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关注陈翔六点半,以前一直是小短片,虽然也很好看但是看的一直不怎么过瘾,这次的电影让我大饱眼福,影片剧情丰富多彩,很喜欢闰土装逼的时候蘑菇头蹲着吃面的镜头,一声大外甥我也是笑了,一说话时钟就会走然后闰土站在钟前一直试钟也真是够贱的,永远支持陈翔六点半团队的所有人。
大爱猪小明蘑菇头
一部神剧昨天晚上,看完了《陈翔六点半之废话少说》。
原本计划是要看《机械师》的,但是刷微博的时候看到陈翔六点半出大电影了,作为真爱粉,一口气就把它看完了。
前几天刷短剧的时候,就是妹大爷出轨的那一段,陈翔导演正在拍一部网络大电影,刚好拍到了妹大爷出轨。
我还不信陈翔拍了大电影,没想到,这一切都是套路啊,过了几天,大电影真的上线了。
两年了,六点半没有辜负真爱粉的等待,终于拍大电影了。
电影还是原班人马,走心不做作,尤其是闰土,演技真的是爆棚了。
穿帮镜头那一段,我看了不下六七遍,那一段闰土因为不能说话,被逼得发了疯,加上背景音乐,实在是太催泪了。
蘑菇头跟大葱说心里话那一段,真的好讽刺好现实又好无奈,我想,这就是人生吧。
看这一段的时候注意备好纸巾。
当然不仅仅有感动,其实更多的是搞笑,这一点也符合了六点半的特点。
看六点半本来就是奔着笑点看的,陈翔导演也延续了这个风格,这部电影,可以说有泪有笑。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寓意很深刻,看完之后会有很多的感悟和反映,就如片名一样,废话少说,多做事。
关于爱情,大葱的前女友说的那句话,简直催泪:我曾经离开你,并不是因为你没有钱,仅仅是因为你忽略了我。
可以说部电影真的神了,虽然不是那么十全十美,还有穿帮镜头,但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能拍出这样的效果,真的可以秒杀很多的国产电影了,还有最后的伏笔埋得太好了,关于妹大爷和卖粑粑的大妈的爱情,肯定还会有续集。
2017.4.22
关注陈翔六点半这个团队两年了,听说出了网大,就赶紧去看。
看完之后松了口气,因为我觉得这个团队没被网大的妖魔鬼怪所同化吞没,虽然有瑕疵,但是他们做了一部努力讲故事的网络大电影。
网大的市场里,大大小小九成左右在我看来都是为了骗点击率。
蹭IP,蹭热度,卖肉是常用手段,没人在意故事讲个啥,关键是有没有屌丝喜欢的长腿大胸,有没有女性喜欢的鲜肉欧巴,能不能半骗半哄让你乖乖点击进来。
记得看过一部网大,叫啥就不说了,讲的是两个著名鬼怪PK,前五分钟剧情紧凑,特效飞起,引人入胜。
片名一过,后面就跟这俩鬼毫无关系,一顿胡扯,看完之后有种吃了苍蝇屎的恶心感,还是自己主动吃的。
而在《废话少说》里我没有看到这些,我看到的是一个不错的故事,一个让我愿意读下去的故事,一个让我读完了还愿意回味一下的故事,这样的网大着实可以算是网大界的一股清流了。
故事讲述靠嘴谋生的主人公大葱收到一个一说话就倒着走的钟,他的命运和这个钟链接在一起,钟毁人亡。
电影开场提出的问题很有意思,如果生命只剩五秒,你会说什么?
大葱试图反抗时钟,但发现越反抗越无力,面对将要离去的爱人,风雨飘摇的事业,他有苦说不出,这之中产生了许多的事情,让人捧腹大笑。
在故事的结尾,大葱做出了他的回应,他对这个掌管他命运的时钟竖起了中指,看到这个结局让我很意外,因为我一直以为大葱会在最后五秒对爱人或亲人说一句我爱你,然而这个中指是让我出乎意料之外又觉得很精彩。
当然,故事还是有个happy ending,结局一直埋在了故事里面,一切事物都有两面性。
一个多小时的片子看完,让我觉得是个不错的故事,而不是被侮辱的感觉,这在网大里实属难得。
整部有笑点,有泪点,但是不得不说故事不够丰满,叙事的情节缺少较大的冲突,很多地方有为了套段子而设计的剧情的感觉。
镜头表达上太有短视频制作的影子了,导致一些剧情的节奏很奇怪或者表达不清。
但是,我觉得愿意努力讲故事的团队都应该鼓励,有句话叫别被猪油蒙了心,这话对如今的影视行业尤其是。
陈翔六点半,这样一个从网路上成名的短视频搞笑节目,转战大电影的时候,其内功不足的部分就被无限的放大。
首先是在剧本上,整个故事虽然荒诞不经,(当然也有人说是抄袭的,我之前没有看过类似的电影,不评论是否抄袭,最后倒确实有致敬周星驰《大话西游》的地方)却不够有笑料,跟之前在网络上短短几分钟的铺垫就能让人捧腹大笑不同,这个大电影的笑点少得可怜。
更难受的问题在于,题目叫做废话少说,可实际上男主是一个靠忽悠人赚钱的骗子,他整天叨逼叨说的并非是废话,而是骗人的话,似乎和整个片子并不是在一个频道上。
这样的处理,并不能将整部影片的高度拔高,反而有一些不对题的感觉了。
其次,不同于网络上的视频短片,拍摄电影的时候,相对而言演员的整体演技是会有更高的要求的,这部片子中的演员,虽然很卖力气,却似乎欠缺一点东西,这东西就是喜剧真正的灵魂,不是纯粹为了搞笑而搞笑。
周星驰之所以成为顶级的喜剧大王,其核心在于他不仅仅只是搞笑,而是在整个故事里面会体现出很多的默默无闻的底层人的人生百态,这才是电影在让人捧腹大笑完以后,还会有所深思的所在,而这部片子简单一点,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为了搞笑而搞笑,可是却最终没有能够搞笑。
怀着几个月的期待,在第一时间看完了《废话少说》。
整体来说,虽然《废话少说》是陈翔六点半推出的第一部网络电影,但是观看过后还是能感受到满满的诚意与惊喜的。
整部影片在贯穿全篇的笑点之中,又赋予了喜剧之中最难能可贵的故事深度。
正如导演陈翔饰演的神经病所言,凡事都有两面性。
那预示着大葱生命倒计时的魔钟,其实也是预示着大葱灵魂与人格的警钟。
假如没有那个魔钟的话,假以时日大葱肯定会凭借自己的口才,取得自以为的成功。
而那时有些屌丝,有些仗义,有些理想的大葱肯定也不会存在了。
我们的生命也是如此,当为了达成某种目的,人格与理想渐渐的泯灭之后,也会有双大手将我们人生的大钟播到尽头,不过它会很轻很轻,请到我们不会有丝毫察觉。
只是那时的自己已然不是最初的自己,灵魂也已然不是曾经的灵魂。
为了避免剧透,我也废话少说。
友情提示结尾有大彩蛋!
本人非常喜欢观看陈翔六点半的短视频,幽默风趣,带给了网友不少的快乐,他们将一些常见或不常见的搞笑段子翻拍成短视频,非常有新意,也和某些低俗的短视频(假装公交刹车不小心拔掉女性裙子的、满口彪粗话还特难听的)区分开来;真的是老少皆宜的短视频制作商(虽说陈翔六点半也有彪粗口,但都是些大家比较能够接受的网络用语,当然,能不说最好,特别是对于有孩子的人来讲,我今天就在公交车上看见两个小学生互相比中指,哎……);当然,言归正规,咱现在讨论的是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也是我当时很期待的,当电影在网络首映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开通了某平台的VIP,我满怀期望的点了进去,正片开始,看穿着打扮商业人士无疑,"竹筒烟,嗯,云南特色,有点陈翔六点半的特色!"我就这样激动的看着,直到看到一个钟出现,我脑海里瞬间想起了某部电影,没错,就是大家所说的《临终千言》,然后我心想,大概是同一个游戏,故事应该截然不同吧,于是我怀着侥幸心理继续观看了下去;直至《废话少说》里面的主人公对着钟比了一个竖中指的手势,钟依然会走动开始,我发现,这部电影,剧情都是《临终千言》的剧情;越往后越像,就连结局都能神同步……看完之后,让人感觉有点失望,感觉就像看了一部以前看过的老电影,完全提不起劲来,这就好比我很喜欢《西游记》,但老是一样的剧情,早晚我也得看腻啊。
有些人或许没看过《临终千言》,也不打算去看,那么恕我直言,你还真没有什么还评论的,你喜欢就好!
但对于我们这些喜欢看电影的人来说,总能让我们挖掘到几部电影能让我们恢复记忆。
本片最大的争议点就是抄袭这个词,为什么说《废话少说》抄袭,而不说国外同类型的电影都抄袭呢?
因为啊,《废话少说》与《临终千言》的相似度实在是太高了,你想说他只是借鉴,简直很难让人信服。
游戏可以是同一个,但剧情如果也是同一个,那就说不过去了。
特别是竖中指那段,相似度百分之百。
剧情里面的其它相似点我就不一一举例了,你要说编剧不是看了《临终千言》而写出来的剧本,你打死我我也不带相信的。
当然,我只是对本片的看法,我不会因为这一部烂片就失去对陈翔六点半的信心,希望他们还是能继续努力,让好的电影出现在观众面前。
外行看热闹,我觉得这个确实比很多商业电影热闹,好看。
各种暗示拿捏到位,槽点不断,喜感不短。
寓意深长。
希望陈翔六点半以后能有更好的作品呈现给我们,。。。。。。。。。。。。。。。。。。。
。。。。。。。。。。。。
,。。。。。。。。。。。。。。。。。。。
。。。。。。。。。。。。
,。。。。。。。。。。。。。。。。。。。
。。。。。。。。。。。。
关注陈翔六点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印象中这应该是他们的第一部网络长片。
之前的《陈翔六点半》系列网络剧,总体感觉就是创意满满,不造作,不过制作规模看起来并不大,也让我比较担心这个网大的质量。
但一路观影下来,个人觉得还是超出了预期。
印象中的网大很多喜剧片,要不就是纯粹走了屎尿屁风格,剧情天马行空,无迹可寻,但并没有多少亮点,全程尴尬。
要不就是纯粹去玩特效,想要用高人一等的特效制作来名利双收,然后剧情空洞乏味。
《陈翔六点半之废话少说》观影下来,在剧情上来讲,设定很有意思——如果你再也不能说话了,但是生活又偏偏逼着你说话,那你能怎么办?
到时候,不管走的是喜剧还是剧情,都能够产生不错的效果。
事实也证明,这个片子从喜剧来讲,从剧情来看,都还玩得很顺畅,很吸引人,笑点比较密集,尤其是后半段,在主角和钟产生关联的时候,实在是令人捧腹,警察局一段也不得不感慨剧情上设计的精巧:又堵上了剧情可能产生的漏洞,又带来了更大的喜感。
所以,从喜剧上来讲,这没得挑。
从剧情来讲,这个片子只有八十多分钟,让这个片子显得节奏紧凑,信息量很大,尤其是到了后期,基本上都在跟着剧情走,情绪也随之上下起伏,这样的节奏放在网络大电影里,的确很难得。
总而言之,这部大电影延续了陈翔六点半的精髓:搞笑,又增加了剧情上的体量,可以说是诚意满满,而且对于我这样经常看他们短剧的粉丝来讲,在电影里看到那么多熟面孔,还是很喜欢的。
如果说缺点的话,首先还是看得出一些小成本制作的痕迹,虽然摄影、剪辑等方面的技巧已经可以弥补很多,但在某些方面还是会暴露出一点这并不是大制作的信息。
然后,前面要交代的东西太多,这也导致了最开头没有后五分之四左右那么精彩。
当然这样的小瑕疵无法阻止我给这部网大一个高分,最后,友情提示一下,结局高能,有大彩蛋……
个人是陈翔六点半的忠实粉丝,从一个小小的团队发展壮大,每个人都朝着自己梦想的方向一路前进,每天晚上逛空间都要看你们的短视频,有些好,有些差,我只能说在没有灵感的时候或许可以停一停,和段友们交流一下。
就这部电影来说,我觉得有些地方比较到位,但是有些世事常情却没有把握到,以至于有些地方感觉过渡的不是很好,特别最后一段的衔接过于生硬,让大家误解这只是想把这个片段写进去而已。
还有一个就是吃饭的时候那个逼装的太过了,感觉有点不真实,当一个东西脱离实际常理的时候,大家就会觉得太过浮夸而不注重事件发展,比如说连车都开不来,怎么可能把车完好地开到吃饭的地点。
以上全为个人观点,说的不好的地方请多指点,希望你们越办越好,我也会一直支持你们的。
最后的剧情真惊悚,感觉陈翔不是为了做喜剧电影,他的大电影背后总是想表达一些人生道理,比如废话少说,虽然对大葱来讲他说的话是骗人的话而不是废话。
电影的最后让我感觉成了一碗毒鸡汤,妹爷一句台词没有,心中“废话少说”的宣言却贯穿电影,让人感觉这老头心有觉悟,废话少说就整日以琴代言,到最后,妹爷打开黑布,看到那个小块头的钟,我才感觉原来妹爷也是怕死,到头来不如闰土痛快,闰土的性格决定他会以中指过完钟表的最后五秒钟,试想,假若闰土也像妹爷一样,剩余的人生仅用那最后五秒钟来代替,他会错过多少东西,生意、爱情、甚至是同事间、朋友间的情意。
所以妹爷和闰土的对比煲了这碗毒鸡汤。
关于陈翔说的两面性,无非是钟挂反了,但追究起细节来,为什么闰土一说话钟就会走,不说话钟就会停,为什么蘑菇头对钟做的事会发生在闰土身上,这是结局的解释所不能够说清楚的。
另外电影的人物太多,有些感觉没有存在的必要,闰土和腿腿之间的爱情线、妹爷和吴妈间的爱情线、闰土和妹爷间的情亲线不是有头没尾就是有尾没头,电影最后可以是闰土重新追求腿腿,在前面可以对吴妈“读琴”的细节做铺垫,对父子的关系通过回忆稍微解释一下(没有台词的妹爷不是真正的妹爷) 最后,这真的不是一部喜剧电影,喜剧的情节就像是把短视频插入了电影的各个部分,《废话少说》《铁头无敌》《重楼别》里只有铁头才是真正的搞笑,事实证明妹爷台词多就不愁没有笑点。
因为是是陈翔六点半的粉丝所以加一颗小星星
还是不适合拍电影
我觉得还可以啊
演技马马虎虎,我竟然看下去了…
额 剧情和台词很尬 拍短片还可以 但是拍成电影就显出能力不行了 俩星以资鼓励擦
拍的不错嘛,很有想法,就连我这一贯不怎么看生活剧的都慢慢给看完了。主角选的好,表演有看头。那个要投资的老总和主角表舅也都挺有意思。
每周看六点半的,算是衷粉了,大电影很一般,但也比预料要好了,继续加油吧陈翔六点半
我觉得不错,还挺有趣,还有点深度
陈翔六点半第一步大电影,跟第二步相比略显幼稚。一个靠嘴皮子谋生的商人,无意中得到一个钟——计话器,悟出少说话多干事的道理(似乎牵强)
警察局蛮有意思的。球球和朱小明戏太少
非常有创意,眼前一亮,桥段设计的也不错,陈翔确实挺有才的,比那个万万没想到大电影好很多
还可以很搞笑
烂片,什么玩意。
关注陈翔六点半好久了,这支有追求、有想法的团队给我带来了很多欢乐!这部大电影更是诚意满满,非水军,我给满分!
虽然剧情不够完整,但是对电影其他细节的把控要比好多商业片强多了。笑点也不落俗套,非常赞。人家最后也说了:“本来写的是段子,怎么变这么长,不拍了!” Lol
大葱演的很好啊,有点像邢捕头,算是有点意思了
低成本的各方面可圈可点 陈翔导演的才气是挡不住的
还不错呀
挺好玩的,有道理又没有说透,但感觉主线还是有点模糊。
国产喜剧的一股清流
火车上太无聊了!啊!我看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