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电影,注定不能简单地用有趣无趣来形容,无他,内里恶趣味太多。
如果认真计较,那这部电影,完成度算高,社会展示有,至于思考——假如一部这么冷血的电影引发的只是厌恶而非思考,那这个观者活得太幸福了。
很多东西都不属于幸福的人。
九把刀另类,但还远算不上独一份。
明明白白地,他跟昆丁、彭浩翔就是一类人。
什么人?
烂人。
人身攻击不可取。
说得再仔细点,那就是——自以为是、觉得这个世界垃圾其他人都是渣滓的烂人。
所以他们总能够旁若无人地沉溺在自己的恶趣味之中,像是一只当众在嘻嘻哈哈地玩着自己粪球的猴子。
这类人当然不在少数了,但九昆彭作为当中具有古怪才华的异类,可谓屈指可数,因而他们能将自己的粪球游戏搬到更大的舞台上,让更多人看到,或者说恶心到,实现了云喷屎的创举——换成文雅的说辞,应为价值观输出,黑暗的那种。
我从来都认为价值观输出只需具备底线而不需具备道德认同。
因为即便是烂在角落的臭狗屎,有时候让一个不知道狗屎有多臭的人闻见了,也算是给他上了有启发意义的一课——毕竟,屎很臭这个道理,也不是人人都知道的。
画面精致,选角合适。
至于剧情,一言难尽。
主题:比怪物更可怕的是人心。
从恐怖氛围营造方面来看,并不是十分出色,因为开场半小时,怪物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并不恐怖,只有场面cult带来的心理不适;剧情来看,更大笔墨描写不良少年霸凌怪物少女,给人一种怪物很弱的感觉,后期剧情发展没法吸引观众;校园霸凌现象,对这一主题刻画相当肤浅,导致剧末男主的怒吼虽然情绪很对但剧情上毫无说服力;这应该算是商业片吧?
但是导演把人设弄得相当复杂,欺负男主却帮男主出头的老大,被逼上梁山的男主。
结尾也有些压抑,作为幸存者的男主最终却因为流言与同班同学一起自燃。
(胖妹好像也不能幸免?
法海演的老兵虽然很帅,可是对主线发展并没有多大用处。
)
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在过于刻意,刻意地颠倒人和怪物之间的身份,刻意地铺设大量的血浆,刻意地展现主角内心的转变,刻意地制造死亡,刻意地营造霸凌环境。
而同时,这部电影并没有一个核心主旨,是被霸凌者转变成霸凌者的集体异化,还是校园霸凌的本质其实是青少年错误的内心娱乐,还是人性之恶与人性之善的碰撞,都没有,九把刀只是说了一个魔幻的校园霸凌的故事。
另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是,这部电影里,人命似乎没那么重要,人都是成批被宰,血浆狂飙,像瀑布一样淌下来,教师自燃全体育馆都在开心的拍照,这不叫人情冷漠,这叫一帮傻逼,一整个校车的学生被当街屠杀,警察没有任何戏份,上课都照常进行,这让我感觉更像一部cult片。
更关键的是,在一部探讨暴力探讨校园霸凌的电影里,导演弱化了生命的重要性,连人命都不值钱了,那么普普通通被抽个凳子,被打一下头又算个屁咧,弱化了人命,让导演本来想要探讨的问题也无法打动观众了。
但是这并不代表这就是一部烂片,虽然他有很多很多的缺憾,但是我有看到对于校园霸凌问题并不常见的一个视角,就是男主角。
本片并不单纯的从霸凌团体和被霸凌者两个方面来探讨校园霸凌问题,他把更多的着眼点放在了霸凌团体的外围成员,也就是男主角身上,在帮派协斗里,男主角这样的人就是不起眼的帮派小弟,他从一个被帮派收保护费的弱鸡,变成帮派成员,但还是会被帮主欺负,外人眼里他依旧算个屁,虽然帮主会帮他出头,他本质上并没有从被欺凌的身份中解脱出来,他选择的这一个保持本心至于同流合污以求自保的做法,并不能带来任何改变。
男主角在一开始是一个乖乖仔,是全班的主要霸凌对象(上一个胖妞的霸凌价值已经是0了),符合所有好学生的设定,他正气凛然,却被整个环境按下了头,之后去做义工,在一开始他也有反对和异议,但慢慢的,他就和霸凌团体一起享受欺凌的乐趣了。
整部电影中,他内心的良心和对霸凌的恐惧不断冲突(虽然导演表现得很差)他会因为害怕而和别人一起霸凌怪物,但也会因为实在过不了良心这关而放弃拔牙。
这就是霸凌事件当中从来不会少的,外围成员,他们原先可能也遭受霸凌,所以他们反而会加入霸凌团体以求自保,但良知未丧又不断蚕食着他们的内心,正如那个耳机妹说的“想做好人又没种做好人”,所以男主本来也不是个什么好货色,现实当中和男主一样的那些人,其实有时候反而是霸凌别人最狠的那一拨人。
男主在不断的挣扎之中走向扭曲,他想要证明自己是有种做好人的,于是他选择了背叛并在挟恩图报失败之后,打开窗户,烧死了他一直用良心保护善待的怪物,并不是因为他有善心是好人,他的善举也不过是源于自私而已。
影片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留一个傻子傻呵呵得让人找钱,留下一句“这个世界上不是好人就是坏人不然就是傻子”下来就好了,最后的结尾有些狗尾续貂的意思,男主下毒的动机是什么,出于对霸凌的痛恨?
出于对肮脏的现实的绝望?
出于对自己长久以来遭受的霸凌的报复?
无论是什么理由,他一,和这部电影的霸凌主题并不相容,从校园霸凌上升到人性之恶的操作对于九把刀来说还是太高了,二,任何动机都不够充分,霸凌团体是真的危险或者口嗨要杀了男主的(他们毕竟老师也杀了,真的是人命不值钱),他的同学们呢,普通的欺负他孤立他,最后也和老师一个下场,这只能让我觉得男主是越来越傻逼,而没有任何救赎或者蜕变,从一个被霸凌的傻逼变成一个给皇军望风的傻逼再变成一个用背叛来追求正义的傻逼再到用杀死自己亲手就下来的人质的方式自保的傻逼,最后这个傻逼幡然醒悟,啊,世界真污秽,于是给全班人下毒,但是因为他的上一任全班霸凌对象胖妞实在太可怜,所以放了她一马。
所以还是把这部电影当成cult片来看吧,或者伪cult片。
这样好歹我能接受这么不值钱的人命。
不过即便如此,他依旧没有展现一个让人记得住的内核或者主旨。
【二刷心得】1:【—它是人。
—它以前是什么,我不知道,但现在,就是怪物】 已知这个怪物也是人改造成的,可是同为一类人的人类,却毫不在乎。
因为这个“怪物”现在已经不像人了吗?
就像现实中歧视有色人种啊(LG BT)之类的那些人啊;这样折磨一个“怪物”自己何尝不是一个怪物吗?
2:【—谢谢你帮我出气啊。
—放心啦,从今以后只有我可以打你。
其他人打你,我一定打回去。
—你干嘛打我啊?
—打你好玩啊。
】没有什么特殊的理由,打你只为了好玩只...为了玩....可好朋友之间的玩是这样的吗?
是给他人建立痛苦的基础上“玩”的吗?
大家仔细想想真正的好朋友彼此是怎么玩的?
而且这种极端的施暴者还不允许其他人“玩”他的玩具......我怎么突然想起了《玩具总动员》,叹电影这种艺术很多方面都是有隐喻相通的点。
受害者也一定要分清事实,施暴者不会突然对你改变态度,只会用一万种办法“玩”你,你需要想方设法逃离这个“主人”。
3:【可能是因为我有血吧】当男主被质问为什么不同他们这些“圣人”一道的时候,他一针见血的这样回道。
实在是太强了!
首先片中的“怪物”就是没有红色的血的,这也是变成怪物的一个象征;男主这话一出,代表在场的各位,除了他全部都是怪物!!
他还在继续坚信自己一直保持着人类的血性,没有被旁边的“怪物”污染。
4:【你跟我们不一样】图中这位胖妞同学是全班唯一一个没对男主校园暴力的人同时也是被同学孤立的霸凌受害者;所以身负恶果的男主对这个学校这个班级这个世界彻底的绝望了!
要用怪物的“燃烧血”将学校里的全部怪物都烧死!
但是,他明白这位胖妞同学不是怪物,所以让她活了下去。
男主的行为很极端,但是这正是“九把刀”导演的牛逼之处!
用最极端最夸张的手法来展现出校园暴力带给受害者的心理阴影恶劣性!
现实中这类情况难道就没有吗?
相似事件层出不穷!
有多少人校园时期都被校园暴力过?
很多人都留下过心理残疾,被那些“怪物”疯狂残害!
就算长大了,也不会忘记那段耻辱记忆,所以这便成了心理残疾,都残疾了怎么恢复???
我以前也或多或少被校园暴力过,但是严重性不大,所以还过得去;但是恶劣性的呢?
片中的男主憎恨这个世界!
但他绝对不会伤害无辜者,他无奈的杀死了本无错的真怪物,也要杀了真正的人间怪物!
可能这不道德,但是你告诉我,一个青少年怎么能忍受这一切?
他都生不如死了,不如带着怪物一起死!
用自己最后的一丝仁道带着人间恶魔坠入地狱!
还世界一丝净土。
“报告老师!
班级里好多人都是怪物啊!
”老师回道:“不好意思,我也是怪物。
”——《报告老师!
怪怪怪物》台湾电影av17386389
一部让我看的毛骨悚然的电影。
这部电影,用最直白的手法,隐喻标题所说的怪物,起码不仅仅是指片中那个吃人的怪物,而是指那几个霸凌的学生,那种残忍和麻木不仁,让人觉得比怪物更加的恐怖。
可能是因为发达的网络,把原来就隐藏在世间但知晓范围很小的那种霸凌、虐人、虐畜事件传播的人尽皆知。
或者是因为发达的资讯娱乐环境,让很多人觉得平常的娱乐已经不能满足于自己的感官自己,于是自己动手,寻找刺激。
总之,现在大家觉得为什么那种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心中只想着自己的唯我者,那种不把别人当人肆意凌略者,那种不尊重生命,完全没有感受迁移,没有同情心同理心的人越来越多。
有人说大自然残酷,优胜劣汰没有同情,但那种残酷完全保持在必要的程度。
没有什么动物会耗费时间、精力、能量去折磨猎物。
因为折磨猎物他们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反而会浪费本来就不多的能量。
如此说来,那些人为了满足个人病态的猎奇心理,肆意得去折磨他人或是动物,可能就是因为精力过剩、时间太多、能量冗余,可能是因为长辈提供了太好的基础,可能是社会提供了太好的保障,可能是之前自己的努力给自己打造了太好的现景,于是发现好玩的东西越来越少,能给自己带来刺激的东西越来越少。
我有时很难理解会存在这样完全不顾及他人感受,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
这里说的自己的世界,并不是看不见别人,而是完全只以自己感觉为中心,只在乎自己的感受。
“只要我开心,怎么样都可以!
”“别人觉得难受关我什么事?
”“别人怎么可以让我不开心,让我不开心我就搞他,报复他。
”这样的人完全不知道什么叫换位思考,或者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去换位思考。
当他们问“为什么要在乎别人的感受?
别人觉得难过我为什么要觉得难过?
”会令我觉得我从小接受的那套教育,深植心中的道理,那套底层代码,对于我而言无需多言,其意自正的东西,他们却觉得匪夷所思,根本不和逻辑。
于是,有时候我觉得“不至于”“不可能”的事情,偏偏就发生了。
我想有些善良的人一样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上当,我们对他们这样的不理解社会,称之为“天真”。
而我们即便是对社会的恶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也只能是局限于一定的程度的想象,或者说是“理解”,但却对那些超出我们理解的恶缺乏想象。
而这部电影,在这方面的想象力有点突出。
影片中那个怪物一样的段人豪,肆意的折磨他人,归根到底,就是一句“好玩”,看着他们折磨同学,折磨老人,折磨怪物,简直丧心病狂,让人毛骨悚然。
然后是其他的同学,尽管没有如此的过分,但同样是为了“好玩”就肆意愚弄他人,完全不顾及会给别人带来的伤害。
而代表大人的老师,顾着自己念佛外,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学生,更没有能站在弱势学生一边保护他们,为他们讨回公道,只是敷衍的维持学生之间的“和平”,然后在学生侵犯到自己的时候,同样是毫不留情的进行打击,同样完全没有顾及学生将会受到的伤害。
这是那么畸形的世界,原本在现实中确实存在的情况,被一部电影放大至泛滥的地步,或许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教育意义。
原本以为男主的性格是自始至终的心地善良刚正不阿,没想到最后毫无预兆的为了自己活命烧死了两个怪物,还做了和段人豪性质一样恶劣的极端行为。
影片中有些剧情用了脱离实际的夸张手法,强烈的表现一些没受过教育的小孩触犯法律的底线。
最后我的感想是,虽然可能男主对于霸凌没有解决办法而走向死胡同,哪怕男主最后自焚,但是魔幻主义的以暴制暴还是不对的=_=
(文/杨时旸)《报告老师,怪怪怪怪物》是一部类型混搭的电影,某种程度上说,也正是这种混搭,让它的口碑分化。
其实这个名字就已经巧妙地透露出了这部电影包含的所有类型,青春校园、喜剧和怪物题材。
最初,《报告老师》差一点被导演九把刀变成了一部低成本的伪纪录片,但最终,搭景封路做特效,排场铺起来,甚至还提名了金马奖的视觉和音效奖。
所幸它没有变成一部伪纪录片,倒不是说目前故事里的怪物形象有多么令人惊艳,只是,这个俗常的题材经过如此乱炖后产生的化学反应,倒是别有风格。
校园霸凌能写出怎样的故事,大抵都能想见,显然,如果单独写校园霸凌,再做出新意不太容易,而让怪物题材和恐怖类型甚至B级片的恶趣味进入故事,和严肃主题彼此产生互文关系,是一种巧妙的变奏。
林书伟被班里的几个捣蛋人物的小团体欺负,为了自保,他不得不暂且顺服地融入,一次偶然,他们发现了一个怪物,带回了学校里他们平日聚会的秘密基地,最终引发了巨大的血腥事件。
《报告老师》是从那两个怪物开场的,这个cult感十足的开头只是被作为引子和埋伏,等待着被一群现实中玩世不恭的坏学生激活。
当最终故事完结,人们就会发现,《报告老师》的根系仍然是扎进现实的,那些怪物也好,血浆也罢,都像是一种为了凸显现实恶意和人心底色的染料,它泼洒进现实,让平日隐藏的内容显形。
它写的是恶意对人心的篡改,是非无法辨明,黑白无处匡正,而努力抵挡恶意的人,最终也为了自保沦陷进乌黑,光亮渐渐湮灭,像日食的过程,暗斑吞噬了火光。
《报告老师》中有着众多现实关照,曾经神勇的抗战老兵,独自一人沦落在逼仄的小屋,如行尸走肉,但面对魑魅魍魉,却仍然手持钢刀,高唱战歌;街角小卖部里老奶奶带着傻孩子,无人拯救,无人可怜,那栋住满鳏寡孤独者的小楼,那条充斥着乞丐和拾荒者的陋巷,其中的人们自生自灭,这暗面几乎永不见天日。
这现实的背景和那两个怪物的来源变成了一组镜像,现实与超现实,历史和当下,一切晦暗的东西彼此逐渐同构,逼问也日渐清晰,那两个怪物是曾经恶毒人心催生出的异变,他们在绝望里,反过头来吃人,她们心里的蛊虫是具象的,有源可溯的,但那些随便就对旁人施加恶作剧和暴力的学生们心里的蛊毒又从何而来呢?
还有那个老师,每天焚香礼佛,但面对眼前的是非错乱,她还帮着颠倒,这是不是现实中的另一种“怪物”?
这个故事有关报偿,因果和循环,那两个怪物无计可施,被阻塞在黑暗之中,而那个男孩林书伟呢?
也同样被阻塞于黑暗中,无人解救。
那两个怪物是显形的,而在现实之中,又有多少人样怪物横行世间呢?
好人都无所依傍,坏人都无人惩罚,所以最终,这故事开始了一场反杀,以暴易暴,让怪物杀出一条血路,也让林书伟杀出一条血路,但是,这血路伤亡者众,无辜者也都被卷入。
这又是谁的罪错?
林书伟的心理曲线是每一个普通人的心理曲线,他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善良人,被置于一个无奈的环境中,为求自保,堕入黑暗,但人心善变难以捉摸,当他从被捉弄者变成施暴者之后,竟然也有了一丝快感,但毕竟善意没有被彻底涤荡,他仍然喊着,“我和他们不一样”,然后把他心里的那几个坏人送进了怪物的口中。
面对四壁合围的恶,一个善良的人,到底如何寻求出路呢?
他让整座学校变成熊熊火光,唯独赦免了那个被排挤的胖女生,一个一直被欺辱但终究没有与黑暗为伍的人,这救赎成为了破开晦暗世界的一束锐利的光。
明明刚开始的时候看的很闹心,甚至没有看下去的欲望,还有点恐怖😱。
毕竟不是爆米花电影,不能一下子抓住人们的眼球。
可是看完后还有些许回味。
党国老兵,两个怪物姐妹花,一个长期被人欺负的“假优资生”、教室门口的胖女孩,明明感觉很信佛,却让人觉得很咬牙的老师,三人团的“小黑帮”和一对“有爱的”情侣都串起了整部影片的冲撞和反思。
有日式灾难片的风格,易让人联想到中岛哲也的《告白》。
我不满他笔下的教师这么极端,难道他非常不满某个老师?
也不满他对佛教的嘲讽。
对那个女教师最大的讽刺在于她是一名忠实的佛教信徒,对万物尽量保持着喜怒不形于色,所以对很多事情放弃追究前因后果,她爆发的那次是有人流血惨重,对面的学生嬉皮笑脸,用轻薄的态度对待她的信仰,她猛扇巴掌,还刻意“冷静”下来说出:“他不是家教不好,而是根本没有家教。
”这样一个教师角色令很多人认知为罪恶的源头。
可正常情况下,一个班会有几个混混学生,不至于到整个群体,毫无作为的情况。
矛头的终点还是社会,一直对他人无恶意是个白痴和处于边缘化的女生,反而一群“以欺凌他人为乐趣”的人是大多数,甚至那四个人比之大多数都有可取之处。
女生说:“抽血是我们逼你的吗?
一直想救她的是你呀!
我们都想她死。
你一直想当好人,那你就放掉她啊!
”很多人一直念叨做个好人,但做出来的事情怎么都不算好事。
公交车上一幕:最后只剩下女生,怪物拿到了串有妹妹牙齿的手链,女生脸色很平静,死亡前吹一个泡泡。
男生给她买的西瓜汁还新鲜着,与鲜血一起闪退在镜头中。
故事中的情感却都是很真实鲜明:男生与女生之间的爱情,男生与男生之间的友谊(包括那句:以后只有我能打你。
明明是一句很温暖的话语,在男主的世界里,他意识不到其中的深意。
)兄弟,所以另一个男生拼命报仇,为了老大祭奠危险。
他说大家都不是好人。
打破计划行事的他是坏人,亲手结束同伴生命的他是坏人,开窗放进太阳的他是坏人,烧死其他人的他也是坏人,所以他也烧死了自己。
一场大火结束了故事。
烧死坏人简单,可谁来给你这个上帝之火?
这段日子,春晚、长津湖、冬奥会……,光辉夺目的正能量简直爆棚,我不太习惯这样,于是想看几部恐怖片,找补点儿暗黑物质,精神上好平衡些,这一找还真被我给找着了,它就是2017年的这部——《报告老师!
怪怪怪怪物》。
还真是挺不一样的片子,校园题材、搞笑风格、B级片质感,表面上一副不让人抱有期待的样子,看完却后劲十足,很长时间让人笼罩在一种无力、绝望、压抑的状态下。
挺难受不假,但这感觉也是在提醒我,恭喜你,找到了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恐怖电影,毕竟上一部让我看完有类似感觉的恐怖片还是2006年的《寂静岭》。
照惯例,情节先给大家过一遍。
学校的恶势力5人组机缘巧合下抓到怪物姐妹,5人组将妹妹囚禁虐待,捆绑、火烧、拔牙、鞭打……,无所不用其极。
怪物姐姐为搭救妹妹,展开报复,杀死了很多学生,包括5人组老大的女朋友,为给女朋友报仇,5人组和怪物姐姐对决,结果是双方的人基本都死光了。
最后片尾有个重要反转,对决后唯一的幸存者,也就是恶人组里那个尚存有一丝善意的“摸奶侠”,他在明知道喝了怪物血的人,一遇阳光就会自焚的情况下,把怪物的血倒进了食堂大锅汤里,凭一己之力制造了副朗朗晴空下,学生们集体自焚燃烧的地狱景象,电影结束。
我觉得《报告老师!
怪怪怪怪物》很直白就是想和观众探讨一个“恶”的话题。
这世上有没有纯粹的恶?
纯粹的恶是长什么样的?
下面让我们逐一角色分析一遍。
怪物姐妹首先,怪物姐妹是来帮助完成导演讽刺目的的,讽刺的就是在这人世间里,人都像怪物一样邪恶,怪物反倒比人还具人性。
所以,怪物姐妹肯定不是“恶”的化身,甚至可以说,怪物姐妹代表着这世上难得的“善”。
饰演怪物姐姐的演员刘奕儿老师身为老师,不尽教导职责,任凭霸凌、欺辱在校园盛行。
为逃避教导一群冷血恶魔的现实,还将精力完全投入到某种宗教中去。
当一个国家的老师觉得年轻人无药可救,不值得再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教化他们,这个国家必定是没有未来的。
吃斋念佛、啥事不管的班主任恶人组跟班恶人组里有两个跟班,他们的“恶”是典型的平庸之恶。
平庸之恶这个概念呢,最初是由犹太裔政治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提出来的。
二战结束后,纳粹高级军官艾希曼接受审判,阿伦特在现场报道了这场审判,之后就出版了《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这本书,在这本书里阿伦特指出罪恶分为两种,一种是极权主义统治者本身的“极端之恶”,第二种是被统治者或参与者的“平庸之恶”。
阿伦特认为,对显而易见的恶行不加限制,甚至直接参与,这种行为就叫做平庸之恶,平庸之恶比起极端之恶来,是有过之无不及的。
她的这个概念反映在《报告老师》里,两名跟班不在乎也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既然老大都这样做了,他们就只管跟着照做就好,这和艾希曼机械化服从纳粹集团屠杀计划,本质上是一样的恶。
跟班的口头禅是:老大叫干什么就干什么,问这么多干嘛恶人组老大这个人物形象是典型的边缘型人格。
他们遇到外界刺激时是有可能产生短暂精神失常的,你们看在班级里,当有5人组之外的同学欺负摸奶侠,他就忘掉自己所处的环境,忘记老师正在给大家上课,只管自己冲上去把那个同学打到半死,这就是短暂精神失常的表现。
为满足个人私欲,不顾及他人也是边缘型人格的突出特点,还记得吗?
当摸奶侠问老大为什么要打他,他说打你好玩啊。
当老师得罪老大,老大就一定要治老师于死地。
还有他差点勒死摸奶侠,只是为了想验证下人死后到底会不会变鬼……,所以为满足个人私欲不顾及他人,这个人格特征,在老大身上还表现得蛮明显的。
边缘型人格还无法履行普通的社会责任,电影里的老大,他当学生时伤害同学、谋杀师长;当朋友时反复无常、难以捉摸;做公益事业时捉弄老人家,大逆不道。
不过大概是为了增加反差效果吧,这样的一个具有“极端之恶”的可怕角色,导演却偏赋予他痴情暖男的性格特征,把别人的生命都当狗屎的他,对自己的女朋友却总体贴有加,这愈发衬托得老大像只“怪物”。
上一秒嘻嘻哈哈,下一秒暴跳如雷,老大的脾气难以捉摸女朋友有没有觉得女朋友这个角色还挺讨喜的,甜美的外表,酷辣的内在,一副很拽、个性十足的样子。
若要分析她的“恶”呢,我觉得就是年轻人的自以为是、不懂得体恤人生艰难。
这个女朋友,她的出生环境一定不单纯,在复杂的家庭关系里,应该见识过不少尔虞我诈和社会阴暗面,也看过不少伪善。
所以对“善良”这个词,女朋友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厌恶,在电影里,对摸奶侠表现出的种种小善良,她一直很痛恨和瞧不起,还讲出过这样的台词:“只想做好人,又没有种做好人,你算什么东西嘛。
”女朋友年纪轻轻,经历却比其他几个男生丰富,她以为自己早已看透了人性的虚伪、懦弱,但这份看透其实又参杂了太多主观因素和极端想法,所以说到底,女朋友的恶是自以为是的,精致利己的恶,也是丝毫不懂得体恤人间疾苦,残忍、冷酷的恶。
不害怕“恶”,反倒更反感伪善的女朋友其实纵观整部电影,《报告老师》里的角色个个披着人皮,人皮下隐藏的都是副怪物嘴脸。
校园霸凌、老师的不作为背后是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扭曲变态。
在这个世界里,他们开设学校又不尽教导义务;开设老人院,实则任由老人自身自灭;校车大屠杀发生在闹市区,路过的人熙熙攘攘,却都视若无睹;阿婆的便利店,在阿婆死后被洗劫一空,没有人会怜悯那个无力守店的痴呆儿;街头流浪汉只能奋力自保,不会有人注意到他们中的哪个被怪物吃掉......一个强者肆无忌惮,弱者无处申冤的世界,天平只向权势倾斜。
这样的社会注定人人精致利己、人人只顾自保,谁都不会再为别人奉献一点关心。
如此冷酷,如此残忍,这样的世界真的太让人窒息,这也是有些人看完这部电影后感觉不舒适的原因。
摸奶侠在食堂大锅汤里给同学们下蛊但是,当一部电影真的击中你的内心,一部恐怖片真的让你产生抑郁不安,我们就一定要认为这样的电影太消极悲观,会毒害年轻人的心灵吗?
我们就一定要做些什么去抵制这样的电影吗?
当然不!
《报告老师》的确是在大家面前展现了一副人间地狱的景象,但这是真实的社会现象吗?
不是的!
有着正常心智的人都知道这只是电影艺术的夸大,最多不过是编剧、导演对大家的一种警醒罢了。
就好像也有好些电影,热衷于在人们面前展现出一副人间天堂的图画,但这也不表示我们真的身处天堂,我们周围的人们也真的如此淳朴善良一样。
我曾经见过一个公交车上偷手机的扒手,一下公交他见到一位老人家摔倒了,就二话不说地将老人搀扶起来。
我也见过一位在小区里照顾流浪猫狗的婆婆,她对流浪小动物如此有爱心,对自家儿媳妇却总是刻薄又恶劣。
人性的善恶,从来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总在一个环境中随机变化,甚至很多时候善恶一瞬间。
纯粹的善和恶也不存在,世界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理想,也绝没有我们担心的会那么可怕。
就好似电影里为我们展现的纯粹恶的世界和纯粹善的社会,都只是虚构而已。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为什么还要去要求电影一定要为大家展现一个积极阳光的美好世界呢?!
罪恶是怎么炼成的,九把刀还是挺深刻的。
这样一个学生气小故事,如果拍成十几分钟的小短片还能看着玩,填满“欺凌”手段撑出来个院线长片…真是黑人问号脸。同类回味下三池崇史《要听神明的话》,更觉得这个弱得只剩恶趣味。
残忍的邪恶,恶少反复说的“就是好玩啊”,可能就是导演的心态,有几场戏拍得挺好,比如校车杀戮。
九把刀有什么政治原因让别人讨厌了?看来我与时事脱节了!
爷爷这把刀,战时砍东洋鬼保家卫国,和平时砍女鬼镇宅安民。
毁灭世界的不是善恶,是圣母哦!
试问那个小孩没有一个屠校的梦想呢?I did it my may!
cult片,但做到了雅俗共赏,血腥但不恶心,是一部非常高级的邪典校园电影。特效方面做得很到位,让我不仅感叹,小小台湾省,钱也不多,竟然可以这么四两拨千斤地把电影特效做得这么成功,而我们那么多大制作,做出来的却只是90年代美国电视电影的水准,这真的非常丢脸。。。可见,电影监制和导演的能力是有多重要!
意外的还可以
一星半。大概明白九把刀之前那部片为什么能这么火了,对于拍电影这件事而言,他只不过也是一个毫无才华以及会耍小聪明的投机主义者罢了。
蠻好的呀 怎麼分那麼低啊 不覺得劇本有問題呀 哈哈哈哈 姐姐暴走和最後都還有點兒爽的!!! 年紀大了好像越來越吃簡單粗暴這一套了!兩姐妹太慘了 變成怪物也是被害 太可憐了 最後想起伍仕賢的車四十四 只留下「不一樣的」 釋放過善意的 其他全都同歸於盡吧
看得很不舒服。类型混搭可以鼓励,不过这世界观搭建得太刻意了,人物基本都是扭曲的。对校园霸凌的反思很粗浅。它点出了一个可悲的事实,人总是会欺负比自己弱的人,这最安全,越是底层,惨况愈甚。2.5
编导的三观有问题。
可以做出这样称得上“国际水准”的类型混搭和制作水准(参考Cooties),我也可以勉强忍受冗长拖沓的剧情、过于直白突兀的说教以及剧本上的很多问题,况且有几场戏的想法和执行都还挺亮眼,私心多一颗星。#国父显灵#
九把刀的东西确实还是可以看看的。
太黑了,人性之恶令人发指,观影过程里有强烈的不适。但也正因如此,最后结局才更觉得痛快。虽然绝不会回头看第二遍,但拍得是真好,九把刀作为导演意外地成熟呢。
3.5。九把刀的电影和他的小说一样,有非常吸睛的点,也有出彩的片段,但是整体下来总是差点执行,作为混搭类型片,这部节奏把控差了。不过说实话,他的东西似乎暂时没有其他人能去做。最后男配敲门求生的说教真的白眼飞上天~ps,看好男配未来的发展
傻逼麼...
无关霸凌,只是纯粹对恶的表达,仍然好过大多数国产青春片。
大概在中国只有台湾拍的出这种电影,把人性的阴暗剥的皮开肉绽,不管质量如何,类型应该鼓励