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着带孩子的间隙赶紧的看完了乡9,整体感觉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中间加入各种时髦而与时俱进地话题,比如加入第一书记,比如能叔开网店,比如经营高级的景观花卉。
但是在后续的处理上还是粗糙了,后3集看得云里雾里的,结尾有点儿突兀了,前面的铺垫太长而后面没接住的地方有点儿多,比如杨晓燕和王大拿的事儿没交代,比如后面宋晓峰的破产情节来得实在突然,比如怎么第一书记把高级花卉的项目介绍给了赵四后续出现了这么大的困境可他再也没出现,balabala等等等等。
当然,如果因为这些就说不满意还是太苛责了,毕竟更多地是带着情怀来看的,恐怕以后真得再不会有乡爱系列了吧。
与乡爱结缘那时还是大学呢,一系列下来,都忘了那么多系列都说了啥了,反正都是家长里短蜚短流长内些事儿,最后也一定是全面兼顾地团圆戏份。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第一部,彼时永强还是那个瘦瘦的、有点儿黑、有点儿腼腆的大学生;小蒙还是那个一看就是挺犟挺犟的上进淳朴女青年;玉田有点儿得陇望蜀地招人烦;刘英傻乎乎的只认爱情单纯的让人无语凝噎;香秀是那个有点儿骄傲的村主任家的白富美;那时着眼的也确实是乡村爱情,这些年慢慢地大叔们成了一个又一个系列的主角,原来性格鲜明的年轻人们反而沦为了他们的配角。
唉,不能说了,想想第一部时姐也是个每天吃着零食追着剧、无忧无虑唱着歌的女同学呢,现在都是娃儿她娘了,就是这一系列一系列的乡爱见证了我走过的路,乡爱里的一个个年轻人就像现实中的自己一样越来越胖,只能感慨感慨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了!
就是这样。
对,还有一个让我觉得贯穿始终的很好处理是每一部的乡爱最终一定会用小蒙和永强来收尾,恩,不忘初心。
乡爱再见!
愿所有人的生活都如象牙山村一样,虽有磕磕绊绊,虽有悲欢离合,到最后,都能收获圆满。
在微博上看到谢腾飞,觉得这个小孩老搞笑了,长得虎头虎脑的,真的是 可爱。
微博上截得的那些片段说话也是贼逗的,再配上那双眼睛,一说话我就想笑。
这个小孩成功的吸引了我的目光。
没想到看了电视剧,我感觉我发现了新大陆,哎呀妈,里面的赵四和宋晓峰简直是神级的人物啊。
那些神回复真的是笑抽了,我感觉我学到了新“知识”哈哈哈宋:我还是我,善良耿直的帅小伙!
哈哈哈哈A: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宋:农村路太滑,人心很复杂 哈哈哈哈!!
文对这里简直笑劈叉了a: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b:我往远处仔细看 那边葡萄一大堆 a:哎呀妈呀 一场虚惊,有文化还是占上风我:????
哈哈哈哈我的妈呀哈哈哈哈哈里面频出金句啊 ,几个互怼的真的是哭笑不得。
十个男人九个呆,八个傻,七个痴,六个闲,五个磕巴,四个叼,仅仅几个正常人,娘们各个都是齐整的。
中间五六七八部没看,看了下简介,第九部是跳着看的,基本是属于隔个四五集看,都能接上,剧中废话多,四五分钟跳掉那些老掉牙的乱七码糟的,毫无影响,从头到尾都呈现着大男子主义,男人没几个正常,用我们的方言就是“二百半”,关键是这类人高达90%的概率。
编剧扯淡太厉害,最后自己都圆不上,感觉拍个七七四十九部都不成问题,编剧应该去真实农村体验下生活,都市剧的套路不适用好伐。
纯粹吐槽,虽然烂但是看了就停不下来啊😂p.s.跨越十年,这部剧里的人各个都肿得不成样了啊,喜欢英子😍
乡村爱情9出来后一口气看完。
觉得为什么一个电视剧都可以拍第9部肯定是有原因的,首先是特别真实就好像身边的故事一样违和不让人排斥。
一些细节描写很到位还有救是这是一部喜剧还算比较适合现在这个喜剧热的市场,但更为重要的是里边演员的演技很好还有救是一些人物夸张的演饰宋晓峰其实是有讽刺意味的
个人自用 非影评上半部分 乡村爱情酒李大国误拿面膜王云以为刘能拿的 刘能与谢广坤吵架薅掉广坤一绺头发 广坤说头发有记忆谢永强车祸坐轮椅失去记忆 后来刘能去找广坤老婆说广坤被抓了 广坤老婆晕倒 永强突然醒了宋晓峰膨胀邀请了秘书和保镖请同学聚会 三手大奔 同学给他出主意搞众筹 村里每人3000元谢广坤让小蒙换手机 因为全村的人都会用微信了 主角们的老婆都开始买口红去了香秀和马忠因为李大国吵架 谢大脚劝架头受伤 广坤带书记等人去马忠家 马忠司机报案 众人被带到派出所 书记和村长被停职 新派了一位书记 是刘能老婆的亲戚 刚开始刘能不知道 带队组织抵制 广坤和赵四都答应了 但是刘能知道后后悔了刘能与赵四喝酒 赵四媳妇喝醉了 赵四叫赵国强 赵四很生气自己老婆和刘能喝多了还喝小蒙给大拿老婆豆腐 广坤看见了不干了去大拿家 大拿把豆腐还给他了王木生给大拿送二十万的狗苏玉红前男友吴迪又来了放烟花唱歌要求和好 王大拿退出发廊 让晓峰照顾玉红 吴迪与晓峰打架 晓峰被打 吴迪怕老鼠 晓峰挖坑约架 晓峰自己掉坑里 吴迪怕老鼠求饶 此时胖妞前来 听见晓峰吹牛怒了晓峰已经把100万还了 在给利息6万 胖妞不要 开车离开李副总病了 晓峰把她抱到医院 李副总以为晓峰喜欢自己 山庄开始传晓峰脚踏两只船大脚看到黄医生 看到车牌号 大脑袋帮着查到地址 大脚看到黄医生晕了马忠不要香秀的孩子 香秀把孩子给大国了
乡村爱情10上如期在春节前播出,所不同的是选择在腾讯视频VIP播出,仍然未播创造出1.5亿播放量。
这部“土的掉渣”东北乡村爱情剧创造了中国电视剧的奇迹。
如果说86版的《西游记》重播次数创造了迪尼斯世界纪录的话,那乡10绝对是单次季数播放的世界纪录。
没有当红的小鲜肉,围绕东北F4,加段子手二人转的表演风格,一个故事能演一季;但总能引起收视狂潮。
长贵因早年酒驾打架风波而在剧中被“淹死”。
乡10里赵四因去年出轨风波也被减少了戏份。
至于宋小宝和小沈阳以及程野丫蛋都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综艺节目已经非常火。
所以在剧中也是跑龙套的份。
本山集团在东北非常有实力,虽这几年低调但在娱乐圈也是有话语权的。
他的弟子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而且文化程度不高。
赵本山希望所有弟子都能红,都能火,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
当然赵本山集团门规非常严,至今没有发生像的德云社那种郭德纲和曹云金师徒撕逼大战。
这部剧还会拍下去,也会火下去。
这可以说明乡村电视剧还有市场,乡村文学和小说没有死。
百无聊赖之下,抠门的我竟然花了20块钱看起了乡村爱情。
刘能真是我的开心果,看到他感觉世界都明亮了,中东不打仗了,难民回家了,房价跌了,男朋友找到了,升官发财了,刘能叔叔真是包治百病的呀。
剧中的女角都很东北,丰乳肥臀,电视上倒是很少见到这一款。
赵玉田同志啊,你是陶大春的什么人哪,咋都一样呆呢哈哈哈哈哈哈哈。
看弹幕,明显还是男性观众为主,杨晓燕每次出来弹幕就没法看了。。
其实这剧口水剧情也挺多的,打发时间也还不错。
再次强调,我喜欢刘能呀
去年我在【体会不了《乡村爱情》的人,也体会不了《百年孤独》】这篇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对《乡村爱情》(下称《乡爱》)这部剧的喜爱之情,最近我又有新发现,是关于赵玉田的。
玉田是《乡村爱情》里我顶喜欢的一个角色,因为他不像其他人那样,为了地位、事业、爱情等,把自己搞得那么累,玉田率真、自信、简单,知道自己要什么,并踏踏实实去做,还不贪心。
这种特质在第一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可能因为父母的宠溺,婚前的玉田是一个集热情、顽皮、暴躁、任性、自信、正直、单纯于一身的男孩,他既不像谢永强那样迷茫与进退两难,也不像刘一水那样事业有成成熟稳重,更不像李大国那样油嘴滑舌蛮不讲理,可以说玉田是象牙山村几个青年中最自然健康的一个了。
但我喜欢玉田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玉田是象牙山村几大青年中最喜欢流行音乐的人,这样说不是空口来风,因为玉田有事没事儿总爱唱歌,去年重温《乡爱1》时他就给我留下了这个印象,昨天我干脆把30集《乡爱1》中所有关于玉田的片段单拎出来看了一遍,最终得到一个结论:玉田在剧中唱了12次歌,共9首。
分别是:1 第一集20’30”处,玉田和刘英在外边玩了一天,回家进大门时哼唱了一句流行歌,没听清是什么,恳请大虾们听听看。
2 第二集33’50”处,准备去给刘英家拉粮食前玉田边修车边哼唱《老鼠爱大米》。
这里补充一些信息,《乡爱1》2006年9月首播,开拍时间应该在2005年左右,《老鼠爱大米》2004年11月1日发行,2005年获得第五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最佳网络歌曲奖”,可以说,玉田紧紧地抓住了流行音乐的潮流趋势。
3 第八集13’41”处,玉田腿好后去刘英家门口显摆,边跑边唱《咱当兵的人》(1994年创作)。
4 第十二集16’30”处,王老七和赵四聊天,说玉田实在去不上媳妇就把王小蒙嫁给他,被玉田听到。
玉田心情大好,第二天边浇花边唱任贤齐的《浪花一朵朵》(2000年发行)。
5 第十四集15’00”处,玉田沉浸在娶小蒙的喜悦中,边浇花边唱阿牛的《爱我久久》(1999年11月发行),“你是我最简单的快乐……”6 第十七集18’05”处,玉田为娶小蒙假装腿还没好,在院子里边装瘸边唱尹相杰于文华对唱的《纤夫的爱》(1989年1月发行)。
7 第二十集28’38”处,《纤夫的爱》。
8 第二十集34’30“处,《纤夫的爱》。
9 第二十四集2’40”处,玉田最后一次去相亲前,专门跑到刘英家门口用《心雨》(1987年8月发行)的调调唱“相亲相亲相亲,最后一次相亲,因为明天我将成为别人的新郎……”在第七集,永强和香秀合唱过《心雨》,当时小梅一群同学来象牙山玩儿,大家一起在山上弹手风琴唱歌,当时永强把小蒙甩了正和村主任的闺女香秀处对象。
10 第二十七集15’40”处,前一天晚上玉田和刘英终于和好了,玉田第二天在花圃边浇花边唱黄品源的《小薇》(2002年11月发行)。
11 第二十八集7’20”处,玉田边浇花边唱林志颖的《野菊花》(1998年9月发行)。
12 第二十八集19’43”处,前一天和刘英串通好让刘英假装怀孕,迫使刘能同意他俩结婚,并且赞助玉田扩建花圃,第二天玉田唱着《小薇》挑水到花圃。
这就是玉田在总共30集的剧中唱过的歌,9首(点击「阅读原文」收取歌单),12次,平均不到3集唱一次。
再没有别人这么频繁地唱歌了,谢大脚唱过3次二人转,李大国唱过一次《今儿个真高兴》,王长贵和李大国一起唱过一次《两只蝴蝶》,但和玉田唱歌频率之频繁和选曲之丰富比起来这些简直不值一提,玉田是当之无愧的象牙山村音乐担当。
不过,最近我也发现了一件颇为遗憾的事:玉田结婚以后就很少唱歌了。
自从玉田和刘英结婚之后,我几乎再也没有见到过他边拎着洒水壶浇花边悠然自得地唱歌的画面了。
这和我经历的现实生活很像了,记得小时候我对音乐的喜好在周围人中一点都不特殊,那时候几乎每个人都听音乐,每个人都有一个随身听,每个人都有一个歌词本,每个人都有一个喜欢的歌手,任贤齐、谢霆锋、刘德华、周杰伦……但是,我这些喜欢听歌的同学,长大后基本上都不怎么听歌了,我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我在想,如果大家一直听歌的话,艺术家们就不会只去生产一些取悦中学生的作品了,整个华语乐坛的水准也一定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你觉得问题出在了哪里?
你现在听歌吗?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不听歌的?
你为什么不听歌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叁拾(ID:sanshi-thirty-30)
象牙山的权力游戏畅销财经作家吴晓波曾在《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一书中分析说:“中国传统政治主要是解决两个权力分配的问题,一个是中央与地方,一个是皇权与相权”。
吴晓波的言说针对的是中国历代王朝,那么这个断语放到今天过时了吗?
是否丧失了对真实政治运行的体察呢?
恐怕未必。
黑格尔站在欧洲中心主义的视角说:“中国没有历史,有的只是王朝的更迭”,在他看来,中国历史不过是原地打圈圈,一遍遍的自我循环,但他没搞清楚的是中国历史衍变的机制是渐变而非突变的,对前代的制度有损有益,孔夫子说:“周因于殷礼,其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从前朝吸取经验教训,既要保持连贯性也要适应新形势,哪怕是49鼎革这样天翻地覆的变化,也没有摧毁中国历代政权对前朝制度采取“有损有益”措施的基本脉络。
故而吴晓波的断语不应被扫入历史垃圾堆,尤其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斗争,依然是中国政治的主旋律。
赵本山先生可能是吴晓波的忠实读者,在《乡村爱情故事》中,他围绕着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斗争,将“权力的游戏”编织成了一副壮丽的画卷,代表地方自治权的象牙山村民与代表中央威权的齐三太斗争是主线,其余人物都是支线。
一、象牙山主体意识的觉醒象牙山在齐三太为代表的中央管辖范围内,是一个“强藩”,地方诸侯中的“执牛耳者”,为啥呢?
因为这个屯子“有山有水有树林”,自然资源丰厚,生产资料充沛,既不需要仰给中央转移支付,在重要物资上也不需要与其他“各藩”互通有无,象牙山本身是一个完整独立、自给自足的政治实体。
张士诚之所以能与朱元璋一较高下,就是因为占据了财赋重地江南,资源充足;南宋之所以能绵延国祚,赵宋又得以绵延百年,全赖于占据了经济重心东南沿海,并凭借规模庞大的海上贸易,获取资源;势力最弱的刘备之所以能割占益州府,三分天下得其一,就是因为拥有了天府之国成都平原,背靠这座粮仓才能与魏吴相抗衡。
不过,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容易落入“资源诅咒”的陷阱,从17世纪的西班牙、荷兰,到二战后的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到今日的俄罗斯,无不落入资源丰富导致的“坐吃山空”依赖,生产能力下降,经济发展缓慢。
可象牙山却偏偏走出了资源诅咒,不仅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山货大王”谢永坤、“King of the 花圃”赵国强(赵四)、“果园小王子”谢永强、“温泉征服者”王大拿,更有产业转型升级的“豆腐西施”王小蒙、现代规模畜牧的“万兽之父”刘一水、连锁新零售“百货的女王”谢大脚,象牙山的产业种类齐全,生产链条完备,没有局限于自身丰富的资源,象牙山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要归功于制度上的“顶层设计”。
我们注意到,象牙山实行的是一套“福利主义”的门阀政治,最高统治机构象牙山议会常务委员会主要是由王长贵、王老七、谢广坤、赵四、刘能、徐会计等世家大族垄断,普通村民几乎没有入仕的途径,作为政治交换,几大家族退出对象牙山普通资源的垄断,还利于民,只保留若干涉及象牙山村计民生的重大支柱产业,比如豆腐坊,养殖场,花圃果园等。
如此一来,各大家族丢失了资源优势,不得不下功夫转型升级,将企业做大做强,以维系政治地位,象牙山借助此“政治共识”契约,跻身高福利的相对平等社会,除了几大家族寡头外,其他村民普遍平等,福利丰裕,大家也没什么好勾心斗角的,所以“邻里乡亲挺和睦,老少爷们儿更合群”,这养成了象牙山村民高度发达的“共同体意识”与强烈的“地方自治”情怀,“象牙山人”的主体意识觉醒,象牙山和其他地方的界限愈发明显,“象牙山是我们的象牙山”成为“屯子”(类似公社)的共识,村民们团结一致,共同行走在践行“象牙山梦”的康庄大道上。
二、第一次自治危机象牙山呈现出的背离中央的趋势与浓厚的地方自治氛围引起了“开原之锤”齐三太的警惕,作为名义上的话事人与事实上的权力中心,“开原之锤”齐三太对大权旁落忧心忡忡,更害怕其他“各藩”步象牙山的后尘,挑战中央独一专断的威权,破坏单一制,走向联邦制,深思熟虑后,齐三太决定先安抚麻痹象牙山村民的情绪,不急于派出中央特派员直接接管象牙山,而是通过对象牙山内部的分化,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齐三太选中的人是谢永强,这就是赵本山大师为什么安排谢永强还乡作为《乡村爱情故事》的开篇的原因。
开篇亮明主旨,推动故事快速走向高潮,不得不佩服赵本山大师高超的剧作结构掌控力。
齐三太为什么选中谢永强呢?
第一他是齐三太的表侄,有姻亲关系,比较放心,也便于操控,其二谢永强是大学生,长期不呆在象牙山,桑梓之情要淡一些,乡土意识没那么强,与地方各大势力的纠葛也不深,作为一名“游士”,谢永强如果想更好地在象牙山出人头地,也没有挑战各大“土豪”的实力,只能凭借中央的权威,仰仗中央的扶持。
看准了这一点的齐三太公然散布谢永强要去镇教委实习,将来会在“中央工作”的消息,引起象牙山的轰动,从一介布衣越过“藩镇体制”直接进入中央,这是非常规的举动。
象牙山村主任王长贵也是有政治抱负的,对一方诸侯的命运并不满意,希望能到中央大展拳脚,故而主动接近谢永强,同时,谢永强的父亲“山货大王”谢广坤也想拉拢王长贵,破坏象牙山的大家族“共和”局面,建立王谢寡头统治,两个人“王八瞧绿豆—看上眼了”,迅速决定结为儿女亲家,将王长贵之女王香秀许配给谢永强,在定亲仪式上,“开原之锤”齐三太特意打来电话,询问两人订婚的事儿是否顺利,意图准备进一步的破坏行动。
万万没想到,此举被“豆腐西施”、“象牙山女神”王小蒙识破,眼看“共和”岌岌可危,“独裁”青面獠牙,王小蒙施展美人计,以青梅竹马的友谊诱惑谢永强,谢永强为王小蒙痴迷,为王小蒙癫狂,与王香秀的感情出现裂痕,王长贵与谢广坤的邪恶阴谋未出腹中,便告流产。
听闻消息的齐三太暴跳如雷,对谢永强恨之入骨,于是将他打入冷宫,安置在村小做一名普通老师,并特意派车来“接”谢永强,在所有村民面前,公然羞辱他。
此举令谢永强十分悲愤,此后他转向与中央抗争,并和王小蒙产生真挚的爱情,可谓是齐三太亲自酿下的苦果。
一计不成的齐三太又生一计,让自己的大姨子王云去勾引王长贵,齐三太深知,仅仅用高官厚禄笼络王长贵是不够的,王长贵这个人没有忠诚可言,随时会变节,必须通过婚姻的形式将他与自己绑在一条船上,并在他身边安置眼线,才能确保他为己所用。
王云毕竟是政治女性,心领神会,立刻投入对王长贵的“统战”工作中来。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饱受“基神”(该国宗教信仰)看顾与护佑的象牙山,又迎来了守护者“百货女王”谢大脚。
谢大脚是象牙山中年妇女的颜值TOP1,长期受到屯里中年男人的垂涎,但她没有放纵自己的情欲,而是收敛心性,与自己不成器又在外鬼混的丈夫李福维持婚姻关系,然而时代的召唤、屯子的安危降临到她身上时,这位坚强的女性没有退缩,她果断解除了和李福的婚姻,向王长贵伸出橄榄枝。
王长贵本也是私下爱慕谢大脚的一员,苦于自己苍老的面庞与臃肿的身材,很自卑,一直将这份爱埋在心间,可没成想,女神也会走下神坛,冲屌丝微笑,饶是王长贵“权欲熏心”“官瘾极大”,也无法在谢大脚的魅力面前残忍的说个“不”字。
于是,女子特别行动队队长、间谍头目王云的“统战”阴谋也就破产了。
象牙山中青年两位女性谢大脚和王小蒙拯救了屯子,被封为“全境守护者”,其中谢大脚主管38岁以上的,王小蒙负责剩下年龄段的。
史称象牙山“第一次自治危机”。
三、杀人者—开原齐三太也“第一次自治危机”后,齐三太抛弃了“和平演变”的幻想,放弃了“渗透、掺沙子”的方式,撕下了温情脉脉的面纱,他决心直接出手,希望能重创象牙山。
睚眦必报的齐三太对王长贵的背叛恨之入骨,给王长贵出了道难题,让他“招商引资”。
王长贵十分头疼,我又不是仇和,又没有在宿迁和昆明生活的经验,我哪里会招商引资呢?
这不是让旱鸭子游泳吗?
长贵向“全境守护者”谢大脚请教,谢大脚告诉他: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为何不想想你身边的人呢?
长贵一怔,随即醒悟,对啊,我有个同学叫王大拿,现在发了财,生意做得很大,我找他不就行了嘛。
长贵没想到,齐三太算准了他会走这一步,事先安排特务行动处的人给王大拿服用了“一见倾心丸”,睁眼之后看见的第一个女人,就会深深迷恋她。
在王大拿醒来的地方,行动处在四面墙上安放了屏幕,24小时不间断播放“全境守护者”谢大脚的“写真”。
王大拿自然中招,对谢大脚的爱恋一发不可收拾,王长贵以为是迎来了财神爷,没想到却招来了瘟神——情敌。
此时的长贵已非往日的权力迷,他深爱谢大脚,愿意为她舍己,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滋养谢大脚的灵。
可如果完不成让王大拿投资的任务,就是没有落实好中央的计划指标,根据《猪猡国刑法》第1989条第64款:未完成中央计划指标各藩行政首长,皆赏红菱配鹤顶红,赐死。
王长贵面临着对爱情忠贞、对象牙山忠诚与保全生命之间的权衡。
在向“基神”祈祷后,王长贵坚定了自己的心,他要用一己生命换取象牙山不被中央武断权力的入侵。
临死前,王长贵留下一记重拳,布置了出神入化的政治安排:他任命象牙山“游手的二皮脸”刘能为副主任,并在自己死后三天,代理村主任,直到新一届象牙山议会选出新的主任。
为什么这一招厉害呢?
因为“游手的二皮脸”刘能有个结义兄弟叫刘大脑袋,刘大脑袋是王大拿帐下的股肱之臣,长贵一死,王大拿为了更进一步地接近“守护者”谢大脚,必定会愿意投资象牙山,加上刘大脑袋的协助,这事儿就成了,而僭居主任之位的刘能在代理期间要遵循象牙山议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由象牙山土豪谢广坤、王老七、徐会计、赵四等人制衡,刘能只是得享虚名,很快会在选举中落败。
果然,事情的发展完全按照王长贵的意图进行,招商引资任务完成,齐三太虽然杀死了王长贵,但象牙山的权力结构没有一丝变化,政权稳固,中央依然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齐三太一度试图调“山货大王”谢广坤的女婿皮长山到镇中心校任校长,换取谢广坤对常务委员会的破坏,扩大刘能的权力,从而从中牟利。
但新崛起的“果园小王子”谢永强组织了他父亲的动摇,将皮长山革除出家族的核心圈,谢永强宣誓此生此世要和齐三太对抗到底。
更令齐三太意想不到的是“游手的二皮脸”刘能的变化,在一次阴沟翻车事故中,正在晨跑的村民们搭救了刘能,并鼓励他举办马拉松比赛,繁荣象牙山文体事业,深受感动的刘能决心把自己的二皮脸投入到无限的为象牙山服务中去,不再接受齐三太对象牙山事务的指手画脚。
齐三太的阴谋再次落败了。
王长贵被盛大安葬,立碑“自由名下的牺牲者”,“守护者”谢大脚发誓,除非长贵再生,终生不嫁。
史称象牙山“第二次自治危机”.四、王小蒙——“Queen In The Tun Zi”“第二次自治危机”后,象牙山迎来了长时间的和平,齐三太不敢轻举妄动,暗中组织力量。
令人心痛的是,外部危机的远离、外在强权威胁的消失让承平日久的象牙山渐渐腐化堕落,“屯子里面发生了许多许多的事”。
几大家族忙于内斗,象牙山行政系统瘫痪,山村能力与山村责任都快速衰微,几大家族互相行使否决权,导致重大决策无法通过,有意义的改变无法发生,几大家族的“冷战格局”使得村主任的职务被家族势力最小的徐会计长期占据,几大家族心里都明白,这是个被火烤的职位,好处一点没有,烦人的事儿一大堆。
雪上加霜的是,象牙山的税收管理也出现了问题,财政危机尖锐,连“游手的二皮脸”刘能都发现村账户里的钱,连修车都不够。
此时,“全境守护者”王小蒙,忙着照顾在一场莫名其妙车祸中成为植物人的谢永强(据说是齐三太的政治暗杀),而谢大脚沉浸在对长贵的怀念中,两个最高权威的缺席导致几大家族各自为政,组成联盟,争相划分势力范围。
形成“谢王同盟”与“刘赵协约”两大对峙集团,双方剑拔弩张,内战的乌云笼罩着象牙山。
得到消息的齐三太狂喜不已,决心彻底铲除象牙山分裂割据势力。
齐三太深思熟虑后,做出一明一暗两条线的安排,明处他抓住徐会计有过进派出所的经历,根据《猪猡国干部任免条例》:凡是进过派出所的,不可担任村一级及以上职位,从而顺利绕开象牙山议会,由中央直接出面罢黜了徐会计,任命来自别的藩的郭金山为新主任,这是齐三太一次巨大的胜利,几十年来,第一次由外藩人出任象牙山村主任的职务,并被封为“第一书记”,以宣告其“核心”地位。
齐三太之所以选择郭金山,除了看重他的忠心外,还因为刘能是其姑父,便于从内部突破。
暗处齐三太安排自己老婆的表弟宋晓峰潜入王大拿的温泉山庄,从保安队做起,熟悉象牙山的情况。
时机差不多时,齐三太命令中央资金大笔砸钱与王大拿打价格战,撑不住的王大拿只得将山庄转给手握巨款的宋晓峰,宋晓峰控制温泉山庄,从而为郭金山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
齐三太知道象牙山此时的内斗,极大消耗了各大家族的实力,命郭金山携带巨款,以投资项目为名引诱各大家族互相竞争,彼此猜忌,从而坐收渔翁之利。
眼看象牙山就要因此被中央收割,“全境守护者”王小蒙召开紧急会议,向村民们点出要害,指出象牙山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必须果断处置危机,在会议上,另一位守护者谢大脚宣布王小蒙是象牙山“全境独一的守护者”,拥戴她为领袖。
大会一致通过,并加封王小蒙“风暴降生、豆制品之母、全景独一守护者”的称号。
会议结束后,王小蒙宣布象牙山处于紧急状态,封锁所有出入口,严禁进口,所有境内消费品立刻无条件恶性通货膨胀,价格飞涨,一夜之间,纸币近乎于废纸,携带大量现金的郭金山不仅无法与外界联系,连生存都成了问题。
这时,王小蒙找郭金山谈话,让他把钱投到小蒙豆腐厂,按照通货膨胀前的价值入股,并许诺郭金山只要叛离齐三太,保证他在象牙山的地位,可以跻身权力中心。
万般无奈的郭金山只好接受建议,投资小蒙豆腐厂,向中央辞职,入籍象牙山,服膺王小蒙的统治。
齐三太获讯后暴跳如雷,转而全力扶植宋晓峰,发动对象牙山的最后一击。
宋晓峰分析几次失败教训后,决定通过舆论造“势”,凭借中央权威与舆论的“势”打造自己的独特地位,什么地位呢?
清流。
在中晚唐的历史研究中,“清流”这一群体已经受到史家越来越多的关注,出现了一些世袭垄断“词臣”(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身份的“请流家族”,比如杨收、 卢文度家族。
词臣就是承担制诰或起草中央重要文书的官僚,他们通过“文”获取权力运行中的“势”,跻身权力核心。
典型的是玄宗朝的张九龄,张九龄既没有丰功伟业,也不是门阀贵族,凭什么可以成为宰相呢?
就是“文”的能力。
“文”既是权威的传递者,又是权力的解释者,深谙此道的宋晓峰抓住象牙山唯一在“文”上高过他的谢永强变成“植物人”的机会,以“作诗”为武器,向象牙山进攻。
语言是权力的附庸,宋晓峰试图通过“作诗”来重新界定象牙山的权力,让“文”的“势”凌驾于王小蒙之上,通过“文”的独占性剥夺王小蒙的全境管理权。
为此,宋晓峰是煞费苦心,关于喜欢,他既会直抒胸臆“青莲啊,青莲,我喜欢你”,也会温婉柔情“众人寻她千百度,原来她在谢永强这里种果树”,还会长诗叙事“啊小燕,我原以为,小燕飞不过沧海,是因为小燕没有飞过沧海的勇气,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不是小燕飞不过去,而是沧海的那头,早已没有了等待。
”;关于人生,他会说“生前何必久睡,死后必定长眠”这种俏皮话,也会说“成熟的麦穗,头是耷拉的!
我们很成熟,把头低下吧”这样的深邃譬喻;关于朋友,他会在接小李出院的时候说“今天出院很高兴,所以戴个大墨镜”,也会在有求于刘大脑袋的时候说“拼搏的路上莫认输,遇到困难找姐夫,姐夫人好心眼好,此时此刻我想哭”。
宋晓峰刻意向外界展示自己庞杂渊博的“作诗”能力,塑造自己无时无刻都在“作诗”,任何地方都能“作诗”的形象,营造“文脉系于宋晓峰一人”的假象,从而“文以载道”,一举篡夺象牙山意识形态的统治权。
奈何天公怒恶人,“植物人”谢永强突然痊愈了,后世史家认为是投诚的郭金山与“游手的二皮脸”刘能联合治好的,谢永强痊愈后,作为象牙山知识分子领袖,立刻撰写文章《九评宋晓峰》,对宋晓峰的拙劣文风,低等诗作大加嘲讽,宋晓峰苦心经营的“文统”就此覆灭。
齐三太最后的一击也宣告失败,从此再也不敢主动进攻象牙山。
史称象牙山“第三次自治危机”。
“第三次自治危机”后,王小蒙邀请谢永强共同执政,建立了“虚君共和”的新体制。
此后,历经艰险的象牙山又会迎来怎样的命运呢?
又有怎样的风云激荡等着我们呢?
你我说了都不算,这是赵本山的事儿。
祝福象牙山(注:郭金山的结局部分为虚构,《乡村爱情9》还没播出到这个部分,其他内容皆为端庄严肃的历史考证)
乡村爱情系列可以说是反映农民心理的百科全书,也许有些故事为了应景不得已而为之,显得有些牵强,但是,对农村人的性格特征的刻画简直深入骨髓。
除了性格特征,广受诟病的是人物的生理特征,赵四的一些小残疾让人看着不舒服相比之下,一些胡诌八扯的毫无生活气息的拳打脚踢、手撕鬼子、宫斗穿越,显得那么无聊。
农村题材恐怖片,假如谢广坤是你爹,乡9三大点,除了王云全胖了,长贵指定给大老板送了礼,乡村爱情已经变成了乡村怀孕记,王大拿一脑瓜子白头发还能生孩子呢!不过赵本山就是赵本山,简直就是小品集锦,给我笑懵了!
反正就是喜欢,拍多少我都看
乡村爱情就是老家村里父老乡亲的《爱情公寓》嘛~
比抗日剧好看太多了
不太爱看这么长的剧这电视拍了好多部 每部都看过想到也很惊讶 因为不是我的风格其实都是老爸老妈爱看 我属于陪着人员演的是无聊温情的生活小事但是人物性格都特别逗特别适合陪家人看一起笑笑 逗乐放松下心情还不错的选择
有的段子太好笑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是我看的最后一部乡村爱情。,赵家班现在钱多了,牌子大了,飘了。情节我已经无力吐槽,剧本就像小学没毕业得人写的。我就说两点,第一,王香秀是得多浪,这边刚跟马忠离婚那边小拳拳打这李大国胸口就抱住了。清明跟李老师刚分手回头跟陈艳楠就搞在一起,二,黄世仁妇女是最恶心角色,谢永强像韩剧。
连着出了这么多部也是挺厉害的,小时候经常看:
特标。
非常一般!笑点越来越少!也就是三星水平了!可是那么烂,依然可以持续看下去!
唐鉴军老师的演技很令人倾佩,把一个多重性格的人物形象演的活生生的。
我咋那么烦李大国呢,马忠真倒了霉了摊上这对奇葩夫妻
有意思,长贵回家啦
这些演员们都太牛逼了,真的,演技炸裂……这些个小九九啊,演的太好了
依旧是浓浓的乡土情道不尽的邻里事
宋晓峰和王木生作诗那段堪称全系列最好笑
一部剧,一半人讲话不利索的人。
挺恶心人的,谢广坤从没让人喜欢,看这剧影响智商
过年时候看的下饭剧,还不错的样子,起码比让我看那些花花绿绿的衣服和小鲜肉还不如去看这个剧呢!
刘能这样的贱婢,真是世上少有啊,太恶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