。
我就……靠啊。
两个金马影帝影后(不确定是影后),可是真不是很吸引人啊。
前半部还可以看,后半部直让人想退场。
流水账走到哪写到哪。
怀孕了生孩子了,我想,要怎么结尾呢?
原来最后还是挨了一板砖,也没有把失忆症治好吧?
网上看看行了,买票呢就算了。
我是帮某个小刘的饭去看的。
不过舒淇老师这次真豁得开啊,那眼泪鼻涕一大把,醉酒装萌长台词,可把刘烨老师压得说不出话来。
我爱舒淇!
刘烨老师看得我心疼,啥事都摊上了,前妻跑了,自己病了,钱没了,人也没得着。
好在,“你们香港女人有情有义”,终于老婆回来了。
嗯,比硬汉好看些。
小刘老师也多年没有给力的角色了。
为了那几个泪点和舒淇老师,给3点多点。
可惜没有半点。
2011.05.13
《不再让你孤单》再一次见证了导演刘伟强过人的适应力。
同很多香港电影人一样,刘伟强也是片场出身,从最底层做起,一路做到摄影师,再做到导演,拍片不挑,什么题材都肯拍。
而即使是这样,他在香港的导演里面,涉及的拍片类型之广,依然惊人,警匪、恐怖、情色、文艺、宫廷、武侠、科幻、喜剧、黑帮……几乎香港电影有的,他都拍过,不一定每次都能拍出过人水准,但反过来说,砸锅的也非常少。
他不是通才,不是真的各种片种的特色长短优劣他都懂得,是经验让他知道抓住要害——用摄影师的角度,找到最适合这种题材的影像风格并强化之,去藏拙,去放大其中所具有的张力和感情,然后,打到你。
他的电影未必有多出色,但很少会难看。
他心里的电影一定不会是什么很高妙的东西,那是文艺青年才供奉的玩意儿,他的电影不是学出来,瞻仰出来,是拍出来的。
他懂电影,而且,是以他自己的懂法。
说回到《不再让你孤单》。
戏很平,但还是那句话,不难看。
刘伟强会拍,不止会拍故事,拍里面的感情,也会拍人,拍演员。
观众看戏,往往容易把导演和演员割裂开看,说某演员在这部戏演得好,在那部戏一般云云。
其实在这背后,导演的关系要比想象的还要重很多。
不止是掌握从哪个角度把演员拍好看而已。
演员表演上的特色、长处与短处、又怎么放大他(她)的长处、怎么藏住他(她)的短处、给多少空间、该放还是该收;演员的气场能不能压得住戏,压得住就想法再给他(她)添彩儿,压不住则怎么用镜头补;不同的演员演起戏来节奏还不一样,得往一块儿调……这个都是大学问。
《不再让你孤单》在这方面就很见功力。
刘烨配舒淇,说实话,不好配,一南一北,气质差异大,刘烨演戏比较沉,委婉,属于笑三分自家还留七分的那种;舒淇则以个性见长,漂亮、自然、率真,笑就笑哭就哭不含糊,缺点是分寸上差些,有时候会演得少节制,超出某个该有的度而有溢出来的感觉。
刘伟强把他俩放到一起,既保持各自特色又让人觉得很搭,节奏上异中有同,不隔,这个不容易。
有人说舒淇锁定明年香港金像影后,话或许夸张了点,但的确是舒淇从影以来演得最酣畅淋漓的作品。
其实她还是那么演,但这回一是戏份很重,很足,二是刘伟强用空间,用度把她包得很好,让她再怎么演也仍然在那戏里,在角色里,不溢出来,何况还特为给了舒淇一个那么漂亮的炫技的长镜头——从表演的分量上说,这一个镜头绝对点了睛了;这几分钟的醉里乜斜,绝对是她在银幕上走过的最光彩夺目的一段路——要是舒淇明年当真封后,导演刘伟强绝对是首功!
刘伟强在《不再让你孤单》里做到的另外一件漂亮事儿,是拍出了一个很让人受用的、很接地气的北京。
香港导演拍北京很别扭,容易拍得很隔。
这是刘伟强适应能力的又一个证明。
其实说穿了也是取巧。
拍城市的时候,刘伟强让他的镜头坚决地采用仰角度,几乎不摇下来拍到街景——这和他拍香港的镜法很不相同——那么,纯要说高楼林立的话,北京和香港其实也没有分别了,对不对?
而在拍到刘烨和舒淇的时候(外景),又很坚决地配合故事及情绪,把人物放到异常明确的中心位置,淡化掉他们所处的具体环境,尽量回避掉让观众察觉到“隔”的机会。
只要比较一下就会发现,电影的前三分之二拍北京,和后三分之一拍门头沟,刘伟强所用的镜头语言是很不同的。
拍北京,刘伟强多少都显得取巧、遮掩;而到了门头沟,多了山,多了树,多了高低错落没有被横平竖直的线条框住的村落和街道,刘伟强的镜头一下子变得自在许多。
看完电影,有人惊叹说刘伟强把门头沟拍成了江南,其实《不再让你孤单》里,刘伟强的最大的一个努力,就是想办法把北京导入他最懂、最有把握的拍摄体系里来。
他未必懂北京,而且北京太硬,不容易让一个香港人捏把,所以他想办法回避掉,但又回避得让人不容易察觉;门头沟就天然多了,很多他在香港电影里拍惯了的镜法,可以很自然地和这里的景致接续上,于是,那种很南方的美,悄无声息地就滋生出来了。
——说来简单,但这是经验,这是功夫。
刘伟强以前,似乎还真没第二个香港导演做到过。
《不再让你孤单》不是刘伟强第一流的作品,但拍到了舒淇生平最出色的表演。
而且,它给香港导演拍内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可能从今以后,我们会在银幕上看到更多由香港导演执导的,发生在内地各个城市的,越来越不“隔”的电影……尽管我还说不出来,那算是好,还是不好。
我很佩服编剧,能写出这么胡编乱造的故事,但我更佩服导演,能把穿帮镜头拍得随处可见,能让演员的表演可信度如此之低,夸张的做作狗血的情节和廉价的眼泪堆砌,堪比琼瑶剧。
如果想了解国产电影的低劣实为不二之选。
导演刘伟强,恭喜他。
本期望酣畅淋漓地痛哭一场,然而只有低声抽泣;本希望对镇东和佩如的不离不弃而感动,然而只是淡淡的忧伤。
韩剧式的故事情节,已经开始漠然,但当舒淇哭戏大爆发时,还是稍稍有了点触动!
也许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让我不再相信爱情。
镇东对佩如的是责任还是爱,佩如对镇东的是感恩还是爱情呢。
我想最后的结局还是告诉我们,这就是爱情。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不知道导演将舒淇定义为一个香港女子用意为何,但是选用舒淇总是没错。
醉酒后的让你心疼,任性无理的让人无奈,还是最后的为爱吃狂,总是一中揪心的痛。
在现实生活中会存在吗,也许?
花了三十万装修的门面房被查封,佩如歇斯底里的呐喊,或许在感叹自己的事事不顺心,而身边的镇东并没有给她带来足够的依靠,远走,回港。
家人的疏离,想到了过往,勇敢去追随,的却需要一种冲动的力量。
镇东失踪了,佩如大闹警局,说出我是他爱人的时候,自己已经泪如雨下,此是也许发现已经无法割舍。
生活的艰辛,佩如踏实工作,但镇东病情恶化,生活面临更大的困难。
大着肚子挺了过来。
最后病床的两人相依,画上了句号,其实他们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不再让你孤单的歌声贯穿整个影片,从偶遇到相爱,直至最后的在一起。
没有失望,也没有惊喜!
也许很多年后,我跟ann两个女人都已各自嫁作人妇,我嘴里哼着不着调的小曲儿,蓬头垢面地穿着拖鞋在狭窄拥挤的小房子里转来转去哄怀里的小家伙睡着;她在这世界某个角落,穿上围裙躲进满是油烟的厨房为自己的丈夫洗手作羹汤,然后不知道从哪里传来这首歌,叫《不再让你孤单》,彼此才恍惚想起,哦,年轻时候的某一天,有个这样的女人跟我一起看过某部电影,里面就有这首歌,也许电影情节早已忘记,也许连当时的心情也记不清,甚至不记得自己也曾经为了别人的爱情哭得稀里哗啦,然后因为被女主角说的“为什么连哑巴都有人要,就是没有人要我”这样一句话戳到那可笑又矫情的痛处,然后,两个人傻兮兮地就抱头痛哭。
哦,还有,当看到结尾处男主角终于醒过来那一刻她满脸是泪地回过头来,气呼呼地说:靠,这不是害我白哭了啊!
说完又唰一下扯开一张面纸,继续擦泪。
然而当旋律又响起,回忆重新被勾起,一切恍如隔世。
我们那个时候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爱跟精力,去心疼去爱护别人,却不曾知道好好爱护自己。
可是慢慢地,我们都会忘记很多事,包括年轻时候的为爱痴狂,忘记自己也曾经那么勇敢而又傻气地坚守着那份固执的爱,忘记我们是如何欢天喜地地迎接它的到来,再到最后怎样绝望而眼睁睁地看着它慢慢从指缝中溜走。
当我们在一纸婚书上签下自己的大名,抬头看坐在自己对面的那个人,眉目疏淡,不惊不喜,他不是自己一开始就想要遇到的那个人,也不是自己最后想要得到的那个人,他只是在适合的时间遇到了的,合适的人。
到底是要有怎样的一种勇气,我们才敢做决定跟这样一个人过完接下来的余生?
然而你翻遍这前半生的记忆,忆起那跌跌撞撞的曾经,那几乎要了你的命的狂喜与绝望,再看看眼前的这个人,他甚至不曾参与过这些曾经,但是你望着他,那些或悲或喜的记忆就被慢慢抚平捋顺,像一只衰老的野兽,失掉了咆哮的资本,最终只能乖乖地躺在记忆深处,等待时间慢慢将它吞噬。
是的,这个时候我们也许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接下来最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心平气和地看着它来到。
“跟相爱的人守在一起,就什么都不怕”这是句多么强大的咒语,强大到让我们相信只要相信它我们就一定能守住我们想要的。
电影里舒淇明明可以在一切不能再起死回生了的时候远走高飞,哪怕背着女骗子的骂名,她明明还可能再重新拥有像之前那样夜夜笙歌的潇洒人生,可是当她看到那句“不再让你孤单”之后就毫不犹豫地回头了,哭着重新找回了这个“包袱”甚至嫁给他。
我想女孩子没有谁能逃得过这样的情真意切,却并不是谁都能勇敢地撑起这样的一片天。
电影最后一幕她哭着扑进方镇东的怀里,说你让我撑过来了。
那瘪着嘴委屈又庆幸的表情让我也为之揪心,我想那一刻她真的是极度幸福的,甚至就算之前那些痛苦又受累的坚守都是带着巨大的幸福支撑的,因为她求仁得仁,她与自己所爱的人相守一起,就是整个人生。
我们只需要知道这一点就够了,我们还要相信爱的存在就好,哪怕最终结局还是离散。
不知道很多年后的我跟ann会不会因为想起这一切而会心一笑,缘分真是种很奇妙的东西,它让我们与这个世界上的那么多人相遇,却只能跟其中一部分人相知,再跟这其中的那么一两个人,相爱,最终却都分开,我在今天还跟她说起,你说会不会哪天我们就真的跑拉斯维加斯登记结婚了啊?
她此次摇头坚定地说不会,因为我们性格不合。
我笑了,年轻的时候,两个人为了在一起或者不在一起,能够找到的理由简直就像太平洋里的海水那样多,可是却偏偏不肯固执地去拥抱在一起,跟对方也是跟自己说,我就是一定要跟你一条道走到黑,死都不改道!
我们还相信,在接下来的人生里一定还会遇到更多更适合的人,也许下一次,我们就都能一起走到老,也许再坚持,我们都能收获自己所要。
谢谢你陪着我,ann,我现在知道,幸福不是什么都要要,而是求仁得仁得到你想要。
首先要定基调!
这是一部黑了香港、黑了资本主义、唾弃了资本主义国家中普遍存在的亲人间看重金钱关系淡漠的、讨论的过高房价对人民群众生活带来极大负面影响有深度的电影!
并指出了社会主义人间自有真情在,真情是缓解一切问题的利器!
前面就是个普通的小感情片,以刘烨的苦逼为大前提人物介绍是这样的:执行任务时严重负伤但辞职不拖累组织不享受工伤待遇的、一直照顾弟弟的大哥刘烨;与有妇之夫展开以金钱为前提的交往并被骗钱骗色惨遭抛弃失去工作爹不疼娘不爱弟弟不尊重的落难美人舒淇;先天或者后天的交流障碍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依靠哥哥并有严重恋兄情结的弟弟田亮;先天或者后天导致的哑巴弟媳冯丹莹;最好的朋友酒吧老板附赠瞎子身份的黄秋生!!!!!
如此强大的苦逼阵营!!!!!
这时我明白了导演的用意,就是要让这一家集不幸于一身,巴特!!
他们依然靠着真情快乐生活着!!
舒淇持美肆无忌惮,刘烨成熟稳重外带苦逼,田亮台词不超过5句主要任务是睁大眼睛扑闪扑闪的卖萌,冯丹莹不断抿嘴清纯可爱。
抛开所有莫名矫情的台词不说,剧情里最大的吐槽点是刘烨子患病,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负伤,躺在医院里三天三夜才醒!
在这里我不想跟大家讨论昏迷期间为喵没有做全身检查这种本应情理之中的事情,我想说的是好死不死的后遗症居然是个淤血压迫脑神经!!
导致的结果简而言之失忆症!!!!!
摔!
言情了有木有!!!
最后导演安排他破除万难跟舒淇结婚了,舒淇怀孕了生了小孩,生命有了延续,舒淇情感有了新的寄托不再孤单,刘烨的病也越来越严重了,我心里默默的给他排了个必死的结局。
当全电影院的人都以为刘烨子你肯定死了,被人一板砖拍倒在地,后脑勺硬着陆那血就跟自来水管开了一般寻寻流淌,并伴随着阵阵揪心抽搐(这里表扬他的演技逼真),还被你亲弟弟抱着脑袋乱摇了一阵,医院的检测机器心跳开始变成直线,恍惚中有鬼门关类似的东西出现了!
这时我那酝酿已久的感情就决定可以开始哭一哭了。
这时旁边的阿姨说,拍一拍就好了,把淤血打散了,还流出来了,弟弟摇一摇方便排毒,这下病好了!
我当时深表诧异!
阿姨必定是八点档看多了,导演再傻逼也不会安排这么言情的结局啊!!!
结果后面的剧情让我瞠目结舌,事实证明姜还是老的辣,八点档才是人生的真理所在,休要小看了导演的SB程度。
刘烨子活过来了!!!!
而且除了脑袋上缠了纱布,倍儿棒哦,还能走动去另外的病房看舒淇,这TMD算神马!
凤凰涅槃????
原地复活满状态!!!!
敢情铺垫了那么多都是骗眼泪呢!!!!
这样的皆大欢喜结局又让你起立鼓掌的冲动么????
小的吐槽点无数经不起推敲,认真老子就输了!!
输完了!
护士居然在舒淇生产时问刘烨,保大人还是保孩子!!!!
我当时就毛了!
不但阿姨八点档看多了,刘伟强你八点档也看多了!!!
没有知识也要有常识啊!!!
BYD这种不入流的广告植入,拜金女都开BYD!!
我勒个去!
最后平静的来说,刘烨子拍了好多年的烂片了,这部比爱出色好太多了。
希望他继蓝宇唱红了《最爱你的人是我》以后,继续唱红升哥的这首《不再让你孤单》。
舒淇果真还是最好的时光里最美,台词少,造型好。
这部里面前面她很美,妆容精致服装华丽,后面让我觉得她不适合淡妆和清淡朴实的装束,淇姐不是清新范儿的!
不过影后也是豁出去了,鼻涕口水在刘烨衣服上拉丝的镜头让我震惊了。
田亮、冯丹莹在里面还是蛮可爱的。
喜欢的台词有:如果我明天就死掉的话,我会因为今天见到你而无憾。
今年影后候选第一号选手舒淇同学,全片唯一看点和亮点,她是一个真正的演员。
超压抑
深巷醉酒哭戏,彻底被征服!
想不到,香港女人也有情有义的。
除了陈昇的歌好听,除了电影名字不错,剧情很俗套狗血,某些表演也很假。
追逐爱情是因为害怕孤单。
矫揉造作,虚假无聊,没法看
港女的压力。结局要避开港喜剧、韩病剧,只好走了一条奇怪的路线。
可惜现在连这种片都拍不出来了
吐槽无力
哭了。爱情就该这样
对舒淇无感,刘烨演戏总是用力过猛,可能与念台词方式有关,苦情戏打动不了我,就当看一次三里屯风景吧
舒淇渐入佳境,刘烨气质不符,刘导彻底迷失。
总的感觉是:TNND我好想吃饺子!!!!!!!!!!!!!
实在看不下去
只剩演得好了
矯揉造作拖沓不堪 這樣的劇情設計以及狗血的結尾完全不能讓觀眾產生共鳴 舒淇的醉酒戲尚可一看 劉燁毫無亮點 整部影片可以歸結為星爺的一句臺詞:誰!能!比!我!慘!
路遥远,我们一起走。不再让你孤单。
还可以 没有惊喜
升哥,为什么把这首歌交给ta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