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前,以为这是一部传奇,十一年后,发现这其实是一部忏悔录。
十年后再度观影,对它有了新的理解。
也明白了,为什么这部作品叫做玉观音。
予乐拔苦,是它更深一层的意义。
安心,以戴罪之身出现在杨瑞的生命中。
她为自己的不成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毛杰的变故,丈夫的去世,给父母徒增的负担。
她的负罪感和羞愧强迫她去弥补去改变。
这个美丽的姑娘,并不美好。
杨瑞,生活的锦衣玉食的公子哥,被安心的美丽吸引,因安心的经历沦陷。
在他的花花世界中,缺少这样沉重深刻的故事。
安心就像一块石头,深深的砸进了他的心里,他对安心的喜爱,不仅仅是男人对女人的情爱,也是杨瑞这个倔强男孩儿对深刻事物本身的追求。
其二人除了了爱情,还拥有了另一层关系——知音,那是对生命深刻的价值有着同样看法的两个人。
因为这些,他在安心离去之后,依然坚持着思念那个和自己只相处了很短时间的女孩儿。
安心,让他明确了内心深处的价值,他自己所坚持的倔强是正确的。
人的思想一旦有了外界的回应与认可,内心便无所恐惧了。
杨瑞是本作的灵魂。
迷茫——找寻——发现——挣扎——确定并且内心安宁,他完成了蜕变。
——————————————————————————————有很多人觉得安心就是整个悲剧的罪魁祸首,不单害苦了自己也坑死了队友。
我是赞同这一点的,但是理解和分析不应该在这里终结。
电视的倒叙过程,便是本作的灵魂导索。
安心叙述的过程,是她的忏悔的过程。
作者希望我们能够原谅她,接受她的忏悔。
作品向我们展示她的罪过,也向我们展示她的美丽。
虽然,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人能够左右观者的想法。
但作品也有自己的态度:杨瑞原谅了安心。
除了杨瑞,安心在也用自己的方式忏悔,令自己负罪的内心得到安宁,那便是她的儿子,小熊。
在小熊死后,安心面临着再一次的崩溃。
她失去的不仅是自己的至亲骨肉,也是自己对希望的寄托,对铁军一家的忏悔,对父母的愧疚,对毛杰说不清道不明的负罪感,这些都随着小熊的离开重新折磨着她年轻的灵魂。
作为一个观者,我原谅了她,因为她的心是接受这些折磨的。
——————————————————————————————观世音大慈大悲,慈,是予乐,悲,即拔苦。
批判孰对孰错,并非人生来的追求,尽管那会让我们感到畅快,感到充满了力量。
能够宽容,是我从作品中读到的新的意义。
谢谢
今天很凑巧看了原著,电视剧倒是10月份看的了。
电视剧我给满分,竟然和书上写的毫无违和感,如果说电视剧的有些地方让我疑惑,重看一遍书,那些我疑惑的点终于得到答案了。
电视剧和书本做到了容和,真的很惊喜,以前我一直不敢相信有人看剧过后还会去看书,也不太相信看了书的人还会去看剧,现在我自己在打破我的不敢相信,好的东西确实是吸引人的。
故事真的嵌套的很有趣,有时间的人可以看的。
我问了我身边80后看过的人,原来佟大为是这部剧火的,以及里面一些剧情是被当时的人们所不能接受的,现在看看倒是觉的一切的发生并是多么的可怕了,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在发展。
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喜欢的一部剧有很多原因 那年的孙俪纯真并且年轻着我喜欢静静的听故事——在我的老家青绵 有一条长长的铁索桥 我就是从那走出来的青绵的山永远是绿的 水永远清得见底 当杨瑞在温哥华恍惚回忆起熟悉的景致 我就知道这是个好故事云南美景如画 就在那么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 孕育出了女主角安心安心这个女孩我十分喜欢 甚至想珍藏这种回忆孙俪真的就是安心 她面部优美清雅的轮廓 像极了玉观音也正是因为如此 我看到了她人神合一的抒怀她并不是没做错过事 但还是宁可宽恕她我喜欢海岩的小说 并不是他有多真实 有多高明只是因为生活 背景中有云南 有乌镇 也有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大隐隐于市 每个城市有独特的天然屏障安心说过喜欢北京 因为没人可以找到她 她可以过那种想要的生活如此周遭 男女主角得以相见 更像是个梦 却不是幼稚的童话海岩的东西排成电视剧很好看 也大概是因为贴近生活而又不是生活安心来自青绵 水一样的轻柔淡泊钟宁来自北京 火一样的猛烈赤红贝贝来自温哥华 光一样的明媚真实三个女性角色都很有特点 其实一开始的杨瑞跟钟宁有火花 跟贝贝最适合在一起 安心只是像初恋一样勾起他的追逐 ,安心和杨瑞并不合适。
但是渐渐的杨瑞变得成熟懂得聆听,安心谜一样的身世也浮出水面这时他俩才真正的相濡以沫 惺惺相惜 因为在安心水一样的外表下有着坚强的内在 极具包容和温存不会有男人会拒绝这样的女孩 她的完美让她拥有并不完美的生活这本身就是上天的历练 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 我理解杨瑞 如果有一天我们都老了 也愿意彼此过一段真正的生活这种感情算不上刻骨 但足以品味一生了 成长真的是可以互相带动的 两个人 三个人 故事就会延绵不绝
最近又看了一遍。
大家太喜欢讨论安心的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我想大概是因为她是个女的吧。
如果是个帅气的男的在城里有未婚妻的情况下在基层沾花惹草,还让野花生下个孩子,后来发现野花是贩毒的,速速把野花办了,大概在人前人后都会被传颂为光荣典型。
城里的未婚妻(变成了老婆)知道了,就当他是婚前玩玩,孩子八成也不会要跟着,根本不会有什么后果。
反过来说,他如果真的爱野花(安心如果真的爱毛杰),顶多是做个渣男劈个腿,可以和城里的未婚妻分手,不会有什么道德负担,他可还没结婚。
潘队说,这种事情在我们这里说出去了影响不好—女人只能和自己的老公发生关系;铁军的母亲说了,最不能错的是孩子—因为女人要生孩子。
安心为什么那么惨?
安心要接受来自潘队的、铁军的、铁军母亲的、甚至观众的凝视,连同她的孩子一起被凝视。
除了杨瑞和安心的父母,其他人无时不刻用自己的标准在审判安心。
这些人让她选择了隐瞒,承担了与之而来的自责和痛苦。
剧中看看杨瑞,谈了多少次没有心的恋爱,多少次玩完就抛,可有人骂他道德低下要他承担责任?
毛杰认为安心也爱他的根据,有大半是安心和他上床(我们都已经……),大概误解了,安心只是比普遍的女生更随性自由一点,犯了女人都会烦的错误,她可没有爱你啊。
书中有一句话:安心是天上的仙,地上的鬼,你接不住。
安心是不是渣女?
我相信是的,明明有未婚夫铁军,还跟毛杰乱搞,孩子都还搞不清楚是谁的就结婚!
口口声声深爱未婚夫,一年不到,又立马爱上杨瑞,杨瑞进去了,她又跪求父母卖房子给他打官司。
抛开犯罪而言,害死了毛杰全家,包括她跟他的孩子,她也从来没有告诉毛杰,所以自己父亲杀了自己的孩子,这是何等凶残,当然从法理上来讲,她也做了她该做的,口口声声讲人性,连潘队长都看不过去了,说大多数人都不会赞同她!
赞同她就有鬼了,这个世界有没有点伦理道德了?
她明明工作的时候把禁毒队当成了她的家,后来听说要把她调去人大,立马就不想去禁毒队了,后来自己擅自行动,把她调离出去,她又口口声声说自己还是想当警察。
还好组织识破了她,还是把她调离了。
当然还有那句“我瞒着你跟别的男人鬼混,我爱你的,孩子不是你的,难道你就不爱我了吗?
”卧槽,从现实来说,安心真是极品渣女啊!
当然从情感来说,安心也许每次都是顺着自己的情感和人性选择的,她很纯,这里的纯,不是蠢,也不是单纯,而是纯粹。
活得纯粹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也许会超过你的想象。
安心算是所有男人最终幻想了,漂亮就不多说了,表面单纯保守高冷,内在随性又开放,还记得翟欣欣吗?
就是那样,男人甘愿全付身家,也甘愿去死。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只能远离,远观。
他们是神,是魔,总之不是凡人。
这样的人通常离群索居,他们知道要远离人群,人们不是惧怕他们,就是想要膜拜他们。
他们是神魔在人间的代言人,更是在人间试炼石,他们身上有强运,是一种命运之手无法掌握他的力量,他们受尽磨难,但是不会死。
其他人不一定了,轻则身败名裂,重则家破人亡。
如果你身上有这样的人,而你是凡人,最好远离他们。
下午电视台重播玉观音,看了两眼又去翻看了视频。
整部剧印象最深的还是毛杰和安心的恋情。
安心到底喜欢毛杰吗?
觉得是喜欢的,不喜欢难以发生三次关系。
安心逃避面对喜欢毛杰,自欺欺人活在贤妻良母的假象里。
这种不肯承认毛杰不可理解,才会暴怒,才会理解成欺骗。
“明明你就是喜欢我的啊,我明明感觉到了,我们在一起很开心,你为什么说不爱我,感情的事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哪有那么多解释。
”安心所说的“只是朋友”,更多的是基于理性考量得出的两人关系定性。
她把自己的亲不自禁,用“犯错”概括,不去看,不去正视,而这恰恰是毛杰最看重的,所以毛杰才无法理解,才不断纠缠。
如果安心不爱他,又和他暧昧,那安心是存心欺骗;如果安心爱他,那为什么又不肯承认?
后来直至命运将两人再次摆在对立的两端,家人惨死,法庭对峙,让毛杰相信安心并不爱她,不是爱那就是欺骗。
因为在他的世界里,亲情是大于是非观和法律的。
如果位置颠倒,毛杰不会揭发安心,所以他也无法理解:法律和正义大于私人感情。
他只能将安心的做法归咎于“欺骗”,一开始就是欺骗。
这说到底还是两者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由于自己的幼稚轻信、自己的爱和软弱,害死了所有的亲人。
这种恨,与其说是恨安心,更多的是恨自己,他需要把家破人亡的惨烈情绪找个发泄的出口,只能疯狂的报复安心。
正常的人都能做出判断。
毛杰一家咎由自取。
他们做了刀口舔血的生意,家破人亡本就在意料之中。
害了毛杰两兄弟的其实是他们的父母。
安心指证的做法于感情有冲突,但于理于法都是正确的。
毛杰未必看不到这点,只是面对起来太难。
就像要安心面对自己爱过毛杰一样困难。
一个是要接受自己一家本来就是坏人,报应不爽的现实;一个是要接受自己婚前出轨、见异思迁,很会为自己打算并没有那么善良美好的现实。
你看,不肯面对现实,就需要情绪作为发泄口,情绪缠绕是为孽缘。
毛杰这个人物为什么如此吸引人。
他立体,是坏人却又单纯善良;他敢爱敢恨,是最直接的表达自己情绪的人;他罪有应得又令人唏嘘。
如果他不是生长在这样的家庭;如果他一开始就知道安心的身份,从而为了讨安心喜欢从此改变人生轨迹;如果他能在第一次侥幸脱罪之后,正视整件事情,从而悬崖勒马…不喜欢安心这个角色。
甚至有点绿茶的味道。
她欺骗了铁军一家,欺骗了毛杰,甚至也欺骗了自己。
虽然说维护自己想要的生活无可厚非,可是这种维护是建立在寂寞时滥用他人情感,婚姻中欺瞒丈夫的前提之上就有些寒心了。
人都有美化自己的本能。
有些行为回头看自私,做的时候却是无心,潜意识里帮自己打算和规划过了。
这就是有的菇凉真的不是故意的,说单纯却又不单纯,只是条件反射的推拉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毛杰在爱情的表现打动了很多人,他是真的捧了一颗心出来。
不要爱上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更不要自欺欺人。
毛杰这样炙热的爱背后搞不好是性格缺陷。
安心的自私和毛杰的偏激促成了悲剧。
在实验室的冷气与宿舍电风扇搅拌的汗臭味里,花了两天时间看完了03年版《玉观音》和海岩的有限的小说。
我依然还记得很多年前坐在看这部电视剧时自己的朦胧与青涩,这么多年过去了,仿佛又一头撞见了当年的自己。
只是当时的班花终于结婚了;隔壁班的校花也幸福地改嫁了;当年一身学生妹打扮的孙俪也开始挺个大肚子考虑是不是要破坏国家政策生二胎了。
当然今天不是怀春,也并不是感慨什么美好的童年的时光不再;确切的说,最初的动机是带着恶毒的愤世嫉俗的心态来看笑话的。
但是当我还远没有看完的时候,我不得不承认,我爱上了这个故事。
在8年后的今天,以挑剔的眼光来看,这仍不失为一部精雕细琢的影视剧,即使以今时今日的技术水平和审美理念翻拍,达到的效果也就仅此而已。
无论是剧中与跌宕起伏的故事配合得天衣无缝的音乐;还是没有语法错误而且并不矫情的京腔;或者是 男女主角不算惊艳但干净的面容;亦或者是混杂着青春萌动、伦理、爱与恨、情与仇但却略显混乱的主题。
玉观音是婉转的流动着的乐章。
的在我有限的阅读体验中,能将小说与音乐如此完美契合的大概只有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
如果说《挪威的森林》是摇滚乐,那么《玉观音》就是交响曲。
当然区别也是巨大的:村上将42首歌曲融入到小说的故事当中,充当故事流动的幕景;而《玉观音》电视剧中的48首曲子全部是由叶小纲根据小说创作的,《玉观音》简直就是叶小纲本人的长篇MV,由此可见电视剧摄制者的精雕细琢。
从这个意义上讲,以小说为原型摄制的电视剧却要比小说本身胜出许多。
玉观音是海岩的对抗中年危机的叛逃。
曾经跟一个朋友在谈论小说和电影的层次问题时得出一个结论:写小说有三重境界,一是为了人民币而写,比如余秋雨和郭敬明,拿着赚来个金百万去追金喜善或者投资房地产;第二是为了自己而写,人到中年,驴血与激素不再激荡,皮肉日渐松弛,再也不能迎风尿三米远。
可是心中的腻歪还在,睡村姑、搞邪教都不能浇灭小火苗,只能用文字的干柴烧出生命的荒原;第三重则是为了真相而写:完全背对观众,探求意义的真相。
玉观音是一本只有真相却没有教义的小说,可是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清教徒般的教育,怎能忍受一部不仅不宣扬正义、理想、忠贞而且还给出模棱两可的答案的小说呢?
或许正因为此,导演在电视剧中不得不画蛇添足般地加入了“献给无名英雄”之类的主题元素。
在我看来,玉观音是海岩步入中年之后,对青春、爱情、伦理以及崇高的一次“叛逃”。
他以自己的生活为武器,刺入多年前植入他脑海中的教条。
海岩让整个故事流动得异常安静,甚至带着冷血的残酷。
可正是这种置身事外的冷血与残酷,将一个普通人能触摸到的看似普通但却细微的悲苦与茫然小心翼翼的抽丝剥茧,然后将细密的线团轻轻的堆放在你面前,而对抗宿命的无奈就会如同墨渍在宣纸上丝丝缓缓蔓延。
他仿佛拿着一个长镜头,对准宿命般的悲剧,但却毫不夸张与矫饰。
伤心之处并不在于结果,而在与悲剧必然的宿命。
那一刻,我以为《一 一》里面的中年男人灵魂附体,他说“我以为如果再活一遍,会有什么不同,结果发现,即使再活一遍,也并无不同”。
并没有疾风骤雨,却像一滴滴水珠打在长满青苔的青石板上,淅淅沥沥四十年。
当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
首先,以小说家的尺度来量度,海岩的对文字的美感毫不雕琢,甚至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
不过如果纯粹以剧本的角度老看,人物对话确实丰满而不矫情。
其次,电视剧的改编淡化了毛杰的人物形象,将毛杰硬生生刻画成了现代版的咆哮体;对于安心与毛杰复杂而微妙的感情处理得简单而粗暴。
尽管如此,《玉观音》仍然是我最喜欢(没有之一)的国产电视剧。
早期印象:初中时期听说的这部电视剧,口碑不错,印象中属于实力派。
电视剧的进入:实在是冗长而且混乱。
从开头设定的时间点来说,似乎是整个剧的大部分都属于回忆部分,而回忆中的人物又有时候处于二阶回忆状态,没有明显的分片提示,实在是有点乱。
人物安心——一个没有自我的女主:这个角色自打出场之后,越看越讨厌。
前几集她给人的印象是特别没见过世面,一套老旧思想。
但看到后面回忆部分就会发现,安心明明是个思想比较自由开放的人。
这种矛盾让人觉得这个女的太假了。
大约第十集的时候,我就看不下去了。
安心这个人太可疑,一方面她一再地对拮据地生活假装乐观(太明显的不快乐却强颜欢笑),另一方面她轻易就在已经订婚的时候出轨(以孤身一人的寂寞为由,之后用自己的自责和愧疚转移注意力,却从不谈跟张铁军敞开心扉),以及她脱口而出的一些欺骗别人的话(对毛杰对杨瑞都声称自己是教师,还编出……而当她说出真实身份的时候,仅仅她自己感到轻松,完全无视别人感到被欺骗),让我感觉她是个缺乏自尊心的女孩。
还有一点让我汗颜的是,这个女孩对爱情的认识太过肤浅,态度太过冷漠。
按道理说,当时的青年男女在一起都是很慎重的,而同学时期在一起的couple毕业后分配的地方不同,一个人放弃工作而伴随另一个人是很正常的“为感情付出”。
而她执意去偏远地区工作说明她不愿意付出。
从头到尾,我几乎没有看到她为她与张铁军的感情有何付出。
只知道她很卖力地照顾病危的老张,然后被张铁军和他妈看中了,挑选为未来儿媳的人选。
我不知道她为他们的感情做了什么。
我想也正是她没有为感情付出过什么,所以她轻易地出轨。
而她对待第二段感情的态度更是肤浅和冷漠超过常人。
两个年轻人在一起玩,一直到发生关系,她不承认自己爱毛杰(但居然可以和他发生关系),毛杰的感情热烈而冲动,他信誓旦旦地说为了让安心幸福他愿意去贩毒。
毛杰是愿意付出的,而安心压根儿没把这当回事。
她心里只想着,只要保存住张铁军对她的宠,她就能幸福,至于毛杰怎么样她压根没当成和自己有关的事情。
在第二段感情里她同样没有任何付出。
在对待杨瑞的时候,尤其让我感到厌恶。
她的消极冷对,本来已经让杨瑞心灰意冷。
一次偶然性的事件导致杨瑞帮了她一个大忙,由此她请他吃饭。
而后情急之下打伤了他,又去他家照顾他。
然后这个女人对杨瑞的态度就开始暧昧不明。
她让杨瑞见识了她的跆拳道、会开车、会持家、会照顾人等“十八般武艺”之后,无疑开始在情感上变得积极起来。
各位看官,在这个时候,您还能将她和之前那个单纯的、弱不经风的小女孩联系起来吗?
既然她是如此的强悍,她为何要表现出那样的一副单纯土气的样子呢?
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就意识到悲剧要在杨瑞身上发生了。
他将严重地偏离他原本的轨道,被安心一步一步地套牢。
后话就不说了,当我看到杨瑞迷茫着听钟国庆的摆布跟钟宁定了婚期,尔后安心主动给他名片,欢迎他去找她的时候,——安心绝不是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只希望平平淡淡地过日子。
她从未放弃自己的欲望。
好在这一次,她认真地对待了一回,在杨瑞入狱的时候,她不惜一切地求她父母救他。
单从对爱情的态度上来说,我第一次对她有了一点认同。
结果她还是不负责任地走了。
看完整部电视剧,我觉得安心这个人只能这么形容:隐藏在其他幌子之下的令人发指的自私。
也可以这么说,这个角色的存在,并没有其内在的生命,她的存在形式是依靠他人的需要而出现。
(张校长病危需要照顾,张铁军需要漂亮贤惠的女朋友,南德禁毒需要力量,毛杰受伤需要陪同,诱捕行动需要女主角,公安干警需要向组织汇报……一直到杨瑞泡妞需要“纯”)这个角色努力地解读和适应着一切的需要,而无暇去解读和认识她自己的需要,从而更不知道自己要为自己做什么,比如为感情付出,做她自己想做的事。
在通常情况下,她不了解自己也不关注自己,一副无私无害的面孔。
而在紧急的情况下,她就只有自己而无暇别人了。
在安心这个人的人格设置中,自我与他者几乎是对立而存在的。
这就是她人格最大的不完整之处。
总起来说,这部剧对主角这个女性角色的塑造让我相当不满意。
她生命处处都是符号和制度,仅有的生机(和毛杰)被她自己无情扼杀。
张铁军、毛杰、杨瑞——三个标准好男人:张铁军是一个有才华的记者,爱上了安心的美丽和贤惠。
除去有点点爱吃醋,对美貌的妻子不放心,认为安心是一个完美的女性,对安心的事业心能包容。
张铁军这个角色的描写力度非常轻,他几乎是非常普通的好男人,家庭出身好,事业能力强,懂人情往来,爱妻子,顾家,负责任。
一个几乎没有缺点的男人。
毛杰是一个高大帅气的小伙子,他率性,重情、为爱不惜一切。
他唯一的缺点是性格偏执,几近变态。
——他有强烈的爱和恨。
杨瑞,在感情经历中成长和摸索的男人。
他外表很滑,内心却很真。
从认识安心起,他从一般的泡妞逐渐演变为不断地为爱付出真心,他放弃了自己已经稳操在手的事业和婚姻,并与钟氏兄妹结仇,险受牢狱之灾。
这三个男人,在对待爱情上,要么就是非常的宽容,宁可自己吃苦也要顺着妻子,要么就是肯付出,牺牲一切也要给心爱的人幸福。
全是好男人啊。
至此,海岩这部剧,三个性格迥异的男人,没头没脑地爱着一个没有自我的女人,却已经成为了一部男人的赞美诗。
有些人本来是没有自己的安心稀里糊涂学了跆拳道 因为跆拳道稀里糊涂进了警校于是进入漩涡 渴望战斗杨瑞稀里糊涂跟钟宁好上了毕了业找工作的时候稀里糊涂接受了女生家给的高薪闲职安心终于有了目标 是为了孩子杨瑞终于有了目标 是安心安心的目标没有了 于是崩塌了 杨瑞不是小熊 也没能变成小熊 于是她回到漩涡里 不用自己再去寻找目标 在组织里继续战斗就好杨瑞的目标没有了 于是疯狂寻找 直到相信她还活着 相信她还会回来有些人早早就目标明确 但好多人是在跌跌撞撞寻找那个想要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的云南太美好了杨瑞家 团结湖 43路公交车太熟悉太多回忆了
小时候,经常喜欢一个人玩一种游戏。
用今天的观点来看,那是一种自导自演的角色扮演游戏。
玩法很简单,在晚上新闻联播,或者之后的电视剧时间,悄悄的从电视机前聚精会神的爸爸妈妈背后溜出去,在夜幕里找一个目标,跟踪。
那时的夜晚,没有现在这么光亮,7点之后,路人基本很少,走在宿舍区的路上耳边尽是新闻联播的回响,你会清楚的听到从每个窗口传出的声音有着时间间隔,脚下是回音的长廊,头顶是没有光污染的星空,一个神神秘秘的身影在尾随着某个路人,那就是我。
如何跟踪?
就像电影中的那样,躲在某个转角等前面的影子走到下一个路口,或者装作玩躲迷藏的孩子若即若离,当然,最普通的方式就是像个同路人一样和TA走一段,但时间不能长,要交替用各种若即若离的手段。
大部分时间,被跟踪者都是一无所知的,我那些自导自演的手段,其实都是不必要的——对被跟踪者而言。
我其实是在享受那短暂的另一种角色。
角色扮演。
安心能够做到的那种角色扮演,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
但安心明显没有享受其中,她是被动接受这样隐姓埋名的生活。
她是被迫的。
她必须隐藏自己。
我却是主动的,我不知道我在躲什么,但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强迫症似的隐藏自己,只是还一直没到隐姓埋名的那一部。
换个名字,换个身份,伪造你所有的过去,到一个完全没有人认识你的地方,每隔几年就重复一次这样的过程。
这样的人生,会是怎样的。
长大点后才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就是想不明白何潤東為什麼會演這片
前面眼见就无聊死了
海岩作品中我很喜欢的一部
只有我觉得这时的孙俪演得很傻吗?
结果自己亲手杀了自己唯一的亲人,真的是心惊!佟大为真的好帅好奶啊!
一般,没有小说吸引人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杨瑞出镜,我就有直接弃剧的冲动。这个颜值与原著带给读者的认知,不要差距太大好吗?勉强撑住看了几集,好在安宁和杨瑞的演技还能扛住角色。但故事写的确实够狗血,一个最少有过两个男友的安心,却能如处女般清纯,这是在形容绿茶婊吗?最后还不是害的杨瑞落单苦等,红颜祸水呀!
太渣了,不行
三观有待商榷。
好的一面是能看到安心作为人,她有担当的一面努力面对,会被诱惑,最终成长的一些面,但是整部剧还是很毁三观,杨瑞玩女孩不负责任,还爱情至上大海王,女海王安心也一样,非要结婚害死了小熊,小熊被毛杰偷走,作为母亲第一不是去看孩子,而是和杨瑞两个人在那上演爱情至上,只觉得恶心,抛开毛杰是毒贩这一点,如果他只是个普通人,爱上安心也是他妈倒霉
拍的不咋地。不喜欢何润东。
没意思
五星。刚出道即巅峰,孙俪演技满分,形象满分。
男主和女主真是一个比一个渣
国剧评分:84/100 海岩的剧都很好看,只是不喜欢这个剧的人设,太过真实。这么真实惨烈烈的人生,过日子就够了,不想在剧中再看见。稚嫩的孙俪和佟大为。
真是作孽,我看这种片。
还行吧,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海岩的名作之一,应该是孙俪第一部女主的作品,说实话孙俪在这里的演技还很青涩,但是何润东演的不错,起码他把角色的矛盾演出来了,还有佟大为的角色真的是绝世好男人,总之这版算海岩作品的经典了吧
男主不讨喜,又渣又没责任心,好拉一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