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的攻城战挺有魄力的。
剑在斧子上劈出裂痕,腰斩敌方勇士。
放片头曲时的一段动画,在不断闪现出的翻腾舞动的火焰上打上制作人员名字,挺炫酷的。
卡斯嘉用剑跟主角对劈时,剑的那一下反震很带感。
格斯与格里菲斯决斗。
格里菲斯起跳闪避落在格斯大剑的剑刃上(类似的动作大都是落在剑身上),格斯用嘴咬住格里菲斯的剑尖(类似的动作大都是用手抓剑刃)。
格斯单人VS黑羊骑兵,斩杀团长。
鹰之团VS黑羊骑兵,弩箭雨。
晚上难得有空,于是到VeryCD上挑电影看。
看到《剑风传奇》时,忽然想到电脑里留存了这个系列的某一部小说,但是从来没有看过,于是决定看看这部电影。
说是电影,其实是动漫。
很多年长的人认为动漫不会有什么内涵,是给小孩子看的,其实这是一种偏见。
我觉得不管是电影还是动漫,或者小说漫画等等,都是故事的表现方式,受众所接受的核心是故事。
《剑风传奇》的故事在2013这个年代看来确实有些老套了,霸王美人兄弟为主题的故事太泛滥了,以致看了开头就能把套路猜出来。
但是这是去年的作品,去年《剑风传奇》上映的时候流行什么套路的故事早就被遗忘了,所以看官们也没必要在这一点是过分执拗。
抛却故事本身,《剑风传奇》的动画效果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目前尝试在动漫作品中融入3D效果并且比较成功的先例并不多。
而《剑风传奇》绝对是属于成功的。
2D画面与3DCG的衔接比较柔和,几乎没有突兀的感觉。
我之前看过一个《海贼王》的3D小剧场版,和《剑风》相比,确实有些差距。
最后说说霸王,我看的是第一部霸王之卵,实际上是暗示着故事中的某个人物拥有类似庞大野心云云。
然而一般伴随着霸王的都会有美女,而这位美女一定会对霸王的道路产生影响。
但是几乎一定的是,霸王似乎都没有个好下场。
故事中的那枚霸王之卵,从造型上看就代表着邪恶,而且还是血红色的,大概也预示着腥风血雨吧。
但是为什么霸王已经在人们脑海中已经与殒落合二为一了呢?
这是个微妙的问题,如果愿意,可以很深入地思考,甚至可以追究的国家和制度。
不过这都无所谓,聪明人不会做霸王,至少不会被人认作是霸王。
从大学时代看过TV版,也过了10多年了哦。
这次的剧场版依然只截取了黄金时代,其实我更想看黑暗时代啦~~故事总体保持完整,画面效果非常华丽,色调上尽管略偏向暖色调,但毕竟是黄金时代嘛~~唯一不满的就是“太干净”了,缺少那种“脏脏”的风尘感,期待下一集!
格里菲斯,鹰之团团长,面容俊美,迷倒万千少女;武艺高强,旗下队伍战无不胜;待人接物方面滴水不漏,也因此容易招人妒忌。
这样一个几乎算得上完美无缺的人,却是剧中最自私的一个人。
与格斯二战时,格里菲斯欣赏格斯的舍身搏斗(口咬长剑),称赞其“为了胜利不择手段”,并说“我越来越中意你了”。
之所以欣赏格斯取胜的方式,是因为格里菲斯自己,同样也是个为胜利、为实现自己梦想不择手段的一个人。
《降临》中,格里菲斯与占卜婆婆有一段对话,这更加揭示了格里菲斯的所想:即便脚下遍地尸骸,也要踩着它们攀上自己的国家。
以上这些内容,都可以揭示格里菲斯真实的一面:为了梦想,自己可以不择手段。
《多尔多雷攻略》里,格里菲斯与盖隆将军的对话把格里菲斯的想法表露无遗:
格里菲斯心中自有一把天秤,右边永远是自己沉甸甸的梦想,而左边,则是自己持有的棋子,当它们足够多、足够重,能够与格里菲斯的梦想持平时,格里菲斯才会停下脚步吧。
不过对于格里菲斯而言,格斯是特别的存在,只有他能让格里菲斯忘记自己的梦想。
这个话题就不展开叙述了。
说回到格里菲斯身上吧,根据剧场版三部曲,格里菲斯的形象已经塑造了出来:除了格斯之外,其他人都是实现梦想的棋子,即便是与自己出生入死的鹰之团,格里菲斯也是冷淡地把他们与“朋友”区分开。
格里菲斯对于那些没有梦想的人,流露出轻微的厌恶,即便他们依靠着自己,即便他们是同伴。
而夏洛特公主,对于格里菲斯而言,只是另一枚棋子。
对于想要建立一个国家的格里菲斯而言,目前最大的难题是自己的庶民出身。
因为自己的庶民出身,会遭到贵族的蔑视,搞不好还会遭到暗杀(《霸王之卵》已经体现出来了)。
而夏洛特公主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跟公主谈恋爱,说不定能跻身贵族,跟其他的贵族一样平起平坐……所以我想,格里菲斯第一次看到公主的那副“一见钟情”的表情,其实当时他心里是这样想的:“卧槽就是她了!
只要攻略掉她我就能离梦想更近一步了!
”
格里菲斯跟夜神月很相似,夜神月利用弥海砂的能力,格里菲斯利用公主的身份。
《多尔多雷攻略》末尾部分,格里菲斯与米特兰国王的一番对话表明,格里菲斯对公主十分关注,他曾经探查过公主是否有婚约,这是不是说明格里菲斯想与她结婚呢?
那么《多尔多雷攻略》里,格里菲斯为什么还要去公主的卧室来一发?
核心成员离开自己的团队,失去“百人斩”格斯,对于整个鹰之团而言是极大的战力损失。
没有格斯,每场战斗则会难打很多。
格里菲斯仿佛看到自己离梦想远了很多,本来10年就可以实现的梦想,现在也许就得花上20年了,而且格里菲斯也无法理解格斯离队的原因,平时格斯都乖乖听命令,怎么说走就走?
格里菲斯觉得自己失去了对于梦想的掌握,于是为了重新拾起那种“掌握一切”的感觉,他去到公主的卧室,不容分说就宽衣解带,啪啪过程中,“征服感”、“掌控感”再次出现,不过格里菲斯还是对格斯念念不忘。
据此,整个“格里菲斯恋上公主”的情节已经明了——他心中根本没有爱,只有利用。
利用公主的地位,来获得自己的贵族身份;利用公主的身体,来重拾“征服感”……所以我说,格里菲斯是全剧中最自私的人。
1.深渊深渊之神的概念可以使人联想到中世纪“二重真理”对神学的保护,它在设定上是很难自圆其说的。
如果说深渊是人类负面精神的集合,那么它就缺乏正面、积极的信息和对善的理解,因此它不是全知;如果它是全恶,它的所为就全部成为恶的,因此它不是全能。
一个既非全知、也非全能的存在,理论上也就无法操纵因果。
在一定范围内对因果施加影响是可能的,但程度多少则不好说。
有一种解释是深渊并不如传言一般,能够通过翻弄因果对世界进行有目的的操控,这也正是它必须依赖代理人的原因。
另外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人类被禁锢于逻辑,只能逻辑地思考,但神是超越逻辑的存在。
“因为荒谬,所以信仰”。
但这样的话,它的渊源就不可能止于人类精神。
2.自由与必然深渊的概念很有趣,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必然”与“自由”的二律背反。
简而言之,“一切事情都由充分的理由决定,依自然法则运行”和“人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能决定自己如何选择”是矛盾的。
假若自然科学发展到极致:宇宙的终极大一统方程被完成,生物学最终解决了灵魂的奥妙……人类的情感和行为最终只是激素和生物本能的冲动,那么人类怎么能宣称自己拥有自由?
不自由的人又如何为自己不能根本决定的事情负责?
莱布尼茨说,磁石要有灵魂的话,它就会觉得自己指向北极是自由的,莱布尼茨强调自由意志的自发性(任意性)。
康德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理性是有边界的。
当理性开始逻辑地思考“本体”或“无限”之类概念时,就会产生悖论。
因为人的思维依赖于世界中存在的现象,这种思维在形式是“观念表象”的思维。
在观念表象的现象界中,物理规律支配一切;与此相对的是宇宙终极的形而上学本体(物自体),它虽然可以被逻辑地“思”,但是不可“知”,因为它不受规律和感官的束缚,它是自由的。
人的自由来源于物自体的自由。
康德说,“我必须止步于知识,为信仰留下空间。
”因为一旦彻底认识了自由,就会把自由异化为一种自然规律,这就是消解了自由。
因此他不仅给信仰留下了空间,也给审美、道德、人性这类自然科学无法解答的领域留下了空间。
3.关于悲剧格斯对独立与对等的追求既是格里菲斯逐渐对他另眼相看并进而引为知己的原因,也是格斯与格里菲斯一剑诀别的出发点。
卡斯嘉把格里菲斯当做神一样崇拜,甘愿为他牺牲一切,格里菲斯也就真的通过牺牲她成为了“神”,逼疯了她。
格斯离开鹰之团去寻找自己的梦想。
鹰之团覆灭之后,他才发现自己的梦想就是和昔日的伙伴并肩作战……无论深渊最后被怎样解释,这家伙的恶趣味实在是够了,最近接触的故事怎么也尽是这种思路。
但悲剧的力量在于,生命的自我肯定能够凌驾于“好坏”的价值尺度和“悲喜”的情感尺度之上,它始终要求一种对苦难的超越。
这种超越同时也是寻求自我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而是一种折磨、一种警惕、一种无休止的自我拷问和自我荼毒。
但它同样也是跨越虚无、探求自身价值源头的必经之路。
4.格里菲斯相对于格斯的“一个与命运抗争的人”, 格里菲斯经常被形容为“一个被命运俘获的人”,我认为这个对比并不十分精确。
事实上,他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在贯彻自己的意志。
格里菲斯选择了创造出连战连胜的“奇迹”,他也选择背负“奇迹”的重量。
人们需要他成为理想化的领袖,他选择按照人们的意愿去塑造自己的形象。
人心是复杂欲望的集合体,意志对各种欲望和需求做出统和与裁决,外在表达就是在物质世界做出选择。
除了格斯让他暂时忘记梦想的那一刻,我认为童年时梦想的白色城堡一直在格里菲斯的各种欲望中占据核心和支配地位。
少年兵的死亡、成堆的尸体、尊严的妥协、格斯的离去、身体的损毁、安逸生活的诱惑……这些本该对梦想造成干扰、瓦解甚至毁灭的东西,反而变成了他追求梦想的燃料和驱动力。
既不可思议,又合情合理。
无论潜在的逻辑是“我无法再回头了”,“我背负着已经死去的人们的意志”,还是“我只剩下梦想了”,这种负向驱动只能强化固有欲望,而不能无中生有。
更何况选择这种思路的,就是格里菲斯自己。
这是格里菲斯的意志,也是深渊之神的意志。
但归根结底,还是格里菲斯的意志。
他把意志贯彻到极致,在蚀上把自己和鹰之团一起奉上祭坛。
但是,格里菲斯对梦想的献祭不是从更早就开始了吗?
他一路为了梦想献上自由、身体、自尊和凡人的幸福,无药可救的殉道者。
尽管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并不能说他是被命运俘获。
格里菲斯意志自律性的运行方式几乎一贯就是痛苦的——当他的本能让他寻求依靠时,他选择独自承担;当他的内心需要他对外呼救时,他选择忍耐;当他的潜意识催促他逃避的时候,他选择不顾一切地前进。
在这种痛苦的选择中,他不断寻求着内心声音的方向,通过不断放弃良好的自我感觉,包括自己的自尊感、自我纯洁感甚至无辜感,来排除一切妨碍他悉心倾听的噪音。
他像一个被囚禁于虚无深渊的罪犯,毅然决然地承担着万事皆休的恐惧和绝无希望的沮丧,去急切地迎向自己内心的灵魂之光。
最后,他也终于彻底明白了自己想要的白色城堡究竟意味着什么。
他的自律是忠诚于内心认定的法则,而不是服从外在的伦理道德。
他可以为了梦想而妥协,但绝不会对外界环境屈服。
即使在最迫不得已和身不由己的情况下,他也不会放任命运的洪流把自己卷回或者推得更远。
他用自己的意志对命运进行了选择,并应当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前两集的铺垫很好,好在剧情连贯充实,与作画的血腥暴力精致画面相得益彰,偏向古典漫画的画风使人心旷神怡,充满遐想,第三集,不想说,感觉作者换人了…而且作者太黄了……动不动就干,抱抱不能体现出感情吗?
非要大和谐给我们看,尴尬……格斯和格里菲斯是一体两面的,他们只有在一起才能体现出人的本质,正是人性和理性的结合,他们各有其偏向的一面,而他们的偏向导致了最后的结局。
我的创作欲望总是在深夜,想要写这篇影评是因为我听到了《guitar sound 》而又把黄金时代篇的剧场版看完了,我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正是由于自身对价值的看法不同而偏向于不同的思考方法,最后所决定的因果,感性的格斯明明知道自己与格里菲斯是真正的朋友,却不能接受他,最后导致格里菲斯因他的出走,也因为自己明明知道权利争夺的游戏规则,放下了警惕,放纵了人性的弱点。
这是一切的转折点,是齿轮转动的开始。
然而在最后,我以为,不管是偏向人性还是理性,格斯永远不会做的事情,格斯永远不会做的。
作者人格化了天使,却不知人立于天地的卑微,正是这份卑微,与其他的特质,让人有尊严的,活在这个世上。
这个缺点,减两颗星……
津与格里菲斯这对曾经肝胆相照的好友,即便以当年的眼光来看,二人之间也洋溢着强烈的腐气。
但归根究底,一切仍然 建立在男子气概之上,无论基情如何四射,读者也会首先忆起他们是最好的战略家和战术家,最好的搭档。
根据现阶段愈发庞 大的故事架构来看,黄金年代部分充其量只能算是这部巨作的开头,连基本的世界观都没有介绍。
然而,它却足够奠定『剑风 传奇』在数代读者心目中的不朽地位。
津和格里菲斯在对方生命中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不过有些事情于我们普通人道理也是一样——那些为你留下深刻烙印、乃 至影响了你的兴趣偏好人生志向行为准则的人,往往并没能与你朝夕相处,而是尘封在你的记忆里。
不过他们同你一起走过的 岁月,着实是太过刻骨铭心。
尤其是格里菲斯这样注定孤独的少年王者,有再坚强的羽翼庇护也难免会发抖,暗暗会希望万一 落下来,下面会有个不仅关心他而且真正理解他的人,能够强大到足以接住他。
所以他会羡慕津的伟岸、纯粹与随心所欲;这 样极致的爱放到完美若艺术品的白鹰身上,渐渐就会演化成狂热的占有欲;他本身就试图掌控并凌驾一切,何况津身上又有那 么多他所欠缺的东西。
情感大致分为三类,崇拜、迷恋与蔑视,各自都有着正面与负面的意义。
我们嫉妒或崇拜强大得难以企及的事物,蔑视或 同情弱小得完全不想去触碰的事物,但唯有“迷恋”与我们相近的事物。
愈是迷恋,就愈不能屈于下风;愈是迷恋不成,就愈要 摧毁对方的一切珍重;然而正因为不惜以摧毁来平衡业已扭曲的心绪,才愈能体会自己的迷恋之深重。
因此即便献祭掉一手组 建的鹰之团中那些从幼年起便并肩作战的战友,格里菲斯也舍不得毁掉真正令他精神崩溃的津,哪怕那着了魔的毁灭欲在胸腔 中燃烧得无比热烈——因为我迷恋你,所以想操控你;既然你要挣扎,便回不到过去,因此我只能祈求你生不如死匍匐在地。
这样的背叛与伤害并不是出于恨,只是强烈到极致的爱而已。
津强得坦荡,而格里菲斯贱得伟大,所以这是强者对强者的终极 表达,无愧为日漫对男性友谊的最佳书写。
我偶尔会觉得《剑风传奇》和《美国往事》其实有着完全一样的人物架构,格里菲斯、津与卡斯嘉,对应过去就是麦克 斯、诺德斯与黛博拉。
不过《剑风传奇》其实是比《美国往事》光明得多的,你可以从中看到磊落的黑侠逐步撂倒阴险的白 鹰,女战神心智虽失常,却也没背叛自己;然而曼哈顿大桥下,血雨腥风纵横半个世纪,自视甚高的猛士在命运前匍匐在地, 年少时的情谊无踪无影,一生的痛楚与懊悔伴着大烟消散,只余下扭曲的眷恋与挂念,尘封在参议员富丽堂皇的办公室里。
三浦说他早在动笔之初就构思好了津和格里菲斯的最终命运,照现在的趋势来看,短时间内我们还无法读到这个“最终”。
但种种迹象表明,这个结局势必将震撼得超出所有人的预料。
所有人都以为格里菲斯会继续沿着那条生产过无数人气角色的流 水线走下去,成就霸业后撒手人寰,不料他转身就将鹰之团献了血祭,坠入魔道;所有人都以为他会沿着魔道越走越深自此万 劫不复,不料他却以无比耀眼的“光之鹰”形象再生,成为了救世主,重新夺取了他想要的政权,扛住了外敌入侵,建造了无与 伦比的“千年鹰之帝国”。
作者再度将光环加诸在格里菲斯身上,于是读者也迷惑了。
所有人曾经都无比相信格里菲斯必将为血 祭鹰之团付出代价,但当白鹰的旗帜再度飘扬于战场,仍能再度唤起黄金年代时的热血沸腾。
这还会是一个复仇的故事吗?
津 真得下得了手吗?
随着故事线越拖越长,一切都不确定了。
相信三浦会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按:去年给漫画杂志写得,原文一万多字,其实没写好…现在节选一部分放上来。
其实这部分写得也很不好,自觉像是中学生日记,好想给自己差评。
迅雷上发现有点播,迫不及待翻出来看。
配乐依旧很赞。
可是看到那画面,感觉怪怪的。
兴许是动画版看了太多遍,所以不太习惯这CG(是叫CG吗?
俺不懂这些技术)的感觉。
反正虽然感觉画面很精细,连格斯围巾的阴影都细腻的展现,草原森林,甚至有3D的感觉。
但是本人更喜欢动画版那种浓重的感觉。
尤其是对砍的画面,缺少动画版的震撼。
还有人物的脸部,总是看起来不那么顺眼。。。
配音也是,格里夫斯与格斯的声音感觉都太温柔了。
难道真是动画版在我脑中的烙印太深?
反正感觉不如。
剧情的省略就不说了,剧场版时间所限,内容当然不可能和漫画,TV版那么丰满。
不知道第一次接触剑风的朋友看时啥感觉。
反正对于我这种十几年的粉丝,影响不大。
剧场版的优点也是有的。
很多细节方面改进的更符合常理。
比如格斯暗杀的情节,旧版本中格斯的脸就用个帽子遮挡,而且那帽子连个固定都没有,这暗杀也太高调了,很容易被认出来啊,剧场版中加了个口罩,更符合常理。
还有和老牛的对战,人物比例,以及格斯挨打程度的设定都更合理。
无论如何,剧场版中把几条主线都包括了,这样应该就不会像动画版那样,缺少了主线而无法继续画下去。
至少能期待着动画和漫画的同步连载。
对吾等粉丝,真乃一大福音。
最后,希望3P大神在不降低作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连载速度,让吾等在有生之年能欣赏到更多的精彩!
格力菲斯是我最喜欢的角色,他身上因素太多元,他是美男子讨好老头子,就算卖弄自己身体还是那样 . 他其实和格斯算是互相喜欢,救你需要什么理由吗?
不需要啊?
比如,打牛头的时候格里菲斯舍身去救格斯,后来被问起时便说:我去救他不需要理由。
两个人在楼梯拐角的平台上,格斯被霸王之卵的眼睛吓了一跳,格里菲斯对他的反应笑得前仰后合。
非常多的感受,最胃疼的故事就是这个人 .千万的伙伴和敌人,唯独你.... 因为要成为对等的朋友,所以他离开他。
因为要控制他,他想着的都是格斯。
格斯让他想念才能存活下来。。
非常深刻的感受。。
想哪说哪,必须跑题。
近一年来我觉得我在微博转发关于商业ACG情报时候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真的2012了”。
无数老经典被重置翻新搬上银幕,就和临死前的闪回一样。
除了唤醒广大漫迷对于初中高中生活的无限追忆之外,也不得不感叹近年来的作品真是越来越不尽人意,论深度深不下去,论娱乐娱乐不起来,卖个萌都觉得和之前的某些作品撞梗,最后我自豪地宣布:我脱宅了。
《剑风传奇》在我的印象里一直都非常莫名地和《罗德斯岛战记》《银河英雄传说》这些作品都被装在记忆的同一个区域里,最典型症状就是我曾经分不清莱因哈特和格里菲斯(P.S.当然我也总觉得格斯和健次郎有什么亲戚关系)。
后来我觉得这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在一帮糙汉纯爷们当中总是要有一个光彩照人的长发美男子。
而事实证明我会点开剑风重置版的原因也是因为格里菲斯他真的很美啊,哪怕3D建模都被喷到死了也挡不住我对美少年的喜爱啊!
虽说从初中时代就不断在小商品市场放压缩碟的箱子里翻到剑风传奇TV版,但是这么些年除了混个脸熟,却从没打算看这样一部片子,我对于史诗类动漫作品的关注也完全是随着近期的工作需要才慢慢培养起来的。
虽然老粉丝们对这部重置版挑剔异常,但对于我这个令人嗤之以鼻的新观众来说,认为这部剧场版还是非常好地截取了剑风黄金时代的精髓。
后来我也认真地补了漫画,感觉动画故意选取了较为成熟的情节,对于格斯如何融入鹰之团的那些显得相对少年漫画的剧情,则进行了删减。
虽然有观众认为这样削弱了鹰之团内部成员之间的作用,但我认为,对于整部作品的残酷氛围,应该是有利的。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观众普遍对于明朗的画面表示不满。
关于这一点我觉得这也是对黄金时代的一种理解。
漫画原作基本上都充斥着一种暗无天日的压抑感,但黄金时代却是昙花一现的荣光时期,使用较为明快的色彩也没有什么不妥。
原本这三部剧场版就是要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一开始使用明快的色调,或许也是为了起到对比的作用。
对于人物的感情和关系刻画,剧场版也算是抓到精髓了,即使是从这部剧场版开始接触剑风,也完全不会觉得薄弱。
个人认为剑风传奇讲述的是一个尊严与信任的故事,两位主角所追求的都是在对方心目中自身的尊严到。
因此,格里菲斯才会问格斯“在你眼中,我是不是一个卑鄙的人”,格斯也会因为对方的一句“但他们并不是朋友”而动摇。
主人公们从相识到分离的一系列心态变化,无论是漫画还是剧场版,表现都相当优秀,值得从事编剧工作的同学们借鉴。
尤其是格斯误杀了小男孩,在对所做的事情产生怀疑、最需要得到朋友的安慰时,却听到了对方更加否定自己存在的言论,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很多人认为第一部剧场版结尾的位置不合适,不是剧情高潮,但我认为恰恰相反,在人物心理上来说,最后结尾的位置已经是压抑的顶峰了。
即使没有看过原作,也不知道接下来的剧情,毫无疑问观众也会对两个人信任的关系产生怀疑,决裂已经是不可挽回的事实。
虽然我承认我的雷达一向灵敏(你们懂的),但剑风传奇依旧透出一股近年来作品中稀缺的男子汉气概。
虽说我看的那版字幕组已经忍不住要提醒观众哲♂学的闪光弹无处不在,但我觉得剑风从意识深处还是纯良得多。
这大概就是九十年代伟大的蓝星还没有被萝莉和伪娘占领之前,所表现出的那种纯朴的爷们气。
话再扯远一点,我看《日出处天子》的时候也完全没有看某些肌肉男的那种GAY了吧唧的不适,而近年啦很多作品里许许多多号称元气少年的家伙,身上依旧有种不禁揍的混账感。
或许,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是时代剧大展拳脚的时候了,大家都更喜欢轻松愉悦的故事,来摆脱三次元的压力和烦恼。
但是,无论何时,一部严肃恢弘的作品,总是能够让人迅速投入其中,为作品中主人公的命运担惊受怕。
比起一直以来不入戏的痛苦,我宁可回去看作画质量和清晰度都不怎么样的八九十年代老片。
作者们,请对待自己的人物和故事的时候更严肃点,无论你想刻画怎样的人物关系,认真的感情总是要比单纯为了服务的“爱与正义”阳刚得多。
最后我想说:总是吵吵着基情的同学们,真要萌还是别萌那些为了搅基而搅基的东西,看看相爱相杀吧!
追加一句:我真心觉得第二部预告片做得超级棒。
———关于剧情的一点讨论的分割线(啰嗦)————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接下来的剧情吧?
不想被剧透第二部的话就不要往下看了哦!
很多人说不懂为什么格里菲斯输给格斯之后要去找公主,这个问题似乎是提到剑风就必须讨论的话题之一呢(摸下巴)其实我觉得那个时候他去找公主才是最符合人心理的做法。
对于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来说,公主是唯一一个从心底里信任他崇拜他、并且对他的过去毫不知情的人,也是唯一一个不会让他想起起败北这件事的人。
输给格斯的同时,格里菲斯一直以来坚不可摧的信念也出现了裂痕。
之所以格里菲斯不把鹰之团的众人当做朋友,并不是因为他冷酷无情,而是因为他远大的理想不允许他在背上背负更多的东西了,如果他将周围的人看得太重要,总有一天他会因此动摇,无法再走下去了。
格里菲斯的失误在于他无意中获得了比梦想更重要的东西。
在一个人孤独的旅程中获得了伙伴之后,他反而失去了独自一人面对未来的能力。
格斯在遇到鹰之团的各位之后,已经从一只孤独的狂犬变成了拥有伙伴的真正的人,他是因为获得了重要的东西所以变强了,但对于格里菲斯来说,“重要的东西”却让他变弱了。
虽然他的信念没有变,手腕也没有变,但他却有了顾忌,有了能够与梦想一起衡量重量的东西,那就是最重要的这个人对自己的评价。
应该说,男人都是以远大的梦想来蒙蔽自己,事实上只是向往有人能够在背后支撑自己的荆棘之路吧?
格斯的去和留都是用武力决定的,格斯想要离开鹰之团已经是精神上对他的否定,而武力上的败北则是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了自身的失败。
另外我觉得剑风传奇最纯爷们的地方就在于,男人们永远都只做决定,不说理由。
因此这两个人从开始到最后,真正的交流都是靠行动的。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格里菲斯用一招赢了格斯,最后也是在一招内输掉的,这种回环剧情真是非常富有戏剧魅力。
漫画我看到18卷就啃不下去了,主要是觉得主线当中加了太多拖戏的东西,节奏变得很差。
这是个人观点,不过平心而论,黄金时代也是剑风不可超越的高峰吧。
嚣张的女性向!!!
从头至尾红果果的基情,虽然是不是美攻强受还没分晓,但这剧情实在是很腐。画面质量不错,尤其是背景,但3D战争场面稍显粗糙。还没怎么展开就结束了,只能看后续了。
满满的期待。可能是由于剧场版的容量有限。将格斯的出生仅仅用梦魇的形式披露是为不满。
帝国时代、骑马砍杀的影子浓重。6
没啥意思 似乎
音乐是鷺巣詩郎啊,很棒。进度很快,Fans向。
❤格里菲斯殿❤生肉啃起来也很香第二部快来!公主什么的那必须是全片最讨厌没有之一!!
奠定基调的一集,基情满满!血腥暴力!少年们相遇,成长,成熟。命运的宿命开始了~
搞基的血腥动画片
很基很暴力,腐女口中菜。
人设以及包含的恶趣味实在受不了
被格里菲斯那句“我想要你”秒到了!!!!!~~~我也想要你啊亲!!~~~啊啊啊啊啊啊~~~
最初看预告并不看好的3d制作,实际观看时却充满了魄力,整体剧情节奏紧凑,佳作。男宠战士的故事……
除了配乐,没有任何亮点。
我很钦佩日本人对3DCG融入传统日本动画的各种不死心尝试。
没看过原漫画,但是完全不影响观影,主线很明朗,画面很有质感。好的故事基础果然很重要,要比近几年千篇一律的新番好看多了。不用卖腐,完全是两个主人公的相爱相杀。睡醒了继续看2,然后强烈期待第三部。
第一集还好,感觉有点基!
画风无力。。
好基友好朋友。
不多说了,立刻回去追原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