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以为被人鱼剥夺了至爱之人的人类,看到人鱼也为了自己的骨肉而不顾燃烧之痛时,复杂纠结的情绪涌上,但却始终也无法原谅平息吧。
就像酷拉皮卡看见旅团也会流眼泪时,也会生气地问,为什么你们可以珍惜自己的所爱之人,却能将他人所爱之人的生命视做蝼蚁?
我想人类的本质无非冷漠,贪婪,自私。
就像游步,那个自私又骄傲的少女,那个因为被“假唱”了失魂落魄,却在下一秒因为大家的视线集中在人鱼少女身上,就能背弃众人闹失踪的少女。
甚至我自以为,在她爸爸准备处于露“死刑”,拿她祭奠自己的女儿时,游步曾有过哪怕一秒钟的,袖手旁观。
但是对于这种愤怒和嫉妒,我竟无处排排解,无处消融,也无处谅解,因为它真实,真实得令我不想承认。
(这种猜测,也让我觉得我的性本恶,人的灰色地带,或者自己也在对自己袖手旁观。
)那个会往窗子上吐水柱,音乐一响起就能拥有双腿的一直微笑着的人鱼少女,她好像不懂人间世事,和海在小镇的夜晚听着音乐散步,在坡上对着山脚的小镇喊“喜欢,喜欢”,那一刻我想,海的孤寂曾那么充盈地被她填满,牵着她的手,她人鱼的小脚踩在人类的运动鞋里,害怕闪亮的路灯和门前悬挂的,好像太阳一样的染白的海胆壳,一直笑着,一直笑着,呆呆地重复海的话语,在海底给他三个快窒息时的吻,粉色气泡和氧气一起在海底,被不知所措地消耗又填满。
怎么能不喜欢海呢,除了你之外就不曾开怀大笑,沉默自闭的少年,知道你的弱点把你及时地搂住,因为你拥有了人生的另外一种想象,“我想去遍全世界的海,可能那里会有人鱼。
”后来生活终于回归平静,也许人类和人鱼的误会会就此解开,但毕竟受到了惩罚。
人鱼一族也就此消失不见。
我还未曾做好准备,那个大笑着原谅一切,对海的大声告白真情回应的露,就此消失不见。
那些被众人误解,嫉妒的美好,就让它成为深夜望着大海时,发呆想念的秘密。
浅显罗列一下《露之歌》中的,与大多数青春物语动画的安“静”唯美的作画风格所不同的,复古又活泼的“动 ”画演出(所以给“动”字加引号来强调)。
本打算随手写写,没想到又3000字和10多张图(动图多,共50M左右),甚至复习了两遍迪士尼的《幻想曲》。
《露之歌》为汤浅政明在成立Science Saru 工作室之后第一部剧场版动画,也是2017年时仍以手绘(包括数字手绘)为主的日本动画界鲜有的,从头到尾用Flash(现在的Adobe Animation)软件制作的剧场版动画。
因此对汤浅监督和工作室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一作,企划当初大约是有目的性地去全力开拓和发挥“用Flash进行日式作画”的潜力的意图,但应该也免不了充满汤浅监督的讲究和偏好。
但今年二刷时有一个违和感是,这种随处可见的少年成长的青春物语应该不是汤浅监督的喜好?
如果只是悄悄地为了票房而配合市场喜好,也没有必要在宣传语上用“ボーイミーツガール(Boy Meets Girl)”这个多少有点老套负面的意思的标签。
图1. Science Saru 工作室官网上介绍《露之歌》的页面。
宣传词第二行介绍 本作为“ボーイミーツガール(Boy Meets Girl)”的故事。
印象中,市场上通常所指以新海诚监督为代表的“Boy Meets Girl”的动画,除了剧情本身的是以男女的相遇为契机来推动剧情的青春成长物语之外,在画风上也有一定的特征:比如用较为立体的线条色彩来描绘人物的清秀规整五官和表情(至少不是《露之歌》里这种简单抽象的线条和奇特表情),人物的演出很“日常”,没有太多动画式的夸张和跃动,以及背景也基本是以日本街道和风景的实景为基础的照片式作画。
而如下3点所述,本作除了在剧情上确实不能说不是“Boy Meets Girl”之外,作画和演出上的特征几乎和上面是反着来的。
在这种情况下,宣传上暗暗地提“Boy Meets Girl”,似乎有一点对这类动画的均一化的叛逆。
1、由Flash制作却自由奔放的动画虽然是Flash软件制作,但和皮克斯等3D动画的“真实而规整”的动作不同,Science Saru的3D作画的大部分在制作时先由传统日本动画一样有“原画”来打底,因此即使用flash的3D建模来表演动作,也一定程度上有和手绘一样的自由奔放的动画演出(作为手绘原教旨主义者无法夸得很彻底...)。
如图2所示,先像上图一样,让animator们手绘出原画,再像下图那样,以手绘原画为基础在Flash的软件上描出线条,并从关节骨架上分解成一条一块的建模,方便之后用Flash的功能让他们动起来。
这样的工程比纯手绘大概能缩减一半的劳力。
图2.《Anime Style》(2017年12月号)的p85较详细地描述了Science Saru的Flash动画的制作工程步骤。
※自家破打印机扫描的低画质请见谅2、对动画诞生原点的经典动画们的致敬和再现虽然用的是由Flash和3D建模来制作的动画,但可以看到许多以对早期迪士尼为首的动画诞生原点的致敬和再现(也许也是想证明,Flash也能做到不输给手绘的演出。
)汤浅监督在《Anime Style》(2017年12月号)的访谈中提到,《露之歌》里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动作参考的不是“真人的动作”,而是“动画里的动作”。
虽然在制作的时候没有到“放着动画做参考”的程度,但有一些画面设计时,脑中确实浮现出了对早期的迪士尼的《幻想曲》和《猫和老鼠》这些动画的记忆。
比如说,①露控制水的魔法的动作:迪士尼 《幻想曲》(1940) 第3部分“魔法师的学徒”这一点是汤浅监督在访谈中明确提到的,应该也有很多人有注意到。
露的施展魔法时的挥手和手指形状,是对80年前《幻想曲》中米奇控制星空和海水的映像感觉的致敬。
图3.《幻想曲》(1940) 第3部分“魔法师的学徒”
图4. 《露之歌》中露控制水的魔法的动作②四角形的水:《小飞象》(1941)(无明确证据但)赋予无形的水和圆形的泡泡以“非自然”的四角形这一点还是有点点引发联想,尤其小象醉酒吹泡泡这里也算是名场面了。
图5.《小飞象》(1941)中小象醉酒吐泡泡③镇民们的集体起舞:迪士尼《幻想曲》(1940)第2部分“胡桃夹子”(无明确证据但)突然集体起舞是日本动画里相当罕见的表现形式,以及相同相似的几个物体以规则形状转圈or走来走去的运动方式非常地早期迪士尼。
图6. 《幻想曲》(1940) 第2部分“胡桃夹子”
图7. 《幻想曲》(1940) 第2部分“胡桃夹子”
图8. 《露之歌》中镇民们的集体起舞④露的爸爸的存在和动作表现露虽然非常灵动但人设和演出在整体上还是比较“真实而规整”,相比之下爸爸就人设和动作都很夸张,很有古早动画的味道,是我对《露之歌》中的复古的fantasy要素的最大记忆点之一。
图9. 露的爸爸暴走的原画(原画师为大平晋也)※自家破打印机扫描的低画质请见谅
图10.爸爸上岸时鞋子溢出与其容量不相符的水量(《猫和老鼠》类catoon里的常见片段?
)⑤露的鱼尾摇摆无证据且非常不确定,放在最后。
同为借鉴了童话中“小美人鱼”的设定但又对其进行重新解释这一设定,以及人鱼的果冻一样可爱的尾巴,《露之歌》让很多人想起宫崎骏的《悬崖上的金鱼姬》。
但迪士尼早期的《糊涂交响曲(Silly Symphonies)》(1929-1939)里,《人鱼的舞蹈(Merbabies)》(1938)这个动画短片中展现的小人鱼的变身,至今也是动画历史研究文献中也频频被提起的“动画这个视觉表现本身的醍醐味”。
既然汤浅监督自己也在访谈中提到了参考《幻想曲》和《猫和老鼠》,那么在设计露和人鱼和水产动物?
们的动作时,可能想到更多的也是这些作品吧。
图11.《糊涂交响曲(Silly Symphonies)》(1929-1939)里《人鱼的舞蹈(Merbabies)》
图12.《幻想曲》(1940) 第2部分“胡桃夹子” 中金鱼的鱼尾摇摆3、背景作画的“水彩手绘感”开头也提到过,新海诚监督为代表的“Boy Meets Girl”的青春物语题材动画里,背景常用的表现是以日本街道和风景的实景为基础“照片式真实”的刻画,也是这10多年“圣地巡礼”文化兴起的原因之一。
而《露之歌》虽然取景于京都府的靠海小镇“伊根町 ”,背景作画却是“水彩手绘感”,也保留了一定对现实风景的抽象和取舍。
图14. 京都府的靠海小镇“伊根町 ”(图源伊根町観光協会官网)
图15.《露之歌》中男主的家和小镇街道男二家的山中寺院的场景也是绘本一样的画风(找了下没找到直接的原型,不过离“伊根町 ”不远有一个“成相寺 ”,是位于山腰上且有钟的寺院,看形状也挺像,大约可能是原型。
)
图16. 京都府“成相寺 ”(图源成相寺官网)
图17.《露之歌》中男二的家如上所说,《露之歌》中穿插着与“Boy Meets Girl”这类题材的动画的安“静”唯美的作画风格所不同的,复古又活泼的“动 ”画演出,以及绘本式的水彩风背景作画。
虽然不知道这些从多少程度上是有意为之,但解读出(也许是过度解读也好)这些小小的意图,让动画有了更丰富的看点。
让“Boy Meets Girl”的简单老套剧情也能吸引人的手法,可以是给剧情更多的起承转折,或者是赋予其社会意义。
但个人认为,作为“动”画作品,无论手绘也好3D也好,做出令人深刻印象的“动“作和演出的重要性远在前者之上。
今年二刷《露之歌》时,也感受到了汤浅监督在这一点上的用心。
想要仅仅截图发布,可是说我的字数太少了,写一些什么呢。
特别治愈的一部片子。
“我今天也思念着你,尽情歌唱要怎么向你传达我的感情无论下雨的夜晚 还是寒冬的早晨都想伴你身边”“有一句美好的话想对你说,虽然很短但请你听听吧我爱你”歌声一次次响起的时候papa奋不顾身的时候“喜欢你”阳光闪耀你挥舞着手说再见动画风格很舒服,色彩、音乐、简洁画风
三天看了两部汤浅政明今年的新片,无论是少女心爆棚奇幻又绚丽的黑发少女与学长的寻爱记,还是热爱音乐的少年与人鱼之间相互倾慕有爱的故事,都那么有爱。
有青春。
有音乐。
还有电音人鱼魔性的舞蹈。
人鱼是深海里的吸血鬼,无法直面阳光的它们其实很善良,而海滨小镇的传说中,它们却是食人的恶魔。
当人鱼露第一次出现在画面中,发现她真的好像宫崎骏笔下的波妞啊!
萌萌可爱型的小女孩,想和人类做朋友的小人鱼。
单纯的喜欢音乐,喜欢对她友善的人们。
有误解就会有和解的时候。
老婆婆愤怒的拿着鱼叉要找人鱼偿命,却发现自己当年的恋人也变成了人鱼,还永葆青春。
那些溺水的人们啊,都变成了人鱼,他们以另一种形态继续生存下去。
还有被露解放的一群收容所的狗狗们,它们被露咬一口就变成了狗鱼,比陆地宽广的是蓝色海洋的怀抱,狗狗们在人类遇到危机时还会义无反顾的去解救他们,被丢弃又如何?
感恩曾经共同走过的日子,挥一挥手,再见依旧是朋友。
两处看到我想落泪的情节:露的爸爸不顾阳光的炙烤披荆斩棘的一路奔跑过去保护自己的女儿,即使焚身之痛都阻止不了他的脚步。
天底下疼爱孩子的父母都会这样吧,本能的要去保护自己的孩子,遍体鳞伤也在所不惜。
老爷爷年幼母亲出海捕捞却不幸溺水,再回到船上腿已经被人鱼咬伤,烈日下竟自燃了起来,然后又被巨大的力量吸入水中,老爷子自己那么多年一直都误会了人鱼,憎恨了一辈子人鱼却发现它们是自己的恩人。
和这个世界和解之前,首先是和自己的执念和解。
我们总是会先入为主的给一件事定论,以至于会偏执的自以为是。
汤浅政明的作品里《猫汤》应该是我最早看过的一部,那种残忍的成长让人难以忘怀,《露之歌》的青春显然更积极向上,男主海从一开始不愿意同家人沟通交流的阴郁少年到最后因为想要守护人鱼露而逐渐变强大变阳光;女主游步因为娇生惯养从小被视为焦点,一旦有人颠覆了她的光芒,她就心生嫉妒想要所有人关心她,最后也越来越坚强勇敢,对自己以后的生活有了新的目标。
宣告黎明,告别黑暗。
被妖魔化的人鱼们最终与人类和解,单纯善良的它们会继续守护风雨后阳光明媚的小镇和继续前进的少年们。
犹如天房周围朝圣的人流转动形成星系的即视感。
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
故事的主线比较简单,讲述了在传统且对鱼人有误解的渔村“日无町”里,热爱音乐却有点孤僻的少年“海”,遇到了同样热爱音乐、对人友好的鱼人“露”。
在经历过各种事件后,让人们化解对鱼人的误会,同时主角也得到了成长的故事。
故事的主线本身可以说非常简单,也没有什么亮点,可是电影整个故事的完成度却非常高。
仔细观看的话,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主线外的剧情,比如男主的父母、男主爷爷的经历、国夫对游步的感情等等。
这一切对塑造“日无町”这一故事发生背景十分重要,并且让剧情更加丰满。
使得整个剧情看上去不论从哪里看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情节,塑造了极好的背景,使人仿佛置身于剧情之中。
另外《宣告黎明的露之歌》虽然不是一个多么令人感动的故事,却让人看的比较开心。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有着happy end的故事。
故事中的让人不开心的情节也往往很快便会化解。
所以说《宣告黎明的露之歌》总体上来说是一个积极向上,宣扬正能量的动画。
我个人理解该作的立意为人们态度的转变与一系列对比。
态度转变来说,“海”的爷爷一开始即为讨厌鱼人,认为自己的母亲被鱼人吃掉了。
而在后来解除误会后便对鱼人有了好感。
而这也正是村民们对鱼人前后态度的转变。
可以说,“海”的爷爷就是大部分村民的一个代表。
另外,游步的爷爷我们可以看出他从小便与众不同,对鱼人充满了兴趣,但在刚开始还是利用“露”来赚钱。
可当他失去权势,不再是一个商人时,他便恢复了儿时的兴趣,帮助“海”等人。
而游步的父亲则代表了村里的守旧派。
他们迂腐,不敢接受新的事物,甚至有些自以为是。
可在鱼人们真诚的救助下,我他们最终也都做出了改变。
小镇一开始在阴影与最后照满阳光则更是直接表现了村子的改变。
对比来说,前后人们跳舞的对比也应证了人们态度的转变,在第一次露与大家一起跳舞时,人们更多的是被控制。
当音乐停下,人们都很迷茫无措。
可结尾时的跳舞却是人们发自内心的。
这也归功于人们态度的转变。
另外,游步的父亲与露的父亲也有着鲜明对比,两位父亲同样爱女心切,可游步的父亲却是蛮横无理、不管别人感受的。
而露的父亲则是为了女儿不惜性命的。
同样厌恶鱼人的海的爷爷与老婆婆也形成了对比,海的爷爷在灾难出现后还懂得思考反思,而老婆婆则一心只想复仇,这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
除此以外,影片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细节,如:游步的父亲说跟他上船的通通加工资时,有的人选择上船,而有的人选择回家找家人,这是亲情与金钱的选择;“海”在游泳比赛时嘲笑他游的不如自己狗快的老师本人竟然根本不会游泳,这本身就足够讽刺。
另外老师善待的游的很快的狗果断离他而去,而被他抛弃变为人鱼的狗则救了他的命,让讽刺意味更加浓烈;人们一开始逃难时漫不经心,一家人说不能动的奶奶还在楼上,冲楼上喊快一点。
而灾难来临时人们遇难那么多人一定与开始时的漫不经心脱不开关系。
从片尾来看,那家人最后还是把奶奶留在了楼上先去避难了。
令人反思面对危机时的态度。
这样的细节,成就了《宣告黎明的露之歌》细腻的情节,也体现了制作的用心。
影片的短处也很明显,积极向上的剧情以及让人愉快的体验导致影片整体节奏偏快,人物情绪、态度前后转变极快,甚至有时让人感到突兀,过于简单与理想的剧情也使得影片立意较为薄弱。
以露的形象为例,单一的性格特点使得露的形象塑造单薄、不立体。
这些都是影片所存在的问题。
不过瑕不掩瑜,随着影片最后带有震撼效果的结尾以及全篇衔接紧密的音乐的响起,影片圆满的结束在happy end。
在我看来《宣告黎明的露之歌》是一部制作十分走心的值得一看的成功作品。
电影的名字很生涩,如果说与故事本身有着关联,那就是特指最后的画面,当太阳渐渐升起倾泄在海面上,人鱼一族瞬间消失在海水里,伴着露的歌声。
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故事,少年的成长,小镇居民的成长,环保意识的成长,对往事释怀的成长。
海生长在四面环海的小镇上,他的爷爷从事制伞业,父亲从事渔业,海因为父母离异而封闭自己,长成了沉默寡言的少年。
小镇上有许多关于人鱼的传说,人鱼对爷爷这样的老人们来说意味着伤害、入侵、不祥。
海喜欢音乐,与同学游步和国夫组成了塞壬乐队,乐声引来了活泼可爱热情善良的人鱼——露,他们分享音乐尽情歌舞,成为好朋友。
游步和国夫为了乐队的发展以及满足露对歌舞的喜欢,将露带到了人们面前,一时间小镇的人们几乎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强烈反对人鱼的存在,一部分是希望将人鱼经营成旅游项目,而海以及少数人则坚持人鱼应该拥有自己的世界,与人类并存,不受伤害与制约。
在人类妄图杀害人鱼的同时,自然界也对人类发起了惩罚,海水不断上升,小镇渐渐淹没。
人鱼们加入了拯救小镇居民的行列,在那个过程中,我们才真正发现,原来老人们认定的人鱼杀人都是误会,那些以为逝去的人都在危险时被人鱼搭救而变成了人鱼,生活在大海里。
当小镇终于平安,海对着在即将离开的露喊出了“我爱你”,随后阳光出现,不能见到阳光的人鱼们消失。
片中的人鱼有着吸血鬼的特性,不能见太阳咬人一口就会让对方变成人鱼,不过整体造型还是蛮可爱的,特别是露,像精灵一般,拥有天籁的歌声,活力四射的舞姿,还有天使般的心。
比较不能接受的就是海对露的告白,出于露的外形与性格,我觉得她更像是一个孩子,远远没到达可以恋爱的时段。
经过了露的海,确定了自己要报考的高中,也联系了在东京的母亲,少年打开了心扉 ,积极面对成长。
曾经看过关于日本湾杀戮海豚的纪录片,我没法看完它,因为太过残忍太过血腥。
本片中小镇居民在得到人鱼的帮助大自然的惩戒之后,真正明白了万物存在即是合理的,应该与自然和谐并存,而不是因了一己之私去破坏这一份平衡。
老人们其实见过自己人鱼模样的亲人,他们根本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转而将一切伤心与怨恨转嫁给了人鱼,这其中的不肯原谅不过是他们懦弱不能面对现实的借口。
画面与人物线条很美,音乐与舞蹈很美,但故事情节有些牵强。
比如人鱼爸爸用活谛法帮助小镇的人保存活鱼,他的外形根本就没法掩饰,居然未引起人们的怀疑。
比如一心要用人鱼搞游乐场赚钱的游步爷爷,怎么突然间就会帮助人鱼逃跑了。
露与海夜晚在街头漫步的画面特别美好,露穿着海宽大的衣服,与海一起荡秋千,如果非得将二人之间的感情扯到爱情,那晚是俩人步入彼此心底的契机。
本片技术方面能力出众,故事欠佳,人物塑造方面除了露和海其余的配角们都太过粗糙。
它在豆瓣的评分高达八分,我不赞同的。
2018-05-23 于福州
“第一次看到你笑呢。
” 男主的朋友对男主这么说的时候,我也很开心地笑出来了。
虽然真的很暖心很感动,但人物形象改变的确突兀了。
男主一开始阴沉回避,不想和别人有交往,不懂温情,对别人和自己都很严厉,一下子就变得干劲满满整个故事在情感方面其实也挖掘得很浅,主要是剧情变化在支撑。
画面是熟悉的风格,我很喜欢,感觉非常适合情侣消闲一起看男主觉得是希望改变了自己,是这样吗?
露给了他希望吗?
好像很难说,不过人鱼岛上的初次live真的闪闪发光,让我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
我也是很喜欢音乐喜欢跟着音乐摇摆的人还有一些喜欢到想在肥皂泡里飞起来的小情节男主骗露说把手伸进青蛙牌子里愿望可以实现,露把手伸进去以后,男主从另一边抓住了露的手。
实在太可爱了!!!
怎么可以这么甜的两个人一起荡秋千,露指着夜晚的车流说一边是白色,一边是红色,这一幕真的太亲切,我和朋友一起在夜晚走过天桥的时候就经常会跟他们说你看,一边是白色,一边是红色“喜欢是什么呢?
”“就是喜爱啦,觉得对方特别啦……”说着说着就脸红了。
好き 好き 好き 好き 好き ……君の好きは僕を変える。
-改变我的,是你的喜欢。
-为你,千千万万遍。
虽然觉得很浪漫,但大概还是无法奢求谁的喜欢能改变我吧,当然也或许,已经没什么需要改变的了
刚开始看的时候很平静,有些太过日常无趣。
中间露出现之后短暂的快乐便不由自主的担心人鱼与人的矛盾,影片也一直暗示着,后来果然。
可发展终归是充满趣味的,「敌人」的存在意义非凡。
也让我明白了更多我心中的答案。
应该是没有顾虑的,应该是想干嘛就干嘛的。
幼稚一点,理想一点,甚至是超脱一点,不都挺好的。
自我束缚的太久了,过度思考着些有的没的。
生活的趣味来源于各处,喜欢和不喜欢是可以刹那转变的。
前两天看了一个推文,说孤独是没有反义词的,如果有,那这个反义词就是解决孤独的最好方法。
可终究自己是否孤独是由自己来决定的,是太主观的事了,但当自己的心孤独的时候也的确是骗不了自己的。
睡不着也不是件多令我烦恼的事,虽睡不着,但我还是会早起,即便下午要补觉,也挺开心自在。
我可能像这样悠哉悠哉的时间确实不多了,可当下可以,那我便感受着当下,不再为还没到来的事,或者已经过去的事烦心,以此可安心。
还是想到了我初中语文老师跟我讲过的那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她讲新事物终将会取代旧事物,事物最终会向更好的地方发展。
她当时讲的跟我自己读所理解的截然相反,当时我想的是,我是那个沉舟,我是那个病树,千帆和万木是他们,是别人。
哈哈,太消极了一点呢。
但她很认真的跟我们说,现在可能还理解不了,但我希望你们能记住,以后会理解的。
确实,还好我记住了。
不过我也记不清她有没有讲别的诗句的时候也强调过这一点,多半没有,有也忘了。
好似写的算是个人回忆感受,跟电影毫无关联。
其实我觉得不是,是我看完这部电影之后,自然而然的我的记忆开始苏醒,拼凑出了这些文字。
确实谈不上是什么影评,只是我喜欢这样写文字。
202107120343志先(喜欢是一件太过纯粹的事)
因为使用新技术做的动画,人物不太精致,但是特色鲜明,效率非常高节约人力,希望技术能做的更好早日解放人物原画师。
表演上把日系和欧美原画的动势特点结合了,舞蹈的夸张变形手法非常有印象深刻,有点实验动画的感觉。
场景原画是真的硬核美,疯狂截图学习ing。
动画观感是各有所get,主要就说说剧本的理解吧人鱼是人们愧疚和恐惧的救赎。
清新向上的风格,但还是没藏住黑深残。
把对自然的神秘和恐惧具象化了,很大程度上真实的渊源是,古时人们用女人和鱼组成一种生物,当祭品祭拜海洋,随后一起灭岛的洪水,良心受责备的人们立即觉得是天谴,于是建立了寺庙,留下了人鱼的传说美化历史。
因为误解而把人鱼与死亡拉上关系,主要是死于海中就会自然而然的归罪于人鱼,承认人鱼的存在却不接受,人们对于死亡和未知的恐惧也是如此。
直到片中的现代社会,很多自然生存问题都被解决,恐惧反而变成束缚人们发展的枷锁。
主角海隐射了岛民的恐惧,看不见未来,有自我毁灭的迷茫,有才华但是对自己根本不认可。
主角祖父的童年阴影使得他一直难以释怀妈妈的死,他离异。
自己儿子也受影响,因为保守渔业放弃梦想和妻子分道扬镳,一家人都活在过去的阴影里。
直到海一代才开始转机,露出现了。
告诉海享受新的人生,享受展现自己,新事物一开始令人恐惧,但熟悉后会游刃有余的快乐。
人鱼族听到音乐就会长出双脚起舞和人类也会不自觉开始起舞的设定,因为音乐和艺术能超越生死。
人们再一次因为迁怒于人鱼而献祭无辜者时,又发生了灾难。
被人鱼营救时才解开误解,人鱼不是死亡,人鱼代表的是重生,死亡不是结束,而是生命的另一种型态。
只有相信这个希望,才会被人鱼拯救,也就是剧中被送上岸的岛民们。
人鱼是人们愧疚和恐惧的救赎,狗狗鱼也是同样理念的复刻,因为寿命不一样,我会先离开,等到相遇的那天我会来接你。
笼罩岛的阴影消失了,岛终于变成正常的阳光岛屿,因为恐惧变成了希望,得以向前迈进,前往光明的未来。
海与露结下的友谊:他接受了人生短暂的事实,放下恐惧和顾虑,灿烂的追寻人生,然后奔赴死亡,他相信那是去往另一个世界。
海:“我打算去东京的学校,去大城市工作。
但最后我还是会回到海里,找到她。
”
两星半。部分桥段仿佛是周星驰那部《美人鱼》的动画化,又好像是专门拍给《大鱼海棠》导演看的。有汤浅作品的痕迹,但更多的还是看到了诸如宫崎骏、新海诚等以往作品的影子,童话、环保、青春与爱等等,同题材亦不如《海洋之歌》。总的来讲出发点是好的,就是低幼俗套了点,相比春宵就只能给这个分数。
4.5 连这么俗套的故事都能玩出如此多WOW moments,大概真的因为是汤浅才能做到,纯然的青春气息闪亮得让人睁不开眼。牵着身穿黄色雨衣笑容灿烂的电音人鱼少女,在深夜散步直到晨曦降临,浪漫到快要融化了!
人鱼恋,不过导演的画风太过夸张和抽象不喜欢
小孩子会很喜欢吧。悬崖上的金鱼姬珠玉在前,这部实在没什么亮点。
1.把身体交给声音,把你交给我。喜欢音乐的人(鱼)不会太坏。2.只有抛却成见,消弭误会,才是人类与自然(异族)和平相处的唯一正解。3.亲吻是表达喜欢的方式,或者是觉得对方很特别,希望每个人都能遇见照亮你内心的那个人。4.特别表白伊佐木学姐❤5露!露!露!
全然楽しくない、理解できない。承认(除了剧本)是完成度比较高的好作品,只是自己不喜欢。一切都很莫名,看完只觉得人类和人鱼都很可怕。人鱼配音很吵,男主棒读,歌唱的也一般。没有任何一首音乐留下深刻印象。对那么小的小孩子一样的人鱼能发生恋爱吗?没有任何共鸣。可能已经失去了童心吧。
这部还蛮好看,只是很难否认其中隐隐的吉卜力味儿,但从主题深度,和叙事的丰满程度,都很难跟吉卜力较量,这也算是吉卜力比较难超越的表现吧。后半段汤浅政明的画风展现得更充分,视觉很美,人鱼露跟少年足元深夜在街头的互动真是可爱死了。
#SIFF2017# 剧本太中二了 极度的负能量和极度的正能量突兀的来回 从故事的完成度上来说比不上<你的名字> 而如果想看更单纯快乐的人鱼故事 波妞显然是更佳的选择 有趣的是在片中看到了<雨中曲>和<瑟堡的雨伞> 画风也是非常的可爱和独特
后半段都是以卧槽?!的心情看完的,感动远远抵不过恶心程度,两星给画面和音乐,剧情 节奏 人设一星也没
风格不太对劲
只要道歉就能获得原谅和救赎,做人真是太轻松了。(滑稽
挺一般的剧情。汤浅风我也不怎么喜欢。
前半段还是很温情的,喜爱音乐个性沉闷的海,青春气息的小乐团,萌萌的人鱼露从游步爸爸抓捕人鱼开始剧情就走偏了,硬生生把他变成反派坏人。游步已经出面解释误会,怎么还会继续与人鱼为敌呢。后面就更加低幼化了,变成人和人鱼相亲相爱,结尾感觉都要收不住了。蛮可惜的~原本可以更深刻更优秀的。
适合快进看片段
宫崎骏的人鱼是童话,孩子的童话;汤浅政明的人鱼是青春,是成人的童话。我爱汤浅政明
露和汪鱼都超级萌萌哒…画风清奇脑洞歌舞片…鲨鱼爸爸看了很有龙猫和宫崎骏感觉…音乐也赞…日无町居民们的接受能力都太强悍…
当年一起组过的band队,和她一起穿过夜市恍惚灯火……剧情是蠢了点,男主性格也很不讨喜,但群骨过街雨伞乱舞的想象力和回忆中的情愫到位了,可以好评
#SIFF20#好看,更遗憾没买到《春宵少女》!《大鱼海棠》正确的讲故事方法!最爱夜游街道的浪漫,结尾与故人相遇虽然意料之中,但还是很感人。汤浅政明试鬼畜与想象力。喜欢
齐藤和义的歌居然能用在童话故事里也是一个没想到
8/4@广州 7+ 去年SIFF撞场转掉见面会场,一度以为低龄向- - 幽默流畅,歌舞段夸张流丽,线条有早年美帝大厂痕迹。Kalu, 我并没有抛弃你!惊恐地叫着,以直报怨小角色在风暴中成为戏眼。环保/音乐/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